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坊间研究蛮地、胡地的学者,还真不一定知道弗林国乃是“大秦故国”之遗存,但武汉哪怕是曹老爷子这种人瑞,照样能蹦一句“罗马可惜了”。

    “同我说这些作甚?我不过是个跑腿的。”

    张贞扔下这句话,便赶紧闪人,他素来跟“和尚”不对付,番僧更是烟雾,实在是不喜欢那些个神神叨叨的物事。

    还是物理学、数学好玩。

    等到张贞走了,阿罗本诸门徒纷纷吵嚷,有人对阿罗本道:“老师,这‘地上魔都’实在是乌烟瘴气,合该我教大兴!”

    听到这话,阿罗本也是情不自禁地点点头,他是考察过的,自然晓得武汉有着唐朝最多的“番邦之民”。向唐朝百姓传教,官方是不允许的,能让“景教”在长安有个地方生存,就已经很不错了。

    放在这个时代来说,当真是宽宏大量气魄非常。

    因为别的地区别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景教”想要传教,一定会和当地的“本土宗教”发生冲突,仇杀也就随之而来。

    “景教”在波斯,也只能说是因为波斯没落,无暇兼顾,这才让“景教”稍作发展,可连祆教的零头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景教”在波斯东土的首领,一见着“上国天使”长孙冲,立刻跪了过去,疯狂舔舐。

    实在是熬苦日子,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熬过来的。

    谁特么愿意风餐露宿吃沙子,然后死了喂狼?他们又不是心理变态。

    于是至今虽然多有消息从西域传回来,但阿罗本并不知道,河中“景教”已经彻底走上了一条跪舔的不归路,唐朝大表哥堪称指路明灯,指哪儿哪儿光明,跺哪儿哪儿罪恶。

    然后河中“景教”弄出来的几代圣女,各种纯洁啊美丽啊等词汇往上面砸,但主要工作就是把大表哥舔的更加干净一些。

    “榻上苏武”表示“意识形态”还是要看“物质基础”,你说你一个漂亮妞的精神世界是为了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可最终不还是指着老夫的开元通宝活么?

    阿罗本倘若知晓某个“上国天使”和“上国土狗”还是“姻亲”,大概会当场脑溢血……

    “若能在此间传教,我派大兴,就在当世啊。”

    感慨一声,阿罗本心中也是有些澎湃,他来唐朝时,一路东向,不管是哲学观还是价值观,都得到了提炼,更加让他震惊的是,唐朝的整个社会,是不断地区域“和平”,一切的对外的战争手段,也都是为了长时间的“和平”作努力。

    尽管时候皇帝同样会拿胜利来装裱功绩,但对外的“威势”,远不如对内的“修德”更加有含金量。

    至于其它,阿罗本眼中只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口,是罗马和波斯加起来都无法比拟的富裕之地。他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还会有“中原”如此之大,连绵广博的耕地,而且普遍产量都是叙利亚的三倍。

    一切都是巨大化的,水利设施、君王宫殿、战争机器、官僚团队……甚至连“教派”的门庭,都是如此的巨大。佛门道门的山门,贞观朝多见历朝历代的遗迹,但都是相当迫人的巨大。

    “‘地上魔都’,就见一见这‘魔都’的君王吧!”

    阿罗本打定主意,他来唐朝十多年,早就知道“天下”的概念,也知道“皇帝”远比任何波斯、罗马的统治者更加权威,这是真正可以一个人的威权碾压千万人的地方。

    纵使如何癫狂,也不会是个例外。

    阿罗本内心如此点评着张德,然后起身:“走吧。”

    一干教众,皆是穿着宽袍大袖,然后前往江汉观察使府。

    陆续穿过数道门,到了中厅,阿罗本便见一人穿着官袍,正在喝茶看报,见到他们来了之后,起身道:“诸法师快快请坐,**师请。”

    伸手示意,众人都是还礼之后入座。

    入座之后,便听张德笑呵呵道:“诸位来武汉之意,本府已经清楚,不过本府只能遗憾的说,传教是不可能的,有圣旨也没用。”

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经验() 
    听到张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阿罗本那张脸极其震惊,表情无比丰富。他来贞观九年入长安,武德朝便和汉人打过交道,深知天朝皇帝之权威,乃是人神一体,地方诸侯实力只要不够的,无一例外,都不敢僭越。

    作为一个叙利亚的神职人员,阿罗本游历的地区相当辽阔,在大马士革第一次遇到汉人驼队的时候,他为之惊叹的并非是“塞利斯”所产的丝绸、花椒、麻布、漆器。器物再精美,还是要人来用。

    他惊讶于驼队商人的“多智”,以及别开生面的思考方式,从汉人的口中,尽管都是一鳞半爪只言片语,但阿罗本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知晓东方有一片土地,它是连成一片如沙漠一般广大,但它却全部都是耕地。

    一亩三百斤以上的粮食产出,和叙利亚一亩一百斤的粮食产出相比,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比较。

    阿罗本曾经以“学者”的身份前往罗马的故土,当时已经是达戈贝尔为王的法兰克王国,金发碧眼的蛮族将罗马旧族彻底赶到了乡野和地中海的半岛上。

    但显然“学者”的身份并不能让他接触到王国的贵族,别说宫相,即便是乡下贵族同样对于知识毫无追求。“采邑”的收益,足够供养贵族一家,曾经的罗马遗族和新来的“金发碧眼”奴隶,完全是在多重剥削下在无知中悲惨死去。

    阿罗本连法兰克王国法典多看一遍的心思都没有,而东方的罗马在和波斯人的纠缠中消耗太过,整个环地中海都没有叙利亚“智者”渴望的生存土壤。

    直到下定决心东行,隋朝皇帝还在位的时候,他在霍拉桑第一次见到了大量的“纸张”,这种昂贵的被命名为“蔡侯纸”的书写材料,更是让阿罗本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塞利斯”,在河中逗留了整整五年,因为突厥人在内战,西突厥个吐屯对西域的盘剥使得阿罗本没有机会前往“塞利斯”。

    更何况,西域传来的消息,同样让阿罗本有些惶恐。

    “塞利斯”爆发着叛乱,皇帝被杀死了。

    这和阿罗本从汉人那里听到的皇帝威权不一样,他一度怀疑,是不是皇帝的权力,比法兰克的王还要低,需要拿土地去收买别人。

    但很快,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突厥人自己开始了一场厮杀,争夺水草和部族,然后阿罗本跟着混乱的队伍,进入了西域。

    又呆了几年,就听说“改朝换代”了,有一个英雄成为了“塞利斯”的统治者,而这个统治者五年就统一了“塞利斯”,解决了大部分的对手。

    只是丝路被封锁,阿罗本迟迟找不到机会入关,他在疏勒、且末、河中时常走动,因为这时候的局面已经稍微好了不少,大规模的战争明显变少了。没过几年,阿罗本听说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情,突厥人在争吵着要不要去朝贡。

    很快,消息传到了西域,原来突厥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他们的可汗,居然被活捉到了“塞利斯”的首都。而这个可汗,哪怕是在西突厥内部,同样有大量的军阀认可。这让阿罗本更加确信,他的机会来了。

    伴随着从东方不断流窜过来的鲜卑人、羌人,阿罗本知道这是一个名叫“吐谷浑”的国家,彻底被灭亡。他第一次见到了唐军,一支骑兵,二十人的规模,却在追杀十倍以上的鲜卑人。

    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叙利亚的“学者”千辛万苦,终于进入了汉人聚居的地方,从敦煌开始,一路向东,任何一个城市,放在叙利亚,都是一个军阀才应该有的规模。而每一个城市,都会有忠于皇帝的官员和驻军,他一度以为这里就是“长安”。

    尽管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但阿罗本更加肯定自己的前行是正确的,同时也更加确定,皇帝的确如驼队的商人说的那样,具有着令人震撼的权力。

    有别法兰克人的统治,“塞利斯”并没有大量的军阀贵族掌握着“采邑”,当他描述法兰克人的统治方式时,西北州县中的“学者”,感慨了一句“有类殷周”。

    阿罗本第一次听说“殷周”,此时的他已经能够很流利地翻译梵文、佉卢文,也能说一些绕口的关中方言,但对于“殷周”,他并不了解。

    讨论过后他才知道,这是一个相隔千年以上的时代……

    君王的权力不在于其“征服”,而是“统治”,阿罗本的见闻及知识,让他清楚地知道,真正像一个“地上神明”的君王,只有“塞利斯”的皇帝。权力延伸扩展的范围之大,接受人口之多,让阿罗本欣喜若狂。

    因为只要影响了君王,就等于影响了一切。

    贞观九年在长安西郊,他是这样想的,并且自豪帝国的“丞相”前来接见他,这是很多教派无法做到的事情,但他阿罗本做到了。

    尽管皇帝只允许“景教”在“胡人”中传教,且只允许建设一个教堂,但在阿罗本看来,这开了一个好头。

    之后“塞利斯”,确切地说是“唐朝”,国家的变化快到让阿罗本根本来不及去记录。大量的“战俘”出现在了长安,一个又一个阿罗本曾经想要去看一看的国家就这么灭亡了。

    然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长安城安定祥和的氛围中发生的。再后来,唐军进入了西域,他曾经呆过的疏勒、且末,先后被唐军攻击。他担忧曾经的老朋友,结果老朋友来到长安的时候欣喜若狂……尽管只是作为“遗族”,被限制在了长安。

    当皇帝决定迁都的时候,西突厥人同样已经开始一路向西,皇帝的威权开始延伸,不但延伸,而且更加深入。

    整个帝国似乎一直在昂扬上升,阿罗本看不到有什么地方可以威胁到皇帝,在他看来,所有人对皇帝都会臣服,哪怕再不满,哪怕有大自然的伟力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