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份谢礼,就在涡水之畔。”

    “若信光头有个来生,你这夯货,还是莫要投这窝囊胎。”

    “好汉,快些则个,我是个庄稼汉,怕痛……”

    “且去罢,若有缘,圆你一桩心事就是。”

    手起刀落,崔十二的脑袋,就成了徐州的荣耀,“土团”上下纷纷呼号,徐州上下纷纷交口称赞。

    “都姓崔,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张德搂着崔娘子睡了一晚,回忆着张五郎的信,如是喃喃自问。

    最后,工科狗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投胎技术上的差距吧。

第六十五章 后续() 
徐州“土团”的编制留了下来,满员五百,不过账面上是超编三百人团,多出来的两百人,其实是“土团”的脚力役夫。

    但都混到“土团”的份上了,是啥编制都不重要,反正不是正规军。见了寻常的府兵,也是得叫一声“太尉”,绝不敢称呼什么“袍泽”“战友”。

    别人不觉得这“土团”有什么用场,那是别人没有像崔弘道那样,有这般高的出身。清河崔氏好不容易出个叛徒,还敢用被五姓七望渗透成筛子的地方府兵?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崔弘道是绝对不会离开“土团”的。

    “虹县今年的桑已经运了出去,走的淮水,路过白水塘,都发卖给了淮阴人。”崔氏徐州房的人如今也来了精神,妈的反正跟武城本家翻了脸,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掀桌吧。

    原本还要把持什么高门体面,偶尔还要在土鳖们面前装个贵族范的逼。但现在装逼不能当饭吃,很有可能还要送命,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虹县已经出了徐州,不过却和徐州交界。泗州徐州本来就是一体,乡音也是大致相同,这年头还不像一千多年后粮食高产,相反非常贫瘠。从徐泗交界处开始,一路向东到涟水县,亩产直接降到一石以下。

    贞观十二年的涟水县,想要获得亩产一石的收成,相当困难。黄河改道固然弄出来了洪泽湖,但也实实在在地让淮水下游得到了改善。如今黄河没改道,洪泽湖也只有一千多年后的四分之一,在淮水以南,名叫“白水塘”。

    真正富庶的,也就是淮阴楚州盱眙,但……它们是淮南道的。

    一个地区一定会有一个经济核心,而泗州徐州的核心,就是彭城,就是南运河畔的通桥渡。

    当泗州缺粮的时候,通桥渡就要承担徐州救济粮一半以上的运量。

    而随着徐州进一步开发棉麻丝等新产,泗州临河的县城,都是在求变。其中就包括运河旁边的虹县,以及将来以小龙虾闻名的盱眙县河对岸临淮县,还有土地贫瘠不得不思变的淮水下游涟水县。

    徐州的物产要出去,陆路运输效率相当的低,轨道没有疏通之前,徐州只能关起门来自己玩。

    但因为华润号,以及改头换面的徐州地头蟒崔弘道,本地的坐地户,有着比中原腹心土豪们更强烈的进取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滨海人穷地弱,就算是万亩田产,一年能产几个钱?怕是攒个玻璃杯都要心疼三年。

    土地粮食产出本来就贫弱,每年本来就需要粮食救济,这就导致泗州坐地户们,不管是官僚还是商户还是地主还是贫民,都琢磨着直接赚到开元通宝,然后买粮食算逑。

    而郁洲这个海上沙州,琅琊王氏在东海县的几年经营,伴随着走私贸易的疯狂抬头。那些不需要缴税的海外粮食,可以堂而皇之地在郁洲换个马甲,就成了徐州粮,然后在涟水县发卖。

    最重要的一点,价格相当相当的低廉。

    在确定生存危机不复存在,或者说生存危机已经不再那么紧迫,一如海州人用三年时间开始玩走私一样,泗州人拼了命要把徐州的东西,倒卖出去。连一河之隔的盐池,也不能动摇他们半点心思。

    到崔十二等“逆贼”被剿灭之后,一窝蜂的泗州人,不管是虹县还是涟水县,都顺着槽渠,奔赴扬州发卖。

    而主持此事的,正式崔弘道的徐州房子弟。

    “今年徐州棉价钱在淮阴涨了。”

    “怎么会涨?”

    彭城崔氏的宅院中,宛若茶会一样,这些子弟吃着茶,闲聊着眼下的紧俏买卖。

    甚么“君子喻于义”,去他娘的!

    “之前放了风声出去,说是崔十二毁了棉田,这就价钱涨了。”

    “是了,淮南还没种多少棉花,这棉绸是要涨。”

    “本来就不便宜,沧州棉在洛阳都卖到两贯一匹。”

    “怎么会这么贵?那淮阴人运到扬州卖多少钱?”

    “徐州粗面一匹是五百文,到楚州就涨了五十文。”

    “涨一成?!这楚州人怎么想的?这淮阴到楚州才几里路?”

    “眼下行情好,紧俏。”

    正说着,有人手中挥着一张纸,哈哈大笑推门进来,“喜事喜事,东都要砍了大騩山那帮子的脑袋,杜总统已经报给了朝廷,刑部核准,下个月就要在新南市腰斩弃市!”

    “嘶……”

    这些徐州房的崔氏子弟,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朝廷居然这么狠!

    但是有崔弘道同辈的,却知道这不是朝廷够狠。而是看不惯清河崔氏的在发力,其中就有萧氏。

    连萧瑀都站出来呼吁了两声,更别说一直叫嚣要“剿灭逆贼诛九族”的萧铿萧二公子。

    尚书左仆射房乔,对此事更是保持了沉默,任由范阳卢氏说项,也不曾松了口。

    至于皇帝,中书令长孙无忌已经派了人过来解释了此事,当然这不能说是中书令派人,得说是朝廷派了天使来安抚地方百姓。

    总之,大騩山这件事情,得有人负责。

    而东都方面杜总统麾下的马仔,直接咬在清河崔氏身上,只是没有直接开咬武城人,但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更何况,徐州房的崔氏很清楚,华润号这个怪胎,还没有吐露心声。

    好在华润号的核心旁边,有个姓崔的女郎,还能传回来点消息。

    对于堂堂崔氏“和亲”江南土鳖,原本崔氏子弟是拒绝的,觉得这特么太掉价了。但是仔细一想,一个女人就换来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江水张氏虽然相对的不给力,可梁丰县男张操之,那绝对是有力人士啊。

    而且还是沔州长史,非同小可。

    “如今徐州棉算是打出了名声,扬州已经翻了两番。卖给胡人,也能卖到两贯一匹。”

    “这还有利润?”

    “高达国王子采买了十万匹,两年定额。”

    “嘶……”

    “有钱啊。真有钱。”

    “这高达国王子倒也不是无脑之辈,也是见识过两京繁华的,自是有成算。”

第六十六章 熟烂() 


    流薮泽之地,一如既往的轻歌曼舞,只是东宫的幕僚们,却是无甚心情去欣赏。哪怕是太子最是喜爱的“胡旋舞”,如今也打不起精神去观摩一番。

    啊,太子的小脑真发达呀,他的“胡旋舞”跳的真好……

    “杜兄……”

    作为太子左庶子,杜正仪现在只想日狗。以前没觉得陪太子读书有多么的困难啊?以前的学习量也没现在这么恐怖啊?以前……以前都是在干啥啊?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京中吏员的任用越发重要。往常都是中小贵族用来塞家人搂钱的位子,如今却是不行了,大大的不行。

    诸如计吏之流,倘使没有合适的能力,在那位子上出了岔子,极有可能六部高官直接冲过来狂喷。更不要说宰辅级的人物,如今也是沉浸在数据之中,情不自禁,身不由己。

    “东宫榷场新增的棉麻场,朝廷是同意了的。”

    杜正仪先是说了这么个好消息,当然这个好消息来之不易。皇帝派了丹阳郡公为河南道行军总管,然后直隶近畿总统杜如晦也被临时挂帅,负责直隶近畿的粮秣民夫调拨,然后……皇帝就把直隶近畿和河南道靠近淮南道附近的所有姓崔的,全部抓捕归案。

    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行动呢?

    崔氏在直隶近畿和河南道西南地区的所有庄园乌堡,全部摧毁一空,涉及人口逾二十万,田产接近七百万亩,还不包括山林水草等等。

    为什么唐朝的户籍统计效率远不如隋朝?明明贞观年以来的文治武功都已经相当的厉害。

    春秋小霸越国十年生聚且实力斐然,何况大唐?

    老张窝在长安的时候,就发现了猫腻,李皇帝从立国开始,就是一路妥协。

    可以这么说,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董事长李渊,它仅仅是名义上的开国皇帝,可正是因为这个名义,使得一开始的妥协行为,延续到狂霸酷拽叼的李董时代,就显得有些掣肘别扭。

    一个能开“玄武门”副本的二十八岁青年,他大概是不喜欢这种憋屈的。可是,时代惯性,让他不得不选择了妥协,不管是东突厥、五姓、文官、勋贵……一一妥协过。

    政治妥协在经济上的直接反应,就是武德年到贞观五年之前,在主要的农耕区,都是非常发达的庄园经济。

    不管是瞧不上李皇帝的五姓七望,还是说已经实力崩解的关陇军头,亦或是“玄武门”新贵,甚至是那些在北人眼中十分矫情的南朝遗民,也是庄园经济。

    配合唐初统军府的府兵制,抛开上百万唐军废柴,剩下的二十万战兵,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哪怕没有江南土狗的罐头、香肠等等,唐军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靠着金钱砸出来的强力军事单位。

    所以,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在太极宫虎视四方,他自然不用担心庄园经济在他手上作死。

    至于庄园经济的瓦解,至少这个时代,还是看不到什么的。

    只是,既然有了一条穿越而来的土狗,那么这事情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变量问题。

    唐朝第一次正式的户籍统计,居然在直隶近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