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泽成点头,笑,说,我想也是这样,这么重要的活动,志远你肯定不会落下,这样吧,等会你把你们参展的区域告诉我。

    杨志远说,行,我知道了。

    李泽成说,那你准备什么时候上省城去。

    杨志远说,本来准备吃完晚饭就去,现在既然院长来了,就只能视情况而定了。

    李泽成说,这样也好。按计划我们明天开完开幕式后就直飞北京。如果晚上有时间,我打你电话,我们再好好谈谈。

    彭处长笑,说,泽成处长,看来你对志远这个小师弟颇为爱护的喔。

    李泽成笑,说,你怎么就看出来了。

    彭处长笑,说,我是干嘛的,这人是好是坏,我一眼就能看出个八成。何况你泽成处长对志远的爱护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李泽成哈哈一笑,点了点彭处长,彼此心领神会。

    彭处心想,你泽成处长的那些个小九九别人不清楚,我老彭还能不知道,你泽成处长无缘无故要杨家坳所在展区的具体位置干嘛,还不是到时想帮杨志远一把。首长参加开幕式,不会只是在台上讲上几句这般简单,肯定还有一些其他工作要做,比如说到各个展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这些看似平常,却是有些学问,首长这么大个领导,出席这类活动,肯定有大批的媒体跟踪报道。首长到杨家坳参观考察不在计划之列,这类考察尽管有记者跟着,但这类新闻首长肯定会严格把关,播出事宜需要首长首肯。因此首长考察杨家坳这个新闻能不能播出去,需要看首长的态度,从目前来看,能不能播还是个未知数,除了首长,谁的心里都没底。李泽成既然这么看重杨志远这个小师弟,肯定想在这类大型的重要活动上借首长的影响力,给杨家坳造造势。怎么造?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首长的路线上做些文章,试想,要是首长在农博会上在杨家坳的展位前停下来,亲切地问起杨家坳公司的情况,这种镜头一旦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杨家坳就会跟随首长的身影出现在十亿国人的电视里,试想还有哪种广告具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彭处长知道,李泽成想问清杨家坳公司具体位置的目的就在于此。彭处长知道李泽成这人稳重,很多人为此类事情没少找李泽成寻求过帮助,李泽成对此一概拒之。今天这般主动为他人安排,在彭处长的印象中李泽成还真是第一次。这也是彭处长说李泽成爱护杨志远的原因所在。

    彭处长心知,这等事情,李泽成肯定会和老毕以及自己商量,终于有机会宰李泽成一次了,彭处长充满了兴奋,这次说什么也要联合老毕让李泽成请客吃一顿大餐才行,不能便宜了这小子。

    彭处长望着李泽成挤眉弄眼,开心一笑。

    其实彭处长不知道,李泽成这样做,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首长今天在杨家坳的言行举止都说明,首长对杨家坳的成绩应该比较满意,如果首长有心,看到杨家坳在农博会上的展位,肯定会有所表示,说点什么,也算是对杨志远的鼓励。

    付国良作为省政府的秘书长,迎来送往,对官场的这些路数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他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至诚省长对杨志远情有独钟,放着那么多的人不用,偏偏就看上了杨志远。只怕是至诚省长早就知道了杨志远和李泽成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从从政者的角度来看,至诚省长的这一着棋走得妙。如果杨志远真的愿意给至诚省长作秘书,至诚省长就间接地打通了与李泽成之间的联系,为至诚省长在本省稳住阵脚增添政治力量,可以更方便其在本省开展工作,从这一点上来说,放眼本省,只怕还没有一个人比杨志远更具优势。付国良心知,杨志远的基本情况自己已经有过了解,杨志远的人品和能力都没有问题,今天自己随领导到杨家坳看了之后,从心里付国良对杨志远暗暗佩服,能把杨家坳这么一个农村经营得如此出色,真是了不起,只怕就是让他付国良来干,他付国良也只怕没有这个能力,他付国良只能是自愧不如。付国良想,看到杨家坳的真实情况后,至诚省长想把杨志远招致麾下的想法只怕更为迫切。如果杨志远真成了至诚省长的秘书,自己这个秘书长只怕还得和杨志远搞好关系才行,这于己于人都有益无害。现在唯一的问题,只怕还是得看杨志远愿不愿意了。付国良的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就是一个问题,杨志远会同意吗?愿意到省政府来工作吗?这于别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杨志远来说却只怕未必如此。试想杨志远把杨家坳经营得如此出色,又有院长赏识,李泽成的器重,对做这种跟在领导身后的秘书工作只怕未必就乐意。说心里话,付国良心里一百个愿意杨志远这样的人到省长的身边工作,有这样一个有人脉有能力的人给自己当帮手,自己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付国良看了杨志远一眼,说,杨总,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怎么样,我们碰一杯。

    因为有院长在,下午都有工作,中午并没有上酒,喝的都是可乐这类软饮料。杨志远是主人,早就敬了这桌在座的领导每人一杯饮料,现在一看付国良主动敬自己,杨志远虽然不知领导是何深意,是敬自己,还是看在李泽成的面子上聊表心意,杨志远现在自是看不明白,但省政府秘书长主动给自己敬酒,也是对自己的抬爱,这很说明问题。

    杨志远一笑,和付国良碰了一杯,说,谢谢秘书长的抬爱。

    付国良笑,说,杨总这话远了,今日有缘相识,本身就是缘分,希望今后有缘再聚。

    付国良这话说得有些深意,杨志远自然听不明白,以为付国良是在客气,一笑而过,没多在意。

第四十一章:车轮滚滚(1)(一)() 
杨家坳开埠以来,以前县太爷之类的官员是根本不敢到杨家坳来的。改革开放以后,来到杨家坳最大的官也就是副县长之类,杨志远回来以后,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的领导,先是现在的县委书记向晚成、后来是市长胡捷以及一些别的领导。特别是向晚成,在杨石八十大寿那天亲率县里的一帮要员来到杨家坳给杨石祝寿,给杨石风光至极的寿宴锦上添花,让杨石觉得自己这辈子再无它求。

    杨石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今天竟然会和院长这么大个首长同坐一桌举杯同饮,自己这一桌,除了他杨石一介村野民夫,其余诸人不是书记就是部长、省长,最小的也是秘书长,杨石心想这些人平时只怕自己想见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没可能,可现在这么多大领导竟然团团围坐在自己的身边,毕恭毕敬地和他杨石碰杯,喝饮料,这真是自己这辈子从来就没想到过的幸事。而且院长这么大个首长,对自己这个山野农夫态度谦和,如此尊重,杨石心里自是感慨万千,倍儿的高兴。杨石心里乐呵,心想这么多的领导光临杨家坳是杨家坳之幸,能和这么多的领导同桌共饮,则是我杨石之幸,我杨石八十岁了,还能有如此经历,此生足矣。

    别看这么多人光临杨家坳,杨家坳准备有些仓促,但桌面的菜肴却是异常丰富。李泽成知道院长喜素,特意交代杨志远以素食为主,小葱豆腐、凉拌莴笋、芹菜香干、清炖山菇、素炒野菜、小白菜、豆芽,还有包菜腌菜林林总总,十数个素菜。说是素菜为主,席上自然也有小炒河虾、河蚌、泥鳅蛋汤,也有野鸡野兔,还有杨家湖新鲜出湖的杨家湖大闸蟹、鳊鱼、小河鱼之类的荤菜。

    也许是领导们真饿了,也许是杨家坳的菜蔬出自本地,山清水秀,菜蔬的口感自然就比城里的大棚蔬菜要好许多,领导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等剁辣椒蒸野生大鱼头一端上来,外省的领导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雄鱼头,一个个惊呼,这么大个雄鱼头,平生罕见。尤其是鱼头被鲜红欲滴的大红辣椒和青嫩的香菜相裹簇拥,煞是好看。连院长也被勾起了食欲,他拿起筷子,尝了尝,连连点头,说,味道不错,地道的本省特色。

    当院长听钟涛介绍,这道剁辣椒蒸野生雄鱼头现在成为本省最为有名的一道名菜之时。院长点头,说,不错,应该推广,我希望将来在北京也可以吃上这道名菜。

    杨石说,首长,我听志远说发明这道菜的,就是省农科所的杨主任。他现在正带着专家在我们杨家坳的试验田里忙乎呢。

    院长笑了笑,说,这么说来,刚才小杨同学是跟农科所的专家在一起咯。钟书记,看来你们农科所这位主任专家很务实嘛,亲力亲为,这样的工作作风值得肯定,大家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周至诚心有所动,不久前,他和钟涛在省里一些副厅级干部的任免上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按说这类副厅级干部还不值得周至诚和钟涛大动干戈。问题出在任免形式上,钟涛的意思是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再由省政府直接任命。但周至诚觉得有必要对这种大包大揽的干部任命制度进行改革,有心在人事的任命上有所突破。他认为像农业厅、交通厅、建设厅这类专业性很强的厅级机构,有必要增加一批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而目前看来副厅长这个位置就很适合周至诚实施自己的想法。按周至诚的构想,干脆把此类副职拿出来在全省公开招聘选拔。周至诚的想法比较大胆,各省都没有先例,钟涛自然反对,说,一直以来,干部的任命都是由一级党委负责,为什么叫党管干部,就是党掌管着干部的任免权,如果副厅级干部都可以公开招聘选拔,那还要省委干什么。周至诚心里不免感到可惜,心想钟涛的胆魄还是小了些,任何事情只要没有先例,钟涛肯定不予支持。要知道正因为没有先例,一旦变革成功,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钟涛是省委书记,钟涛一反对,周至诚也就无可奈何,周至诚讲究策略,既然省委书记的一把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