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他娘,老铁来了不纳粮”……

    真到了那个地步,想必农民兄弟们很乐意回应一句:老铁,走心了。

    不过这跟老张没啥关系,反正真到了那个地步,他肯定死的不能再死,墓碑上已经写好了自己留下的名言警句,激励着后来狗继续为小霸王学习机而奋斗。

    “郎君,说这话是甚么意思?”

    白洁挺着肚子,坐在软垫上给自己将来的孩子做衣服和鞋子,每次想到自己有了孩子,她都笑的很开心。

    坐在椅子上的张德微微欠身,好使郑琬能更好地按摩自己的后颈。

    “我的意思是,边陲以内的大唐,就好比是一个家。原先呢,有吐谷浑突厥这等有类微尘的杂物。大唐是个体面人,如果家里还没有收拾清爽,哪好请客人过来赴宴吃饭呢?现在突厥吐谷浑都被打扫了干净,那么大唐就能请波斯、天竺这些客人,过来吃顿好的……”

    兴许是他说到这个时候,神色略有猥琐,让白洁差点把猛虎刺成了病猫。

    不过老张说的并没有错,皇帝在放假三天之前的大朝会上,和重臣们讨论了这件事情。连温彦博都觉得,虽然眼下还消化不了扩张出来的地盘,但因为处于扩张期,唐军对外一直是攻势,那么一切危机都能掩盖在这种扩张**之下。

    “时至今日,终能言比肩前汉。”

    杜如晦适时发言,一句话,却引来帝国精英们的无尽感慨。

    突厥强不强?强,但突厥再强,却没有凌辱过隋唐,甚至突厥吃下西域,还从波斯借过兵,南北夹击。

    唐朝帝王将相要比肩的前汉,他的敌人是什么?是匈奴。

    这不是什么部落,而是一个庞大帝国,并且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帮手的庞大帝国。时下的龟兹、大小勃律、北天竺十二小邦,都有月氏血统,而月氏巅峰时期,都只是匈奴的坐便器、马桶、尿壶……

    给铁勒人打工的契骨,其黑发黑瞳者,自来自称李陵之后。

    甚至突厥人自己,也很清楚祖先是给匈奴的狗冶铁的。

    衣冠巨室翻开自己的藏书,对两汉的评价,只有扑面而来的两个字——牛逼!

    而现在,出敦煌而设沙州,一只脚踩在了西域的背上,手中握着的剑,已经斩断了突厥残党的一条胳膊。

    于是帝国的精英们,终于可以由帝国的宰相说出这句话:时至今日,终能言比肩前汉。

    也仅仅是比肩,离超越,还差得远。

    不过杜如晦的这句话,让李董很高兴,不管怎么说,他的“天可汗”头衔,显然要比杨广的要牌子硬。

    贞观三年,虽然有傻叉部落早早地喊他“天可汗”,但像老张这样不算蠢的人都知道,李董和杨广装逼时候比,那就是阿迪王之于阿迪达斯。

    但现在,贞观九年的当下,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终于甩开了“杨花落李花开”的别扭,甩开了玄武门械斗的恶劣影响,君臣百姓男女老少,都具备了更强的自信。同时也有自信的实力来维持这种自信!

    杜如晦一句话让大朝会变得意外昂扬起来,一向精于搞小动作的温彦博,也出列正色道:“彼时保陇右凉州,是保关中;今出关西进,亦为保陇右。陛下承天命讨逆臣,三军振奋,西贼亡之不远。”

    穷山恶水的陇右为什么要经营?那是为让关中让中原更加太平,环境更加优渥。这个道理每个君王都懂,但更加有进取心的,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时时保持对外攻势。

    这时候的战场,宁肯压制在丝路、西域、沙漠,也不会拖到腹地来关门打狗。关门打狗固然轻松一些,可狗一旦进了门,家里的瓶瓶罐罐,难道就不要了吗?投鼠且忌器,何况野狗?

    西州、伊州、沙州设立,不管是建刺史府还是都督府,其本质一定是军事存在来加强政治威慑。

    已经吃到了焉耆、鄯善、且末,难道还能眼睁睁地看着疏勒、龟兹而岿然不动?侯君集都知道效仿李靖,在京城的君臣,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但是一系列的动作,是需要中枢研判,比较情报之后,再下决心。过去可能是积攒力量一鼓作气,可今时不同往日,因为某条工科狗的兴风作浪,长安君臣们对西域的情报收集的极为精细。

    以至于李皇帝对西域诸事不说了如指掌,但了然于胸是完全没有问题。此刻的李世民,他不仅仅是知道阿史那泥孰玩脱,更知道阿史那处月、处密已经疯了。西突厥在西域诸国诸邦设立的吐屯,现在都是混吃等死的肥猪。

    不仅如此,他知道北天竺纷纷乱乱思想始终不能统一,他知道西方大国波斯,竟然已经烽火四起内乱频发。他更知道弗林国皇帝丢了的不仅仅是一座名叫和平的城市,而是犹如突厥失去祖庭、中原失去黄帝陵的无上耻辱。

    棋局清晰,作为国手的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干事倍功半的事情。

    八月,鸿胪寺的后辈一哥,在他爸爸长孙无忌的坚持下,向皇帝揽下了出使西域的差事,同时,还兼了一个波斯安抚使的头衔。

第三十章 配合() 


    九月,新修太极宫二期工程收尾,正式进入装修阶段。南北土贡进献的珍奇异宝,陆续进入库房,随时要装点皇帝的大屋子。

    还是九月,皇帝的大舅哥一脸愁容地在冰室跟皇帝说道:“围圩造田之法已见成效,只是多余新田,地方豪强颇有强取手段。百姓不能争,獠民莫敢抗,还需中枢干臣震慑,效仿武士彟旧例。”

    “围圩造田”的目的是为了灭掉云梦泽这样的湖泊群沼泽地,让耕地不足的荆襄地区,可以增加数百万亩耕地。

    此时南方水稻培育已经相当成熟,加上张德在入京之前,就通过自身的社会地位,影响了芙蓉城一带的种植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育,即便是新垦生地,通过底肥深耕等等手段,能保证生地也能亩产三石半以上。

    而实际上,荆襄地区,也就是一千多年后的两湖,经过开发的一半耕地,中晚稻产量就超过三百亿斤。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就是贞观九年的当下,大唐触手能摸到地区的所有人口,可以啥也不干尽吃一年。

    但这样的数字,需要规模庞大的水利设施,需要开辟更多的山区,填埋更多的湖泊,疏浚更多的水道。最后,需要化肥、农药、科学的农业管理、优质的高产良种……

    老张在贞观九年,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砸进去的开元通宝,可以把李皇帝新修的太极宫塞满。

    仅仅是“围圩造田”背后的水利设施工程,就涉及到大量的官帽子和开元通宝。这原本应该是德政,原本应该是政绩,但对混吃等死的上年龄基层官僚而言,他们并没有这样的需要。

    泥腿子们能多活一点,他们不会增加收益;獠人能够从山里走出来种地,他们不能多收一份租子;朝廷要赏罚分明,然而他们已经老了,而且是作为荆襄南方士族老了。

    这种顽固的无欲无求的聪明的上了年纪的衣冠巨室,张德能够做的,不是让“忠义社”砸这些人的家门,而是让比他们更顽固更无欲无求更聪明同样也上了年纪的新贵去碾压。

    下岗待业的长孙无忌,他很清楚,除非自己的外甥当皇帝,否则,自某条江南土狗入京后就很奇怪的大唐气象,没有他的就业岗位。

    所以,耐得住寂寞的老阴货,他选择了安静地等待,而等待的过程中,他不介意为将来的复出夯实基础。

    他曾经是大夫曾经是书,他门生故吏多的是,碾死一两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荆襄土豪,作为四大天王之首,这根本不算什么。

    长孙无忌知道张德在利用他,他也知道张德知道他知道,但既然两相契合,这就是缘分呐。缘分!

    老张在挥着锄头挖帝国主义的墙角,长孙无忌不是没有察觉,当年马车问答,张德张操之给了一个“忠信孝悌礼仪廉”,于是长孙无忌就抬了抬手,没有为难张德在大河工坊玩的猫腻。

    开私学不算什么,五姓七望哪家没有家学?治农治商这等手段一个个无比精通,尽管他们自己嘴上跟着朝廷狂喷商贾,但范阳卢氏被李皇帝一巴掌从辽西扇的半身不遂是因为什么?

    嘴炮什么都代表不了。

    但张德在大河工坊的私学,足够让门阀世家们挖坑埋他。

    可以说,当李皇帝的《威凤赋》抬出来,也没办法让长孙无忌重新在朝堂占个位子的时候,老阴货是张德天然的盟友。

    眼下拉帮结伙组团让长孙无忌因“外戚”名头而不得不吃瘪的人,在将来长孙无忌的外甥上台之后,他们的后辈,乃至他们的门生,未必不会喊出“无忌不出,苍生奈何”。

    但眼下的长孙无忌想要和这些贱人们比拼未来……猛虎架不住群狼。

    所以,在权衡了再三之后,老阴货拿出了当年甩出一只妹妹豪赌妹夫的霸气。他赌那条江南土狗背后的“忠义社”,比五姓七望比关陇门阀比江南士族的后人更有实力。

    他不是在养望,他也不需要养望,他要做的,就是活的比别人长。

    元老重臣死光了,他就是霸主!

    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做的是两手准备,在外暗助张德,在内推出儿子。万幸,长孙冲原本一个只会和狐朋狗友玩弄诗文的文青公子,在遭遇曲江文会的史诗级打脸之后,终于洗心革面龌龊做人。

    大表哥在鸿胪寺的外交工作上,已经不能用可圈可点来形容,而是掌控全场!

    唐军出关西进,克鄯善斩伏允,兵临焉耆威震西域。在节节胜利的背景下,配合着外朝的国家政策,他一个外戚,此时此刻顺水推舟进一点点“谗言”,为自己的儿子谋个上等差事,连神也阻挡不了。

    更何况,长孙冲的履历堪称完美!

    但是,长孙冲西行,靠履历是不行的。在辽东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