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是子丑寅卯。。。。
  几章看下去,渐渐的越来越心惊,越来越是欢喜赞叹。
  他知道李飞阳古文功底深厚,只从他所写的《狼三则》就可以看出他的古文造诣。但是毕竟那只是一篇文言短篇,虽然用词精简,短小精悍,但是比起长篇古文毕竟有所不足。
  但是今天几章《西游记》看下来,王不知对于李飞阳的古文造诣已经再无疑虑之处。
  在看了一阵子,渐渐的眼睛开始酸疼起来,字体慢慢变得模糊。回过神来,发现天色已黑。
  依依不舍的将稿子放回原处,王不知叹息一声,对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黄世昌道:“黄老,我今不看完这部《西游记》,我就不走了!麻烦您赶快给我安排住宿酒食,什么时候我看完我再回家!要不,您就让我将这些手稿带走回家继续阅读。”
  黄世昌笑骂道:“你这孩子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无赖了?住我这里是不是?行,没问题!带走飞阳的手稿?那是绝对不行的!”
  王不知说道:“要不我先将这部手稿拿回家里,比着抄写一遍后,再将它给您送来?”
  黄世昌道:“想也别想!此稿价值无可估量!只凭此书,飞阳便可名标青史,万古流传!这部手稿,却是《西游记》原书原稿,价值之大,可想而知!”
  王不知心下失望,摇头道:“那我明天再来!”
  黄世昌道:“此书怎么样?”
  王不知叹道:“我已经没有资格来评价此书,现在只想回家好好的睡一觉,明天好带几个人来,将这部书抄写一遍,供报社内部人员观阅。”
  黄世昌问:“什么时候刊登发表?”
  王不知摇头道:“和全体员工商量一下再说吧。”
  走出黄家大宅时,王不知嘴里喃喃自语,“金猴奋起千钧棒?嘿嘿,这一棒子果然厉害!”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作序
更新时间2015…3…18 23:13:41  字数:2220

 到得第二天,王不知领着几个文学社里的职员拿着纸笔来到了黄世昌的家里。
  来之前,几个社里的小青年还不太乐意,对于王不知指使他们干这些琐碎活打心眼里不痛快。
  同时对王不知所说的李飞阳又有了一部绝世名篇之言都是不信,觉得王不知是夸大之词。
  等到了黄世昌家里,看到黄世昌珍而重之的将一摞毛笔手稿摆到众人面前,几人本来放松的表情开始变得郑重起来。
  连黄世昌都对眼前的稿子如此重视,可见眼前这一摞手稿的重要性,对于王不知所说的关于李飞阳这部手稿的话,几人开始有点相信了。
  打开了手稿,黄世昌将其按照人头均分成几份,一人一份,说道:“孩子们,这些手稿可要仔细看着点,你们抄写归抄写,可别给弄污损了!”
  王不知急忙道:“我已经再三吩咐了他们几个,不会出什么问题的,黄老您就放心吧。”
  黄世昌道:“我还真不放心!我要看着你们几个写,谁写完一页,就将抄写完的稿子还给我,我再从新整理一下。”
  王不知苦笑不得,“老先生,您连手底下几套大宅子都能随手送人,怎么今天这几张飞阳的手稿就这么重视起来了?就算是真丢了,到时候再让李飞阳给你从新写上一部就是了!”
  黄世昌摇头道:“这部手稿与别的手稿不同,你仔细看看,上千张纸张,每一张纸上面的毛笔小楷都是工工整整,笔画丝毫不乱,毫无急躁之意,一直到小说的最后结尾处,字体也还是工整如初。飞阳这小子的书法我见过几次,都是写给我三子征农的一些古诗词,所用字体皆是行书,我这还是第一次见他规规矩矩的用正楷写字,由此可见李飞阳对这部小说的重视程度。”
  黄世昌笑着对王不知道:“飞阳将这部书的书稿寄给我,目的就是想让我帮忙将他这部书给出版发行,至于这报酬就是他费尽心力写的这部书稿!凭他的书法造诣,再加上这是《西游记》这部书的原稿,这一摞稿纸所代表的意义可就不一般了!”
  王不知听完黄世昌的解释,笑道:“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还是您想的周全。”对身边忙着抄写的手下职工道:“都仔细点啊,别给弄皱了,弄污了!”
  抄写之人纷纷点头。
  李飞阳的毛笔字那可是从上一世就开始学习的,再加上在这个世界十多年的磨练,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刻光是看这些稿子上的毛笔小楷字,对这些抄写员们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抄写员就没有不爱书法的,今天见到李飞阳的手稿,都是眼前一亮,摇头晃脑的欣赏了半天,才拿出纸笔对着手稿伏案抄写。
  整整抄写了三天,终于将这部小说抄写完毕。被《西游记》这部小说冲击的有点迷糊的王不知也已经冷静下来,开始和黄世昌讨论这部《西游记》的来龙去脉。
  黄世昌叹道:“飞阳这小子有心啊,竟然这么关注民间故事,鬼神传说,一个玄奘大师西去取经的故事,被他这么加工润色一番,忽然就变成了黄煌巨著,绝世名篇。”
  王不知道:“关键这小子还是用的古白话文来写作,里面穿插诗词歌赋,上口小曲儿,做的当真是花团锦簇,不让古人。我前几天刚给他说,让他拿出一篇好的作品来,也好堵一堵圈子里对他年龄学问的攻击言论,没想到,这才几天,他就给我们一个这么大的’惊喜’!他这是向世人展现他的实力呢!”
  黄世昌道:“他确实有这个底气对如今的文化圈进行冷嘲热讽!这部书一出,整个文学界估计要消停一阵子了!”
  其实这个世界和李飞阳前世相差不大,除了少了一些大文豪与大文豪的作品之外,两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基本雷同。
  这个世界也有玄奘法师西行天竺取经之事,民间的剧场里面也有猪八戒背媳妇的一些小小戏曲儿,但都是不成系统,零零散散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
  如今《西游记》将这些小故事一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合乎逻辑的一部长篇故事,对于经常到民间采风的王不知与黄世昌来说,这部书的诞生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些民间传说许多人都知道,李飞阳将他们编辑成册,合为一部小说中的内容,倒也说的通。至于李飞阳为什么要用古白话文来写作,那就只能理解成李飞阳有意显摆自己的古文造诣了!
  现在一看,怪不得人家显摆,人家的古文造诣果然了得!就看他这一部《西游记》,当今之世,还真不敢说能有几人能稳胜了他。
  几天后,王不知将《西游记》抄稿给了社长过目,同时也让全体编辑们一同审阅了李飞阳的这部《西游记》。
  这次就算是一直和王不知对着干的冯四年看完《西游记》之后,也少有的没有和王不知对着干,很干脆的通过了《西游记》的刊载。
  由于《西游记》是长篇小说,而《青年文学》是期刊杂志,不可能一下子将这部小说整个儿的刊载在杂志上面,因此只能分期刊登,这是《青年文学》自创刊以来,第一次连载长篇小说。
  以前杂志都是收录短篇小说和散文诗歌为主,时不时的有非常优秀的中篇小说,杂志也偶尔会增刊一次,将这篇中篇小说给刊行出去。但是连载长篇小说,却是前所未有之事。
  《西游记》刊登,如此有分量的文章自然要有人写编者按与序文。整个文学社里面的,就王不知的学问和冯四年的学问最大,写编者按的任务被众人一致推给他们两个人。
  王不知与冯四年两人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最后王不知说道:“老冯,这部书的序文我写不了,我估计你也够呛,我们还是找一个学界泰斗来作序吧。”
  冯四年道:“依你就是!”
  最后还是找到了黄世昌身上。
  说明来意后,黄世昌欣然作序;却是一首打油诗:
  莫道作者意气昌,
  谁人少年不轻狂?
  昔日接舆笑孔丘,
  今朝纷纷说飞阳。
  轻言慢语无足论,
  名标青史乃华章。
  诸君且看《西游记》,
  一路西行费思量。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时俱寂
更新时间2015…3…20 0:09:39  字数:2544

 《青年文学》刊载李飞阳长篇小说的事情,很快传扬开来,惹得整个文坛议论纷纷。
  《青年文学》开前所未有之先河,竟然破例连载长篇小说,对于整个文化圈的人来说,都有点震动。
  作为一个国家一级杂志,竟然为一个人的作品做出破例之举,那么这部作品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但是,这部作品却偏偏是李飞阳写的!
  这让一帮子憋着气,自认为被李飞阳侮辱了的文化人感到由衷的郁闷。
  作为“倒李”的带头人,王石有自然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
  老头一脸不爽的将新出版的一本《青年文学》放在膝盖上,晃动着安乐椅,手指抚摸这杂志的封面,想看却又不敢看,摸了良久,终是将杂志打开。
  映入眼帘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李飞阳的《西游记》。
  看完李飞阳关于此书来历的荒唐言语,王石有撇了撇嘴,冲身边给自己续茶的老伴道:“附鬼神以博人眼球,这部书起点就不怎么样!无非神仙妖魔鬼怪之流,真不明白《青年文学》杂志为什么要给他开这个先例?”
  她老伴也是从事文学工作,对王石有与李飞阳的矛盾一清二楚,此刻听王石有这么说话,对于他口中的“他”,自然是明白说的是谁。
  当下笑道:“人家一个一级期刊,社里面那么多的饱学之士,难道还看不出一篇文章的好坏?你才看来几个字啊?就敢妄言指责?”
  王石有哼道:“沽名钓誉之徒,名不符实之辈,一个小屁孩,写一个前序,竟然还用古白话来写,他有这个底蕴吗?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