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在渊-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到宗门后,回禀师祖,邪妖已经剿灭,但是师兄弟们都伤重而亡。他心情沉重,想出去散散心。师祖也很受打击,没怎么怀疑,就同意了,自己则开始闭关修养。师尊当时并没有真想为虎作伥,他是想为师兄弟们报仇的,也没有真的一走了之,反而来到遏云峰深渊下面的寒谭――”

    “在遏云宗,一直有一个传说。遏云峰下有一千年前篱庐皇帝投下的神剑。――师祖也是这个说法。师尊便想着,能找到此剑,铲除邪妖,替师兄弟们报仇!”

    “在寒谭里,师尊不眠不休十天十夜,摸遍了寒谭每一个角落,扒开了每一道岩缝――可是,都没有找到剑的影子。”

    “由是绝望,师尊决定就在寒谭中一死了之――并在寒谭下的石壁间刻下了这一段缘由。”

    “以上这些,都是我跳下深渊时,亲眼看到师尊当时的刻字上写的。”王源长叹道,唏嘘不已。

    没人知道,王源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而师尊,也在数十年前,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在千寻之下的寒谭中搜寻一把剑的影子。

    “不管怎么说,师尊虽然写了‘遗书’,但没死。原因是什么,说不清。”

    “也许,是因为他怕死。也许,是那虎精太过神通广大,在他准备寻死前,找到了他――总之,师尊无可奈何了,只能带着虎精偷偷回到了宗门。替师祖闭关看守的师弟见是他,自然就放他进去了。师祖见他去而复返,当然很高兴――还没等他询问缘由,那虎精就从师尊背后窜出来,咬断了师祖的脖子,当着师尊的面,将一百多岁的师祖生吃了,一根根嚼断了他的骨头”王源语气低沉地说道。

    八十多岁的师尊到这时,也忍不住眼红了。

    “那虎精还挺讲信用,对师尊说:你滚吧!滚得越远越好!最好不要让我再看到你――这次放过你,可下一次,你就没这种运气了!”

    “师尊如蒙大赦,当即狂奔而出,远遁江湖。――师祖呢,因为没有留下任何的尸首,被留下的弟子误以为他已经‘尸解成仙’了,完全没想到他是被宗门的叛徒,带着虎精来给吃了!师祖已死,师尊远遁,其他宗门的好手也被虎精吃了不少,遏云宗自然不可避免,就此衰败。在其后的三十年间,山门倾塌,残垣断壁,遏云宗几乎在在世间消失了。”

    “师尊因为害怕虎精追杀,日奔夜逃。不知奔逃了多少个日夜,也许几年都过去,一直到确定了虎精不可能找得到了,才停下来。这一消失,就是三十年。师尊从来没有说过,这三十年中,他究竟去了哪里――我想,不仅是诸位,那只虎精,也不知道师尊究竟去了哪里吧?”

    王源这一发问,几乎所有人都被勾出了好奇心!

    师尊之所以有今日的武学造诣,其实是在他这三十年奔逃生涯中得来的!

    那么,他究竟去了哪里?

    县尊也一副饶有兴味的样子。

    王源没有答,却对方殊道:“方殊,你可还记得,师尊草庐中的字画,在‘欲济无舟楫’旁边一联,是什么?”

第100章 故国知何方?() 
方殊一愣,这都过去好几天了,师尊墙上字画那么多,无论是他还是王源,都不过随意扫了几眼,随便一副,他怎么记得住?只能尽力地去回想,师尊的句子,某些的是名句,某些句子却是闻所未闻的。

    半晌,方殊拧着眉头,回忆着依稀印象道:“那旁边的一联,好像是――‘自叹迷津依阙下’,岂胜――岂胜――”

    这下一句,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自叹迷津依阙下,岂胜抛世卧溪边。”王源冲他点点头,帮他补齐道。

    众人不解――

    这诗句中,藏有什么玄机吗?

    从字面上看,也是和“欲济无舟楫”相似的无奈颓废的意思。

    “诗全名,寄香岩山睿上人,作者朴仁范。诗不过是平常之句,意思也和师尊草庐中其他那些发牢骚的诗句别无二致。问题的所在,是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新罗人。这首诗,是一首新罗诗!”

    王源此言一出,师尊半闭的眼睛一下瞪得老大,看他的目光完全变成不可思议!

    “据此,我认为,师尊消失的那十年,去的地方是新罗!”

    王源对自己的结论非常自信,可其他师兄弟却都面面相觑,相互询问:

    “新罗在哪里?”

    “是吴越的哪个地方吗?”

    王源道:“新罗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地方。嗯――从辽东往南,有三个蕞尔小国,北边是高句丽,南边两个更小的国家,东边是新罗,西边是百济。与我朝齐鲁之地隔着一道汪洋大海。如此相隔万里的地方,如果师尊不是去过那里,怎么会知道那里诗人写的诗句?唔,你们也知道,在我‘****上国’眼中,是看不上这些教化外人写的东西的。”

    师尊确实无法不重新审视王源了――一个乡下少年,别人连新罗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却清楚地知道新罗的位置,甚至连随便一个新罗人吟的诗都知道!

    自己若不是亲身渡海,同样对那里的人情风貌一无所知。

    他当然永远忘不了,为了躲避仇人追杀,孤帆远逝,身赴他国的凄凉情愿。

    “师尊那三十年是在朝鲜半岛,是无疑的。我随便就可以再举很多例子。比如,师兄弟们都使用‘六味甘露汤’来健体,之前为了这个事我还和九师兄有过矛盾――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新罗或者百济的方子,并不见记载于我朝任意一本医书。而这上面用的引子‘昆布’,就是海带,我朝沿海不产,但在新罗多如牛毛,这才能随意入药――所以,这方子就是师尊从新罗带回来的。”

    王源侃侃而谈:“作为铁证的,是师尊中年所创的‘雪倾山’。雪倾山,倾的到底是哪一座山?――从师尊传下来的心诀前的题记来看,描述的那座山,千年积雪,禽兽皆白当然不是我遏云峰,描述的分明是与高句丽相接的太白山!或称为长白山!”

    “雪倾山,就是师尊面对长白山时创立出来的!他若不是去过高句丽,安得见此名山?”王源断定道,又补一句道:“当然,我要声明的是,长白山永远是我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源叫人吃惊的地方太多,反而使师尊见怪不怪了。他沉默,由他去说。

    “新罗人朴仁范那诗的后两句写的是,‘烟波阻绝过千里,雁足书来不可传。’三十年,师尊都不敢踏回故国。一片文字也不敢寄回来。可师尊从未忘记过师祖之仇。虽然这与他也脱不了关系,但是他藏身国外时,无时无刻不苦心锻魄,幻想着能给师祖复仇!”

    “终于,三十年过去,师祖神功大成,在异国接连创出‘雪倾山’与‘烧血海’两项绝艺,挫败新罗、百济众多好手!对复仇有了底――‘烧血海’的意思,自然就是血海深仇之意。”

    “师尊离开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这一回来,已经是年过五旬的老者。回到宗门,遏云宗已经破败不堪,门可罗雀。当时故人,十不存一。更重要的是,连仇人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师尊回来,就是觉得自己功力已成,不再惧怕仇家了。让他顿生无力之感。于是,师尊重开山门,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历代祖师的心血,另一方面,也是要吸引那虎精再次现身――”

    “可是,虎精竟然像凭空蒸发了一样。再寻不到踪迹!”

    “而师尊空有复仇之心,却只能任由岁月流逝,年华衰老!就在师尊身体衰退,以为复仇无望之时,突然又恒生变故。有人回来了”

    “师尊在八年之前,忽然重收亲传弟子――为何恰好是八年前?这一时间节点发生了什么?”王源提问道。

    八年?

    方殊和黎雍同时想到了什么。

    王源点点头:“没错,八年前,正是县尊大人,走马上任的日子。”王源目光灼灼地看向悠然端坐的县尊,补充道:“县尊大人,就是师尊的仇家,就是六十年前杀师祖的虎精,七十年前屠魏家满门的邪妖!”

    又一颗炸雷炸响!

    县尊竟然与师尊、与遏云宗有血海深仇?

    怎么可能?

    师尊已经垂然老朽,县尊看起来,不过才三十多岁啊!

    “师尊当时了解了状况,同样惊讶无比。可事实就是,‘圣族’的生命,远比普通人要长得多。人能活百岁,已然高寿,可圣族,足足能活三百岁,甚至更长!所以,县尊其实百岁有余了,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县尊大人,您看我说得对吗?”

    县尊只是笑而不语。对于之前王源所说,他一点也没动怒过。这些人,从来也没有放在他的眼里。

    “自己行将朽木,可仇家正值壮年!如果是刚从新罗归国,师尊尚有与其一决雌雄的决心――但自己已经年近八旬,又怎么会是一个正值壮年的圣族的对手!何况,对方消失数十载,增长的功力不说,摇身一变,获得的‘圣族’身份,已然是神圣不可侵犯!

第101章 刺杀() 
“怎能不感叹造化弄人!怎能不感叹老天无眼!”

    “师尊暗自去探查县尊的深浅――没想到,六十多年过去,虽然师尊达到平常人难以企及的造诣,可县尊竟也取得了极大的进益,不在自己之下!对比起来,一个如日中之光,一个已然日暮西山!此生,复仇无望!”

    “师尊大病一场,自此更加衰颓。但心中的结永远无法解开。明面上是对抗不过对方了,无奈之下,师尊只能放弃与对方短兵相接的想法。”

    “他从内院弟子中,选出五个天赋异禀的,收为入室弟子。将自己苦心孤诣创造出,用来报仇的‘雪倾山’与‘烧血海’两式,教与他们,由他们来报此深仇!这五个人,就是我们五个师兄了。”

    “当时,四师兄冲动,五师兄年幼,所以师尊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