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苡勘燃笆辏涔Σ荒选!

    数言让袁绍心中大悦,大喜道:“此吾心也。”于是表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军。又以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郭图等人各为从事,甚见器重。冀州上下文武各有赏赐。

    刘备在青州,见州中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便寻来荀彧,道:“文若,今青州无事,吾欲提兵击讨辽东公孙度,可乎?”

    甲士们在营中一个个训练得嗷嗷叫,是时候放出去见见血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刀要是老不用,就得生锈了。

    荀彧愕然,青州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青州家底仍然微薄,这大军一动,粮草便是无数,怎么主公就突然想着要对辽东用兵了?

    便见刘备道:“吾闻公孙度残暴不节,于辽东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又追封其父,郊祀天地,出入僭用銮驾,视朝廷制度于无物。年前又越海寇我东莱,擅立郡县。他想干什么?大汉还没亡呢,他就想着称王称霸了?论其心迹,着实可诛!”

    拿公孙度开刀,是刘备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目前要做的,就是要以维护大汉统治的形象示人。谁敢暴露野心,称王称霸,他就要打谁。这样,一方面可以聚拢无数一心向汉的忠臣义士。一方面也可以把那些野心家们一一消灭在萌芽状态。到了天下再无人敢称王称霸,只剩下他一人独大之时,便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了。到时便是他不想再向前一步,下面的人也只怕会推着他走。这就是所谓的大势,君不见黄袍加身之故事乎?更何况,公孙度既然来犯青州,事后又毫无悔意,拿他开刀,正好向天下人宣告,青州不可犯,他刘备的威严不可犯!

    荀彧想了想,觉得讨伐公孙度,既有利于维护大汉的统一,又有利于宣示青州的力量,维护青州的稳定。似乎不打不行啊。至于是否打得赢,荀彧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他在心里面迅速估量了下要动用的钱粮。便道:“主公,辽东素来是幽州之地,若主公跨海击辽东,须得先知会刘幽州。”

    这就是同意了。刘备笑道:“文若无须担心,我先致书与刘公,伯珪兄。若得幽州兵力之助,两路夹攻,公孙度翻掌可灭。”

    说实在的,公孙度也是倒霉。本来中原大乱,诸侯都是只顾着怎么保全自己,算计他人。谁会理会一个边疆小小的辽东?这也是公孙度得以在辽东搅风搅雨的底气所在。不过,谁让历史拐了一个弯,让刘备来青州了呢?

    二月,刘备率诸文武视察蓼城。滚滚黄河自这里入海。而青州曾经有一支楼船部队,就驻扎在此。不过灵帝末年,天下大乱,政治**。楼船将军见无人管,军中欠饷多时,于是一狠心,与麾下合谋,咬牙把许多小船给卖了,大船也拆了个七七八八,然后放了一把火,诈作失火,自己率心腹诈死潜逃。于是所有痕迹都湮没在一场火灾之中。

    刘备已经得到了刘虞和公孙瓒的回信。刘虞在信中表示,他对刘备的举动表示欢迎。说自己也曾向公孙瓒提议过讨伐不臣。不过被公孙瓒给拒绝了。既然玄德有意,自己当大力支持。不过幽州穷苦,粮草钱粮紧缺,他自己手中的军队也是有限。只能派遣三千人于辽西佯攻牵制。

    看到刘虞的信,刘备无奈的笑了。他相信刘虞说的是实话。根据密报。因为青州、冀州匪乱不休。是以历年以来,青州、冀州往幽州输送的钱粮因此断绝。当然,现在青州、冀州各被刘备、袁绍所掌,现在就是道路通畅,要他们两个免费向幽州输血,他们也是不会肯的。相信这点刘虞也是心中有数。于是,没办法的刘虞在幽州上谷开放榷场,与异族交易互市。又于渔阳开采盐铁矿,以补贴官府开支。就这样,才勉强维持下来。

    既然与外族互市,自然就要在诸多方面达成共识。刘虞怀柔,而公孙瓒却尚武。两人一军一政,自此就发生了冲突。刘虞要求公孙瓒不再劫夺前来幽州交易互市的外族。公孙瓒又指责刘虞不通军事,不知边将守疆的辛苦。要不是双方各有克制,早就打起来了。不过,要公孙瓒什么都听刘虞的,那也是休想。所以刘虞信中说自己手中兵力有限什么的,刘备一万个相信。做州牧做到这份上,也真是不容易了。对外要调和各族矛盾,对内,公孙瓒势大难制;公孙度自立封疆想来这几年,刘虞也是苦得很。

    公孙瓒也回了一封信,信中满满都是歉意,说自己这次不能帮玄德了。他手中军力,一部分要驻守边疆,以防异族蠢蠢欲动。另外一部分却是打算对付袁绍。在袁绍手中吃了个亏,这笔账总归得和他算算刘备看到此处,扶额无语。你公孙伯珪沿途把冀州诸县府库给洗劫得一干二净,这还叫吃了亏,让袁本初何以自处?自家这师兄的性子,还真是刚强。

    不过,刘备也没怎么失望。有幽州兵将相助,只是胜利会来得快一些。无幽州兵将相助,自己也必然会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听说公孙度在辽东,灭辽东大族百余家,聚敛钱财无数。自己要破灭了公孙度,只怕这一场战争就会让自己肥得流油。到时伯珪兄你不要后悔才好。

    在蓼城,刘备问诸将道:“尔等何人精通水性?”

    众将一听,知道这是要选将了。跨海出征,不是闹着玩的。渡河渡江不算什么,海上风暴比江河之上吓人多了。要是没有个精通水战的,一个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众将面面相觑,只有太史慈和严颜站了出来,抱拳道:“主公,末将深通水性。”

    太史慈生长东莱,严颜久镇巴郡,一个个都是惯弄风浪的。关羽、张飞、黄忠等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想要出征,却又都是旱鸭子。无可奈何的看着太史慈和严颜出列。

    刘备在心中想了一想,严颜与太史慈都是勇武过人之辈,又通水性。想来率军出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心中有了计较,又召见了蓼城令。着令其召集县内熟练船工,打算监造海船。

    当初的水师驻扎地他看过了,还有几艘残破的楼船停在港内。不过虽然是残破,却仍然让刘备感觉到吃惊。楼船高十余丈,外形似楼,怪不得被称作楼船。

    不过这种船,因为太高而重心不稳,比较适合内河水战,而不适合海战。刘备问得详细,这种船,也只是偶尔用来近海航行,向幽州运送物资而已。

    刘备想了想,既然此时的造船术就如此“发达”,那么海船一定有人能造得出来,否则公孙度怎么跨海而来?他就不怕海上的风浪?

    刘备召来工匠一问,这才明白,海边渔民所自造船只,都适合渡海,而不惧海上风浪。刘备大感兴趣,前往观之。一看之下,才明白,此时的渔船,虽然大小相差甚远,但在结构性方面,已经和后世相差不大了。

    于是刘备便问工匠,要是以渔船为模板,把它放大个几倍,能不能造出来,能不能保证它的安全性和抗风浪性?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刘备便率了文武自回临菑。

    打算出兵讨伐公孙度,不是说今天说要打,明天就可以出兵的。准备工作有很多。钱粮的筹集储备,战船的制造,士卒的训练和选拔刘备自己估计,就算是造船都用准备好的老料,等得可用,估计都得到明年去了。

    不过他也不急,一年时间,真的很短很短。那就让公孙度在辽东,再享受几天好日子罢了。

    三月,消息传来。卫尉张温,被董卓诬杀于市。刘备览信长叹,老臣又凋零一个。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凉州风云() 
张温,中平三年于长安受职为太尉,成为三公在外之第一人。可惜太尉之位还没坐热乎,便在中平四年因平乱不力而去职。他久在边地,曾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老上司。昔年张温总领征西事,诏董卓议事,董卓误时,又傲慢无礼。张温当时便毫不留情的叱责。孙坚也看不过眼,甚至献策让张温行军法以诛董卓。不过张温一时心软,却是饶过了董卓。

    如今张温为卫尉,被董卓一同劫往长安。董卓素来看张温不顺眼,刚好又有消息传来,说王允等人似乎在串连大臣搞小动作。董卓当机立断,因张温有军功,威望素著,便指使人诬张温与关东诸侯勾连,于是将张温当街拷掠而死。可怜当年纵横西凉的张太尉,就这样冤死了。也不知道张温临死时,后悔不后悔。

    自去年王允等密议以来,董卓似乎感觉到了一股暗流在向自己涌来。奈何王允等人实在是手段隐秘,而董卓自觉大权在握,也更乐意倾向于享乐。是以董卓并没有指使军士监视刺探诸大臣。不过在朝会上,却是更加气焰嚣张、颐指气使了。

    以王允为首的大臣,尤其是出身关东的大臣,对董卓,以及整个凉州集团那是毫无好感。不仅仅是董卓乱政,更多的是东汉以来,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相互对抗敌视的一种延续。随着匈奴势力的瓦解,帝国对西域的经营因为失去了紧迫性而越来越忽视。于是在凉州羌乱的时候,有无数的大臣曾建议朝廷放弃凉州。而大汉帝国也因为频繁的战事,而放弃一些郡县,全面内迁。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甚至还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因为自身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于是,无数凉州本土的豪强地主,干脆起兵造反,加入羌人,使本来简单的民族矛盾变得更复杂。这一点,从数十年来,无数的凉州本地实力派纷纷加入羌人,共同对抗朝廷便可得知。而这也是羌汉战争得以持续不断的主要原因。凉州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每年的军资耗费无数,士人们对凉州没有好印象,连带着,对凉州武人集团自然也没有好印象。更何况,董卓自持武力,竟敢行天下之大不韪之事。在政治上,董卓便成为天下诸侯们共同的敌人和靶子。

    这日朝会毕,王允一脸疲惫的归家。在仆从用铜盆端来热水净面后,王允又竭息了会,才觉得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