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萧艾(明朝)-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又没见过世面,难免骄纵了些,王爷莫怪。”
  “哈哈哈哈。。。。。”朱棡放声大笑,豪情爽朗,屋内一下没了紧张的气氛,不过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难懂的试探,“王妃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本王素来不理会这些,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在意这言语上的计较,倒显得生份了。”
  “晋王爷说的是。”王妃只能尴尬赔笑。
  萧艾看着徐王妃,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再不敢多言语,只能静静立在一旁。
  “王爷回来啦。”小厮来报,打断了屋内的安静。
  “四弟。”晋王站起身来迎上前去,右手负于身后,左手垂于胸前,一副高贵傲气的做派。
  “三哥,你怎么会来我府?”朱棣抱拳躬身,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吃惊,随后立刻恢复了平和。
  皇上一向防范藩王间往来,勾党结派,即使每次藩王朝拜后离开也不允许三两同行,通常是一人离开后另一人才许离开。更何况是太子刚刚病逝,这么个敏感时期。任何王爷间的异动都会成为皇帝眼中蠢蠢欲动的把柄。
  他怎么来了?
  朱棡单手一挥,示意起身。
  “本王看你离开京都,随后也出来了,想着属地无事,闲来无聊,便想追上你,来你这燕王府玩玩,没想到你竟落本王后面去啦。”
  “适才路上有事耽搁了一会儿,三哥还是第一次来我这燕王府,感觉如何?”朱棣语气亲和,微微一笑。
  “大倒是挺大的,可是太简陋了,比不得我晋王府来得气派。”朱棡环顾四周,嘴角向下一扯,很是嫌弃。
  世人皆知,燕王新盖府邸,亲自写信给负责此事的官员要求一切从简,一是北平地处边防要塞,不宜大动土木,劳民伤财;二来皇帝出身布衣,极其厌恶奢侈浪费,更不喜欢儿子们奢华宴乐,讲究排场。
  晋王如此说,也不知是给人难堪,还是真的无所顾忌,胆大而为。
  “那是自然,虽说是藩王府邸,毕竟身处边境偏僻,到底比不得三哥属地繁华,何况三哥一向受父皇优待,又是个极会享受生活的人,府内奇珍异宝怕是少不了,我这荒蛮偏远之地自是入不了三哥的眼。”燕王依旧面带笑意,语气温和有礼。
  “四弟太过谦啦,本王哪里会享受生活,不过是贪图玩乐罢了,也识不得什么奇珍异宝,老弟又何必笑话我呢。哈哈哈……”说着,拍了拍朱棣一直供着的手,又是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三哥一向直爽,什么时候说话也这般弯弯绕啦?”朱棣拍着晋王肩膀,放声大笑。
  “四弟的智慧,本王可是从来比不得,和你说话,自是要留几十个心眼儿的。”朱棡卷了卷衣袖,眉毛轻挑。
  “三哥,说的哪里话,三哥此次前来,是有什么打算吗?”
  一番寒暄过后,朱棣毕竟不知道他此次突然来北平有什么目的。
  虽然知道晋王行事一向张扬跋扈,做事从来任性而为,不顾及许多,可是毕竟后面有很多眼睛盯着呢,说不定此刻皇帝已经知道晋王来了北平。
  心道,他还是赶快离开的好,于他好,于自己也好。
  “没什么打算,在京都闷了几个月,想在这北平逗留几日,感受一下北平的风土人情,四弟,如何?”朱棡大大的伸了个懒腰,倒是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三哥,你知道父皇一向忌讳藩王间走动。而且去年二哥因为给人举报违法乱纪,才给父皇好一通训诫……”
  “哎呀,没事没事,四弟就是太小心了,父皇远在京都,哪里知晓,等他知道时,本王都回去啦,况且,本王只是玩玩而已,就像那小丫头说的,‘待着无聊,出来看看’。”
  朱棡眉毛一挑,转身看向萧艾,咧着嘴笑。
  太坏了吧,明显是故意的,想留下就说想留下,干嘛要说是我说的?
  萧艾尴尬的站着,气鼓鼓的冲着朱棡瞪了一眼,抬头却看见王爷正看着自己,不由得赶紧低下头去。
  “王爷,萧儿先退下了。”萧艾欠身。
  “恩,去吧。妙云,你也回去吧。”
  “是,那妾身先去准备晚饭。”徐妙云欠身离开。
  萧艾出了屋子,长抒一口气,两位王爷说的话并不能完全明白,只是话语间透着股说不出的感觉,总之不自然,还是出来的好哇。
  唉,王爷不在家,做什么都很无聊,王爷回来啦,可是做什么都有人管着啦。
  “这小丫头倒有意思,说话直来直去,可不像你的作风。”朱棡打趣道。
  “哦?她说什么啦?”
  “也没什么,不过你府上有这么一位小姑娘,倒真的是很有趣啊。不知你是打算收作义女,还是侧室呀?哈哈哈”朱棡故意笑道。
  “三哥风趣,说话还是这么快人快语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年不得已带萧艾回府,这么多年,养她育她,留她在身边,好像一切理所应当,可是却从未想过收作义女,或者是……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章的内容会有一些改动,给读者朋友带来不便,请见谅。

☆、储位悬空

  一大清早,天气有些清冷,阳光倒是挺好。
  咚咚咚……
  “进来。”
  “王爷,您找我?”萧艾转身关上门。
  屋内香炉里淡淡烟云,四散而出,气味清醇优雅,闻之沁人心脾,还透着股暖意。萧艾一闻就知道这是王爷最喜欢的沉水香,取百年沉木,削其根部最外面一层皮,留下外皮下层的树脂,晾晒一夏而成。贵重讲究却不繁琐。
  朱棣素来不喜奢华,却独爱熏香,他常说香能凝气安神,清净心神。
  此时朱棣已换下宽大的朝服,身着淡蓝色便衣,袍子绣着点点兰花碎叶,显得幽远从容,领口手袖处加上一圈白色狐毛,素净中又显得华贵温暖。
  坐在书案前,朱棣随手拿起手边的茶杯,举手投足间从容不迫,俯首看书,嘴角边淡淡笑意,见萧艾进来也未抬头。
  此时萧艾正为了晋王那句“闲来无聊,出来看看”惴惴不安,走进书房,未敢言语,老实的站在门口。
  “案上那个盒子,打开看看。”朱棣指了指案上一个精巧无比的暗红色匣子。
  “是什么?”萧艾看了看盒子,又望着他,打开盒子,“哇,好漂亮的簪钗呀。”
  “你喜欢就好。”
  萧艾拿起这簪钗,仔细的看着,“往日见到的簪钗多是金片银片制成,做工细致的会用玉片,这居然是丝绸纺织的呀,轻盈飘逸,绣成这梅花,显得花瓣随风而摆,生动活泼。”
  “这簪花源自江南,北平也有,不过手艺到底不精致,正巧我回来途中路过一家老作坊,就特意选了一枝。”朱棣放下手中的书,饶有兴趣的看着萧艾摆弄着手中的簪花。
  “我帮你带上。”说着朱棣走到萧艾身前,拿过她手中的钗子,凑过身子,帮她插在发髻上。
  第一次离王爷这么近,萧艾不由得楞住了,清热的鼻息吹动耳畔的头发,痒痒的,萧艾不由得低下头去,甚至不敢自由的呼吸了,只能呆呆的傻站着。
  “我这书房没有镜子,不过我看挺好看的。”朱棣往后退了一步,看着萧艾。
  “谢谢王爷。”萧艾笑吟吟的摸摸头上的钗子。
  “你最近功课怎么样?我走前布置下的书都看了吗?”朱棣转身回坐到椅子上,半靠着,又恢复一脸严肃的表情。
  唉,这才是重点吧,终于还是要问这个问题呀。
  “回王爷,《汉书》都看了,不懂的地方先生也都讲解了,《宋词》正在背。”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汉书》,你对谁比较影响深刻?”
  “汉朝开国皇帝和陛下一样,都是布衣出生,雄才伟业,励精图治,开创一代盛世王朝,而且历任皇帝大多很有作为,我印象很深的有很多呢。”
  “哦?比如呢?”
  “比如文帝刘恒啊,年轻时在代国历练,尝百姓疾苦,把小小的代国从贫穷荒凉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足安乐,终于厚积薄发,成为一代帝王,而且是一代圣君。”
  “那你为什么喜欢他呢?”朱棣颇有兴致,嘴角带着笑意。
  “汉高祖儿子颇多,代王刘恒并不受他父亲重视,小小年纪被封到边塞,可是他没有气馁或是抱怨,在汉宫中刘氏和吕氏争权夺利之时,他能沉得住气,耐着性子,治理好手中的一方天地,毕竟治理好小国才有可能治理大国呀,如果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我想就是后来皇位落到他头上,他也不会是个好皇帝的吧。”
  “还有吗?”朱棣笑意愈浓,赞许的看着萧艾,眼睛里流出一丝温暖和欣赏。
  “还有汉武帝……”萧艾挠了挠头。
  “哎呀,你们还有完没完?”一人推门而入,是朱棡。
  “三哥。”朱棣收起笑容,起身行礼。
  “四弟呀,你这是打算教出个女诸葛啊。我这要不进来打断你们,你们聊完《汉书》,是不是继续聊《宋词》啊?”朱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萧艾。
  萧艾欠了欠身:“见过三王爷。”
  “起来吧。”
  朱棣知道,原来他早就来了,只是没进来。笑道,“虽然是女孩子,多看些书总是好的。所谓‘读史以明智,读诗以聪慧’。”
  “那你不如让她直接读读《国策》、《孙子》之类的,用计于心,善于谋略,以后也不会受别人欺负啊,在你身边还是个帮手,哪用你这样费心。”
  “她身在燕王府,用不着那些。”转头对萧艾说,“萧儿,你先下去吧。”
  萧艾正要行礼告退,朱棡忙抬手阻拦,“别急别急嘛。”
  看着他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萧艾不知是走是留,退了几步,望向朱棣。
  “三哥,还有事找她?”
  “原本没什么事,想找你一起出去赛马,不过我来时看到你的属下也向这边走来,想必你近日来都不在藩地,应该也有不少的事要处理,算啦,把她借我玩玩儿?”
  其实晋王爷这个人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