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新革命-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行政力量打败的。
  许瑞洪本人回家赋闲,带走了他的轿车和他的公寓。这一年他50岁,觉得自己尚有余力,却又无心回天。偶然路过那个曾经带给他万般荣耀的〃大厦〃,走进去追昔抚今,但见喷泉不再涌水,花坛不再争艳。那间巨大豪华的办公室已被分割成若干方格子,里面坐着一些嘴上没毛的年轻人。打开浴室的门朝里面望去,一阵霉味迎面而来,尘土飞扬,废纸、旧书、破桌、乱椅,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掩埋了他的引以为荣的豪华浴缸和镀金水龙头。一切都像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
S久S久E电E子V书:HOUHOU 网络收集提供下载,更多精彩请关注S久S久T电T子T书。99 121。 SA
  第59节:英雄末路(7)

  华科的变故给了中关村一个明显征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冲突成为一种越来越现实的威胁。自从〃电子一条街〃的开拓时代以来,还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此前我们曾经提到,当代中国的历史脉络,是政府先于社会而成立。在形成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团体之前,先要形成有效的行政力量,促使人民接受。这一条并不适于80年代的中关村。可是随着90年代政府力量的大规模介入,中关村不再是一块自由主义者的沃土。有一阵子,公司经理们开始怀念胡昭广。这位昔日的试验区主任从来不干涉他们的事。他不仅不是麻烦的制造者,而且一旦需要,他还会忙不迭地跑来替他们〃擦屁股〃。这情形甚至在中关村引起一个离奇的传说:要是胡昭广不离开,一切麻烦都不会发生。他们无从想像,一场麻烦正在酝酿之中,而这位胡副市长要为此负很大责任。
  当年胡昭广在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和海淀区区长任内,有个重要步骤,就是命令区政府官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试验区的事。这在事实上造成了中关村的两种行政力量……区政府机关和试验区办公室。正因为胡昭广把所有权力归属试验区,所以连续几任海淀区政府都不能采取直接行动对中关村施加影响。一个政府居然不能指挥自己属下一片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土地,这在共产党50年的执政史上前所未有。更加严重的是,当胡昭广1993年升任北京市副市长之后,立即变本加厉地提出,在整个北京建立起〃一区多园〃的行政构架。他试图取消原有的试验区办公室,另行组建一个隶属于市政府的管理委员会,统辖海淀园、丰台园和昌平园。这一想法后来被人们恰如其分地概括为〃大管委〃。在基层政府的官员们看来,这就不仅仅是大权旁落,而且分明是把自己嘴边的一块肥肉捞到别人碗里,所以立即群起反击。
  胡昭广说服了自己的上级……市委书记陈希同和市长李其炎,却无力说服那些下级官员,只好静观事变,任由自己的方案被束之高阁。倒是中央政府显示出更加急切的心情。科技部发布文件催促北京成立〃大管委会〃。这陈希同还没有行动起来,就出了问题。1995年4月27日晚,有关方面来到台基厂大街北京市党政机关大楼里。宣布副市长王宝森的经济问题涉及到陈希同,所以中央已经批准陈希同引咎辞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常委和委员。陈没有到场,他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隔离审查了。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副市长,胡昭广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非把〃大管委〃的事情放下不可啦。
  他按下性子,退避三舍。就这样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却不料,他在这里隐忍不发,海淀区政府却要反守为攻。
  1996年春天,一场面对面的冲突出现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胡副市长成了一群人民代表的攻击目标,攻击的源头来自海淀。吴守伦再次成为攻击者的领袖。他当众指出胡昭广逆改革潮流而动,理由是,整个中国都在下放权力,而这个人却在试图把试验区的领导权力往上收。又指控,胡的行为是一个密谋,因为那份成立〃大管委〃的计划书已经八易其稿,居然还不让海淀区知道。他越说越激烈,把手指向胡昭广:〃你要弄清楚,海淀区这几年除了这个试验区,什么都没有。你要把这个地方拿走,你触犯了海淀的利益,能行吗?〃胡昭广赶紧表白,说他的计划〃不会侵占海淀区的任何利益,只不过是想要更多地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把试验区做得更好〃。但是那些来自海淀的人民代表不由分说,前赴后继,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锋芒很快转向胡昭广本人的德行。有人说他出卖海淀。有人说,他自己也不干净,占着三套住房,白天坐国产车,晚上坐进口车。会场人声鼎沸,气氛紧张。到最后,有人终于喊出〃查他腐败〃。还有人什么都不说,只一个劲儿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自从〃文革〃结束以后,胡昭广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他孤立无援,不免义愤填膺,激烈的情绪让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咬牙切齿地说:〃我可以不当这个副市长〃。李其炎市长也在当场,眼见属下失态,赶紧出来打圆场,叫他不要说气话。胡昭广于是情绪稍定,正色对吴守伦说:〃你也是人大代表,我也是人大代表。我今天坐在副市长的位置上,不跟你们争。再过几年,我什么官都不是的时候,咱们再坐在这里论个是非。〃

  第60节:英雄末路(8)

  这是一次奇特的交锋,像是两个早已心怀不满的人的争吵,而不是讲理。双方都认定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但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去问一问中关村的企业是怎么想的。吴守伦直截了当,咄咄逼人。胡昭广躲躲闪闪,却又固执己见。吴守伦像是在捍卫自己的家乡父老。胡昭广则极力显示出胸怀大局。很显然,当时大形势中的某些东西让这位副市长感到不安。国家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全球化的浪潮也在推波助澜。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金净流入国〃。然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似乎比资本的潮流还要汹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科技园抱以同样的热情。在过去5年里,全世界把科技园从400家发展到超过1000家。中国人也是一样,就从1995年夏天开始,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在谈到〃高新技术〃时,已经不是说〃中关村〃,而是说〃五十二〃。徐冠华是这样说的,朱丽兰是这样说的,宋健是这样说的,就连李铁映和李岚清也是这样说的。所谓〃五十二〃,是说1991年和1992年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它们全都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此外还有至少80个省部一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根据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呈递国务院的一份报告,这个〃五十二〃只占全国城市总体规划面积1/50的土地,却聚集着50%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在这一年确认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0家,有83万人在里面工作,他们在12个月中花了62?35亿元去研究新技术,生产13000种新产品,卖出853亿元的货。事情很明显,中关村不再是科技园区的〃垄断者〃,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动员更多的资源、更大的权力,那么它连〃领先者〃的地位也要动摇,而建立〃大管委会〃正是让中关村得到这一切的最好途径。
  党的下级官员反对胡昭广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海淀区的利益遭到侵蚀。应当说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依据我们国家的既定税制,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所纳税款,均须在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其比例依照各自地位强弱,讨价还价,此起彼落。比如海淀区政府一直期望能够得到全部税收的55%,但是多年以来从来没能超过50%。〃比例分成非常重要〃,当过海淀区委书记的沈仁道说。因为按照当时海淀区的财政收入状况,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将使政府钱库减少2000万元。他们很自然地担心,一旦胡昭广所谓〃大管委会〃成为现实,区政府所能得到的分税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为了让他们放心,胡昭广反复保证:〃海淀区当初捞多少,以后还是捞多少。〃可是地方官员已经失去对他的信任。多年以后胡昭广倡导的〃大管委会〃终于成立,吴守伦也冷静下来,承认胡的想法不是全无道理,自己当初〃有些批评的根据不太充分〃,可是一谈到胡昭广的这个承诺,还是大摇其头,言辞中充满愤怒:
  凌志军:胡昭广给我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说,他并不想把原来属于海淀区的利益拿走。
  吴守伦: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
  凌志军:你说说看。
  吴守伦:土地是谁的?
  凌志军:你是说土地的权利?土地的批租权?
  吴守伦:整个试验区的土地,是谁的?
  凌志军:原来是属于海淀区的。
  吴守伦:对呀!
  凌志军:你的意思是,大管委会一成立,就会把海淀区对土地的批租权拿走了?
  吴守伦:不是这么简单。是把海淀区的总的管理权拿走了,让海淀区没有多少发言权了。
  这些话清楚地暴露出,官员之间的争吵无论冠以多么堂皇的理由,其焦点无非是两个字:〃权〃和〃钱〃。同时这位人民代表还在无意间指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确切计算出海淀区将会为此付出多少税收的代价,更大的问题是那些伴随着行政权和话语权的无形利益。
  某些官员总是自诩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实他们不仅拥有私利,而且彼此不能和谐,频起争端。他们总是以为政府行政的最大障碍在于民间,殊不知他们推行自己方针的障碍常常是他们自己。北京市和海淀区的这场冲突,花费两年时间才算有了结果。在这漫长的争执、拖延和等待中,海淀区的领导者渐由新人替换,吴守伦也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到了1997年,〃大管委会〃终于成立,它的倡导者胡昭广也退休了。然而争论还是不能平息,它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涌出,横生事端,令中关村的政府行政秩序充满变数。


  第四部分

  第61节:三次浪潮,潮起潮落(1)

  207第十四章三次浪潮,潮起潮落……中关村这个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