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士气全起来了。将士们也不怕袁绍许空头支票,太后与弘农王在河内,大家可是清楚得很。

    袁绍率众到了河边,开始反击了。各种投石车,往河中乱轰。随着巨石落下,一道道水柱轰然升起。河岸旁边又有许多鹿角木栅,前后各有丈许宽的数尺深坑,里面注满火油。木栅后面,一道低矮的土墙,在土墙后面的,是一排排准备多时的弓手。掩护弓手的,是训练有素的枪兵和刀盾手。

    袁绍对河防,那真的是下血本了。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以把河岸一带防线,打造得几乎固若金汤。

    董卓大军渡河,快到对岸时,终于受到了阻击,在让人牙酸的击发声中,投石车把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凭空抛起,划出一道弧线,然后往河水中落下。所有人都在将令之下,趴伏在船中,包括董卓在内。没有人能够在巨大水浪的冲击下,还能够在船上站稳。

    虽然石块十不中一,但也有那种倒霉蛋。巨石落下,砸在船首或船尾还好,大不了船毁而已,人亦或还有救。若是砸在中间,便是连人带船,砸作两段,俱沉河底,喂了鱼虾。

    董卓阴沉着脸,把钢牙咬得死紧死紧的。凉州精锐,都是他的心头血啊。还没有与敌交锋,便死在了这里。董卓听着不时传来的惨叫声,心中怒火中烧,思道,袁绍小儿,若抓住了你,看老子如何炮制你。

    老董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但对麾下,还真是比较爱护的。还没到岸就有战损,心中自然是不痛快。

    就在这时,船底传来了一声微震,到岸了。董卓精神大振,长啸一声,便跳了出去。吓得身边亲卫忙团团围住。董卓出来之后,哈哈大笑,狞声道:“袁绍小儿,老子来啦!”

    说罢就作势欲冲,忽然董卓目光一扫,见天空中一大片乌云飞来,不由暴喝一声:“不好,挡箭!”

    话音方落,便听见呼啸声不停如雨般落下。董卓与亲卫们双手持刀,挥舞个不停,尤是如此,亦死了数个亲兵。董卓拄刀在地,喘了几口气,胳膊都酸了。这短短数十息,袁绍这混球也不知道让弓手射了多少轮箭矢出来。董卓环眼一扫,见河岸上到处都是尸首,心中大痛。怒骂道:“王八蛋,都不知道躲箭吗?”

    董卓气极,看到旁边河滩有一小舟,虎步腾腾便走将过去,双臂扣住小舟中间船舷,两膀一较力,竟然硬生生把这小舟给提了起来,走到军前一扔,道:“众将士,抬舟以为盾!老子就不信了!”

    众将士听令,一队一伙的,开始结伴行动起来,大船搬不动,这种独木小舟还是没有问题的,就这样,大家藏在船后,掩住要害,发一声喊,便往河岸冲去。顶着投石车和箭雨,在丢下无数具尸体后,瞬间便冲到了鹿角前。董卓一看那深坑,便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袁绍见状,连声大呼:“放火,放火!”

    于是火星落入坑底,火油被引燃,冲天火焰便烧了起来。

    董卓见状,道:“凭这小小火沟便也想挡住老子?休想!”

    于是便令将士将之前拿来当盾牌的小船置于坑上,而后让大军踏船而过。漫天火焰熊熊而起,摆明了就是去送死,谁人敢过?

    董卓见状大怒,连斩三人,然后自己把全身甲盔打湿,而后道:“怕个球!都随老子过去!”

    竟然第一个率先往船上冲了过去。

    主帅不怕死,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他们也不由发出一声呐喊,摒弃对死亡的恐惧,义无返顾的随着主帅的脚步,冲了过去。

    董卓到了木栅前,举刀乱砍,三下五除五,便把木栅砍开,然后一个虎跃,便冲了进去,大刀竖起一劈,劈翻一个袁军,然后把满脸鲜血一抹,舌头还在嘴唇上一转,仿佛是在回味鲜血的味道。董卓横刀大笑:“袁绍,老子来了!”

    周围袁军见董卓神威凛凛,尤如魔神,心中惊惧,竟不敢近。虽然不断有人葬身火海,但跟随在董卓身后的将士越来越多。在董卓的带领下,大军如虎狼般向袁军扑了出去。

    袁绍在帅台,亲眼望见董卓所率之军,尤如饿狼入羊群,大开杀戒,所到之处,遍地血腥,而己军则连连退散。

    心中烦恼,道:“左右何人可替我挡董卓?”

    等来的,却是一片沉默。这时袁绍麾下,还没有所谓的河北四庭柱,所谓武将,皆碌碌无名之辈。闻得袁绍问,自然不肯出头去送死。

    袁绍大怒,心道,惜无虎狼之士为我所用,否则今日董卓何足道哉。却又决定,看来,要开始寻找军中勇士来培养了。当初弟弟扶持孙坚,自己还不屑一顾,现在看来,却是自己错了。弟弟袁术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孙坚打仗的本事还是不错。不像自己,空有盟主之名,麾下却无人可用。就是那刘备,麾下也多有爪牙效力。真是可恨呐。

    袁绍的烦恼,董卓永远也不会懂。董卓不愁无人可用,要愁也是愁自己麾下人太多了。徐荣挡刘备,胡轸拒袁术,自己没出马的时候,牛辅也把袁绍打得郁闷不已。自己麾下还有吕布,李傕,樊稠,张济,郭汜

    闲话少说。董卓之兵既入河内,便尤如虎入羊群,无人可挡。袁绍见势不可为,便率中军欲走。这边张济眼尖,看见袁绍旗号一动,便知袁绍欲退,于是大呼道:“袁绍败了,袁绍败了!”

    旁边从子张绣,一条大枪耍得神出鬼没,戳中便死,挨着便伤。正杀得性起,闻得叔父之言,亦边杀边吼道:“袁绍败了!袁绍败了!”

    不一会儿,漫山遍野皆响起了袁绍已败的呼喊声。袁军本无斗志,闻见己军败阵,惶然之间便扭头回望帅旗。敌军不知道,他们对帅旗的位置可是一清二楚。此时见袁绍中军已往后挪,哪里还不知道袁绍这是要走。

    主帅欲退兵,却又不鸣金收兵。这是什么意思?这分明是把在前面杀敌的兄弟们当弃子啊!想通此节,袁军们不干了。怎么的,想让老子去挡董卓的刀枪,然后你们后面的想跑?去你奶奶的,想也别想!活不能一起活,那么死就一定要一起死!

    所以说人的怨气是很可怕的。前面本来还在打得血肉横飞,你后面却想悄悄溜走,这谁肯干。顿时,觉得被抛弃了的袁军们,集体反水投降。一个个弃械于地,抱头蹲下。

    董卓见状大喜,道:“袁本初,你死定了!”

    袁绍慌了,战局已改,你们这些兵家子掩护主帅先走,这有错吗?这有问题吗?想不到自己欲走,竟然被前军所弃。袁绍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下令中军,抛弃辎重,全力逃亡。

    董卓于其后,率众追击三十里而还。沿途收获降兵、旗帜,金鼓、兵刃、辎重等无算。

    战后董卓检查战报,这一战,斩首三千余级,收降四千余众。己方尸首加上落入河中失踪数字,亦达二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虽然损失有点大,但董卓相信,这一战,袁绍再也无心亦无力来挑拨自己虎威。他已经无力再战了,而己军,则战力尤存。袁绍是聪明人,怎么做,他心中自然有数。

    战后,袁绍率残部退往野王,董卓遣张济留守河阳津。自此,攻守之势转换。袁绍再也无力入洛。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战吕布() 
董卓既胜,便率军还。于洛阳城外,鼓吹而入。使洛阳城中,无论长幼尊卑,咸使以闻此大胜。公卿上下,无不惧之。

    挟此大胜之威,董卓驱兵尽徙洛阳人数近百万口于长安。洛阳之民恋乡不愿远离者,皆被杀之于市,更有顽固老者**于室,种种惨象,令人闻之泪湿衣襟。驿道之上,车驾连绵百里,哭声不绝,感天动地。

    而虎狼之士于道旁往来驱驰,虎视眈眈。若有敢私下匿逃者,立斩之。董卓又恐百官富户惦记洛阳繁华,于是下令断后之将李傕,待百姓公卿远离之后,在洛阳纵火焚城。

    沿途因为准备不充分,粮食不够,董卓也不去管,他只负责自己的部队以及百官公卿还有天子的口粮。于是路上饥饿一起,便更生事端,众人更相蹈藉,各自杀戮寇掠,以至于积尸盈路。

    董卓又想既离洛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使牛辅引兵发掘帝陵以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以后诸侯军中设摸金校尉,败坏风气,自董卓始。

    离洛阳数十里处,严颜正着令全军不停加速:“快!快!”

    他隐匿在伊阙关,趁机袭了关后,便一直遣斥候在洛阳附近游弋。主公刘备有令,若是洛阳有变,董卓入长安,则一定要提前入洛,保住洛阳城,不让董卓毁坏帝都。

    这日他得报洛阳城哭声震天,百姓拖家带口自城门汹涌而出,便知道,董卓开始驱赶百姓离城了。于是便留千人守关,自引四千精兵飞速往洛阳城而来。

    李傕在城中,众将走后,止余他一人引二千兵集结在宫殿处,等会放火,就从宫城开始。说起放火,李傕便激动不已。这么大一个城,这么一个帝都,这么富丽堂皇的宫殿,将毁于他之手,想想就让人全身颤抖。

    李傕在嘉德殿上,一会儿这里摸摸,一会儿那里看看,最后一屁股坐在龙椅上,龙椅宽大冰凉,四方无靠,但李傕却只觉一种无法言语的奇妙感觉自心头升起。太爽了!

    李傕带了人马,在宫城中来回扫荡,可惜,珍宝皆被董卓早就搜刮得一干二净,而宫女,不是随天子西迁,便是被军中将士强行掳走。李傕走来走去,只觉这巨大宫殿,竟如鬼境一般空寂。就是他这般粗人,也不禁心生寂寥。

    洛阳大乱的时候,刘备正在成皋与吕布、徐荣相拒。吕布自投董卓之后,虽为董卓信用。然则凉州军将,多不喜其人,私谓其反复之徒,必有二心。是以明里暗里,多有排挤之意。吕布骁武之人,感觉极为敏锐,岂有不知之理。可是此事,好像似乎真的做得有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