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韩遂边章等人竟然一路无惊无险的逃回了金城郡。

    不过,董卓等人也不慢。一路尾随进了凉州。汉军入凉,待遇自是不同,沿途诸郡县热情迸发,出钱出粮出人,进行犒军。

    有了群众基础,汉军轻松许多。于是也就投桃报李,一路上顺手剿灭了无数占山为王的盗寇。汉阳郡境为之一清。

    很快,前方斥候便探得明白,凉州贼兵兵屯榆中。张温甚为疑惑,榆中小城一座,虽然有黄河为天险,但此处河水平缓,容易渡过。不知凉州贼有何底气在此据守。汉军在勇士城停了下来,张温还算谨慎,他可不想忙活了这么久,临到了凉州翻了船。没过多过,消息传来,先零羌步骑数万,前来相援。

    闻报之后,张温大松了一口气。既然原因找到了,那就不怕了。于是使董卓将兵三万,前去讨伐先零羌。然后其余诸将,围困榆中城。

    刘备病了。这一场病,来得很不是时候。他原本以为,以他长年习武,强健的身体,根本就不会生病。但他错了。这两年,战事连连,从益州到荆州,再到凉州。可以说,大多数时间,他是没有一刻空闲。从三辅入凉州,一路上天气骤变,刘备连续吹了几天西北风,于是毫无征兆的病倒了。

    刘备病倒,向张温上书,请东中郎将幕府中郎荀彧代领军中诸事,张温也是听说过荀彧的,哪有不依。于是便应允下来。不过,却将刘备一枝军,放在了预备队的位置上。众将虽然不爽,却看在刘备的面子上,忍了下来。

    刘备也知道张温的意思,自己率军西上以来,连战皆捷。也是让其他人捞点油水的时候了。刘备自无不允,正好可以清闲下来,清清脑子。

    董卓一走,张温又遣周慎率三万人渡河围榆中城。诸军为辅。临走,孙坚道:“周将军,凉州贼在榆中,榆中城小民寡,必定无粮。贼众必然要外出运粮。孙某不才,愿率万人先行,断其粮道。而将军率众于后,以大军继之。凉州贼必然困乏而不敢战。若其弃榆中而走,我等率大军于后并力讨之,凉州一鼓可定也。”

    周慎以为孙坚欲与他争功,哪里肯让孙坚先走。只是不听。荡寇将军比孙坚的牌子要强硬得多,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周慎不肯,孙坚也没办法,只好跟在周慎后面吃灰。

    结果周慎引兵围榆中城,边章、韩遂却分兵屯于城外。待周慎大军过河之后,却夜袭葵园狭,这处地方是一坐土山,不高不低,离黄河相近,却易守难攻,正扼住周慎后路。周慎若是欲从河对岸运粮,必然要受凉州贼军的骚扰。这下好了,三万精兵围困榆中城,却被叛军断了粮道,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孙坚、陶谦等也不敢过河了,要是过了一半,贼人来个半渡而击,就算吃不了大亏,但也决然讨不了好去。这种亏本买卖,孙陶二人老于军事,还不至于去做。

    张温看着好端端的局势竟变成这样,也不禁牙疼。周慎孤军悬于河对岸,虽然不至于被叛军消灭,可是军中无粮,日子久了,只怕也撑不住。怎么办?想办法过河呗。

    这日,张温尽起大军,于黄河水缓之处,铺设浮桥,打算强行渡河。谁曾想被边章于山头望见,便率了一枝军来到河岸,只是准备火油箭矢,就等汉军到了河中央,让他们享受一顿好的。周慎得了张温信号,率军来迎。榆中城中,北宫伯玉又率万余精骑,尾随袭扰不断。前方又有韩遂引军来战。

    周慎虽然不惧,却也首尾难顾。只好又掉头回营,坚守不出。张温见对岸准备妥当,只好悻悻而退。

    此计不成,张温又生一计,准备夜渡。此时河水冰寒,诸将士多有不适。强忍着彻骨寒意,夜间摸到修了一半的浮桥上,再自河心入水,想泅渡过河。谁曾想贼军早就想到这一出,边章率了叛军潜伏于河岸,枕戈而待,见河水中有异响,知道必然是汉军来。待得脚步声渐密,于是一声鼓响,无数枝箭矢自河岸上呼啸而出。可怜无数汉儿,冻得全身哆嗦,刚上岸还未来得及解下腰间酒囊缓上一缓,便被黑压压的羽箭钉死在河岸。

    河对岸,张温听得无数惨叫声,知道此计已然败露,心中忿然,双拳紧握得吱吱作响,最后一甩袖,咬牙道:》

    折腾一晚上,死亡加上失踪,共计折损二千余。张温心痛得不得了。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召集众将议事。

    这晚,刘备在帐中,休息了十数日的他,总算有所好转,连日静养,如今只觉神清气爽。于是久不活动的他,披衣而起。打算出营转转。

    旁边严颜劝道:“主公,夜深寒意重,你身体初好,不如早些歇息。”

    刘恪不在的日子,严颜更多的是扮演着亲军将领的角色。刘备摇摇头,道:“无妨,我静极思动,走上一走,对身体恢复也有好处。”

    见严颜欲再劝,刘备便笑道:“守正,我也自幼习武,身体哪有那么孱弱。且放宽心罢。”

    严颜便不再说,只是扶刀相随于刘备身后。

    今夜无月,但借着营寨之中熊熊篝火,刘备仍然能看见远处朦胧叠影。这数日来,虽然刘备不理军事,但事无巨细,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看来,今年的征讨,是彻底没希望了。现在只能祈祷周慎能全身而退。不要败得太难看。

    不过要想退军,还得张温下令才是。刘备正浮想连连,却听得远处有细细的异响传来。他自穿越以来,听力视力都有大幅提高。比一般常人要灵敏得多。再凝神一听,脸色陡变,道:“守正,传令击鼓,然后派人报与张车骑,有敌来袭。”

    刘备营中鼓声隆隆,汉军诸营皆惊。不知发生何事。不一会,便清楚了,河对岸的凉州贼竟然有样学样,夜渡过河来袭。

    若不是刘备发觉得早,汉营只怕便被袭破了。不过既然提前发现了,那便证明着叛军的失败。

    边章于河对岸,正自欣喜,却被汉军的突然惊觉气得没了心情。于是传令鸣金收兵。凉州贼冲到汉军营前,把手中的箭矢全部射空后,然后又迅速退却,如潮水般消失于黑暗之中。

    张温欲率军出营追击,却被刘备、孙坚劝住。道夜间黑暗难明,恐有伏兵。于是张温从其言,罢兵不追。命众将各自回营休整。

    凉州叛将自度汉军必来追击,于是自率一部隐于途中,冻得全身发抖,却未见半个汉军。气得跳脚大骂,见天色微亮,只得灰头土脸的率众退回营中。

    经此一事,张温已经明白,事不可为。于是传令周慎,让其择机退兵,而后再作打算。

    十二月,周慎尽弃辎重营寨,率军缓缓而退。北宫伯玉等人率大军尾随于后,一路到了河边,见周慎行军谨慎,无机可趁,而河对岸又有无数汉军接应。只好目送周慎全身而退。自家罢军退回榆中不提。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访郑玄() 
周慎退回来没多久,董卓也狼狈回来了。原来他带了三万人马跑去攻打先零羌,到了地方打了几仗赢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却发现,越打叛军人越多。等自己回过神来,一看,董卓傻眼了,自己居然被羌人给包围了。

    原来羌人都是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的。吃了亏,又有共同的敌人,于是一个个羌人部落汹涌而来。密密麻麻的大军把董卓给反包围了。

    董卓没法。边走边战,退到一条河边的小村寨据守。如此相持了一段时间,差不多粮尽了。董卓连续买了数批信使前去求援,却一去无回,董卓就知道,只怕是折在叛军手中了。

    没办法了,于是董卓思来想去,把主意打到了那条小河身上。率了众士卒冬天里修堰蓄水,然后在堰下捕鱼。

    羌人也不来攻打,每日里只是远远跟着看戏。大概是觉得等汉人饿得差不多了,再一拥而上吧。

    结果董卓白天二千人去捕鱼,傍晚回来就只有一千五百人了。羌人也竟然没有发觉。如此数次之后。河对岸有了数千人接应。于是董卓也不怕了。率了余部,尽弃辎重,大摇大摆的直接过了河。

    等羌人发觉再来追时,董卓后军就把堰给挖了。羌人措手不及,被河水冲走数百人马。于是竟不敢来追。

    董卓全军从容而退,人马倒是未折扣半个,只是饿得厉害。进了大营,干粮就着热腾腾的羊肉汤,呼噜噜的就开吃了。

    张温一见,行,今年是没指望了。因凉州粮草运转艰难,于是率大军退回长安,上表朝廷,说自己带领大军把凉州贼赶回凉州了。到了金城郡,大战一场,因为有诸路羌人来援,恐不能敌,于是暂且休兵,待来日再战。

    天子闻报三辅已无敌踪,祖先陵寝无忧。不禁长出一口气。他纵然是不惧千夫所指,但却不敢让祖宗不得安宁。

    既然战事告一段落,那么长安也没必要养那么多兵了。于是论功行赏,封董卓为斄乡侯;周慎为都乡侯;陶谦征拜为尚书;孙坚征拜为议郎;鲍鸿迁为军中校尉。刘备也升了一级,从都亭侯进封都乡侯,食邑一千户。

    其余众人麾下将校,各有封赏赐下。

    张温的封赏被诸臣给拦了下来,张温哪里都好,就是有一个污点。入台阁为司空时,向皇帝交了份子钱。其实这真不能怪他,皇帝死活要收钱。然后三公又基本上是汉朝官员所追求的职务巅峰,你说到这时候了,交不交?于是张温忍痛交钱,然后得以升任司空。

    就是这么一件事,落在讲气节讲廉洁的满朝士大夫眼中,这就成了张温的污点。张温以不正常的手段位列三公,如今又立了功,还想升迁受赏,那就等着吧。于是一些眼红嫉妒的,和一些确实是不齿张温行事的,纷纷出言反对。

    天子虽然不想怠慢有功之臣,可群情鼎沸,他也不好强行下诏,虽然他经常这样干。但似乎为了一个张温还不值得。于是便顺水推舟了。

    刘备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