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到底想要对我们做什么?蛟龙号上下满溢着疑惑。
技术兵种紧急调动起来。对能量、夸克有所涉猎的人员开始仔细研究异像。
巨舰数据库中,一幕幕可能的场景经过智能系统的过滤,被呈现到光头舰长跟前,由他判断,蛟龙号正在遭遇什么样的攻击。
不远处,天龙号战列舰正在赶来。他们显然是注意到了蛟龙号的异常。不管这是什么手段,两舰靠拢,能够最大限度的强化防御和自保能力。
光头舰长的表情看不出一丝先前的嚣张。
他满头大汗的翻阅着智能系统列出的可能情况,希望凭借他贫瘠的量子物理学知识,找出异像的原因。
“对。。。对不起,长官。。。我想。。。”
“你想什么!没看到我现在没空吗!”,光头舰长瞪着凶狠的眼睛,几乎要吓退这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参谋。
年轻人咬了咬牙,还是鼓足勇气继续他的话题,“。。。咕噜。。。我想,先排除其他可能性的话,那么这一定是太阳系人的武器无疑。。。而月球要塞中,最不寻常,也最具威胁的武器,是我们大家都晓得的女生光盾。。。”
一语点醒梦中人,被年轻参谋提醒,光头舰长才反应过来,他向年轻人张了张嘴,像是要说些什么。
随后一切都被耀眼到,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浓烈光芒所掩盖。
从宇宙港俯瞰其核心部位,巨大的比邻星战列舰所在位置,闪烁的晶莹光芒急剧增加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
随即代表了天文级数的能量的光团,如有生命般脉动起来,脉动中不断光团向其核心部位塌缩、塌缩、再塌缩。
近50公里直径的能量区域,一直缩小到一个没有体积的质点的大小。
如果有人能够看到这个质点,他立刻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黑暗。
让人惊悚,任何人类所造就的爆炸,哪怕是核聚变都无法企及的能量的风暴,在不到亿分之一秒间向外爆发出来。
所有在场的人造监测器都因为入光量饱和而瘫痪,任何的引力波、电磁能、微粒子检测等等仪器,在这一刻都显示出远超正常数值的读数。
俗称爆表在这一刻成为了常态。
宇宙飞船在虚空中茫然打转,因为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航行。一切人类制造的交通工具,不管大小,在广大区域内成为了瞎子。
远在月球表面,正在对持的比邻星入侵部队和月球驻守军,都因为过量的夸克粒子风暴而陷入无法动弹的泥潭。
指挥官们疯狂的摆弄着手边的仪器,派出一切可以派出的侦查部队,希望能够在‘敌人’电子干扰结束前,先一步发现可能受到袭击的区域,好做出准备。
当然这一切只不过是徒劳,因为根本没有什么袭击或者电子战,一切都发生在卫星轨道上,他们只是受到波及。
光芒渐渐散去,夸克的风暴不再肆虐。宇宙战舰上,多种监测设备堪堪恢复正常后,大家第一时间把视线聚焦到异常的核心,比邻星人战列舰所在的区域。
蛟龙号战列舰消失了。
不,确切的说,蛟龙号的大部分消失不见了。
只留下舰尾和舰首的一小部分残片,中间段的绝大部分内容像是被激光切割机,机械的挖去一般,整齐的弧形切面甚至能够反射光线。
光头舰长同他八万四千名手下,糊里糊涂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见。
他们到底是死于强大的能源风暴,还是被送去了异次元世界,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再也无法回来。
最靠近事发区域,好似诈尸一般,天龙号战列舰重新活了。它的模样十分凄惨,大块的装甲板从舰上剥落,露出其下黑黢黢的舰壳材料。战舰表面,绝大部分设施都像融化的冰淇淋般只留下模糊的形状。远远看去,它就像一支超大个的,濒临溶解的冰块,一边在向附近的虚空抛洒残破的碎片,一边拼命向宇宙港出口方向逃逸。
。。。。。。
第45章 毁灭、试探()
“苹果中队注意,维持现有阵型,不要去抢功,保住性命最重要。。。”
廖凡率领的5架黄蜂战机,夹杂在数不清的黄蜂、暴风战机间,蜂群般一哄而上,追上只顾逃逸的天龙号,开始了蚂蚁啃象的集群作战行动。
有了前一次的教训,为宇宙战机群配备的不再是重型对舰导弹,而是威力更大的钻地弹。暴风战机装备1枚,黄蜂宇宙战机装备两枚。牺牲机动性能的前提下,保证了战机对于战列舰拥有最大程度的威胁能力。
天龙号并非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它依旧有12套近防系统可以使用,另外,雷鸣重导发射器紧急装载了对战机用格斗导弹,虽然发射效率堪忧,不过其火力强度足够威胁到战机群的生存。
依靠数量优势,先期暴风战机发射的50多枚钻地弹属于炮灰性质。
从高速战机上发射,钻地弹勉强达到了3个宇速,不过其相对笨重的体型,以及可怜的机动性能就是一个个靶子。
这些穿戴者厚重装甲的家伙,就好像导弹中的重装骑士,黑压压的一片压上前去。战列舰近防系统,密集的火线往往需要好几秒钟才能把一颗导弹打爆成耀眼的火球。
真正对钻地弹构成威胁的是那些,由雷鸣重导发射器射出的轻型格斗导弹。它们瞬时的爆发能量强大,可以轻易摧毁钻地弹表面的装甲,配合天龙号上少数还能使用的80毫米镭射炮,一个个光球满布战列舰的身侧,暴风机群的第一轮齐射竟然无功而返。
幸好早有准备,第二批钻地弹攻击来自于黄蜂机群,132枚钻地弹构成第二波进攻的主力。
这次天龙号上的防御就忙不过来了,大约30枚钻地弹透过岌岌可危的防御磁场,接触到战列舰表面。
相比地下掩体,以及堡垒的坚厚外壳,战舰装甲板是另外一种配置。
钻地弹依靠动能艰难的刺破最外层,反应装甲成功抵消了导弹的剩余动能。末级引擎启动,前置导流罩脱落,露出其内置的镭射钻头。
天龙号表面三十多处亮起镭射钻头工作时特有的闪光。
这是一幅奇景。
三十多枚导弹,倒栽着竖在战舰上,像是一条条沙虫,拼命向战列舰内部窜进去。
第二层反应装甲引爆,这一次钻地弹仅仅被推出了数米,依旧不屈不挠的向战舰深处突破。
各处隐藏的出口逐个打开,穿着覆盖式作战服的陆战队士兵们冲了出来。他们拼了命的使用一切手边的工具,企图把这些大个的‘沙虫’从战舰的装甲板内拔出来。突击步枪根本不管用,无后坐力炮可能造成误炸,很多人甚至拿起了攀登用绳索,绑住导弹后用人力让其偏离既定目标。
数千人闹哄哄的忙碌着,随着爆炸的闪光,一群近百人的陆战队士兵随着被他们拉倒的钻地弹一起化为灰烬。
残存在附近的士兵,因为能量的冲击被抛飞到太空中,成为会手舞足蹈宇宙垃圾。如无意外,不久后他们将会死去,被绝对零度冻成干尸,半永久的围绕月球旋转。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陆战队终于赶在任何一枚钻地弹成功进入前,阻止了这些恐怖的钻头。
就在他们拖着疲惫和伤痛的身躯,收拾残局,准备回到舰内时,第三批钻地弹抵达。
有组织的抵抗消失了,超过40枚钻地弹成功抵达天龙号的外壳。巨舰表面的装甲板抵抗了五分钟左右,终于陷落。拥有巨大破坏力,专门对付掩体设施的钻地弹,成为对付战列舰最有效的武器。
狂暴的能量充斥舰内的空间。极大量的燃烧,短时间内耗尽了许多舱室的氧气。没有带上覆盖式头盔的官兵们成为第一批受害者,他们绝大部分因为窒息而亡,少数人则是因为吸入过于灼热的气体而烧坏了气道,最终被水肿的气道堵塞气管而窒息。
最深刻的影响来自于损管部队的损失。他们负责扑灭舰内各类灾害,保证战舰能够在内部发生火灾、爆炸、泄露等等情况时,第一时间控制住灾情,是战列舰强大防御能力在软件方面的终极体现。
天龙号上的这支部队,在第一枚钻地弹爆炸后,很不巧的损失了自己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导致损失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虽然只有数分钟时间,也足以引起致命的后果。
舰长在通讯回路中喊破了喉咙,陷入混乱的损管队还是没能及时堵住爆燃气体对于战略武器库的侵袭。
爆炸自天龙号的中段开始,第一击便把巨舰截断为两截。黑暗的宇宙虚空里,表面不停闪动着小型爆炸光球的两段残骸,缓慢而不可抵御的分开,慢动作似得互相残绕着渐渐远离。
数不清的官兵、装备从断面被抛进真空。
巨舰的截面,犹如图纸一般,清晰显示出其内部清晰的层次结构。爆炸依旧在继续,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真空中成为聚而不散的光球,随着大量的空气冲入太空,随即一个个无奈的熄灭。
从廖凡的角度看去,就像数不清的灵魂的火焰,在不长的几分钟时间内被强迫离开现世。
终于天龙号后半部分的引擎室受到波及,亮蓝色的能源的波涛激荡着周边的一切,苹果中队不得不紧急撤离战斗区域。
即使逃离的很远,呼啸而过的细小碎片还是击伤了秀才的座机,让他在一阵子忙乱后退出了战斗。
视野被亮蓝色所占据,世界好像再也容不下其它的内容。久久无法消散的灼热,让廖凡错觉天龙号的爆炸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永远。
当一切都暗淡下去,黄蜂战机接到了回航的指令。爆炸超过了预期,流浪号的战斗机群也受到波及,许多可怜的家伙因为这场爆炸而送命,因此受伤的战机和飞行员更是前者的数倍以上。
本想借助击沉比邻星人战列舰的契机,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