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萧艾(明朝)-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
  燕军连日的叫阵呐喊,让李景隆魂飞胆丧,于是乎,不下半月,李景隆再一次出逃,燕军开进德州。
  德州乃李景隆选定的北伐大营,全国的军械,兵马,粮草,辎重等尽囤于此。李景隆自己保命出逃,将家底儿尽数留下,燕军收获大丰呐。
  朱棣当即下令:无须再回北平,就地休整兵马。
  与此同时,朱棣再次上书:一,朝中奸臣当道,要求皇上必须清除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一众朝臣;二,必须放还萧儿。
  很快,德州丢失的消息传回京都,这回朝廷不是震动,而是惊慌了。已经倾全国兵力,李景隆居然一败再败,朝臣纷争多日,案台上的奏折堆积如山,朱允炆实在寝食难安。
  黄子澄多次谏言:“皇上,李景隆如此不堪重任,应当立即下旨召他回来,斩首军前,以振君威呀。”
  齐泰赞同,“皇上,若非曹国公多次战斗失利,只怕那朱棣断不会如今日这般嚣张,曹国公误国误民,的确应该立斩不赦!”
  户部尚书夏原吉憨厚着笑道:“两位大人呐,曹国公年轻有很缺乏经验,与那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的朱棣是不可比较的,耿炳文老大人尚且不敌,何况曹国公了,皇上还是应当网开一面为好。”
  梅殷好笑,“夏大人说的不错,曹国公本就不敌朱棣,皇上当初为何执意用他呢?”朱允炆此时也懊悔。
  黄子澄赶紧打断,“皇上,如今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现在再追究当初是非,没有任何用处,还是想想该怎么办的好。”说着,瞥了一眼梅殷。
  梅殷忿忿,就知道都是他干的好事。
  方孝孺躬身奏道:“皇上,这曹国公的父亲李文忠大人是先皇的亲外甥啊,李景隆自然是您的表弟,皇上仁孝之主,何况家人呢?”
  朱允炆点头,“朕的确下不了这个狠心,再说了,他不是还一直待在济南作战呢嘛,还是再看看吧。”
  黄子澄着急,“皇上,李景隆一败再败,不杀他,不足以振军威,试想,若是人人打了败仗,都不用受到处罚,那谁还会真正的为皇上拼命呢?”
  齐泰也上前一步,请求斩杀李景隆。
  梅殷甩手,摇摇头,“皇上,既然您下不了决心,那此事还是先放一边吧,李景隆纵然是要斩,也不急于这一时,当务之急还是想想如何应对的好。”
  “对!那众位爱卿有何良策呢,赶快说说。”
  片刻犹豫。
  “皇上,依微臣之见……”黄子澄微微抬头看了看朱允炆,小心说道:“皇上,咱们还是跟朱棣言和吧。”
  “什么?黄卿说什么?”朱允炆身子一抻,大为吃惊。
  “黄大人,你是要让皇上向反贼低头吗?哼!”梅殷狠狠瞪着他,十分鄙夷。
  黄子澄回了梅殷一个白眼儿,甩袖道:“荣国公大人,难道您认为我们还应该跟朱棣继续纠缠下去吗?您真的能有更好的办法吗?咱们商量了这么多天,您拿出主意了吗?”接着跪奏朱允炆:“皇上,如今战事已经打了快一年了,朱棣的势力却越打越多,越大越盛,反观咱们,搭进去了几十万将士的性命,百姓的生活不得安宁,这些年稍微好转的国力又要被战事消耗无几了,他朱棣已然是反贼了,自然不怕天下人唾骂,可是百姓生活得不好,国力大衰,受到指责的是皇上呐。”
  夏原吉道:“皇上,微臣附议!”
  “哦?”朱允炆道:“夏老大人也觉得朕应该和四叔言和吗?”
  “回皇上的话,朱棣是您的四叔,总归是要言和的,又何必非要斗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呢?再说,如今,朱棣已成气候,消灭他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更何况,咱们也的确打不过他们啦。”
  梅殷,齐泰皆不同意求和,气道:“夏大人,与反贼言和,只会更加嚣张他们的气焰,再说了,那朱棣明明就是狼子野心,言和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你们怎么知道他就一定不会同意呢?”夏原吉反驳,“你们口口声声说他是反贼,不能言和,那他若不是反贼了呢?要知道,不论他是不是燕王殿下,他都是皇上的亲叔叔。咱们身为臣子,难道真要眼看着皇上和他的亲叔叔斗个死活吗?”
  “你……”梅殷等主战派无话。
  黄子澄得意了,“夏大人说得极是,既然战局现在不利于我们,暂且求和有何不可呢?朱棣前些时候,还特意上书,主动求和呢,微臣当时就主张答应他,要不然也不会到如今,又损失了几十万的士兵。”
  梅殷道:“你是在说皇上下错旨意了吗?”
  “微臣不敢!”黄子澄忙躬身退步,又抬脸望着梅殷,“微臣的意思是,如今咱们求和,他一定会答应的。”
  “那条件呢?”
  夏原吉道:“皇上,您既然要与他言和,就不能再说他是反贼了,应当立马恢复他燕王封号。”
  “这个可以。”朱允炆点头,转头又问,“方爱卿,您的意思呢?”
  方孝孺奏道:“皇上,既然李景隆是您的亲人,那朱棣也是,自然是……可是言和的。”
  这时,李公公将一封奏报递进来,朱允炆逐字看下,眼睛不由得瞪大,将奏报传阅众人,黄子澄一众当即吓得不敢再说话。
  只有两朝老臣夏原吉开口道:“皇上,微臣同意燕王殿下所奏。”
  “夏大人!”黄子澄气得笏版直抖,“燕王朱棣没有点名道姓的说您,您当然可以轻松说话啦。”
  夏原吉转脸不看他,奏道:“皇上,老臣就事论事,咱们刚才不是在商讨如何与燕王殿下言和吗?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吗?”
  朱允炆严肃问着:“四叔要的是朕罢免黄子澄一众大臣,这还是言和吗?”
  “皇上,微臣的意思是,您先答应燕王他的请求,至少是向他表明您的诚意,至于是不是真的废黜黄大人,那还不是皇上您说的算吗?”夏原吉皱眉道:“至于,燕王殿下的第二个要求。。。。。。”
  “这个朕是不会考虑的。”朱允炆坚决道,既然燕妹妹不愿意走,那自己就绝对不会让她走。
  夏原吉点头,“皇上说的是,大臣是真的废黜还是假的废黜,到底是您说的算,拿燕妃娘娘作为言和的条件,的确是过分了。”
  黄子澄等人也不好再开口,虽然不是真的废黜,总归心里不痛快。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众人同意和朱棣罢战言和,并恢复他的封号,朱允炆又亲笔写了诏书派人送去德州。
  终于大计初定,众人散去,朱允炆向后仰着脖子,李公公进来为大殿掌灯,俯身说道:“皇上,要传膳吗?”
  “好。”
  李公公看皇上吃得香,抿嘴笑着,有一句无一句的说道:“看见皇上的心情如此大好,老奴可就放心啦,燕妃娘娘也该放心啦。”
  “燕妹妹?”朱允炆忙侧头看他。
  李公公迅速闭了嘴,却见朱允炆没好气的望着自己,只好笑颜道:“是燕妃娘娘不让奴才说。”
  “可是你还是说了,快点儿把话说完。”
  李公公呵呵笑道:“那是因为老奴琢磨着呀,皇上知道了,肯定高兴,下午您在议事的时候,燕妃娘娘来了,倒是没求着进去见您,就是问了老奴一些话,然后吩咐老奴不告诉您,她来过。之后就走了。”
  朱允炆喜道:“燕妹妹问什么了?”
  李公公故意不明白的样子,皱眉道:“就是问了皇上这几日心情怎么样?是不是烦心?吃的好不好?皇上,您去哪儿……”
  “栎临殿。”朱允炆抬步就走。
  朱允炆身后迅速跟上一群的人,兴冲冲的来了是来,萧艾却不在,百般无聊,朱允炆却是一定要等到她的。
  

☆、被阻济南

  终于,天色已经很晚了,萧艾终于回来了。
  望着元思神情严肃收敛的跑出来,萧艾已经猜到了,未等进殿,朱允炆已经大步出来了,一把扶起准备行礼的萧艾。
  “燕妹妹去哪儿了?”
  萧艾有些犹豫,还是如实说道:“晚晴坞。”
  朱允炆明眸望着她,“在那之前呢?”
  萧艾望了眼朱允炆身后的李公公,已经明白了,心中有些懊悔,只是听说朝廷又打了败仗,想问问皇上的情况而已,如此一来,只怕他又要会错了意,或许自己真的不该去的。
  萧艾退后两步,欠身道:“下午的时候,臣妾出去转了转,恰好路过清阳宫。”
  朱允炆不依不饶,拉着她的手,“燕妹妹是担心朕了吗?”
  担心?萧艾疑惑,难道他知道自己是因为战况才去看他的?他会疑心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吗?算了,毕竟这些事,如今已经不是秘密了吧。
  萧艾欠身,“皇上,来了多久了?”
  朱允炆只得耸了耸肩,不说就算了,反正自己高兴了,拉着萧艾坐下,“朕来了不短的功夫了,想着等你一起吃饭呢。”
  “皇上还没吃饭?”
  “恩。”朱允炆努嘴望着她。
  李公公插言道:“燕妃娘娘,皇上想来看望您,当时皇上晚膳都已经摆上了,他还是过来您这儿了。”
  萧艾无言,或许下午的确不该去的,可是,知道朝廷大败,自己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皇上,那臣妾这就命人准备。”
  “不用了,朕已经派人做了,一会儿就端过来了。”
  “是。”
  席间并没有说几句话,因为萧艾根本无话想说,可是渐渐的却不安起来,终于朱允炆开口,“燕妹妹,朕今晚就在你这儿,行吗?”
  萧艾忽得抬起脸。
  “天色这么晚了,你总不能让朕再赶回清阳宫吧,”朱允炆看出来了,亲和一笑,“你放心,朕很累了,只是想在你这儿睡一觉而已。”
  萧艾望着他依旧明朗的笑容,或许他和自己一样,只为了给对方留下余地,可是自己的余地是帮着王爷却不愿伤他,而他的余地是,已经与王爷无缘,所以一心等着……
  “皇上,臣妾的寝宫离前朝太远了,您一早还要早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