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转玲珑-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位府丞分为三派,周大人受知府陈伦提携之恩,张大人则是通判杜帧的同窗,剩下的秦大人明着不偏不倚秉公办事,实则官场老油条一个,左右逢源不肯轻易押宝。

    “周大人说的是,”秦大人连忙附和道:“这州府事务细杂繁多,老夫常常忙到深夜也是处理不完,眼下就不陪二位大人了,告辞!”

    看着秦大人远去的背影,剩下的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少有的互相拱了拱手,在典吏惊异的目光中,转身回到自己房中。

    秦大人之前说州府事务细杂繁多,这话不假,本朝典制,各府门下设立六房,每位府丞负责两房,大到赈灾纳粮,小到邻里不睦,事无巨细都需府衙来秉公处理,仅这苏州城内就有八九万人家,府衙大小官员也不过才十几人,再加上各县每月奏请文书与其他州府来往公事,若是事事躬亲,哪怕是不吃不喝的机器,一月到头来也要活活累死。

    现实如此,故而地方上宗族势力强势,正所谓民不告官不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都由宗族处理,官府向来睁只眼闭只眼,他们需要士绅乡老帮忙管理治下之民,又需要警惕对方势力变大最后尾大不掉,个中分寸还需官老爷自己拿捏清楚,若是造成民怨,丢官事小,只怕还会连累身家性命。

    回到房中,典吏将今日公文抱来,过了有半个时辰,却见张大人手捧茶盏双目无神,眉心间似乎藏着一丝躁意,不时的伸头看向窗外,也不知道在等什么。相同一幕在另外两位府丞房间也都出现,只是情况不一,周大人在屋内走动不停,严令所有人不得打扰;秦大人对着一本公文发呆,迟迟不见动笔。

    辰时刚过一半,府衙外走来一大批人,门口把守的衙役心中一惊,不待上前呵斥,从中走出一人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到左侧摆放的牛皮大鼓前,在衙役们惊骇的目光中,拿起鼓槌重重的敲了下去。

    咚咚咚咚。。。

    府衙内,听闻鼓声传来的各房典吏皆是面色一惊,这鼓大有名堂,名为鸣冤鼓,非有惊天之冤不可轻易敲响,一经响起必须开府升堂,上一次沉冤鼓响还是好几年前,当时的苏州知府乃是周祥,敲鼓的是张家人!

    听到鼓声,周府丞、秦府丞、张府丞分处三室,却不约而同的吐出一口气来,心中默默说道:“终于来了!”

第四十四章 翻手为云(2)() 
    屋门打开,张府丞从屋内走出来,手下押司早已待命,见状连忙躬身道:“大人,堂外有人击鼓鸣冤,人数有一二十人之众,领头的乃是城中第一讼师谷惜白!”

    “哼,我苏州府政清人和,城中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人竟敢击鼓鸣冤,刁民一个!”张府丞袖子一甩,冷着脸带人跨过月洞门,府衙西院的主干道上,周府丞秦府丞也恰好现身,三人互相点了点头,只是不知为何,却没有一人开口。

    直到走近大堂一墙之隔外,三人又忽然停下脚步,秦大人率先说道:“二位大人,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今日俱不在府衙,又恰逢有人击鼓鸣冤,事急从权,不如就由张大人代通判大人审讯此案如何?”

    州府六房,张府丞背靠通判杜帧,管理兵房、刑房;周府丞站队知府陈伦,管理吏房、户房;秦府丞权势最弱,管的则是礼房、工房,他开口最好不过,于情于理也的确应该交由张府丞来审讯。

    只是这击鼓鸣冤不是小事,要写入州府邸报并上报刑部备案,还关乎政绩优劣,再加上三人只是暂代,位置尴尬,若日后有人追究或上官不认,恐怕到最后坑的还是自己,所以张府丞明明最合适,也是不敢一口应允,明着暗着要跟两位同僚共进退,秦大人答应的爽快,剩下周府丞站在一旁,也不知道心中打的什么注意。

    “这个老狐狸!”周府丞心底暗暗骂了一句,昨日张家人深夜登门,两人在书房中谈了一个时辰才悄然离去,今日来到府衙,仅是一个眼神交汇,彼此间便是心知肚明,张家果然不止找了他一人,虽说早有预感,可这心底依旧有些不舒服。

    可惜这张家得罪不起呀!心中一叹,周府丞脸上露出笑容,点着头道:“秦大人说的是,张大人,你就不要再推辞了,此案有我和秦大人在旁协助,若是日后上官怪罪下来,大不了同担干系就是了!”

    张府丞闻言脸色一喜,暗地里是大大松了口气,双手抱拳郑重道:“那张某就多谢二位大人,两位大人,请!”

    “请!”

    府衙坐北朝南,大堂宽阔约有五间房,堂内摆有木制构件,上面有花鸟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正堂靠近门外柱上嵌有木联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大堂中间悬挂“苏州府正”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府、通判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三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惊堂木。暖阁前方左右铺有青石,左为原告苦主,右为被告之人。

    “威武!!”

    衙役分站堂内两侧,手中水火棍轻击地面,咚咚咚的撞击声沉闷有序,稍候片刻,门外敲鼓的一干人等全部被带了进来,一一验明身份,里面都是平民百姓,没有秀才举人,所有人跪在地上,等候升堂。

    张大人踱着官步慢慢走来,坐下后,手中惊堂木啪的一拍,一脸威严道:“堂下所跪何人?”

    一身穿青衫男子抬起头,双手捧着讼状高声喊道:“草民谷惜白,代姜家王家、李家卢家共计二十余户人家,状告蝶衣坊程家男主程思,纠结恶霸欺压良善鱼肉乡民,望青天大老爷秉公审讯,还苏州府一个朗朗乾坤。”

    押司接过文书,转身摆放到了法桌上,张大人看也不看,手中惊堂木再是一拍,厉声喝道:“谷惜白,你乃城中讼棍,平日里不安分守己,蛊惑他人寻衅滋事扰乱纲纪,来人,拖下去,打上二十杀威棒!”

    谷惜白早有准备,不管是何原因,带人告官都要有这么一道流程,他吃的就是这行饭,自是晓得这个道理,况且张大人已经法外开恩,只是让衙役们打上二十杀威棒,要知道他敲的可是鸣冤鼓,真是计较起来,四五十下才算合理。

    趁着这段时间,张府丞拿起讼状扫了一眼,写的跟昨晚所商议的基本类同,这本就是他定下的主意,想起张家四管家张信许诺之事,心中滚烫火热,恨不得赶紧将事办的漂漂亮亮,尽早结束最好。

    整个大堂静悄悄的,下面跪的众人心思各异,有胆子大的偷偷瞄了眼上面的张府丞,紧跟着又忙不点的低下头来,只觉得这位官老爷气势不凡威风八面,心中不住感叹,大丈夫就应生当如此!

    府衙外,早已有闲汉将有人击鼓鸣冤这件事传遍四方,有热闹乐子可以看,人们是闻风而动,不过一时三刻,大堂外的街道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连那房顶树梢上都是人,来的晚的,捶胸顿足暗恨自己脚步迟,想着法子也要挤进去瞧上一眼。

    “禀大人,二十杀威棒皆数打完!”

    又过上一会儿,衙役捧着令箭归来,身后跟着谷惜白,扶着腰一瘸一拐的走进大堂,随后又重新跪倒在地。

    “谷惜白,你诉状上所言可是事实?”

    “禀大人,草民所写句句属实,如有一句假话,任请大人随便处置发落!”

    “好!”张府丞也不废话,从壶中再取一根令箭,交给旁边的衙役班头命令道:“你现在带人前往蝶衣坊将那程家男主程思押来,倘若寻他不到,就将他家中男丁找来对质!”

    “喏!”

    案件到了此时暂时中止,所有人被带下去等候程家人到来,张府丞反身回到后堂,秦府丞周府丞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见了他人,也只是随意点了点头。

    细说起来,因为背后靠山不睦的原因,三位府丞平日见了面也大多是客客气气,私交一般,纵是有什么想法也只敢埋在心底,眼下因为张家所托,三人难得同坐一室同怀一心,仔细想想也是觉得尴尬万分。

    “张大人,我方才想起一件事来,”还是秦府丞心思活络,随便找了个由头打破这沉闷气氛:“那程思还有个弟弟,早些年考上秀才,兄弟两人至今没有分家,现如今程思虽然死了,但苦主还在,可不能让这冤情得不到伸张啊!

    周府丞忽然开口道:“秦大人所言极是,我们代知府、通判二位大人断案,定要秉公执法,要对得起这一身官服,更要对得起这苏州府的黎民百姓,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奸恶之徒!”

    话说三分,点到为止,两人的意思很清楚,那程思的弟弟是谁不知道,但既然是个秀才,想必肚子还里是有点墨水,万一这家伙哪一天走了狗屎运,过了乡试成为举人,那就大大不妙了,若是后来还能进士及第,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

    少年心怀冤屈,发愤图强考上状元,最后荣归故里为家人平反,造福一方成为人人敬仰的大清官,这是话本里常常出现的桥段,喜闻乐见深受百姓人家喜欢,只是可惜,话本终究只是话本,人人都能想到的事情,三个官场老油条那有不清楚的道理。

    斩草就要除根!那程思的弟弟既然有这种可能,干脆就寻个由头革去他身上的功名,在趁机将人打入贱籍发配他乡,自此以后三代都无法参加科举,想要及第登科为兄报仇?下辈子吧!

    三人对视了眼,心中所想不言而喻,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府丞虽然只是知府手下听差的属官,但这权利可是实实在在的,不打一丝折扣!

    吃着茶,又聊了些其他俗事,三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一些,不过也仅限于此,再近一步恐怕是不太可能,除非未来一日东风彻底压倒西风,又或者西风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