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邮递员小李和清风道长很熟悉,看见是他,笑道;“那正好,可巧您在这,道长这是你订阅的杂志,麻烦你收一下。”
  清风道长笑道:“小李,可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身体太虚了啊,道爷教给你的那套基本功夫,你是不是没有练啊?”
  小李笑道:“单位忙啊,每天都要跑好多家去送信,回家累的半死,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嘿嘿。”
  清风道长笑骂道:“臭小子,自己懒,还找理由!当初找我学拳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谁说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的?”
  小李嘿嘿干笑几声,或许感觉很不好意思,转身一溜烟的跑了。
  清风道长摇头失笑:“这小子!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本杂志,正是《武林传奇》。
  清风道长一边打开包裹,一边走向自己居住的小院。
  到了房间里,他已经翻开来杂志。
  “龙虎斗京华?这是什么典故?”
  清风道长有点奇怪,慢慢的看下去,就有点不太淡定了。
  “太极拳?三丰老祖传下来的?一派胡言!三丰老祖真要是有这套拳法传下来,我们武当派的传人会不知道?太极拳,这个拳法的名字好狂傲啊!太极者,道也!穷矣!尽矣!至矣!万物之始也!哪个家伙敢把拳法起这么一个名字?不过,这个名字倒也符合我道家一脉的理论传承,呵呵。”
  “这书里面的轻身功夫,我武当也有,倒是和书中描写的差不多,暗器也有点类似,只是这形意拳是什么拳法,难道是兽拳门的另一个称呼,这个称呼不错,比‘兽拳’什么的要好听多了。”
  清风道长看得津津有味,几个章节看下来,天色已经黑了。
  还有晚课要做,清风道长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杂志,走进了大殿。
  大殿里面,诸位师兄弟都在大殿两侧站立,几声钟响,诸位师兄弟开卷唱经,礼赞三清。
  唱经完毕,已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因为如今山上还没有拉起电线,诸位道人照明还是用的蜡烛,所以为了节省用度,晚课后,大殿的蜡烛都会尽快的熄灭。
  这些蜡烛都是附近的香客捐献的,用一点少一点,现在能外出旅游的人少之又少,捐献的东西本来就少,道人们日常住用都很节俭。
  清风道人正要随大众走出大殿,掌门人张青云喊住了他:“清风,你留下来!”
  清风道人转身低头:“是!”
  走到张青云面前,清风道人弓腰道:“掌门,您留我有什么吩咐?”
  张青云道:“清风啊,前几天我应少林掌门之邀,在嵩山盘桓了几天,发现他们的香火信众,比咱们武当可是要兴旺多了!”
  张青云叹道:“我仔细盘问了一下,才知道他们有好多俗家弟子,在大众鼓吹少林为禅宗之祖,武学之源,佛法高妙,武学精深。因此才引得万众拜山。”
  “清风啊,咱们武当比少林可是冷清多了!你诸位师兄弟中,都是一心求道之人,对于俗务一窍不通,只有你对时局时刻关心,对俗务料理远胜旁人。把你留下来,就是想让你想一个振兴我武当一派的法儿。”
  清风道人一愣:“掌门,我就是一个知客道人,哪有什么法子?”
  张青云笑道:“你不是在一本杂志上面写过几篇故事嘛,效果不错,有好几个前来上香的香客就是看了你的故事才来我武当观瞻真武大帝的。你文笔出众,这段时间,就多写几篇文章,也好扩大一下咱们武当的名声。”
  清风道人愁眉苦脸道:“掌门,这办法恐怕不行!”
  张青云奇道:“这是为何?”
  清风道人解释道:“最近我常看的那本武林杂志,请了一个文笔极好的作者来写武林故事,几篇文章下来,打压的原来好几个写武林故事的作者都不敢投稿了,现在《武林传奇》的读者都一致要求请这个叫做李飞阳的作者多写几篇武林故事,对于我们这些老故事,他们都不愿多看了。”
  张青云一脸古怪:“还有这等事?”
  清风道人道:“确实如此;清风不敢欺瞒。掌门你稍等片刻,我今天刚收到最新的一期月刊,我拿来让您看看这个人写的故事。”
  几个呼吸的时间,清风道人把最新的一期《武林传奇》递给张青云:“掌门,您来看看此人写的文章,我是比不了他啦!”
  就着大殿烛光,将《龙虎斗京华》的前三章看完,张青云对于里面描述的武功,也是大感新奇:“唔?这太极拳名字起的好!故事写的很精彩!”
  他只是说故事精彩,而不是文章精彩,实在是一篇《龙虎斗京华》根本就说谈不上文采,故事也只能说是通顺而已,但是架不住故事本身的精彩出众,对读者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张青云想了想,对清风道人说道:“这样吧,我看写这篇故事的作者,本人好像也懂一点武学,不能说是武林中人,但起码知道武林中事,你给多给他通信,最好能和他交个朋友,请他多写一些我武当的故事,我们武当拳法多,故事也多,神仙传奇,武林典故,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你就多和他聊一下我武当的故事,也算是给他提供了一些写作的素材,人家想来是不会拒绝的。”
  清风点头称是,躬身退下。
  少林掌门圆通大师,最近有点小烦恼,因为最近有人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个圆通大师的人物,和他的法号相同,所以现在看了那篇文章的熟人,动不动就拿里面的故事取笑他。
  “圆通啊,你这经也别念了,差不多念几句就得了!”
  “圆通啊,这早课晚课也别做了,差不多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哈哈哈”
  。。。。。。。。。。。
  诸如此类。
  因为都是熟人,有些还是寺庙内的长辈,圆通只能翻眼听着。只当是没有听见。
  圆通这个少林掌门当的可算是极为称职,他精于外务,多拉关系,自他执掌少林以来,少林的收入蒸蒸日上,香客一年比一年多。
  作为方外之人,他最大的爱好就读书看报,因为少林在武林中的特殊地位,东山出版社的《武林传奇》杂志,他专门订阅了几份。有了这个相当于时事武林的杂志,对于武林中的拳法来历,宗师传奇故事,他也能多了解几分。
  这一期的《武林传奇》看完,圆通一脸的纳闷:“武林中什么时候有了太极拳这门拳法?这《龙虎斗京华》的作者是不是臆造了一种拳法?不然我为什么没有听说过?里面的打斗场面虽然精彩,但是我少林前辈未必不能做到!只是这太极拳难道真的有?真的还这么厉害?我不信!”
  等看到作者的名字时,圆通一愣:李飞阳?就是那个写《差不多先生传》的李飞阳?怎么哪儿都有他?
  于此同时,许多看到《龙虎斗京华》的武林人士,对于书中描绘的不知名拳法都感到新奇。
  都知道了太极拳这门名字起的牛气冲天的拳法。
  都对作者李飞阳是何人,这人是不是武林中人都有了了解的兴趣。
  

第三十三章 剧场排练
更新时间2014…10…6 10:58:34  字数:3040

 周一,唐城市教育局,专款拨出五千元奖学金,奖励李飞阳在省城举办的中学生作文大赛取得了第一名,奖励他为唐城市的教育系统争光添彩。
  唐城一中也奖励李飞阳一千块奖学金,鼓励他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成功。
  李飞阳得到奖金后,分了一半给班里的贫困学生,另一半给了家里人。
  他家里其实也不富裕,人口多,花费大,老人多,子女少,在农村如果家里没有几个壮劳力,那日子就不会太好过。
  好在李开山身为李家村的村长,人脉广,威望大,干农活的时候,村里人也都肯帮一把,这才把整个大家庭撑了下去。
  李飞阳现在的几个老爷爷,老奶奶虽然健朗,但是干重活是指望不了了。
  他们以前都是富家子弟,有几个参加军队的还好,剩下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能捱到现在不死,已经是个奇了。
  李飞阳这一万多块钱送回家里,顿时解决了家里的大部分难题。
  这个年代,一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现在的万元户都很少,家里能有几千块钱,就已经是富裕家庭了。
  拿了这一万块钱,李开山和家里的几个老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放着让它生虫,必须让它下蛋才行。
  李开山找了一个合伙人,开始决定在村头开一个砖瓦厂。
  唐城市区,不缺煤炭,基本上用煤就不花钱,直接找个地方挖掘几米深就能看到原煤。土也是现成的,好多荒地根本就种不出庄稼,甚至连果树都难以存活。
  开砖瓦厂,所需的钱只是买机器和开给工人的工钱而已。
  李飞阳自己又拿出一万多块的稿费给了家人,总共是接近三万块钱的“巨款”,足够开一个小型的砖瓦厂了。
  现在的李飞阳正在唐城市的戏剧院里,他前面的舞台上,一群人正排练着七品芝麻官的段子,李飞阳是受邀过来的。
  汉剧团的团长邵紫龙看到张昭夫拿过去的剧本后,大为赞叹,当听说这个段子是张昭夫十五岁的外甥李飞阳写出来的时候,眼珠子都惊得都要飞出来了。
  剧本好,而且还符合现在社会的要求,邵紫龙决定先在内部排练一下,看看效果。
  李飞阳作为创作人,肯定是要被邀请过去的,顺便要他指点一下演员某方面的不足。
  或者是那句台词不太对,需要更改一下,这都需要原创者在现场做决定。
  张昭夫本身就是丑角出身,七品芝麻官唐成的扮演者当仁不让的就是他了。
  张昭夫本人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舞台的驾驭能力很强,表演的感染性远超旁人。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剧团的副团长。
  这主角的扮演,在整个剧团里,
  要是论表演功力,还真是非他莫属。
  现在戏刚开场,锣鼓声中,张昭夫扮演的唐成出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