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死到临头,犹不自知,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就连远在青州的刘备,都通过密报知道了吕布王允他们要动手了。

    刘备在下达最后一道命令,让密谍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貂蝉、蔡邕、杨彪等人的性命,其他让他们见机行事后,便不再管了。路途遥远,就算是借助苏双他们的商路,信件的传递也是极其缓慢的。

    曹操在兖州,第一次以兖州牧的身份露面,就是召集州中群臣,郑重宣布,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扫平境内黄巾余孽,为刘君侯报仇,为兖州战死的军民报仇,为兖州数百万子民的安全稳定而奋斗!

    曹操声情并茂,讲述了自己与刘君侯的过往交情,讲述了自己与刘君侯初见时刘君侯的风姿,讲述了一起讨董时携手并进的情谊。讲到情深处,潸然泪下。兖州上下官员,也为曹操与刘岱的“深厚情谊”所感动。只有从头到尾的知情者鲍信,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谓。其余的官员,都为曹操的言辞所动,就算是心里面抗拒曹操成为新一任州牧的,心里面也不禁在动摇,或许,有这么一个讲情义的主公,也不错?

    在选了一个好日子,将刘岱隆重葬于城外一个风景极佳的墓地后。曹操便开始整顿兵马了。他手中军队,压根还没有兖州兵马一半多。于是,曹操先是把老弱病残给剔除,然后把自己所部精锐打散,掺入兖州原有军队中。然后各使亲信大将统军,牢牢的把握住了兖州的军权。兖州旧将,除了曹操的老友鲍信曹操不太好意思下手外,其他人,要么就是调任他职,要么就是给挂起来了。

    曹操为兖州牧,又得两人相助。一人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性刚多谋。为兖州从事,刘岱死,他与鲍信一力主张迎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入昌邑,召陈宫会见,陈宫褒贬时弊,言辞犀利而有物。于政事、军事上各有新颖观点,所论颇为不凡。曹操见之大喜,命其为主簿。

    又有一人曰毛玠,字孝先。陈留人。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中原乱起,黄巾肆虐,毛玠辞官欲避祸荆州,将行,闻刘表在荆州,不修德政以养民,却穷兵黩武,加赋征兵,使人与袁术相争南阳。毛玠不喜,于是留在兖州。刘岱死时,毛玠正在昌邑访友。曹操至兖州,闻毛玠贤名,辟其为治中从事。

    毛玠见曹操,进言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闻之大喜,转其为幕府功曹。

    此时的曹操,麾下人才也渐渐充盈,气象渐新了。

    却说孙坚在荆州,与黄祖相抗,大小数十战,各有胜负,士卒疲惫畏战。而袁术在南阳,骄淫奢侈,为自己享受,起馆阁,建园林,乱加赋税,弄得南阳偌大一个郡,民怨沸腾。于是粮草竟然不能如期送至孙坚军中。孙坚为此,愁眉难展。整日思索如何能够调离前线。这仗,孙坚也不想打了。

    这日孙坚在营中枯坐,忽听得黄盖在外求见。孙坚不禁一愣,公覆不是才去南阳催粮去了么,怎么回来得如此快?

第二百一十七章 凉州风云(七)() 
黄盖腾腾走进孙坚帅帐,一脸气愤与羞愧难当:“主公,末将有负主公之托,前来请罪!”说完便单膝跪了下去。

    孙坚一头雾水,忙扶了起来,欲问个究竟:“公覆,出了何事?”

    黄盖愤愤不平,道:“某奉主公之令,前往南阳催粮。却只得了三千石掺了沙石泥土的陈粮,某一时激愤,前往仓曹理论。不料仓曹与某言,再纠缠不休,就连这三千石粮也没了。某欲发怒,却想着军中无粮,只好护了这三千石粮草回来,途中打探得清楚。原来是后将军府入不敷出,将军粮倒卖以供府中用度,真是可恨!”

    孙坚闻言,不禁须发皆张。他素来性烈如火,早就对袁术坐拥豫州和南阳富足之地却只知享乐不思进取有意见了,如今又克扣自己军粮,这破事不止第一次发生了,莫非以为我孙文台好欺负不成?孙坚想起追随自己的淮泗健儿,他们为自己流血流汗,付出生命,自己却连一顿饱饭都不能满足他们孙坚怒气勃发,挚刀在手,怒道:“袁氏子不足与之谋!”

    其实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不是孙坚所想要的了。而刘表也是一肚子苦水没法说。当初他新入荆州,要立威,要转移一些矛盾,自然是想挑起战争,在夺回荆州南阳的口号下,带领荆州军民齐心合力打上一仗。后来夺回了一些地盘,然后荆州内部也整顿得差不多了,刘表打算见好就收。结果就莫名其妙给卷进二袁之争,抽不了身了。

    那还是袁绍没去冀州的时候。那个时候袁绍左思右想,想谋块地盘安身。想来想去,就把主意打到弟弟袁术的身上了。袁绍觉得,弟弟袁术得天之厚,占了南阳和豫州,这两块地,都是天下少有的菁华所在。弟弟在南阳,那么自己便去豫州。到时两兄弟在一块,也有个照应不是?想得很好,于是袁绍便开心的给袁术写了封信,姿态放得很低,言辞也很恳切。可惜袁绍这么多年,还是没看透他这个弟弟。

    袁术接到兄长的来信,不屑一顾,凭什么我的地盘,你一封信,我就要让给你?想也休想。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兄长,不好口出恶言,于是袁术便信也不回,假装没收到信件一般装糊涂。

    袁绍等啊等,盼啊盼,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下他总算明白过来了,人家袁公路长本事了,翅膀硬了,开始不拿他这兄长当一回事了。袁绍也来了脾气,好好和你商量你不听,非得我动手来抢是不是?孙文台名为豫州刺史,却给你干着先锋大将的活,这豫州给我不是挺好的吗?

    于是袁绍便表好哥们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周家兄弟周昕、周昂、周喁,都算不错的人物。素来与袁绍亲善。周喁带了人马,便兴冲冲的去抢孙坚的豫州。孙坚在荆州与刘表交锋,道远不能归。袁术闻之,大怒。这就是你袁本初作为兄长的本事?趁着弟弟和敌人打仗你就派人来抢地盘?这背后一刀子,让袁术差点丧失理智,于是在亲率大军,击退周喁后。袁术就和袁绍开骂了。袁术亲自写了许多信件去骂袁绍。刚开始袁绍也羞愧难当。毕竟这事自己干得不怎么厚道,关键是还居然没有成功。要是成功抢了豫州,袁绍便也无所谓了。

    刚开始,袁绍还保持沉默,结果袁术骂上了瘾,停不下来了。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袁绍心想,够了啊,我是理亏,不也给你骂了这么久吗?你竟然还不停,那么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于是,一场兄弟之间的隔空对骂,轰轰烈烈开始了。演变到最后,就是袁家兄弟各自找帮手。结果到了最后,还是袁绍比较会做人,在争取盟友的争斗中,他又占了上风。袁术折腾了半天,诸侯们不是一声不吭保持沉默,便是态度暧昧。只有徐州陶谦,明确表示支持袁术。于是袁术大怒,骂天下诸侯宁可追随家奴也不追随他(袁绍是庶子)。又放出流言,说袁绍非袁氏子。这下袁绍是彻底的生气了。这事不管是不是真的,丢的都是他袁绍和袁家的脸面。他想不到袁术如此的不理智,在外面这般胡言乱语。于是袁绍也发火了,遣使拜访刘表,对刘表遣军夺回南阳的举动表示了赞赏和支持。刘表大喜,得到朝廷的支持(袁绍此时几乎就代表洛阳朝廷),虽然只是精神上的支持,也足以证明,他讨伐袁术,是正义的,正确的!

    于是刘表便着黄祖、刘磐等与孙坚纠缠个不休。双方你争我斗,打来打去,战火便没停过,一直延续到现在。再想抽身,却是仇恨已深,两边都不怎么想撤了。

    这也导致了袁术遣使勾结公孙瓒,许下诸多好处后,两家就此结盟。日后公孙瓒卖力配合袁术,和袁绍争夺冀州,连番大战,除死方休。

    孙坚在大帐中发了一阵无名火,忽然开始懊悔起来,当初投在袁术门下,是不是一个错误?看来,得好好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夏五月,长安天子大会未央殿。董卓冠冕朝服,在侍从的搀扶下,出门登车。董卓横行无忌,车驾违制,几与天子同。方升车,忽然拉车的白马人立而起,长声悲嘶。董卓为马所惊,堕落地上,朝服为泥所污。于是又入内更衣。其新宠之妾私谓曰:“主上,骏马无故而惊,其意不祥。主上不如称病不朝。”

    董卓正伸着双手任由侍女更衣,闻言睁开双眼,伸出肥硕的手掌在爱妾白腻的脸蛋上拧了一把,粗声笑道:“老夫亲军数百,兼有奉先万夫不挡之勇,便有不祥,又能奈老夫何?”

    于是竟不听,又复出门。不过董卓心中也有点嘀咕,于是又调精卒一千,拱卫左右。自府上一直至皇宫前,陈兵夹道,左步右骑,屯卫周匝。又令吕布亲自驾车。一直到了宫门,安然无事。于是董卓这才放下心来。吩咐几句,让精卒自返军营,而留亲卫在外相候。

    吕布驾车,一路入了皇城,到了宫门前,马又莫名而惊,四蹄刨地,死活不肯前行,董卓心中惊异怪惧,于是吩咐道:“奉先,老夫突感不适,欲返府歇息,驾车回罢。”

    都行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这一下了,吕布哪里肯干,于是劝道:“大人,已到未央宫门前,若不入内,恐为人笑大人惧天子与诸臣。我自护卫大人上朝,朝堂之上,有谁可挡我?”

    董卓踌躇再三,遂决定前行。毕竟他也曾经是凉州有数的猛将,又兼吕布威名着著,确实是没什么可以担心的。真有什么事,皇城内外,都是他的人马。谁动谁死。想到这,董卓彻底放下心来。

    方入掖门,有卫士前来迎住。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