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栋陆陆续续地兴建完成,杨雨霏看着眼前的别墅群,笑,说,小叔,我怎么感觉你建的这些别墅如同一个个鸟巢,隐于南山的山林之中。

    南山的别墅是根据山形地势,依山就水而建,或圆或方,各具特色。对于别墅的外形,杨志远还真没怎么在意,听杨雨霏这么一说,杨志远打眼一望,还别说,一栋栋别墅隐于南山的山石之间,还真如一个个巨大的鸟巢。

    杨志远笑,说,这就叫还璞归真。人类最早居于洞穴,看鸟于树筑巢,慢慢地加以进化,才有了现在的房子。

    杨雨霏笑,说,小叔,要是照你这般说,那么我们早期的人类还不如鸟。

    杨志远笑,这可没有什么可比性,人类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之中才不断的进步。不过,我倒不认为做一只鸟有什么不好,试想天空广阔,可以自由飞翔,岂不痛快。

    杨雨霏和杨志远抬杠,说,那也未必,鸟是可以自由翱翔,可还是会有猎人给它冷不丁地来上一枪,防不胜防,所以我不认为做一只鸟就容易。

    杨志远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杨雨霏这话有一定的哲理性,做鸟不容易,做人更难。小时候,看到喜欢的鸟,杨志远他们这些个小伙伴就会想着法子去逮一只回来,用弹弓打,用箩筐套,无奇不用。而人不也一样,但凡是有些权势之人,就会有人想着法子和其结交,用美女诱,用金钱套,就看你有没有定力把持得住。就像高价茶,除了品质,很难说没有高端送礼需求的因素在里面。早先年好茶走的是特供渠道,想喝好茶的人光有钱没用,需要相应的权力才会有人不计成本地贡献好茶,这些年随着茶叶市场的逐步放开,能否花得起钱就成为喝到好茶的一大因素。今年过年之时,杨家坳的高端茶叶在省内一时供不应求,只怕很大一部分是送礼之需要。

    安茗让自己商而优则仕,是不是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自己真成了什么领导,会不会也有人像他们小时候逮鸟那样,支着个筐,撒些稻谷或者人民币什么的,等着自己上套,真到那时自己该怎么办。

    杨志远关注政治,知道现如今政治人物的倒台,都与金钱有关。你说人家没有政治素养,哪倒是未必,能成为一方人物的,哪个政治素养会不高。说到底还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在作祟,权力会过期,而金钱却是实实在在,所以,政治人物倒在金钱之上也就不足为奇了。杨志远觉得任何人都不可能夸下海口,说自己这一辈子肯定可以经得住金钱的诱惑,杨志远认为只有自己拥有了足够的金钱,才会不管出现什么状况都会视金钱如粪土,才会抵挡的了金钱的诱惑。

    所以,杨志远清楚不管今后自己是从商还是从仕,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赚钱,踏踏实实地把公司经营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十三章:线上有线(1)() 
杨志远决定上省城一趟,办事倒是其次,见张平原是主因。安茗现在恨不得一天到晚和杨志远粘在一起,一听杨志远要去会张平原,安茗也嚷着要去,说,我和张老师虽然不熟,但我们在学校时也曾和他见过几次,我和你一起去拜会老师,老师肯定不会介意。

    这次拜会张平原纯属私人感情,没有其他,杨志远知道自己即便是多带些人张平原也不会在意。既然安茗要一同去省城,杨志远也就由了她,从杨家坳到省城有好几个小时,有安茗陪着也好,正好可以消除路途中的寂寞。杨志远把首批‘眉儿金’简单地用塑料袋包装了一下,分别装进了几个纸袋里,提到‘五十铃’上。杨志远发动了汽车,汽车一溜青烟,驶离杨家坳。

    安茗好奇,望了后座上的那几袋‘眉儿金’一眼,说,志远,你不是说这茶叶名贵吗,可就这样包装也太不讲究了,有些名不副实。

    杨志远笑,说,这你就不懂了不是,我和张平原之间,亦师亦友,与向晚成的关系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看重的是心意和情分,过于贵重的东西反而会让彼此生疏,感到压抑。我这茶叶尽管名贵,但因是自家生产的,张平原也好,向晚成也罢,都是乐得接受。如果我也像其他人一样,是买来高价茶叶去送,张平原、向晚成他们毕竟是个领导,以他们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标准,肯定会拒之门外。所以我送他们的茶叶包装尽量简约,这样他们更是乐于接受。

    安茗说,既然如此,那怎么有二斤包装的又是那么的美轮美奂。

    杨志远笑,说,这二斤是给谢富贵和陈胖子的,这俩人是商人,酒楼的生意做的都有些规模,尤其是谢富贵,他在新营开的‘富贵山庄’上次你也看到了,酒楼很上档次,能去他们酒楼消费的,非富即贵。给他们的茶叶有广告示范的作用,自然包装的越是精美越好,这样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安茗笑,说,志远,你这人还真是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周全,面面俱到,还是前天那话,你这人不入仕途真是可惜了。

    杨志远单独和安茗相处,也就说了实话,他说,杨家坳刚刚有所起色,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我拿主意,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之前,我若是弃之不顾,杨家坳肯定前功尽弃,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近来的报纸上多次提到了农村问题,这就是说农村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迟早会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

    安茗是学新闻的,在杨家坳呆了一月有余,杨家坳真实的发展情况她全看在了眼里,她实话实说,志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让杨家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个不小的成就。

    杨志远说,这里面有着偶然性,也有着必然性。偶然性是这和我个人的能力有关,不是每一个山坳里都有一个杨志远,必然性就与杨家坳村办公司现行的发展模式有关,公司产权明晰,责、权、利,清晰明了,这才有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股份制格局。这种格局放眼本省农村,只此杨家坳一家,别无分号。

    安茗有着新闻记者的敏锐,说,那你告诉我,你的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

    杨志远说,这我还拿不准,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一旦生搬硬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现在也是在边探索边改进,但要我拿出一个放眼全省都可行的方案出来,我只能说,无能为力。

    安茗说,不管怎么说,你在杨家坳积攒的农村工作经验,对你今后的工作肯定会大有帮助。

    杨志远说,当然也可以说我现在在杨家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农村问题先行摸索。

    安茗说,照你这般说,如果把杨家坳比作成一张农村问题的答卷,你觉得自己得多少分。

    杨志远想了想说,勉强及格吧。

    安茗笑,说,谦虚了不是,依你杨家坳的发展势态,我看你可以得一个优秀。

    安茗说,改天请泽成师兄上你杨家坳来调研。

    杨志远笑,说,泽成师兄那么,他岂会有时间上杨家坳来。

    安茗笑,说,这可不一定,按照逻辑推理。我觉得还真有这个可能,你想,你现在经常向泽成师兄汇报杨家坳农村工作的情况,这可是难得的第一手农村经济工作的资料,泽成师兄难道就不想来看看。

    杨志远还真没有这么想过,他给李泽成写信,汇报工作谈设想,纯粹是出于一种对李泽成的尊敬,倒没有想过其他,现在安茗这么一提醒,杨志远还真是觉得有这种可能,因为现在的杨家坳还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旦因了某种机缘,李泽成还真有可能到杨家坳来调研。

    杨志远笑,说,要是泽成师兄真能来杨家坳就好了,正好可以指出不足。

    安茗笑,旧话重提,说,志远,你就那么肯定,你不会入仕。

    杨志远摇头,说,其实人这一生之中,也就三种选择:从商、入仕、做学问。说实话如果有可能,我都想试试,这样自己的人生才会有意思。从商我现在就从着,做学问,那是老了以后的事情。而入仕,这要视机缘、方式和人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定。仕途就那么好混?在我看来它是三种职业中最具风险的职业。当然所有的因素里面我始终认为这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安茗官宦世家,对这方面更是理解透彻,她说,这话不错,进入官场,首先就是要跟对人,不管承不承认,官场就是一个金字塔,由点到线到面,每条线都有那么一、二个灵魂人物,如果这灵魂人物正直、具有敏锐的政治智慧,那么这条线上的人就可以跟着这个人的足迹走,一荣俱荣,反之则一损俱损,得不偿失。

    对于这一点,杨志远还是有所体会,就拿新营来说,尽管向晚成并不认可,但在外人看来,向晚成、张开明、洪然、伏涌军、延平、余就无疑就是一条线上的人,在这条线上,向晚成就是这个灵魂人物。当然也会有人把他杨志远归于向晚成这条线上,但杨志远自己却不这么看,他是体制外的人,是个农民,和向晚成他们只能说是性情相同,互相欣赏。要知道向晚成仕途的升迁对他杨志远的影响不大,向晚成当不当这个书记,他杨家坳都会朝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而对于向晚成这条线上的人来说,向晚成走得越高,他们也就可以跟着往上走,但如果向晚成摔了下来,张开明和洪然还好一点,伏涌军、延平、余就的日子只怕就不会好过,只能自认倒霉。说实话,杨志远对向晚成这条线并不看好,向晚成这人正直、务实、胆大,这些都是从政者的优点,但向晚成也有其致命的弱点,这就是向晚成是土生土长的干部,这类干部上层资源少,不能做到线上有线,这就注定向晚成这人走不了多远。马少强、胡捷无疑也是一条线,这条线上的资源无疑要比向晚成那条线丰富,向晚成在他那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