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许多内容与往年如出一辙,但有一个数字,每年都有变动,尽管每年都是微调,变化不大,但却透露了诸多信息,这就是本年度的最低粮食收购价。省政府会根据全省粮食生产形势,确定一个保护价,杨志远现在仔细揣摩的就是这个,今年的的晚籼稻保护价为50元50公斤、粳稻56元50公斤,比去年下调2元50公斤。杨志远看到电文上这一排数字,眉头微微一皱,这很说明问题,这就是说,今年本省的粮食丰产,粮食产量高于去年,所以保护价才会下调2元50公斤,别小看这2元,对于社港这样的产粮大县,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瑞雪兆丰年,正所谓是有失必有得,年前的那场暴雪,虽然对本省冬季里生长的油菜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但对今年的秋粮生长却是十分有利。社港的水稻去年亩产在720公斤,今年的产量肯定会高于往年,杨志远估计亩产会在750公斤,也就是说,社港的农户,今年秋季稻每亩的收入在750元左右。社港全县的产值在三亿元左右,下调2元,相对于社港全县的乡亲减少了一千二百万的收入。这就很不少了,所谓算细账,这就是细账。杨志远对全县干部的要求也是要时刻算细账,账算得越细,心中越是有谱,做什么事情才不会掉以轻心。

    杨志远放下电文,拿起电话,通知孟路军,中午请客于办公室会餐。孟路军笑呵呵的,说杨书记今天怎么如此慷慨,是何缘故?杨志远说叫孟县长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秋后算账。

    何谓秋后算账,孟路军当时并没在意,以为杨志远不过是和他谈谈今秋社港的农业形势,自是欣然应承,当即答应,杨书记主动请客,即便是有应酬,也得搁置一旁,半小时后,孟路军踩着饭点,屁颠屁颠地赶到杨志远的办公室。

    孟路军到时,张穆雨已经上食堂,将饭菜打回,摆在了小桌上,今天的饭菜颇为丰盛,杨志远开了小灶,姜葱肉蟹、黄焖鳝鱼、枯爆泥鳅、水煮鲤鲫,还有大明虾和大闸蟹,以及社港的本地蔬菜,林林总总,摆了一桌。

    孟路军一看,顿时喜形如色,连连点头,说:“杨书记这回还真是诚心请客,不同以往,就一二个小菜打发。说说,杨书记遇上何等喜事?升官了?发财了?”

    杨志远呵呵一笑,说:“一听孟县长这话,我就觉得你有些居心叵测,我杨志远是县委书记,升官是好话,但发财?怎么发?”

    孟路军也笑,说:“此发财非彼发财也,你杨书记廉洁自律,常年对大会小会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发财可以理解,但想靠做官发财则是天理不容’,我老孟所言的发财,自然是说本县今年农业工业旅游业形势一片大好,本县今年发了。”

    杨志远笑,说:“只要不是徇私,谈全县人民发财,倒不失为一件心情愉悦之事,只是要说发,也是你孟县发了,手头宽裕了,心宽体胖。”

    杨志远笑嘻嘻地给孟路军夹了半只肉蟹:“尝尝,味道怎么样?”

    孟路军连连道谢,说不错,食堂里大厨还真把这道菜的味道做出来,与省城饭店里的菜肴相差无几。杨志远笑,说孟县喜欢,那就不妨多吃点。孟路军也没客气,吃得不亦乐乎,孟路军感叹,只是有些可惜,中午明令禁酒,要不然,此时小饮一盅,肯定快哉。

    杨志远哈哈一笑,说:“孟县,既然提到了酒,想来茅台已经准备好了?”

    孟路军直皱眉头,说:“杨书记,这话是何意思?”

    “孟县长这是干嘛,想耍赖,这么大个县长,不应该,今后如何取信于人。”杨志远看着孟路军,敲着桌上的菜盆,得意非常,说,“孟县吃得不亦乐乎,就不想这些美味佳肴出自何处,我看孟县是在装傻,故意耍赖。”

    孟路军看了看洋洋得意的杨志远,再看了看桌上的菜肴,顿时恍然大悟,说:“我说杨书记今天又是请客,菜肴又是这般丰盛,总感觉有些不同寻常,现在看来还真是鸿门宴。”

    杨志远笑,说:“孟县长此话有些过,什么鸿门宴,不就一对茅台而已,用不着说的这般严重。”

    孟路军感叹,说:“看来杨书记的记忆力还真是惊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在心,连茅台酒这等小事都牢记在心,真是不易,不服不行。”

    杨志远笑,说:“这是小事?错了,孟县,我这几月劳累奔波,为得就是这对茅台,孟县长不会不知道。你就说吧,这茅台你给还是不给?”

    孟路军直摇头,说:“愿赌服输,这对茅台我给了,我要不给,你杨书记岂不夜不能寐,死缠烂打。”

    杨志远哈哈一笑,说:“知道就好。”

    杨志远此番还真是秋后算账,此次算账,一大一小,一公一私,是实实在在的秋后算账。

    杨志远这次先不言公,一上来就为私,为茅台,逼孟路军认输,为何?为稻田养殖。杨志远为何敲打饭盆,对孟路军加以提醒,有缘故,因为今天桌上的美味佳肴,除了蔬菜,肉蟹、鳝鱼、泥鳅、鲤鲫等等都与稻田养殖有关,都是今年稻田养殖的品种,此时城关镇各村近千亩稻田养殖的试验田捷报频传,各村都有收获,下关村试验田里的螃蟹也未如孟路军所愿,得什么狂犬病之类的毛病,没有对水稻又咬又剪。各村的实验数据都已出来,情况不错,形势大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让杨志远喜不自禁。今年水稻每亩的收入约750元,在田垄间养泥鳅、鳝鱼、青蛙,在水沟里养鲫鱼,每亩的收入甚至于要高于种植水稻的收入。下关村稻田里的螃蟹虽然对水稻的收成有些影响,但总体形势却是非常不错,水稻亩产略有减产,别的农田亩产平均750公斤,养肉蟹的稻田的亩产平均也有680公斤,农户每亩减少收入70元,但螃蟹的收入却是颇丰,或许是由于稻田的营养丰富,在稻田里养殖的螃蟹只只个大肉多,肉蟹经李东湖的大众连锁超市旗下的门店进入市民的餐桌,每公斤达到20元,而闸蟹却是论个计价,大一点的闸蟹批发价每只可卖到30元,如此下来,农户养蟹的收入反而远远高于其他水产品的养殖。

第二十六章:愿赌服输(1)(二)() 
此次闸蟹养殖纯属实验,养殖不多,由胡大海的省水产品批发公司包销。胡大海的水产品生意现在越做越大,早就不是当年一看到杨家湖的闸蟹卖不动,就火急火燎的胡大海了,经杨志远和林觉的指点,他现在早就成了本省经销水产品的龙头老大,胡大海自己签个名都是东倒西歪,不成样子,但手下高学历的一大把,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胡大海已成气候,在本省水产品市场,可以说是举足轻重。随着本省经济实力的增强,市民的消费水准越来越高,对大闸蟹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杨家湖的大闸蟹现在已经成了本省响当当的品牌,味美膏多价高,早就供不应求。经杨志远牵线,枫树湾水库的水库养鱼也与胡大海结成了战略同盟,胡大海上月到枫树湾,在社港住了一晚,听杨志远说起稻田养蟹,胡大海正愁今年杨家湖的大闸蟹不够卖,已派职员上各主要产蟹的湖区去寻找新的货源,当时一听杨志远的稻田养蟹的想法,岂会舍近求远,自然不愿放弃身边的这种机会,他兴致勃勃地跟着杨志远到下关村遛了一圈,一见在稻田的围网中横冲直撞的肉蟹和闸蟹,胡大海心痒难耐,当场要求,所有螃蟹由其统一包销。杨志远不希望吊死在一棵树上,这样难免一荣皆荣一损皆损,杨志远没有应承,只同意今年的闸蟹先由胡大海试销,肉蟹则由大众连锁超市超市销售,明年再根据今年的销售情况而定。胡大海江湖出身,这么多年来,虽然不再涉足江湖,但身上仍是少不了江湖的匪气和霸气,从来都是说一是一,说二就是二。但其在杨志远的面前,一直都是服服服帖帖的,杨志远怎么说,胡大海就怎么做,从无二话。那次也是一样,胡大海尽管心有不甘,但只能按杨志远说的去做。

    三天前,下关村的大闸蟹到了收获期,胡大海就带着属下到了社港,此等事情其实用不着胡大海亲力亲为,但胡大海想和杨志远亲近,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机会。因为只是实验,此次大闸蟹不多,整个下关村的大闸蟹不到百万。胡大海大大咧咧的,说志远,就这点大闸蟹,用不了两天就会销售一空,明年你们可得多养殖一点。杨志远还是那话,按订单养殖,胡大海明年需要多少,就和庄胜笠的信息公司签多少的合同,付定金,社港明年保证按单交付。这次杨志远没有客气,在胡大海已经装车待发的货车里,挑了几只最大的大闸蟹。并且让张穆雨和庄胜笠到各村,搜罗稻田养殖的水产品。经过这两天的准备,杨志远这才正式向孟路军发出邀约,请孟县长饱餐一顿。

    现在杨志远证据确凿,数据齐全,而且孟路军现在这般大快朵颐,孟路军还能怎么办,只能点头认输,乖乖认账,其代价就是一对茅台。

    孟路军还是心有不甘,说:“杨书记,茅台该给本县长还是得给,但咱俩还得有言在先,茅台给了杨书记,但杨书记喝酒的时候,可要记得叫上我。”

    杨志远断然拒绝,说:“这可不行,孟县长的酒好不容易喝上一回,而且两瓶茅台,哪够我喝,我得留着,自个儿慢慢享受,美滋美滋,你就算了,少打主意。”

    孟路军说:“杨书记,你可不能这样,咱俩商量商量。”

    杨志远不置可否,说:“这事就这么定了,没什么可商量的。”

    孟路军抗议,说:“杨书记这是独断专行,不讲民主。”

    杨志远一笑,说:“抗议无效,本书记这次就是独断专行了,你怎么着吧,我看孟县长还是一旁凉快去。”

第二十六章:愿赌服输(2)(一)() 
此时桌上的美味已经一扫而光,用孟路军的话说,既然茅台已经输出去了,而且杨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