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萧艾(明朝)-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详细打探,到底哪些人愿意投降,落实消息,早早与之联系,内外联合,咱们才好行动。”
  “是。”

☆、长江天险

  庆成郡主求和失败,回宫当天,朱允炆只好另做打算了。与此同时,朱棣也得到消息了,密探回来:王爷,朝廷忽然派来一个御史监察扬州官员,那官员来扬州的头一件事就是抓了不少愿意投降的官员,现在城中几千官兵,要誓死守住扬州!
  众人一听这个消息,皱起眉头来。
  朱能道:“王爷,我们已经驻扎扬州城外快十天了,不能再等了,如今事情大变,咱们只能攻城啦。”
  朱棣问道:“淮安的梅殷,还有凤阳府四周的各州府有没有什么异动?”
  张玉回道:“没有。”
  “哈哈哈……”朱棣大笑,“驻扎在此,本王最担心的就是梅殷他们调大军过来,到时他们里外夹击,咱们无处可逃,实在没想到啊……由此看出,他们人心不齐,既然如此,本王没什么不能等的,不需要攻城,只是个御史而已。众将听令!”
  “末将在!”
  “告诉城中军民百姓,谁能解决掉这个御史大人,本王赏三品官!”
  “是!”
  消息一出,城中真的有不少人谋划着刺杀,朱棣倒是没全指着城中的人帮着刺杀,他的探子细作也在打探。
  很快刺杀的人传回消息:燕王爷,那御史身边有一力士,只要有异动被其发现,那力士当场绞杀,闲杂人等根本无法靠近。
  朱棣有些不耐烦了,“那就把那力士干掉!他不好下手,就从他的家人下手,他的母亲总不该也是个力士吧。用他母亲的名义,把他调开!”
  “是!”
  “回来,”朱棣补充道:“不要伤了他母亲。”
  “是!”
  果然两日之后,扬州城门打开,燕军浩浩荡荡的拔营进城,很快扬州府辖下的高邮州,泰州,通州,共七个县全部拿下。
  与此同时,盛庸的人马也撤回长江沿线了,打算凭着长江这天然战壕,与燕军决一死战了。先后在应天府北边的六合,兴化等地阻止战斗,但是,没什么用。
  至此,整个长江北岸全部插上了“燕”字大旗,朱棣饮马长江。
  现在才到了朱棣真正头疼的时候。
  长江天险,险而又险。
  满帐将士,多为北方人,并不熟悉长江的水流地势,几深几浅,所以,一时间没有好的主意。
  朱棣带着一众将军沿岸巡视,幽幽开口道:“多朝君王选择金陵为都,就是因为位于长江南边。我们若是用大舟过河,虽然过河的士兵多,但根本不能靠近南岸就会搁浅;若是小舟过河,南岸全是碉楼堡垒,想要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的士兵多数都不会游泳,一旦下水,极为被动……”
  “王爷,这条长江,真的如此难打呀。”火真问道。
  朱棣回身笑道:“火真将军,汉末时候,三分天下,曹操称雄,只要渡过长江,便可一统天下,可是,他这一辈子也没能渡过长江。”
  火真大惊,瞪大了双眼:“真的啊?”
  “当时,刘备和孙权两家兵力加起来没有十万,真正参战的不到五万,可是曹操是率领八十万的军队打算攻打长江的。凭着长江天险,曹操最终在赤壁打败,八十万的士兵,几乎有去无回。”
  “这……这是为何呀?”
  朱能说道:“因为曹军多为北方人,对于长江江中地势一无所知,而与曹军对战的指挥将领,是精通水战的周公瑾。此人熟知江中每一块石头,他知道长江何时刮风,刮的是什么风……”
  “那又如何?”
  “用风速算船速,把曹军的战船引向绝路,搁浅不前。后人常说‘长江天险,可挡百万雄师’。”
  火真倒吸了口凉气,“老子打了一辈子仗,头一次知道仗还可以这样打呐。王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呐,总不能咱们也要熟悉江里的每一块儿石头吧。”
  “咱们可没那样的时间。”朱棣笑道:“再说了,你会游泳吗?”
  火真忙摆手,“那还是算了吧,我最怕下水啦。没在战场上被敌人杀死,却在这里被水淹死,也太不划算了。”
  “哈哈哈……”
  笑归笑,朱棣一时间的确没有好主意,撇除战法的细节不谈,曹操尚且拥有水师,而朱棣根本没有水师,接连攻城,哪有时间训练?
  “王爷!”这时一士兵匆匆跑过来,“王爷,朝廷又派来一人,自称曹国公李景隆求见燕王殿下。”
  “让他滚回去吧。”朱棣头都没回。
  “是!”
  朱棣望着清水悠悠的长江,久久驻足凝望,你我之间不足百里了,只是一条长江而已,我一定能过去……
  “王爷,您快看那儿。”张玉大呼。
  众人朝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对岸忽然过来一叶小舟,不断地向朱棣摇着旗帜。
  “过去看看。”朱棣快步走向江边。
  不时,那小舟上下来几个人,“我们是驻守南岸的江防水师,求见燕王殿下。”
  “本王就是。”
  那几人齐齐跪下,“燕王殿下,我奉江防水师都督,陈宣都督的命令,过来告诉燕王殿下,我师愿意投降!”
  朱棣大惊,身后一众将领也都咽了咽声音,与此同时,不乏质疑之声。
  “王爷,小心有诈啊。”
  “是呀……”
  说话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干脆拿出了都督大印,呈予朱棣,“燕王殿下,我家都督说了,若是他不愿投降,拼死抵抗,不敢说多,半年之内,您绝对不可能跨过长江,但是他如今愿将大印献上,以表诚心。”
  朱棣没有接印,直接扶起那人,笑道:“多谢陈宣都督,今日大恩,本王心领,三日之后,本王会率燕军全部过江,望陈都督接应。”
  “是,我这就回去告诉都督大人。”
  朱棣颌首。
  看那人走后,张玉担忧道:“王爷,您方才刚刚提到曹操赤壁打败,当初周公瑾就是使出了诈降之计,与黄盖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他轻信了黄盖会诈降,最后八十万大军困在江中孤立无援啊,王爷,如今咱们的士兵一个水兵都没有,一旦在江中被伏,随时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呐。”
  “对呀,王爷,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
  “本王相信,”朱棣叹气道:“因为陈宣说得对,眼下,本王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他想凭着长江,阻挡咱们半年绝对不成问题,到那时,咱们会如何?黄子澄他们招募的援军,这四周驻守的梅殷,盛庸,徐辉祖,他们的大军,还有咱们战线太长,征战日久……到时,我们很有可能被围剿,或者返回北平,前功尽弃。”
  朱棣说着看向张玉,笑道:“本王与曹操不同,本王不如曹操,他有水师,有指望,值得用计策,可是本王没有水师,连一点指望都没有,根本不值得费心用计。就冲这一点,陈宣投降一事,可行!”
  众人虽然悬着一颗心,但是还是愿意相信朱棣的。
  三日之后,燕军浩浩荡荡的横渡长江……
  临岸的那一刻,朱棣热血翻腾,紧紧握着拳头,近了,近了……
  随着十几艘大船,十万军士的高声呼叫,燕军过江了……
  建文四年,五月底,朱棣跨过了京都最后一道防线,进驻江南。
  此时的江南满城贴出了朱允炆的“罪己诏”,列自己大过十条,号召天下勤王之师,前来救驾,在他的心里,始终相信着,他一心为着天下人,自然天下人不会离弃他的。
  然而,大势所趋,如今的京都官员往外逃的人比来的人还多,天下形势,谁人不知?“罪己诏”越发越远,渐渐没了音讯。
  燕军很快包围了京都。
  在众将心里,以为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打开城门了;在朱棣的心里,只有两件事,处理朱允炆,接回萧儿。
  但是,在京都外城还是发生了一场大战。
  盛庸的人马。
  看着盛庸带领的几万军队,个个头系布条,一副决死的模样,朱棣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可是没有办法,若是不解决了他,或许很快四周的朝廷军就会反扑上来。
  朱棣排兵布阵,誓与盛庸决一死战!
  很快江南秀丽之都,一场鏖战卷起漫天飞尘……
  

☆、大明宫火

  王爷,盛庸抓到啦。”火真提溜过来一人,一脚踹飞到朱棣跟前。
  朱棣走到跟前,盛庸头都没抬,被五花大绑,依旧直着身子。
  “盛大将军,本王与您交战两年多,还是第一次看清楚你的样子,”朱棣负手,悠闲的笑道:“灰头土脸的,不太好看。”
  盛庸狠道:“你想干什么?”
  “本王极其赏识你,朱允炆和本王都是太祖的子孙,何必死忠呢?”朱棣为他松绑,“靠着济南几千士兵困住本王三个多月,若是那时朱允炆派军队支援你,本王必定惨败,但是朱允炆没有;京都四周依旧驻守不下十万的军队,这段日子,若是他们愿意与你合兵一处,你也不至于现在下场,但是他们也没有,再说眼下,你在城外与本王大战,若是城中出兵,与你前后夹击,本王依旧讨不到好,但是他们又没有。本王重视你的才能,珍惜你这样的对手,跟着本王,如何?”
  盛庸的确满腹委屈,多少次力不从心,都是朝廷无用啊,站起身来看着他,道:“我可是北伐的三军主将,从南到北,一直找机会攻打你,你也多次败在我的手上,你居然愿意放了我?”
  “愿意呀。”朱棣拍着盛庸身上的灰尘,轻松道:“东昌一战,本王之败,前所未有,杀了你,岂不是太便宜了吗?日后为本王效命,就是本王最愿意的事。”
  盛庸扑通跪下了,面地俯首。
  火真拍着大腿,“太好啦,王爷,咱们何时攻城?”
  “不急,”朱棣神情严肃,示意带盛庸下去,看着他出去,接道:“如今城中依旧有数万的禁卫军,加之,京都外城,内城,多道防守,并不容易拿下,一旦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