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笼罩着浓浓的香烟烟雾之中,他靠在高高的皮椅背上,合上双眼,沉思起来……

方才得到的消息,终于证明了一件事情,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

不过,他的神情却没有太多的变化,似乎并不是担心,而是……期待!

在多年前,在朝鲜,像那种事情非常正常,而现在朝鲜省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那种事情了,原因非常简单——疮总是露出来,才能除根。

那时候,为了能够合理的镇压“朝鲜恐怖分子”,调查局、情报局直接派人渗入“朝鲜独立团体”中,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策划,最终造成了帝国四年10月7日的“汉城高等中学恐怖袭击事件”,当场炸死学生132人,炸伤300余人,从那时起,“朝鲜义士”在朝鲜民众心中的形象遭受破坏,正是民众的配合下,在随后的几年中,朝鲜总督府打了一场成功的“反恐战争”,从而结束了朝鲜的地下抗争。

可是现在呢?

如果能够利用这一事件的话……

戴金框眼镜的查志清嚼起了烟卷,这个时候他的脸上露出十分紧张的神情。

毫无疑问,如果这一事件,能够运用的话,也许,他就可以乘机解决掉“心腹大患”,从而为帝国的稳固建立良好的基础,在他看来,那些共和派就是帝国的浓疮,如果不消灭他们,中国很有可能将毁于那些人之手。

这一次将要牺牲的是……

值得吗?

在心下思索着,查志清却感觉,自己像是被人人被逼到绝境一般,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他选择这么做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承担一切事件的后果。

而那种后果却不是他能承受的,陛下的底线是什么?作为陛下的亲信,查志清再了解不过,如果陛下发现了真相,到那时,他查志清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陛下砍的!

有些事情,总需要一些人去做!

为了帝国的千秋大业,这些牺牲是值得的!

认真思考了一下,查志清最终还是否定了插手其中的想法,直接插手其中的风险过大,那样的话搅和进来的人太多、也就是说,多余的见证人太多,搅和进来的人越来,那么风险就越大,而这件事实在太过微妙了。一但外泄的话,没有谁能保住他。

而他一般会从这种危险的境地里退出……玩这种冒险的游戏绝对不合算。

因此,无论如何,武汉发生什么事情,都与调查局无关。

那就按另一种玩法,让共和派自己去玩。现在,即然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那么就让他们行动下去,让他们制造一起大事件,如果大事件发生的话,到那时调查局再明正言顺的介入其中,到时可以迅速的破获这起案件,还可以趁机解决了共和派。

不过,更进一步推敲时,如果说,事件的影响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那么未来调查局的行动超越了应该的打击的范围,到那时,谁会支持调查局对案件的扩大化呢?现在国会中的那些共和派当然不是阴谋的新手,到时,他们肯定会阻止调查局。除非,共和派真的一件无法无天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调查局还真没有机会!

可他们会不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那么还有另一种玩法是,就是让调查局的某一个人渗透其中,然后巧妙的将他们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场所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风险太大!

看着黑色的胶木电话机,查志清漫不经心地用铅笔敲着桌子,第三种办法看来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调查局在共和派中安插了不少内线,他们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但是,这意味着,在这件事完成之后,为了确保安全,他必须要进行“清场”,可是,清场也不见得能够保证做到“毫无痕迹”!

那么,还剩下一个办法!

那就是利用他们的目标,把他们“引诱”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干那件事……可是如果要完成这件事,就将牵涉到好几个部门,如何能让那几个部门,按照调查局的意愿,去进行这件事呢?

而且参与其中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将目标安置的合适的位置,为了彻底混淆视线,必须要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混淆外界的视线,让外界无法看到调查局是幕后的……在思索百次,权衡百次,然后再组织行动。

可能还会有第五种、第六种办法……

可是每一个办法,却都有一些漏洞,总是有些不尽人意,此时查志清的眉头紧锁着,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盘算的事情,绝不能让外界知道,所以,他不能够将这种事情交给调查局的那些“专业人员”去做,他必须要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办法。

常年主掌调查的结果是,查志清具备某种奇妙的推理和怪异思维能力,他善于预先估算超前十步二十步,此外,他具备十分优异的直觉,这一次也没有错过。

终于,在查志清作出最后的决定之后,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必须立即让一个木偶出场,他已经知道该让什么样的木偶出场了。

走到墙边,推开一副油画,赫然出现一个入墙式的保险柜,打开保险柜后,他便从一个文件平中取出了他需要的文件。

打开文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年轻人的照片,机敏地眯着眼,只有不多的皱纹,宽大而刚毅的脸,再朝下看去。

编号00183/321a绝密罗佩奇。1890年出生,汉族人。帝国内务部队预备役上尉。帝国二年结婚,帝国三年考入内务部,后于第356强制劳动营任职。

……性格基本温柔,但时而极端失衡而趋于残忍。有文比修养,博学、机敏。具备优良的组织能力。有远见、能够瞬间采取正确的决定。……

看着报告中的这个年青人资料,查志清微微颤动嘴唇,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读着。时而从鼻梁上摘下金框眼镜,无意识地擦拭着,看来只是想集中注意力,再把读过的内容思考一遍,摆弄眼镜能够帮助他集中思索。读到有

“有远见、能够瞬间采取正确的决定”字样的地方,查志清微微笑了起来,只有熟知这少数几行文字背后情况的人才会这样微笑。

再朝后看去。

“……此人有时比较傲慢与自负且自大,同时存在着一种英雄情结……”

戴金框眼镜的查志清紧紧盯着文件,眼睛几乎一眨也不眨,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在吸取信息。现在他的目光变得刚强起来,眼中异样地闪过几道闪光。

后面几行字又使他微笑起来.但不像在读到“有远见、能够瞬间采取正确的决定”时那样温和,而是略带讥刺地微笑。

这种人,正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木偶,木偶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见得每一个木偶都是以悲剧收场,当然,查志清知道,即便是他不选择这个木偶,这个木偶也不见得会以喜剧收场,有时候,为了达成一些目的,总需要牺牲,有些时候,牺牲才能换来社会的进步!

心下如此自我安慰一番后,查志清的总算是安下心来了。举动有了平时的镇定沉着,而目光不久前十分不安,此刻又变得自信和略带讽刺的了。

直觉告诉他,他正处在正确的路途中,一切都会像设想的那样结果,而在结束之后,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如既往的完美结束。

戴老式金框眼镜的查志摘下内线电话听筒,依如过去一样般地沉着吩咐着:

“过十分钟汽车在三号电梯等我……”

十分钟后,在查志清走出电梯的时候,他的汽车就在电梯门外等着他,上了汽车,在保镖坐入汽车后,他方才轻声吩咐道。

“去皇宫!”

……

第87章米氏父子

第87章米氏父子

这是一列奔驰在哈大铁路上的特快列车。它由三十二节车厢组成,依靠着“飞龙4型”蒸气机车的拖曳,可以达到80公里的时速,这种特快列车往往是长途列车,在战前,俄罗斯加入国际客运的列车蒸气车头,往往都是使用这种中国制造的重型车头。

列车一驶出长春站,国际联运的“蓝钢车厢”便在东北大地的那一片被白雪笼罩的大地上高速行驶着,白色的大地和蓝色的列车行驶其间,再加上列车车头喷出的白色的烟雾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路上列车依次在几个车站停车,下一站就是四平了,那里是一个大站,列车需要在那里停上很长时间,以给运输“军需物资”的列车让路,实际上,所谓的“军需物资”根本就是出口物资,当然那些出口物资,大都是军需物资,只不过并不见得是近卫军的军需物资。

被太阳照得像石灰一样白的灼热的尘雾中,东北特有的广阔的田野、草原、城市和村庄,飞快地掠过,在铁路两侧,一座座高压电塔,而在城市附近,一个个高耸的烟筒,足以震憾每一个初来者。

“你们拥有匹兹堡、鲁尔,我们拥有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在中国的工业建设之中,或许东北三省不是工业的起源,但却是国家工业大发展的最佳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在中国没有比东北更适合发展现代重工业的地方了,这里地方人稀,资源丰富,在东北大型的煤矿、铁矿,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民阜山、抚顺的煤矿,亦或是大孤山的铁矿,都是大型露天矿场,而且在东北南部有大连港,在北部,对海参崴港中国享有使用权,在中部,依靠图们江以及罗津港,又使得东北中部享有出海口。

交通的使利再加上自然资源的丰害,使得从帝国元年起,中国的工业建设中心,即以东北为中心,一座座大型工厂在东北地区耸立起来,在帝国十年,东北供应着中国40%的钢铁、15%的煤、10%的铜、55%的水电,这里或许谈不上粮仓,但对中国而言,这里却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而在欧洲的战争爆发之后,每天铁路上行驶着络绎不绝的货运列车,货运列车经由中东铁路运往俄罗斯,飞驰的列车上满载着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民用物资,输入到俄罗斯帝国,为中国换回大量的金银硬币。

每到一个大站,列车总会因为要为“军需列车”让路,而等上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