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衔职,望尔日后再为我青州多做贡献!”

    关羽双手接过刘备手中宝剑,高高举起,单膝跪下,然后沉声道:“关羽领命,誓死追随主公!”

    刘备又取过一枚铜印,赐予关羽。然后是张飞,刘备道:“尔幼时从我,东征西讨,屡蹶敌锋,今授尔抚远中郎将、青州第二军兵马指挥使之衔职”

    接下来,黄忠获授抚军中郎将、青州第三军兵马指挥使之衔职、严颜获授典军中郎将、青州第四军兵马指挥使之衔职。

    然后就是黄广等四人,各为骑都尉、各军兵马副指挥使。这八人为刘备亲授。本来一军之中,还应该有其他副指挥使、监军使等职位,但刘备手中实在是没有这么多人选,只好暂时空缺,等日后慢慢发掘人才之后再补充了。

    然后刘备又率了八将,一起为军中校尉授衔授职,这就简单多了,没有赐剑,也没有铜印,只有一块身份铁牌,然后就是左胸前系了一根表明身份的丝制绶带。

    然后校尉替尉、郎授衔授职、然后尉与郎一起替兵授衔。

    折腾了一上午,这授勋仪式才告完成。刘备于台上一看,授勋完成后,这队伍中气象又不一样。更精神了。刘备喜滋滋的对于一旁边观礼的荀彧道:“文若,得军如此,我青州无忧矣!”

    荀彧也是一脸微笑,向刘备恭贺。心中却是想道,主公啊主公,你是痛快了,却不知道这下一折腾,每个月却要多开支出去多少钱粮军饷。

    现在军队中,最基本的一级,就是一月前应募而来的青州青壮,他们训练合格后,纷纷被授为下等兵衔。然后除开这几千人,全军中几乎都没有多少上等兵,许多有功士卒都是郎、尉一级。每往上一级,军饷待遇又不一样。要是还任了伍长、什长等军职,还要拿双饷。如今青州百废待兴,刘备花钱大手大脚,怨不得荀彧发愁。

    刘备在返回府邸之前,下令全军准备,于十天之后,举行阅兵仪式。

    刘恪率了二千亲卫,一路疾行,不数日便到了东莱境内。一入境,便见官道之上,百姓四散而逃。有人见了军队,大叫一声,又扭头就走。刘恪见状,着人围住一伙人,打探情况。有百姓见得兵卒和善,便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军爷,这是哪里的人马?”

    兵卒答曰:“我等乃是青州牧刘公麾下亲卫,受主公之命,随刘将军前来东莱,助范使君平叛。尔等为何弃家逃散?”

    便有人欢呼一声,道:“原来是刘君侯大军来了,原来是刘君侯来了!”

    叫喊了几声,又围拢来一伙人,对道:“前阵子辽东贼子增兵,范使君不敌,节节败退,一路退至当利、卢乡。如今范使君正与辽东人马大战,我等见辽东贼子势大,恐范使君不敌,于是便逃离乡土,欲前往北海暂避敌锋。”

    兵卒得了消息,便往回复刘恪。刘恪闻得范明在卢乡大战公孙度之军,哪敢耽误,立马率了人马,疾往卢乡而去。

    身后,百姓们一脸兴奋的道:“刘君侯派了亲卫大军来了。看见方才的将军没有,勇武强壮,行军就似一阵风似的,我料这次公孙贼子必败无疑。大家伙不用逃啦,且停下来罢。想来不久便有好消息传来了。”

    范明很苦,本来还能够和公孙度打个平局。双方你来我往,打得有声有色。谁曾想不久前,公孙度又渡海遣来一枝军。于牟平登陆,直插其后,腹背受敌的范明,只好率军边战边退,到了曲成时,却被敌军夜袭炸营,大军混战一夜,天明各自收兵,范明发觉己军只得其半。无奈之下,一路收拢残军,渐渐退往北海。想守住当利、卢乡一带之后,再遣使往北海搬救兵。

    至于刘备到了青州,范明压根就不知道。他身在军中,连番大战。根本就不知道刘备已到青州并召见他们郡守国相的事情。在当利,范明又遭大败,只好弃了当利,率了残兵败将退往卢乡。

    一路上,见得乱兵遍野,烽火处处,远方敌军正在村寨之中烧杀抢掠,火光冲天的同时,哭声阵阵。范明不由一阵心悸。死伤的,都是他治下的子民。战火熄灭之后,也不知道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不知道多少农田被毁,屋舍被烧?

    大汉的官员,再不作为,也是极度看重名声,珍惜羽毛的。更何况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做出政绩的范明?

    想到自己在东莱战战兢兢,而如今一朝心血,全部付诸于流水。范明便不由深恨公孙度。若不是这乱臣贼子,自立为王,割据一方,并跨海来攻取青州东莱。何至如此?一念至此,范明不由长啸一声,于马上立誓道:“公孙度!好奸贼!有生之年,吾必破灭之!”

    范明行军到了卢乡,立即着手防御。发动百姓民夫,砍树搬石,准备火油滚水,打算固守,奈何卢乡小县,城墙矮小不说,城防亦是久不修葺,在公孙度大将柳毅的亲自指挥攻打之下,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城防失守了。

    范明已经退无可退,而遣往北海搬救兵的信使又杳无音信。范明又怒又急,提了剑于城墙之上四处奔走厮杀,一身青袍之上,已经是血迹斑斑。有左右家将来劝,欲请范明避敌之锋,而后再图他日。

    范明怒发冲冠,道:“我乃东莱太守,全郡止有此城,我欲退往何处?今日痛快杀贼,身死亦我愿也!”

    正危急间,然后敌军后部大乱,敌军攻势为之一竭。范明大喜,连忙组织反攻。东莱兵与卢乡青壮见了敌军攻势放缓,士气亦是大涨,于是拼尽全力,竟然把敌军给赶了下去。

    范明稍松一口气,再放眼望时,只见敌军后部,一员小将率了百余人,直冲敌阵,手中一条长戟,竟然使得出神入化,敌军碰着就死,挨着就伤。

    范明见那小将势如猛虎下山,又如蛟龙出海,所过之处,敌军如潮水般退却。不由大喜,心道这是何方英雄?

    待得那小将率人杀透敌阵,冲至卢乡城下,再欲返身再厮杀时,范明便再也忍耐不住,不由大声问道:“城下乃是哪位英雄?”

    那小将头也不回,策马持戟,直冲敌阵,清亮的声音却是远远传来:“某乃东莱太史慈也!”

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 
那太史慈缘何出现在这里?却原来当年太史慈为东莱郡奏曹史时,受郡中之命,星夜奔往洛阳,夺了青州刺史所派州吏之奏章。,。。由是恶了刺史,不得不逃离青州,避祸他方。

    在外游荡了几年,天子驾崩了,刺史也换了。太史慈料想青州已经物是人非,不会再针对他了。这几年在外游荡,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牵挂着家中老母亲。如今觉得再没危险,一想起家中慈母,便心似归箭。只恨不得立马出现在东莱,出现在母亲跟前才好。于是便与一伙在外结识的友人说了。结果这些家伙都是无牵无挂的汉子,又义气得很,道是如今天下不太平,一路上盗匪四起,虽然子义你武艺高超,但双拳难敌四手。于是大家决定,一道送太史慈返还青州。

    太史慈却不过友人意气,只好与大家一块结伴东行。刚从北海到卢乡,便闻得卢乡范使君与公孙度所部大战。太史慈闻得公孙度跨海犯境,也不知道自己家里怎么样了,于是怒气勃发,便率了大家伙趁辽东军不备,突袭其后,竟然把辽东军阵杀了个通透。

    太史慈返身入阵,便见前方一员大将拦路大喝:“来者何人?”正是那辽东大将柳毅。他奉公孙度之命,经略东莱,眼见得范明覆灭在即,东莱全境将会成为辽东军的桥头堡垒,谁曾想千钧一发之际,太史慈竟然杀了出来。柳毅心中怒火可想而知。

    太史慈哂笑一声,并不答话,双腿轻磕马腹,胯下骏马便长嘶一声,窜了出去,长戟平端,直指柳毅。土鸡瓦狗,也佩让我通名!

    柳毅见那将不答话,却是兵器探出,直取自己。不由反怒为笑,道:“不知天高地厚之辈,又岂知我纵横辽东之威名。”于是挥舞大刀,来战太史慈。

    咣当一声,兵器交接,两马错鞍而过。柳毅被太史慈一击巨力,震得在马背上晃了几晃,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却觉得胸口有些发堵。柳毅知道是震伤了内腑,不由深吸一口气,把种种不适,强压了下去。

    太史慈勒马兜了一圈回来,端坐马上,兴致勃勃的看着柳毅上下打量。太史慈在外游侠数年,遇见所谓高手不计其数。一一过手后,才知名不符实。今日接了柳毅一刀,感受到了柳毅的臂力似乎不弱,太史慈不禁有些见猎心喜了。心道,总算可以找个人活动活动筋骨了。倘若是柳毅知道,太史慈把他当作活动筋骨的人形沙包,只怕当即便会一口老血喷出,气死当场。

    柳毅见四周兵卒都看向这里,哪里肯坠了士气,于是暴喝一声,策马舞刀,主动向太史慈发起进攻。

    太史慈见柳毅来得凶恶,不由也抖擞精神,挺戟来战,两人一个是虎老雄风在,一个是绝技存胸间。甫一交锋便打得昏天黑地。卢乡城头的范明何曾见过这等厮杀,不禁看得心驰神往。

    柳毅毕竟不如太史慈。数十合后,便遮挡不住。只见太史慈一条戟,点、刺、扫、砸锐利的锋刃总在柳毅上下左右来回舞动。未几,柳毅筋疲力软,手上稍稍一松,便被太史慈抓住个破绽,一击得手。只见长戟闪电般抽出,呜的一声呼啸,柳毅只觉腰间剧痛,人便飞了出去,待反应过来时,闪着白芒的戟尖便已经抵住咽喉了。

    范明于城头看得仔细,双掌狠击了一下城垛,兴奋的大笑道:“真壮士也!来人,传我之令,出城!”

    范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于是率了麾下兵将与城中青壮,一同杀出城去。辽东军还没有从自家主将战败被擒的事实中反应过来,便见范明率了人马一窝蜂似的杀到了。辽东军也不是傻子,见己军主将已失,群龙无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