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之战神纵横-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三才依旧是要将联军部队困在孤城中,大楚部队除了在边城加入联军的外,在其它郡城加起来也只有百万,而大秦出动了千万部队攻城,一路上势如破竹,十天时间就抢占了十四座郡城,而五座边城则彻底被和大楚领地分割孤立。

    联军当然明白大秦的意图,当即分别从五座边城向大楚内部郡城撤退。而徐三才已经调动千万正规军驻防在五座大楚边城附近,而重新整编后的二百多万大秦精锐也分配在这些部队中,还有伤兵不断伤愈加入到这些部队中。

    驻守边城的联军在五天后决定撤回大楚都城,当那些联军部队开拔出城后,自然是失去了城防的保护。反而是早就准备的大秦部队,因是主动选择的阻击地点,倒是占据了地势的优势,又是提前排兵布阵,还修建了简单的战壕、路障等设施。

    联军的数量和大秦阻击部队相仿,不过,徐三才并不追求击溃联军,而只是阻拦敌军的撤离。两军对垒,要想击溃对手,必须要占有一定的实力优势。而如今联军和大秦部队最多算是势均力敌,甚至还要略出下风。

    大秦部队经过了提前的排兵布阵,每处防线都分配了数十万大秦精锐,而且还有神殿法师助阵,在总战斗力上完全压倒了联军。如今只守不攻,虽然让联军不会被歼,但联军想要冲破大秦的阻击线却也几乎不可能。

    联军部队经过几次冲击未果后,只得放弃原来的计划。大秦阻击防线是沿着道路建立,联军大部队行进,需要携带的辎重自然可想而知,而且,就是不计算辎重,若不是在修建好的道路上行进,数量如此巨大的部队在土路上行进也必然是行进艰难。

    但联军发现大道不通后,不得不转而让五处边城的联军部队合兵。只是,中间的边城被大秦占领,将联军分割开来,联军只能是合兵成两部分。不过,如此一来,每一部的联军都有四百万,倒是实力有所提升。

    只是尝试冲破大秦阻击线时,让联军出现了不少伤亡,伤兵自然是需要随军行进,加上庞大的物资运输,联军不但只能沿着大路行进,而且移动的速度还大受限制。而大秦部队却没有任何负担,就连粮食也能随时得到补充而无需大量携带,机动速度自然远超联军。

    发现联军的动态,徐三才当即也让大秦阻击部队合兵。有着机动速度的优势,大秦情报机构又可以及时发现联军的动态,自然是可以提前准备。而且,随着伤兵的伤愈,大秦阻击部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联军数量如今却是只减不增。

    此消彼长之下,徐三才当然不用担心无法阻挡联军,联军当然也不肯坐以待毙,在合兵后又尝试了两次冲破大秦的阻击线,但最终却都是无果而终。联军此时已经不允许返回边城死守,现在诸国再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联军营救,死守孤城等于是坐以待毙。

    无奈之下,两队联军又绕道合兵一处,此时可以作战的联军数量只有七百万,还有近百万伤员,这让联军的移动速度又有所下降。而大秦部队的伤员则都及时运送回了自己一方的郡城,还有痊愈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补充到了阻击部队中。

    而与此同时,大秦进攻的千万大军则一帆风顺,大楚境内的守军只剩下百万,而郡城确有数十座,平均每座郡城的守军只有数万,大秦部队自然是锐不可当。大楚王又将大部分部队收缩到都城,其它郡城的守军基本只有二三万而已。

    大秦部队的进攻几乎是兵不血刃,只有极少郡城的守军还试图顽抗,但却也不堪一击。徐三才在大军包围了大楚都城后,依旧是派出了劝降的使者。大楚作为超级大国,大楚王自然地位尊贵,但此时都城守军只有数十万,自然是无力抵御数百万的大秦部队,虽然万分不甘,但最终依旧只有选择投降。

第五三四章 大秦西扩(四)() 
有了联军中的大楚部队做内应,大秦部队在夜间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联军的营地是以国家为单位,大楚的几十万部队周围是另外三个超级大国。在秘密联络后,大秦精锐兵分三路同时向大秦两侧的两国联军发动攻击,而大楚则以援助为名突然发动袭击。

    毫无准备的两国联军自然是立即就溃不成军,大秦在大楚部队的配合下,很快就击溃了两国的联军,押解着俘虏和物资,以及大楚的部队在清晨返回了己方阵地,大秦才将大楚都城接受,随即将大楚其余的郡城也全部收入囊中,楚军自然也被收编。

    大楚部队的归降,加上两国联军被击溃,可以作战的联军如今只剩下不足六百万,而且大楚全境都归入了大秦的版图,这让联军更加难以撤退回安全地带。大楚的投降,让东方家族火冒三丈,而联军诸国则是人人自危。

    最让东方家族气愤的当然还是神殿的态度,从联军抽走了法师,却全力帮助大秦,这才让战事呈一面倒的形势。但对于神殿的决定东方家族却也无能为力,只能是让家族中的神殿法师和神殿高层联络,要求神殿改变立场。

    同时,东方家族还组织诸国再次组建联军,按大秦以往的习惯,突破后就会迅速扩张,而且,恐怕中型国家都会直接选择投降,就算是大型国家,也无力独自抵御大秦,最终也必然是选择投降,只有迅速组建起一支足够庞大的联军才能挡住大秦的扩张。

    大齐和大晋是最积极的,从大楚的投降,他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下场,若是不能阻止大秦西扩的脚步,最终他们的命运也会是一样。相对而言,其它大国看到庞大的联军竟如此简单的溃败,大楚都归顺了大秦,他们甚至已经对抵御大秦的扩张不报任何希望。

    终究,归顺大秦的那些国王迄今为止生活都不错,其它大国的国王虽然也不甘心放弃现在的地位,他们平时也受到超级大国和东方家族的欺压,和归顺大秦相比,只是地位有所下降,但对他们来说生活水平却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大秦占领了整个大楚后,西扩的脚步几乎没有任何停顿,那些中型国家的部队只有百万,个体实力和装备还略逊于大楚正规军,面对大秦的大军,自然是毫无抵抗的能力。而大型国家因参加了联军,国内的部队也不过只有百万,也是无力抗衡大秦的大军。

    大秦的西扩脚步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抵挡,而且,所有的国家都选择了投降,这让大秦保持着高速的扩张速度,百日的时间,已经先后吞并了三十多个大中型国家,先头部队到达了大晋的边境。

    而随着大秦的扩张,五个联军所属的大国归顺了大秦,参加联军的部队自然也随即归降。联军为了避免那些国家的部队反叛,大晋和大气部队将那些部队夹在自己的驻地中,甚至还将那些部队缴械。

    但大秦精锐主动出击,将那些国家的部队从包围中救出。联军所剩的部队越来越少,尤其是大秦几次出击都是攻击的两大国部队,让大晋和大齐部队伤亡惨重,可以作战的部队不足百万,已经有些镇不住其它各国的部队。

    联军如今可以作战的部队只有四百万,大秦已经从被动阻击变为主动攻击。徐三才也并不着急吃下这些联军,大秦部队的进攻主要还是弓弩和投石器的远攻,当然还有神殿法师,这些人都是徐三才借来的刀,他自然不会节省使用。

    神殿法师的死伤徐三才并不担心,而能减少大秦部队的伤亡才是他的目的。不过,他也不能再继续拖延,西扩的大军已经到达了大晋的边境,而大晋已经组织了七百万联军,虽然数量还远不如大秦的西扩部队,但若是攻城,他还是需要调动精锐部队参战。

    百日的时间,精锐部队原本的伤员已经基本都伤愈归队,如今,残余的可以作战联军的数量也不过是和大秦精锐部队相当,更何况还有一千万大秦正规军。正式攻击自然还是神殿法师打头阵,几轮魔法攻击,就已经让联军的防线崩溃。

    大秦西扩兼并了三十多个国家,又收编了两千多万部队,不过,大秦现在部队的标准已经超过那些大国,经过挑选后,大秦部队却也增加了七百多万人,其中还有五十万达到了精锐部队的水平,不但完全弥补了精锐部队的损失,人数还增加了十万左右。

    在对峙的十几年中,大秦已经培养了大量的行政官员,管理这次西扩收编的领地倒是绰绰有余,收编工作因此十分顺利。而将残余联军彻底解决后,徐三才就率领精锐部队紧急赶往了大晋边境的阵地,而其余正规军则随后赶去。

    数十日后,大秦的部队全部集中在了边境,而大晋在边城的联军也增加到了一千万。但如今的大秦部队达到了三千万,大晋自然是只能采取守势。徐三才赶到边境,让部队休整了数日,就展开了对大晋的攻击。

    由于大晋已经知道了联军当初失利的过程,立即加强了对边城的人员管理,再想派出超级精锐混入边城自然是十分困难。大晋东面的边城有五座,每座边城中驻扎了二百万联军。虽然数量并不算太多,但要是强攻,大秦部队的伤亡必然十分巨大。

    徐三才当然不想强攻,哪怕是有神殿法师助战,他也不想损失大秦的兵力。他调动两千万正规军和四百万精锐部队分别包围了五座边城,而六百万正规军则绕过边城进攻后方的内部郡城,逼那些联军出城一战。

    大晋自身的部队和组织起来的联军几乎都被安排在边城,内部郡城驻守的军队只有一两万而已,当然不足以抵挡庞大的大秦部队。真正攻城的虽然只有六百万正规军,但对那些内部郡城来说却是无力抵挡。

    大晋王没想到大秦部队竟然不攻打边城,这完全不符合混乱大陆一贯的作战方式,让大晋军方措不及防。当然,混乱大陆的惯例也因为战争双方没有绝对超过对手的兵力。若是不能将边城的敌军控制起来而冒然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