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蛰伏,舔舐伤口。刚过完年没多久,山外的探子打探消息回来,说冀州袁绍和幽州公孙瓒两人掐起来了。于毒听了大喜,袁绍带了冀州精锐北上和公孙瓒干架,这不是让他在后面捡便宜么。于是便召集人马,趁袁绍后防空虚,便抽冷子捅了袁绍一刀,买通魏郡、内外勾结,打进了邺城。

    邺城,自袁绍入主冀州以来,便把冀州州治给迁到这来了。因为冀州历经战乱,常山与巨鹿残破,百姓流离失所。袁绍也不想费那个力气去整治了。反而是邺城因为紧挨着司隶,所以在历次贼乱中,没受什么祸害。于是袁绍便一眼相中了这地方。

    也确实是个好地方,往东边是兖州,往西边是并州,往南边是司隶,往北边,又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更关键的是,挨着洛阳与皇帝近,有什么事,可以迅速反应

    后来曹操也看中了这地方,把袁绍打跑后,堂而皇之的占据了这个地方,以后更是成为了曹魏的基业腾飞之地。

    这么块好地方,袁绍怎么也想不到,居然就这样被黑山贼给打破了。难道城防就是豆腐渣?

    袁绍心中忿怒。于毒也不好过。他破了邺城才知道,天子派了太仆来说和,袁绍与公孙瓒都已经商量好罢兵了。虽然袁绍还没回来,只是派了个使者回来报信。但鬼知道袁绍是不是明天突然就会出现在城外?要是早点知道袁绍和公孙瓒互相征伐的消息就好了。当然,于毒也只是这么一想。他是占山为王的流寇,平时没事就窝在山沟沟里。信息传递,哪里有那么快?真是可惜了呢,原本还想着大肆搜刮的,看来没时间了。多抢点必须品和值钱的,然后撤了吧。于毒暗暗想着。

    于毒心生退意的时候,他的部下“平汉将军”陶升也得到了消息。这家伙,之前为内黄小吏,后来迫不得已从了贼。不过好歹也是在魏郡官面上混过的,自有一套他的本事。他的消息来得不比于毒的晚多少。得知袁绍与公孙瓒罢兵,陶升当场就傻了。他比于毒想得还要透彻。城破了,逃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指不定这时候袁绍就收到信息了。那袁本初还不得急死啊,到时派了骑兵打过来,谁挡得住?陶升对己方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的。

    完了,跟着于毒没前途了。邺城是袁绍基业所在,被一帮流寇所破,为了脸面,袁绍也不会放过于毒。得,去投袁绍吧。好歹自己之前也是汉臣,现在就当是被招安了。不过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去见袁绍,也不太好哇,万一这家伙一生气,把自己给砍了怎么办?得有投名状,而且还得超级有份量!

    脑袋稍微转了一转,陶升就有办法了。带了小弟到了西城,便把其他兄弟部队给轰走了。陶升部曲众多,人家也不敢说什么。只以为陶升是想吃独食呢。心中有怨气也没说什么。赶紧抢钱抢粮吧,以后有空了再收拾这匹夫。

    结果等于毒得到消息,反应过来不对劲的时候。陶升这个二五仔已经载了袁绍与冀州诸文武家小,亲自护卫,一溜烟的跑了。

    于毒气得跳脚大骂,却又无法。知道要不好了。于是连忙收拢部曲,打算撤退了。可惜贼终究是贼,抢红了眼。腰间怀里都是钱物,有些甚至把刀枪武器都扔了,双手抱的抱鸡,牵的牵羊。只愁如何再多抢点。又哪里肯听于毒的。等真正撤离时,又耽误了不少功夫。

    陶升护送冀州家小出邺城没多远,还没走出魏郡呢,便遇到了袁绍的先头部队。陶升吓出了一声冷汗,暗道幸好自己机智,反应快。不然可就惨了。先头部队一路疾驰过来,还不就是想抢救自家主公与诸文武的家小么。如今见人都接出来了,便也不多话,带了陶升一路回去见袁绍去了。

    袁绍见人都救出来了,心中暗松了一口气。见了陶升,虽然看不上这人,倒也没给他什么脸色看。因其功,迁陶升为建义中郎将。陶升到这时,一颗悬在半空的心,这才踏踏实实的落了下来。

    袁绍老巢被打破,等于在他脸上扇了一巴掌。他度量再好,也没法忍。公孙瓒来欺负他就算了,人家好歹兵强马壮,有这份能耐。可你于毒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捊我虎须?

    袁绍便召众臣商议,誓要除于毒而后快。这一次,把于毒恨得咬牙切齿的诸臣们全票通过,无一异议。

    陶升建义中郎将的官服还没穿热乎,又被袁绍传唤了过去。交给他一个伟大的任务,就是充当带路党,率冀州大军去攻打于毒老巢。

    太仆赵歧一路奔波,又到了青州。

    赵歧,字邠卿,京兆人。老人家多才多艺,所著孟子章句流传到后世。还和蔡邕、张衡等并称,被后世尊为东汉六大画家。他一生忠于大汉帝国,是以都八十多岁了,还以使者的身份在外面为国奔波。

    赵歧之前曾为并州刺史,后遭党锢之祸,被禁锢了十几年,到黄巾祸乱天下,先帝让四府举贤时,才重新出仕。老人家多年未出洛阳。之前一路奔波到冀,见地多残破,百姓面有饥色。心中不由唉叹不已。

    今方入青州之境。便觉此处景色与众不同。一路之上,所到之处,县令、太守闻天子使者至,俱出城相迎。而百姓见了,亦面带喜悦,见车而拜曰:“今日乃复见使者车骑。”心中暗喜此处人心仍思汉家威德。

    又见所历青州诸郡县,百姓安居乐业,诸人脸上不复见迷茫、惶惑之色。乃叹道:“刘玄德,真大汉之良臣也。”

    车驾到了临淄,刘备率诸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赵歧在冀州被袁绍敷衍、怠慢够了。见刘备如此,倒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连道勿须如此。

    刘备倒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人家是天子使臣,自己礼节上不能有亏,再者,人家都八十多了,须发皆白,都快能做自己爷爷了。自己礼貌点总是没错的。尊老爱幼,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到哪一年这道理都不会有错。

    于是微笑着对赵歧道:“长者此来,乃天子使臣,小子岂敢怠慢。还请长者随我入城。”

    晚上,洗去一身风尘的赵歧享受到了极其尊贵的待遇。刘备在牧府亲自设宴,麾下诸文武出席不说,齐王也来了。蔡邕、郑玄、卢植等一帮老头子也都到了。

    还别说,赵歧心中还真感激刘备的体贴。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太大,与刘备等一干人经历完全不同,没什么共同语言。所以蔡邕等人一来,赵歧就兴奋了。都是一帮老头子,又曾经同殿为臣,共同经历过许多事。一起也有话说。

    老头子们一开言,刘备等人在旁边就插不上嘴了。很多事情他们都不知道,那会他们可能还没出生呢。于是便只能一边给老人家们倒酒,一边听故事了。

    这一晚,宾主皆尽兴而归。

    第二天一早,身负使命的赵歧便在外面求见刘备了。刘备心想,老人家这身子骨,还真结实。当然结实,人家可活到了九十多岁呢。

    赵歧见了刘备,也不多言,便道:“刘使君,吾此番前来,一是奉旨和解关东。二是奉旨请援。洛阳屡经祸乱,民多流散。已是残破不堪。如今四处战乱不断,地方朝贡断绝。朝廷已经是难以为继。还请使君,还请使君”

    赵歧说着说着,不禁悲从中来。他一生经历安、顺、冲、质、桓、灵数帝,不折不扣的大汉老臣。虽然汉安帝时大汉开始走下坡路,可是永元之隆余韵犹存不是?那个时代,真真是大汉帝国最好的时代。赵歧也算见着了大汉帝国最繁荣昌盛时期的尾巴。可哪曾想,到了如今,好好的一个大汉帝国,在先帝去后,就分崩离析成这般模样了?天子的日子都过得苦巴巴的,不得不派了自己出使地方诸侯,前来讨援。天下脸面何在哟!

    赵歧在袁绍那没掉眼泪,出洛阳之后见惯了地方凋败也没掉眼泪。不知道为何,到了青州,见了刘备,忽然就动了情绪了。

    或许是青州的一派繁华,又让他想起了年青时,大汉帝国的模样罢?

    起点中文网。qidian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qidianm阅读。

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关东(三)() 
刘备看到赵歧老泪纵横,内心深受震憾。他见过太多的人骂朝廷、骂先帝;也见过无数意气风发的士子指点江山,恨不能化身为台阁重臣,执掌朝政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一个老臣,在他面前为了帝国的前程而落泪。

    这种冲击,让刘备在以后的岁月中,亦时常想起。经历过永元之隆这种盛世的赵歧,他的心情是刘备等

    “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在赵歧心中,帝国的荣光与威严一直让他为之骄傲、自豪。

    可谁曾想,六七十年后,局势竟然危急如斯?他为之心酸、失望,甚至是恨文人本来就感性,更别说赵歧还是个艺术家了(画家),之前从袁绍那受了点冷遇,赵歧身负君命,也只好忍着。

    但心里还真有点不舒服,要知道,他今年八十六了,就是袁绍他爹他伯父见了赵歧,也得乖乖的喊上一声邠卿兄。

    袁绍倒好,虽然表面上没啥失礼的地方,但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是个傻子都能感觉得出来。

    赵歧到了青州,见刘备把青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还念念不忘朝廷,心中欢喜。

    再一受刘备礼遇,便顿时感觉出青州与冀州的不同来了。又想到此时的青州,和他年幼时所经历的盛世气象多么的相似这情绪一激动,可爱的老头儿眼泪就盈眶了。

    好在老头儿也在政坛上打滚几十年了,自然能够收放自如。刘备正尴尬着呢,便见赵歧迅速恢复了情绪,笑道:“老了老了,倒是让使君笑话了。”

    “老朽此番奉旨离京,正是欲请诸侯们施以援手。不知刘使君可愿相助?”刘备慨然道:“为君王分忧,理所当然,备岂敢不从?”当下便唤人请来荀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