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妇人身上系着围裙,原本托在手里的大衣已经被放到了别处,头发已经花白,个头不高,但是显得很是精明干练,只是身子看着有点瘦弱。
  见到史云生回来,老妇人快步上前,“云生,你怎么才回来?下这么大雪,你身体又不好,干嘛要出去?这几个孩子是谁?”
  史云生为李飞阳几人介绍:“飞阳、春江、夫之,这是我母亲。妈,这是我在外面结识的几个小朋友,多亏了他们把我送到家里,不然的话,估计你又要去找邻居来抬我回家了。”
  老妇人脸上流露出感激的神情,道:“好孩子,都快进屋吧,外面冷,屋里还算暖和。”
  李飞阳知道她感激自己三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三人把史云生从风雪交加的天气里安安稳稳的送到了家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向史云生揭露出她这个母亲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而在背后遥遥跟随的事情。她不愿让自己的儿子知道他的母亲每天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而在儿子的身后紧紧相随,她不愿给孩子压力和当母亲的眼里孩子不必要的感动。
  在屋里把史云生重新端放到轮椅上,史云生的母亲拉开了电灯,阴暗的房屋开始变得明亮起来。其实因为下雪,光线已经屋子里光线早已经变得黑暗,应该是为了节省电费,屋里的灯泡才没有打开。
  房子一侧的山墙已经开裂,已经用水泥将裂缝填上,使得裂缝犹如一个长长的巨型蜈蚣蜿蜒曲折的伏在墙上,整个房子透露出一股子陈旧的气息,靠近墙角处有一张老式的黑漆木床,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房梁上用绳子吊着一个竹篮,篮子里有腊肉的气味传来,屋里中间有一个煤球炉子,此时炉火正旺,煤球眼里呼呼窜出红蓝相间的小火苗。一缕缕的细细的烟雾顺着小火苗往上空升腾扩散直至无影无踪。
  房屋中堂中间挂着福寿禄三星画像,画像下面是一个红漆的条几,条几的一头摆放着一个自鸣钟,钟摆此时正在卡吧卡巴的左右摆动。条几前面是一个矮矮的小方桌,小方桌上面是一个豁嘴的白瓷茶壶,茶壶四周摆了几个已经倒满了碎茶冲泡的黄绿色茶水的白瓷茶杯。
  小方桌四周是几个低低的小板凳,因为时间久远,已经被磨掉了油漆,黄白色的木头变得油光水滑。
  史云生不好意思道:“见笑了,家里什么都没有。大家先坐下吧。”
  几人落座,史云生的母亲开始收拾菜肉,厨房里面传出了当当当的切菜声。
  几人在房子里坐下后,史云生看向李飞阳,“飞阳,咱们初次相见,但是我却觉的我们好像认识了好久似的。”
  李飞阳笑道:“我也有这种感觉。”
  

第一百二十二章 在京都,意踌躇(三)
更新时间2015…1…6 23:37:37  字数:2916

 火锅是李飞阳几人来到时候在集贸市场的商店里买的,圆形铜锅,中间一个圆筒小烟囱。
  此时火锅地下的精炭烧的正旺,火锅里的汤料已经沸腾开来。赵春江拿着小碗里配好的酱料,问李飞阳:“大哥,开吃吧?都冻了一天了,饿死了!”
  李飞阳道:“等会儿,让伯母落座再说吃的事情。”
  史云生笑道:“不用等她了,大家在外面冻了半天,先吃点暖和暖和吧。”
  李飞阳坚持道:“不急,伯母来了再说。”
  李飞阳不动筷子,谢夫之与赵春江也不敢乱动,等了一会儿,史云生的母亲走进房屋:“飞阳,春江,你们几个怎么不吃啊?云生,你这孩子,怎么招待客人的?”
  史云生道:“飞阳非得等你来,才让动筷子。我劝了半天也不行。”
  老妇人责怪道:“这孩子,等我干什么?你们吃你们的,不用管我!
  李飞阳道:“这哪成?您是长辈,得您先吃才行。”
  老妇人争不过李飞阳,也挨着桌子斜斜的坐了下来。
  李飞阳吩咐谢夫之道:“老二,赶快把菜放进去!”
  谢夫之把羊肉卷分成几份,各人面前分了一盘,丸子蔬菜开始往汤水里添加。
  水开的正欢,切的薄薄的肉片放进去片刻,再捞出来也就熟了。水汽蒸腾,香气慢慢的扩散开来,老妇人也开始提筷子为史云生捞菜吃。
  吃了几口,李飞阳舒服的叹道:“冬天时节,几个人围炉吃火锅,当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忽然想到唐人的一句小诗,正符合当前景象。”
  史云生问道:“唐诗多且好,不知飞阳说的是哪一首小诗?”
  李飞阳道:“是唐朝白居易的小诗。”
  “白居易?是哪位诗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史云生很好奇。
  李飞阳朗诵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史云生眼睛一亮,鼓掌叫好道;“妙啊,这首诗这么清新脱俗,但《全唐诗》上面却没有摘录,实在是古人之过也!”
  赵春江道:“我们大哥老是整一些我们没有听过的古诗,说一些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古人,我都查过了,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他说的那些个诗人。明明是他做的诗,偏偏骗我们说是别人做的。”
  李飞阳道:“别在这儿瞎说!这些古诗我怎么能做得出来?别让史大哥笑话我们自大狂妄。”
  史云生道:“能以十五六岁年纪就写出了不少有重量的文章的少年天才,写出这么优秀的古诗,其实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你说是不是飞阳?”
  李飞阳笑道:“我这哪能称得上什么天才?史大哥过奖了。”
  史云生指着李飞阳道:“好家伙,我一开始还以为你和写书的李飞阳是同名同姓之人,写书的李飞阳才十五六岁,但是你因为过于沉静,个头又高,显得年龄偏大一点,和我想象当中的小作家李飞阳不太一样,就没有往你身上想,没想到还真的是你!”
  李飞阳不好意思道:“不是故意隐瞒,我总不能见一个人就说我是李飞阳吧?在大多数人们眼里,李飞阳是谁啊?或许人家根本就没听说过我呢。咱也不能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
  史云生道:“是啊,千万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我当初刚刚在《青年文学》上面发表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兴奋的一夜都没有睡好,逢人便谈我发表文章的事儿,可是大部分听众只是哼哼哈哈的恭喜几句,然后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去,丝毫不以为意。”
  他叹道:“我自己觉得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眼里也就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罢了!”
  李飞阳举杯道:“那么,就为这句‘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干一杯吧。”
  史云生哈哈大笑:“确实应该为这句话干杯!”
  端起酒杯和李飞阳碰了碰,一饮而尽。
  酒是陈年老酒,活泼泼的顺着食道游进胃里,身上顿时一暖,额头很快就出来一层细汗,史云生赞道:“真是好酒,多长时间没有喝道这种好酒了!”
  史云生的母亲道:“少喝酒,多吃菜,你身体不好,自己也多注意才是。”
  这顿火锅,在李飞阳几人眼里算不得什么,但是对史云生母子来说,已经是极为丰盛的一顿大餐了。
  虽然在饭桌上史云生屡屡劝菜,但是李飞阳几人加起来吃的东西也未必有他自己吃得多。
  一顿饭吃完,天色已经大黑,李飞阳几人告辞。
  出了小院,外面白雪茫茫,就算是天上没有星月,路面上依旧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史云生母亲送出了好远,一个劲儿的感谢李飞阳:“飞阳,太感谢你了!云生心思重,我担心他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就时常在后面跟着他,但是又担心他发现我跟着他,让他觉得不自在,就不敢让他发现。今天这次多亏你打掩护,不然,被云生发现的话,估计他心里会更不好受。”
  李飞阳道:“就这一直暗暗跟着他么?您就不为自己的身体多考虑一下?”
  老妇人笑道:“我这把老骨头有什么可考虑的?云生双腿没有了知觉,我知道他心里苦,现在最重要的是看好他,不让他出事!只要他平平安安的,我怎么着都行!”
  李飞阳从大衣里摸出一叠钞票,“阿姨,不敢说是帮助,只能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我和史大哥一见如故,总不能看着他挨饿受冻,这些钱您先收着,虽然不多,好歹也能应应急。”
  老妇人接过钞票,道:“飞阳,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云生每周都要到医院打吊瓶,他父亲早早的就去了,家里一直不景气,他又得了这么一个病,我还得上班,还得照顾他,家里要不是亲戚朋友帮衬,政府的救济,早就撑不下去了!”
  李飞阳道:“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几人走了好远,回头望时,老妇人还呆呆的站在门口,冷风吹来,白发飘散,越发显得凄凉孤单。
  谢夫之感叹道:“这位史大哥的母亲真好!也真可怜!大哥咱们帮帮他吧?”
  李飞阳笑道:“都喊他一声大哥了,怎能不帮一把?只是现在为时过早,人在逆境,最能让人的潜力爆发,许多不世名篇都是作家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能不能迈过这道坎,看他以后的作品就知道了!”
  叶子落尽的枯树在这个白雪铺地的夜里,一棵棵黑杵杵的站立在道路两旁,枝桠乱伸,每个枝条上面都有积雪覆盖,黑得枝,白的雪,层次分明,所谓银妆素裹也就是这种意境了。
  走了一段路,李飞阳道:“二位,说说吧,在地坛那里因为什么打起来了?”
  赵春江低头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不在现场,等我到的时候,二哥就已经把那几个人给打了!具体是什么事情,还得二哥来说!”
  李飞阳看向谢夫之;“既然如此,那就你来说。”
  谢夫之道:“事情是上一周的事情,前几天我在戏剧学院学表演,跟一个女同学搭档演一个小品,演到一半的时候,有几个到表演厅里面闹事,要把那个女生带走。我一开始以为那几个人是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