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萧艾(明朝)-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听着,□□手作掩护,其他人迅速登上城楼,打开城门,然后,骑兵队立刻冲进去,火烧军营。其目的是逼耿炳文出城迎战,所以大家不要在城内多做纠缠,听明白了吗?”
  所有人狠狠点头,大家都在卯着一股子劲儿,可是就在此时:王爷,您看,城门开了。
  朱棣一看出来一队人马,后面的居然正是军马统帅耿炳文,只见他毕恭毕敬的朝着一人躬身行礼,那人身着朝服,不用问了,朱允炆派下来慰问的。
  “王爷,好时机呀。”
  朱棣回身道:“那人就是耿炳文,杀死他,本王重赏!”话刚落地,抬手一挥,连攀城都省了,所有人跃身上马,直接骑兵冲杀出去。
  忽然安静的空中乍起的马鸣,让耿炳文大惊失色,“赶紧回城!赶紧回城,□□手掩护,拉起吊桥,快!”
  哪里还来的及?
  吊桥未起,燕军已经冲进去了,火把火箭直往营地投射过去,迅速又撤了出来,只是可惜,老将就是老将,耿炳文逃掉了。
  经此一战,再守在城南无用了,反而很危险,朱棣迅速折回城北,和大军会合,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果然下午,耿炳文亲自率十万大军出城,燕军迎战!
  “朱棣!你也算是老夫看着长大的,老夫劝你一句,下马受降吧,皇上仁厚,他会放你一命的!”
  “耿老将军,朱棣多谢忠告,只是皇上身旁奸臣当道,朱棣有责任为皇上清除奸佞!”
  “你还是留着命,再说这些话吧。”
  “那老将军还是先打赢了我,再劝吧!”
  “好!不愧是先皇的儿子,就冲你这份硬气,老夫绝不手软!”
  “多谢老将军!”
  两方主帅各自回营,列阵交战,十几万人马冲杀喊打,瞬时本来的繁华处只剩下兵戈械斗,马蹄扬落,偌大的滹沱河腥红一片。
  朱棣呢?
  交战不久,他便看出,朝廷军队以“稳”求胜,故阵法变换之间不够灵活,留下许多漏洞,朱棣亲率一队人马,瞅准时机,飞奔入阵,瞬间朝廷左路大军大乱。
  燕军一鼓作气,直冲上前,两个时辰后,燕军基本包抄了他们回城的后路,形成合围,朝廷军队被冲得七零八落,早已溃不成军,多数人放弃抵抗,耿炳文仓皇逃回城,朝廷大败!
  看着眼前尸横,朱棣坐在飞溅得到处是血的草地上,早已是精疲力竭了,这么多日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脑子里一阵轰鸣,此时已无法再想其他事情,朱棣闭眼静心听着战果:斩敌三万多,俘获四万多人,左右副将李坚、宁忠战死,左军都督顾城投降,获得马匹一万多,获得……
  “王爷,您怎么了?”
  “快来人呐,找军医过来!”
  又一个时辰过后,战场依旧还在扫尾,“王爷,您醒了。”
  朱棣知道自己只是睡着了,醒来第一句话,“把所有俘虏放还。”
  李皋惊呆啦,“为什么?”
  “强行吞下这么多的战俘,会把我们自己噎死。相反,既然我们放他们一条生路,即使他们回到耿炳文那边,对我们也构不成威胁了,只要他们不真正与我们为敌,就与百姓无异,所以,全部好吃好招待,然后放还。”
  李皋道:“那就全部处斩,也不需要放回去呀。”
  “屠杀战俘?算了吧。”
  张玉围上前,“王爷,您想吃点儿什么?”
  朱棣摇摇头,轻声说着:“如今耿炳文一定不会再出来了,所以,大家休整一日,后天所有人围城骂阵。”
  “骂阵?”
  朱棣一笑,“对,你们想怎么骂就怎么骂,连骂三天。”
  “王爷,您这几日太辛苦了,伤口没处理,都发炎了,现在您在发烧,还是多休息休息吧。”
  朱棣点点头,闭目躺下。
  

☆、竖子小儿

  三天内,真定城周边谩骂嘲笑声不绝于耳,耿炳文依旧没有动静。
  “王爷,看来骂阵没有用,您到底是有何打算?”
  “本王说了叫骂三天,如今可以撤了,咱们也撤吧,把营地拔了,大军全部撤走。”
  张玉不敢相信,疑惑道:“王爷……真的撤军?这个时候耿炳文没有多少人了,哪怕是强行攻城,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何撤军呐?”
  张玉心里清楚,论谋略,自己或许明白王爷的心思,可是几仗打下来,自己真的发现,原来打仗,自己知道的还只是兵法,跟王爷他,根本不能比。
  但也想不通为何撤退呀?
  “只有我们真的撤了,他们才会出来。”朱棣轻声笑道:“耿炳文是何人?张士诚那样骂他,他都无动于衷,我们在这儿骂几天,怎么可能就让他出来了呢。”
  “那王爷何意?”
  “如何城外一连几日没有停息的叫骂声忽然停了,他们会怎么想?”
  张玉点头,“燕军是不是以为叫不出来,撤走了?”
  “对。若是我们只是驻扎在这儿坐等,哪怕是真的等上十年,他也未必出城,别忘了,三天前他刚刚吃过我们伏击的亏,所以他一定心存戒备,就算我们撤军,他们也未必真的相信,但是骂阵就不一样啦,你们都以为本王打算把他们骂出来,所以耿炳文也会这么想,反而不会怀疑本王是否会偷袭了,现在咱们再撤走,他们就真的相信了。”
  张玉心服口服,“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入夜之后,大军绕进山里,待命吧。”
  “是!”
  “短则半日,长则一日,耿炳文一定会有动静的。”
  可是燕军在深山里等了一天一夜,真定城下真的没有半点儿动静,朱棣不解,自己低估耿炳文了吗?
  这时,哨骑急急返回山中,禀告:王爷,朝廷北伐的大将军,耿炳文被押送回京都了。
  “什么?”朱棣简直有些听不懂了。张玉也是楞住了。
  “王爷,是真的。城内已经撤掉戒严了。”
  朱棣哈哈大笑,直摇头道:“本王真的高看朱允炆了。全部下山,收拾残局,返回北平1
  “是!”
  原本以为精挑细选的老将加上十几万的大军,应该很快结束战斗,清剿燕军才对呀,谁都没想到前方传回来的居然是一败再败的战报。朝堂震动!
  朱允炆不仅是生气,还有些害怕,四叔到底身为何人?自己一再的低估了他。
  “爱卿们,此事到底应该如何办才好?十几万的军队居然打不过刚刚起兵的燕军?这不是太可笑了吗?”
  齐泰跪道:“皇上,臣听说,前几日您把耿炳文召回了京都,可有此事?”
  “是呀,十几万的人,半月不到,被他输得连一半都不到了,朕再不召他回来,岂不是输得一人不剩?”
  齐泰着急道:“皇上啊,恕微臣斗胆,您不能召他回来呀,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即使耿老将军损兵过半,所剩人马也和燕军旗鼓相当,并不能确切的说就是咱们输了啊。”
  黄子澄斜眼道:“他都损兵过半啦,还不算输?那怎样才算输?非要被燕军打得片甲不留才叫输吗?”
  朱允炆也道:“齐大人,耿老将军既然打不过四叔,我们换别人就是啦,再说,老将军年纪大了,打不过是很正常的,朕不会怪他的。”
  梅殷气愤的望向黄子澄,“你一个翰林学士,懂什么打仗?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以一战两战论输赢?”转而看向朱允炆,跪道:“皇上,您应该赶紧命耿大人回到战场,不能让他回来呐。”
  方孝孺不乐意了,“听荣国公这话的意思,是要让耿老大人死也要死在战场喽,皇上乃仁义之君,岂能做这样不近人情的事?”
  “方大人,您是文墨大家,我不与您咬文嚼字,枉做口舌之辩。”梅殷奏道:“皇上,史上先败后胜的比比皆是,老将军的确输了几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他北伐一定输了,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够最终消灭朱棣?微臣相信他能,因为他身经百战,他精通兵法,他一定知道如何打这场仗的,至于为何输了这几场仗,我们离战场千里之遥,尚不了解经过,又怎么能妄下结论呢?”
  齐泰也道:“皇上,如今召回耿老将军,无异于自行认输呐。”
  “你说什么!”朱允炆有些生气,“朕已经下诏,想来老将军应该已经到京了吧。”
  梅殷跪道:“皇上,老将军就算不敌朱棣,但是他是亲自与朱棣交战的将领,他很熟悉对手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在这一点上,朝中目前无人能敌,你把他找回来,不论换谁去,都不具有这样的优势呀。”
  这时,李公公进来通传:长兴候耿大人回来了,殿外候命。
  “让他进来。”
  耿炳文进殿就跪下了,痛心疾首道:“皇上,老臣有负您的重托呐,老臣罪该万死!”
  其实朱允炆是很生气的,他就想不明白为何会输呢?但是相比生气,自己更加着急,再看他如今这般自责,还是算了吧。
  “长兴候请起吧。朕不怪你就是啦。”
  耿炳文跪着往前挪了几步,恳切道:“皇上,求您了,让老臣回去,老臣不会再给您丢脸了。”
  黄子澄抄着手,好笑道:“耿老大人呐,您出兵不到一月,损兵过半,那是六七万人的性命啊,您说得真轻松,皇上岂敢再把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交给你?”
  耿炳文自责道:“黄大人说得对,这几场仗失利,老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皇上,求您给老臣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吧。如今老臣已经了解朱棣用兵的方式了,老臣有信心,能够打败他。皇上,您再相信老臣一次吧。”
  朱允炆有些为难,犹豫道:“老大人征战辛苦,要不然先回府休息几日,再说吧。”
  “皇上,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既然已经开战,老臣哪有休息的道理啊,老臣请求即可赶回真定,老臣一定扳回战局的。”
  齐泰和梅殷也跪地请命,这时,黄子澄给朱允炆递了个眼色,朱允炆只好道:“几位爱卿,此时关乎北伐大计,是朝廷重要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