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老龙闺女的电话给我,我得跟她说两句。”李叔喊住了起身的李阿姨。
“我就留了她微信。你有手机吗?你会用微信不?”
“她刚才不是给你打电话了吗?”
“那是用微信打电话。”
“还不是打电话?”
“用的不是电话号码。跟你这老土鳖讲不清楚。我给你拨过去,你跟她说吧。”李阿姨点开了微信。
手机里响了一会儿提示音,就拨通了。
李阿姨和小江简单讲了两句,就将手机交给了眼巴巴看着的李叔,自己跑去烧菜了。
等李阿姨烧完了两菜一汤,准备好晚饭,李叔还没打完电话。
“行了啊你。人家家里要吃饭的呢。”李阿姨说道。
李叔点点头,“……嗯。好的好的。你给你李阿姨说……好好。我挂了。”
他放下手机,看着屏幕界面,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李阿姨直接从他手中拿过了自己的iphone,“不是给我说吗?怎么就挂了?”
“她说发给你。她怎么发给你?”李叔问道。
李阿姨的手机响了一下铃。
“发来了。地址啊。”李阿姨将小江发来的墓地地址给李叔看。
李叔眯起眼睛,用自己的老花眼看了没两秒,都没看清,手机就让李阿姨收了回去。
“哎哎!”
“别哎了。你看了又怎样啊?到时候还不是儿子带我们过去。儿子来了给儿子看就行了。你快吃晚饭。”李阿姨很是直接地说道。
李叔嘟囔了一句,还是乖乖跟着李阿姨去了饭厅。
老两口吃完饭,李阿姨如往常一样,关照李叔将碗洗了。这次她多说了一句,让李叔记得把那口锅子给扔了。
李阿姨好似已经忘记了江龙昌的死,坐在沙发上,听着新闻节目,看着手机。她的手指不断在屏幕上划动,屏幕上的小动物被她一组组消掉。
李叔也没有伤感多久。他就是有些难过。洗碗的时候想着这事情,倒垃圾的时候也想着这事情,在将那口锅底都烧黑的锅子扔掉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这事情。
他和李阿姨都是身体很硬朗的人,一点儿都不像是八十岁的老人。他们也生过病、受过伤,但都不是大问题。刚退休的时候,他们两个还讨论过接下来要做点什么,要去旅游,要到哪儿哪儿去玩,讨论到了什么时候死亡,该在哪儿买墓地。墓地到现在都没买。旅游的计划当然也一件都没成。这一眨眼,他就八十了。好像前不久他才退休,前不久他们还刚和江龙昌夫妻一起吃饭、钓鱼、打麻将……江龙昌的老婆都死了十年了呢。那次葬礼他们没去,头七的时候去上了香。他们安慰了江龙昌,好像还提到了买墓地的事情,但最后仍然是没有买;似乎也提到了旅游的事情,同样是不了了之。
李叔在垃圾桶前站着,一时间百感交集,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第17章 手机的光(5)()
“李叔,李叔!”
李叔被叫声惊醒,一转头,看到了小陈。
“哦,是小陈啊。”李叔含糊地打了声招呼,还有些走神。
“您站在这儿做什么呢?扔垃圾啊?”小陈问了一句,瞧了眼垃圾桶。
“嗯、嗯……你忙着,我回去了。”李叔匆匆点头,就往家走。
“我跟您一起。我正有事找李阿姨呢。”小陈走了一步,就赶上了李叔。
“你找她有事啊?她在家呢,玩她那个手机。”李叔随口说道,人恢复了一点精神。
“我知道。刚还在微信和她说呢。”小陈笑道,“居委会有个活动,楼组长要开会,我这不是一个个通知人吗?”
“哦。”李叔点点头,不怎么在意。
家里这种事情都是李阿姨在做。她年轻的时候就很能干,几乎一手包办了家里一切事情。李叔就是每月上交工资,管管三个孩子的功课,其他时候当个甩手掌柜。有事情李阿姨叫他做,他就做,李阿姨不说,他就不知道要做。那个时代大多数丈夫、父亲都是如此。
他们家这间单位分房就是李阿姨申请来的。那时候李叔的单位要分房子,他单位里有个大肚婆,在厂长办公室里天天抹眼泪,原本该给李叔的分房就被分给大肚婆了。人后来生了个大胖小子,整天乐呵呵的。李阿姨就在家里生气,给李叔看了好几天白眼。过了几天,她没和李叔商量一句,就冲到他单位,让厂长给她开个条子,证明李叔这边分不到房子了。李叔还是听同事说,才知道她来了厂子。回家一问,李阿姨已经拿着条子,到她那个单位申请到了分房。隔天李阿姨就指挥着李叔搬家,住进了这里。那时候楼上楼下都是李阿姨单位里的人。后来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还留着,有些人搬进来,那些搬进来的,有些又走了……
小陈就是后来搬过来的。她和李叔不是太熟悉,问问李叔身体如何、儿子女儿怎样,三两句说完,进了楼,上了电梯,再无可以谈的话题,就说起了自己。
“……您和阿姨都身体好。唉,我父母就不行。去年还得了癌症,做了化疗。比你们都年轻呢。我那时候忙得两头跑……”小陈感叹道。
李叔想了想,“哦,那个啊……你李阿姨说过。去年都不怎么见到你人。”
“是啊。去年我就没值班,都是他们几个值班。我爸现在身体好点了,今年我就值班比较多。”
电梯停下,开了门。
李叔家没有关大门,大门敞开着,就听到里面电视剧的肉麻台词。
“小陈来了啊。”李叔朝着屋里面喊了一声。
“小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我看电视呢。这个当娘的太苦了……”李阿姨出来迎了两步,手里抓着她的iphone,嘴上说着电视剧的内容。
小陈笑眯眯地换鞋进门,跟李阿姨一起坐在了客厅沙发上。
她们的对话,李叔自然是插不进嘴。他也不看李阿姨看的那些婆媳剧。往常这时候,李阿姨看电视,他就看书。也不是时下新出版的书,都是他以前的旧书,年轻的时候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后来人到中年,不怎么看书了。等退休了,又把这些书拿了起来。看累了,他就看一会儿电视。他们卧室里还有一台电视。儿子给他弄了些战争片和老电影,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今天,李叔既没有看书,也没看电视。
他背着手,走到了书房,开了灯,反身将门关上。
李阿姨和小陈的对话声被隔绝在了门外。
李叔打开了书桌上的台灯,从抽屉最底下取出了一本老本子。
这本子就不是外孙以前的作业本了。笔记本里面的纸张都已经泛黄,边缘被摩擦到发毛。页面上的字迹是李叔从前的那种,有些地方还划破了纸。这是他年轻时候的日记本。不过,没多少小青年的伤春悲秋或内心秘密,多是记账、记工作项目、记学习笔记,和私事有些关系的,就是一些日程记录。
这本本子原本被塞在家里某个角落。小区里重新铺管道、装电梯的时候,儿子女儿就打算要接他们过去住,再将家里重新装修一下。他们年纪大了,像是厕所浴室,都该加装一些安全设施,家里一些老地板也比较危险。还有那些家具凸出来的边角,都有可能伤到他们。为此,儿女们帮忙收拾家里面的一些老物件。有些李叔和李阿姨年轻时候的东西就这么被翻了出来。他当时就一边翻阅,一边追忆从前,给孙子他们讲了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结果刚开头,就被李阿姨打断,嫌弃他不干活,还拉着别人耽误干活。李叔那满腔的情绪就没了。女儿问起来,他说东西别扔,也没再仔细看。等家里简单装修好,他们搬回来的时候,这些东西也一块儿搬回来了。都整理好了,却是没心思再看了。
李叔戴着老花镜,一页页看过自己过去的岁月,心里那种滋味就又翻滚起来。
“老头子,小陈要走了啊!”李阿姨一声喊,打断了李叔的情绪。
李叔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不知不觉竟然已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他放下日记本,一边摘下老花镜,一边往外走。
“阿姨,别叫叔叔了。我这就走了啊!开会的事情你记得啊。”
“放心,忘不掉。我都记手机里面了。”
“你别送了。”
李叔走到客厅,就见李阿姨和小陈站在房门内外。
走廊的声控灯亮了又熄灭。
小陈的手机响起来。她掏出手机来看。手机屏幕一打开,那光芒就照在小陈的脸上,将她的脸照得惨白。
“三十九号找我呢,我得快点回居委会了。”
“噢哟,那个胖胖的?”李阿姨压低了声音。
“就是他。”
“那你快去吧。你去晚了,他又要骂人了。”李阿姨推了一把小陈,“电梯来了。”
电梯到达楼层,开门的动静让声控灯打开了。
小陈挥挥手,手机在她手中摇摆。她还跟李叔说了再见,才进了电梯。
李阿姨转身回来,关了门,不忘跟李叔八卦几句那个三十九号楼胖胖的老头。
李叔可懒得听这些,回转到了书房。
“……你这老头子,跟你说话你都不听。”李阿姨在后头嘀嘀咕咕,但也没多计较,继续看她的电视剧。
第18章 手机的光(6)()
之后一连几天,李叔都在看他以前的日记。那样的本子有好几本,都保留了下来。内容都是他工作之后记下的,再早的就没了。他们那时候的学生时代也不像现在这么漫长,每个人都很早就要出来工作了。不工作,也没书可读,没学可上,没事可做。有了孩子之后,李叔就没功夫做这样的记录了。有关孩子的记录,只有一些儿子小时候他记下的只言片语:什么时叫爸爸了、什么时候会走路了……
李叔还将以前的相册也给拿了出来,细细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