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宗室-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偏殿,太医用针去除淤血后,这件事9算是处理完毕,除了某个耍脾气的家伙屁股还在发麻外,9过去了。

    在两名内侍引领下,阎应元第2次来到宫里。和上次1样,他抱着1沓登莱两镇卫所军军务书信。除了8卫指挥使外,还有十个单置千户所掌印千户的书信。

    书信中除了禀报5日内本部训练进展外,还有各种物资分配情况。除了这些,还有这些指挥使,掌印千户处理军务的心得。

    这些文书的火漆完好,但朱弘昭知道,内容已经被锦衣卫或东厂的人誊抄了1遍,现在这个完好的火漆是伪造的。

    除了军文,这次还带来齐王妃李氏的家信,看语气9不是李幼娘1个人的,齐王府家眷都有,意思只有1个,今年过年守岁,希望他能回去主持。

    先11对军文批阅,朱弘昭握着鹅毛笔写着草书,龙飞凤舞。说出去可能还不信,简体字现在9有了,简体字脱胎于草书。为了增加自己书写速度,朱弘昭练了快1年的草书,有简体字的根底在,草书倒也写的像那么1回事。

    最先处理的是管家赵期的信件,意思只有1个。大同东路新平堡青阳庄的十亩土豆获得丰收,没有写实际亩产,不符合赵期的习惯。而是请示朱弘昭要不要将这些土豆做种,在永加堡那1百顷地里播种。

    絮絮叨叨说了府里1些鸡毛蒜皮事情,最后赵期表示自己老了,想和朱弘昭讨要齐王府旁的67亩水田。这个要求非常的奇怪,朱弘昭对照全文看明白了,赵期这67亩的意思应该是指青阳庄土豆的亩产量!

    1亩能产6石土豆,这9是上千斤的产量啊!

    在后世不算什么,在这个年代完全可以看成上苍的吉兆!

    拿小麦来说,后世1根小麦麦穗能有34颗麦粒,而现在的麦穗也9十几颗麦粒。加上肥料不如后世的工业化肥充足,现在又少水多旱。亩产1石,也92百斤9能算是丰收。

    这批远渡重洋而来的土豆,可能还没经过1代代培育,在青阳庄良好的施肥条件、水源下能亩产6石。若在普通贫瘠土地上,能有两石收入,9能解决明朝最大的问题!

    明朝的财政问题很大,但熬了2百多年都能熬下去,也不缺那几年。真正把明朝拖死的9是暴涨的人口与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物产贫瘠。

    再加上江南1带耕地撤农栽种经济作物,使得全国粮食减少。而西北、河南接连大旱,崇祯时期国库彻底没银子,还要征收辽饷才把这些吃不饱肚子,还没有朝廷赈灾的百姓逼反了。

    至于后面的康乾盛世,纯粹9是历史开的1个玩笑。巨大的人口压力在战争中消耗减少,而舶来品,如玉米、土豆、红薯又是能顽强生长的高产物种,充足的物产这才造9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至于税收,明朝自明初到现在,人口翻3倍,耕地翻两倍,可收的税和明初还是差不多的。算成粮食也9每年4千万石,各地截流后,粮食再换成银子,运到中枢的也9银3万两,和1千多万石粮食,而清朝呢?

    刀架在脖子上,苛严的保甲制度和繁重的税赋,每年收的银子超过明朝2倍不止!这都是血淋淋的银子,明朝的这些士大夫若知道后世士绅的待遇,绝对会死保明朝。

    正德皇帝才去了几次江南,9被骂的没了人样。那位乾隆,嘿嘿,去了那么多次史书上反倒是1片赞扬。不得不说,文人的骨头越来越软了,或许随着明朝灭绝,文人阶层的骨头彻底9断了。

    至于说明朝宗室压死国家财政,更是1个笑话。明朝宗室算上被废庶人,明末时也9十5万上下。上到亲王下到奉国中尉,每年需要8百万石米禄。再参上1半的宝钞立马打个对折,4万石又发多少?

    亲王、郡王能拿实禄,将军1级减半,中尉1级直接9发两3成!

    而满清入关时,满8旗45万人都是不事劳作,光吃不干活的主子。他们可是清皇室的统治根基,怎么能亏欠少了粮饷?

    数量是明朝宗室的3倍有余,8旗子弟和清皇室、宗室每年又需要多少粮饷?清末时人口又膨胀到多少?又有几个喊着是庞大的8旗子弟和宗室拖死了清朝?

    为了限制明朝宗室过度增长,嘉靖皇帝不许镇国将军以下的宗室纳妾,清朝皇帝又有什么样的举措?

    朱弘昭不清楚明末历史,可他会分析。

    赵期也知道土豆这种超高产的粮食作物意味着什么,农业社会有粮食9能有人,有人难道害怕没有地盘?

    朱弘昭提笔写下1个阅字,然后批复让赵期继续留在王府效力,将来养老9留在府里。最后写到他今年可能无法出宫,希望赵期能带着朱弘林代他去塞外祭祀阵亡在东渠的东路将士。

    阎应元将朱弘昭批复好的信件重新装裱,同时也会看1眼增长阅历。

    “皇后娘娘驾到!”

    殿外1名太监高唱1声,阎应元收拾好桌上信件,正要跪拜,被朱弘昭拉着:“别跪,皇嫂不计较这些。”

    “殿下,君臣尊卑不可荒废。”

    “你是我的人,皇后是我嫂子家人,不需要跪!”

    皇后身穿凤纹蓝紫比甲,领着两名宫女入寝室,笑说:“齐王今日好大的威风,竟然骂的百官不敢还口。”

    “皇嫂这哪里话,不是臣弟厉害,而是他们心虚。”朱弘昭左手扶着腰,右手提着阎应元衣背,见皇后目光探来神色好奇,9笑着说:“这小子非要行礼,臣弟不许,皇后没意见吧?”

    “给本宫1个理由,齐王今日挨了廷杖,齐王之友也该挨挨棍子才对。”

    皇后坐在宫女搬来的椅子上,端坐着仪表万千,素手1伸从宫女捧着的盘子里取出1大碗米粥放到桌上:“这是刚给你煮的8宝粥,算是慰劳齐王今日表现的。”

    将阎应元彻底提起来,朱弘昭坐下,疼得嘴角1咧,指着阎应元说:“皇嫂别看这小子岁数小,他是我见过最有骨气的人。比朝中那些虚有其表说话靠声音大的御史有骨气多了,所以希望皇嫂免除他跪拜之礼,免得把骨气跪没了。”

    “既然齐王都这么说,本宫今日9免了这少年跪拜之礼。作为齐王难得看上的少年英才,本宫9替齐王褒赏1番,赏赐斗牛服1套,3品玉带。”

    “微臣”阎应元眼睛红肿,激动的喘着大气,想要跪拜,又被朱弘昭眼色制止,想要抱拳鞠躬,又不知拜谁,左右看看先拜皇后,后拜朱弘昭。

    这时候朱弘昭翻开最后两份信,1目十行阅读后,提笔唰唰写完批复。递给阎应元,阎应元抱着1沓书信抽噎1拜,出去了。

    文人普遍的最高追求9是名声,各种名声中忠孝最前,而骨气是最难得的,往往不是表演9能拿到的,要拿命,甚至1家人的命去换这个有骨气的名声。

    端着8宝粥,温度适中,朱弘昭大口吃着,边吃边说:“刚才还在怀疑今日的午饭怎么没来,原来是让皇嫂给停了。”

    “你啊,何必那么拼命?朝议上的事情也传了过来,当面指责百官,你还嫌得罪他们不够深?皇帝也9是的,给你佩剑上朝的权力,你也9傻乎乎的把剑带上了?”

    “不拼命不成,臣弟小的时候的梦想9是做1个文臣。还想着当个御史跳着脚骂皇帝为啥不让咱吃饱,后来才知道臣弟当不得文臣,91心扑在了领兵上。对于这些当官的文臣,臣弟看的很明白,只要你张牙舞爪,他们9服软了。如果给他们好脸色,他们9会蹬着鼻子上眼。”

    对齐王的回答,皇后只是摇头轻叹:“还是你将他们看的明白,你也好生保重。隔着乾清宫,有时候我也有时照顾不到你。”

    端着海碗,将最后的粥灌进肚子里,擦着嘴,朱弘昭拍拍腰间挂着的剑:“皇兄给臣弟的剑不是白给的,皇嫂安心9是。”

    看着那把剑,皇后想起了十2日前那个晚上,青涩不失娇艳的容颜微红,挥挥素手,两名宫女躬身告退。

    寝室外9是1堆宦官宫女,两个人只能用眼神交流,相互对视1眼,皇后柔声软语:“崇智殿那边因为天寒,宫墙1时难砌好。入春后,齐王再搬过去吧。”

    殿9是房子,宫9是有围墙的殿。

    “其实住在哪里都是1样的,皇嫂也要多多保重。不入宫不知道,宫中如苦海。”朱弘昭说着1叹,宫里最苦的还是底层的宫女和宦官。

    宫里除了皇后的寝宫、东西6宫他没去过外,整个皇城被他逛遍了。没少见有宫女在净房受不住压力自杀,死了的宫女被底层麻木的太监装走烧成灰填入枯井里,连个墓碑坟墓都没有,实在是可怜。

    “万岁驾到!”

    魏忠贤的声音响起,寝室外宫女宦官跪成1片,天启皇帝大步入寝室,意气风发哈哈大笑,拉着朱弘昭的手臂对皇后说:“祖娥你是不知道,今天朝堂上实在是痛快!那帮御史被齐王1瞪,9站不稳了!看着,朕心里畅快!”

    “哪是齐王厉害,而是御史们被饿乏了。你们兄弟先聊着,妾身告退。”

    皇后张嫣语气淡淡,抱起桌上的白瓷海碗,转身要走又停顿下来,对1头热血的皇帝泼凉水:“别当他们真的怕你们,而是他们要摸清齐王底细。下回,9没这么好对付了。”

    皇帝挑挑眉头,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得罪皇后了,连个笑脸都不给。尤其是在齐王面前,他觉得自己脸上有些烫。

    皇后走了,打发魏忠贤将偏殿内的宫女、宦官驱散后,天启坐下,笑着打趣:“你脾气挺硬,这不,屁股疼了吧?”

    “那帮家伙见缝插针,既然挨打臣弟9站直了,免得给他们借口说皇兄偏袒臣弟。不过也好,把银子的事情处理妥当了。”

    “也是,没想到银子的事情这么顺利,出奇的顺利。”

    朱弘昭1笑:“这笔赃款上下都盯着,都想凑上来咬1口。只要处理的公正,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这笔银子要么大家按规矩均分,要么大家谁都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