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国良这般说,范晓宁自然不会这么做,他沏好茶,付国良的前脚进屋,范晓宁后脚就端着茶杯跟了进去。

    范晓宁把茶杯放到付国良旁边的茶几上,朝付国良一笑,这才走了出去,带上门,留下二位领导谈话。

第四十三章:一语定盘(3)(一)() 
朱明华走出办公区,到了窗子边,朱明华的窗边有一棵大樟树,叶子把整个窗子都遮住了。朱明华从会通市市委书记一职升任常务副省长后,对窗外的这棵香樟情有独钟。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香樟开满了米粒般白色的花,清香淡淡,沁人心脾,下雨的时候,香樟的清香更重,和着雨的湿润之气,肆无忌惮地一起朝朱明华拥来,透心透肺,那个时候的朱明华感觉自己被香樟和雨水洗过了一般,疲倦一扫而空,朱明华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站在窗边赏景的。现在是十一月底,香樟虽然有了一些败叶,但也还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有些叶子还伸到朱明华的办公室里。前几天,范晓宁见香樟的枝条过于茂盛,碍事,影响采光,范晓宁动了砍掉几根大树杈的念头,朱明华没让,只是让范晓宁找园艺工人把枝条修剪了一下。

    付国良一看朱明华站到了窗边,说,明华省长在干嘛呢,赏景啊,看来心情不错。

    朱明华笑,说,我每次看到这棵香樟都心有感慨。这棵香樟应该是有些年头了,这间办公室里人员迭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唯其巍然不动,静看这间办公室里发生的诸多悲喜剧,不悲不喜,不言不语,有如谦谦之君子,可人要做到这一点,只怕不易。

    付国良笑,说,难怪我每次到明华省长的办公室里,老是见到明华省长站在窗边思考,原来是在想这等人生的问题。

    朱明华说,每次累了的时候看一看,想一想,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态罢了。

    付国良笑,说,明华省长今天叫我来不是就为了和我探讨这等人生的问题吧。

    朱明华一笑,说,闲扯罢了。我比不了这香樟,还是免不了俗。我问你一个很俗的问题。至诚省长这次把杨志远调到省政府办公厅,是不是想代替宋华强。

    付国良笑,杨志远这等事情现在各有猜测,底下的人不知底细不知原因,但朱明华、马少强等都和自己一样,对杨志远早有关注,自然也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付国良知道这事不是什么秘密,没有瞒着朱明华的必要,他点头,说,省长刚和我谈了,是这么个考虑。

    朱明华说,我对这个杨志远还知之不多,至诚省长这般重视,没法不好奇。老付你给我说实话,这人到底如何?

    付国良说,明华省长指的是哪一方面?

    朱明华说,杨志远的能力这方面肯定没得说,我主要是想知道这人的人品怎么样。

    付国良笑,说,明华省长这话问得奇怪了不是,试想一个能得首长表扬,能让省长看重,能让泽成大秘为之欣赏之人,人品会差到哪去。

    朱明华笑,说,老付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透彻无比。

    付国良笑,说,这等事情我就不信你明华省长就没看出来。

    朱明华一笑,说,这我自己知道。只是我怎么听说,杨志远和马副省长的夫人走得比较近,听说姜慧还动用马副省长的关系,让胡捷帮杨志远解决了运输方面的问题。姜慧凭什么会这么做,姜慧这人你我还不知道,这人手段颇强,喜欢钻营,三流九教都有结交,她跟杨志远是何关系?怎么认识得比你我都早?怎么认识的?这些都让我不得其解,不免有些担心。

    朱明华担心什么,付国良自然明白,杨志远如果跟姜慧有渊源,那么他给至诚省长当秘书是否合适就值得商榷。毕竟姜慧的后面站着马少强,马少强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让一个和马少强他们有渊源的人在省长身边工作,怎么说都不是明智之举。付国良心想,朱明华对杨志远是上心的,要不然他岂会了解这么多事。一个杨志远,按说用不着让一个常务副省长如此费心费力,可见至诚省长这一步走得玄妙,一个杨志远,就把本省政坛搅得风起云涌,人人思量。

    付国良笑,说,原来明华省长担心的是这个。这个事情我有了解,应该是大家目的相同,结果大不一样罢了。

    大家什么目的,不用说这个朱明华懂。至诚省长也好,他朱明华也好,马少强也罢,无非都是想让杨志远这人为己所用。但结果大不一样,朱明华朦朦胧胧,不太理解。

    朱明华问。老付,这话作何理解?

    付国良笑,说,我刚知道这事时,也和你一般,有些担心,但后来我一了解,发现这事有些蹊跷。姜慧对杨志远百般拉拢,杨志远都不为所动,刻意疏远。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杨志远这人政治素养高,看问题长远,不为一时的利益所驱动,这人的敏锐力和定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试想,这等好事有几人可以拒绝。

    朱明华说,如果真是这样,这个杨志远还真是不容小视。

    付国良说,说实话,我对杨志远真的是了解的越多,对杨志远这个人越是放心,有这么一个人协助我工作,我的压力要小许多。

    朱明华松了一口气,笑,说,这么看来,我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来着。

    付国良笑,说,只怕还真是如此。

    朱明华笑,说,这样就好。看来,今天请你老付来喝这茶,值。茶味出来了,好。

    朱明华又问,杨志远什么时候到办公厅来报到?

    付国良说,听省长说,只怕得有一个月,他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朱明华笑,说,要是换了别人,恨不得马上赶来报到上班,他倒好,还要拖这么久,挺有心性。

    付国良说,这个杨志远要是在乎这些,当初也就不会离开北京了。

    朱明华说,这倒也是。改天这年轻人到省政府来报到,由你出面,我作陪,一起吃顿饭。

    付国良点头,说,好的。

    又笑,说,杨志远的面子够大了,一个欢迎会,竟然把你明华省长出动。

    朱明华笑,说,老付,有些时候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

    付国良心领神会,说,这倒也是。

    杨志远回到杨家坳后,把需要交接的,都交给了林觉。因为早有准备,杨志远需要交接的事情并不多。这天,杨志远把公司的印章交给林觉,公司的事务就算是交接完成。

    杨石说,志远,说实话,我是从心里舍不得你走,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我懂。当年为了乡亲们,你没有留在北京,现在既然被省长看中了,志远你去试试也好。

    杨志远笑,说,杨石叔,现在公司发展顺畅,宏伟、自有、李丹、广唯、呼庆他们现在都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林觉的能力这两个月你也看见了,我相信有他们在,杨家坳的生意照样蒸蒸日上,仍旧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

    杨石说,话是这么个话,可我心里就是舍不得。

    白宏伟说,就是,志远,你这一走,我感觉心突然被抽走了什么似的,心里空荡荡的。

    杨自有也说,志远,一听说你要走,我就感觉自己心慌慌的,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志远笑,说,省城又不是北京,几个小时的车程而已。我时不时的可以回来,你们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去找我,方便的很。再过个三五年,交通方便了,一小时到杨家坳都有可能,直到那时,省城和杨家坳之间,还不是想回就回,想去就去。大家的感觉我明白,杨家坳的事情,我也不会全然不理,真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会和林觉及时沟通的。

    杨广唯在这方面看得开,不同于他们,他说,我倒是认为小叔上省城比在杨家坳要好得多,你们想想,小叔这次上省城去干嘛,他是去给省长当秘书呢。要小叔在省城,我们的腰板不是就可以挺得更直,我看今后还有谁敢来欺负我们杨家人。

第四十三章:一语定盘(3)(二)() 
杨志远知道杨广唯这话,有着几分道理。他到了省长身边,方方面面的人都会注意自己和杨家坳的关系,许多事情,即便是自己不出面,但杨家坳人真要打出自己的招牌,一些难题肯定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国情使然,官场的隐性权力在作祟,是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隐性权力的权力取决于个体在关系网络中的亲疏关系,与本人的官阶、官品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他杨志远一旦到了至诚省长的身边,他权力的大小不再取决于他本人,让是取决于省长这条线,这个圈子的影响力。

    杨志远拍了杨广唯一下,说,广唯,话可以这么说,但却不可以这么去做,我们杨家坳人一直都是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我们杨家坳人的腰板什么时候在权贵的淫威面前弯下来过。

    杨石用旱烟筒使劲地敲了杨广唯的屁股一下,杨广唯吃痛,叫,说,爷爷,您打我干嘛。

    杨石说,我打你,是让你长记性。从古至今,我们杨家人什么时候仗势欺人过,你志远叔到省里去工作,是去为乡亲们做实事的,不是为了让你今后在别人面前人五人六的。

    杨广唯嘟噜着嘴,说,爷爷,我也就是说说而已。

    杨石说,你有这个想法就不对。

    杨石说,志远,你能被省长相中,说心里话,我很为你高兴,你的人品我放心,但有句话我还是得说,我希望你心有百姓,做个好官清官,为贫苦的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希望今后人人提起你杨志远就竖大拇指,让我们杨家坳人为你骄傲。

    杨志远点头,说,杨石叔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杨石说,我这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我认为钱财固然重要,可与名声相比,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人这一辈子,身后留得好名声,远比留下万贯家财要好。

    杨志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