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究竟多彪悍-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与秦国没有任何渊源、与政治没有任何渊源的商人,就在昭襄王的晚期,突如其来地楔入了秦国的政治,替秦国栽培了一个大帝国的君主。
  这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商人,就是吕不韦。
  在春秋战国时代,专业的经商者据说大多来自殷商贵族的后裔,所以周朝的统治者对他们存有戒心。那时候商人很活跃,冲破列国壁垒,奔走四方,可是从事政治的商人很少,只有管仲勉强算一个。
  吕不韦的这次从政,实属偶然,否则他就是千千万万被历史埋没的商人富户之一。而他的这次偶然从政,却大大改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
  吕不韦的出身很普通,普通到他究竟是哪一国人,到现在都还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卫国濮阳人,这地方今天也还叫濮阳,属河南地面。
  卫国原先算是个大国,但是后来衰微了,卫君的爵位在不断降级,地盘也一天天缩小。它现在存在的意义,就是等着被哪个大国给一口吞掉。
  可是卫国却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它先前给秦国贡献过一个商鞅,让秦国起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现在它又要给秦国贡献一个吕不韦了,让秦国来结束东周500年以来的礼崩乐坏。
  吕不韦出生于商人家庭,自幼喜欢读诗书,还研究过黄帝是怎么做天下之主的。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由青少年时的志向所决定的,吕不韦如果小时候只研究怎么摆弄算筹,那就绝无可能成为秦帝国的设计师。
  他早先是在濮阳、邯郸和韩国的阳翟(今河南禹县)一带跑买卖,挣到了千金家财,后来就长期住在邯郸经商。
  赵国邯郸这个地方,因为有成语“邯郸学步”的缘故,说起来似乎有点搞笑的意思;而实际上在春秋战国,这座城堪称伟大之城,规模为各诸侯国的王城之最。
  
  第二十章范雎请罪(4)
  
  就在旅居邯郸的时候,吕不韦碰到了一个人——潦倒在邯郸的秦王孙异人。
  后来挂在吕不韦名下的学术着作《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句话:“凡遇,合也。”意思是说,凡是机遇,就是各种因素都凑齐了。
  吕不韦和异人的相撞,就是各种因素都凑齐了。
  这个异人(后改名为子楚)遇见吕不韦的时候,正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他只是太子安国君20多个儿子中的一个,既不是长子,生母夏姬也不得宠,虽是昭襄王的王孙,却是无足轻重的一个。
  当年昭襄王为了集中力量攻楚国,与赵惠文王定了渑池之会,于一念之间,就把连话都还不会说的小异人打发到赵国为质了。
  昭襄王与赵国结盟只是权宜之计,等打败了楚国,很快就与赵国翻了脸,两国越打越激烈,直至长平之战杀红了眼。可是异人却一直在邯郸没撤回,一晃就是20多年。他这个“庶出”的王孙,成了一个无实际意义的人质。秦国根本就没打算往回要,赵国也只当他是个废物。
  两国交恶,赵降卒被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不杀异人作为报复就很不错了,对待异人,也就当养了条流浪狗,给他的车子很破,待遇极低。
  异人就这么渐渐长大,在贫寒中挨到了而立之年,不仅娶不上老婆,连个相好的都没有,郁闷至至。
  吕不韦见到他后,不禁动了怜悯之心,并且想到了更深的一层,大呼:“此奇货可居!”
  吕不韦回家后,问父亲:“爹,种田赢利能有几倍?”
  他爹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做珠宝生意的赢利呢?”
  老爹说:“百倍吧。”
  吕不韦又问:“立国家之主,赢利几倍?”
  老爹吃了一惊,答曰:“无数。”
  吕不韦拍一下掌:“如今拼命种田,不得温饱;但是建国立君,好处可以传给后代。我就要干这么一件事了。”
  于是吕不韦再次去见异人,开口就说:“我能光大您的门庭!”
  异人根本没把这下九流的商人放在眼里:“你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说:“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我家门庭,要靠您的门庭光大而光大啊。”
  异人一听,这绕口令似的话里,大有深意呀!于是赶紧招呼吕不韦坐下,两人开始深谈。
  吕不韦就掏心掏肺地说开了:“您爷爷秦王,老了。您爹安国君已经立为太子。我听说安国君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可是贵国对立太子继承人说了算的,还真就只有华阳夫人一个人。您兄弟20余人,您又居中,不怎么被您爷爷和爹喜欢,所以‘久质诸侯’。等大王一死,安国君立为王,您怎么能有机会和长子,还有那些朝夕围着老爹转的其他公子争做太子呢?”
  异人赶紧请教办法。
  吕不韦就说:“您不光是穷,还客居在这儿,要是没有孝敬您长辈和结交宾客的钱,那哪儿成?不韦虽贫(谦逊语),请让我用千金为您往西边跑一趟,疏通疏通您老爹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您为继承人。”
  这话说得异人精神一振,知道这吕不韦绝非常人。
  异人的大哥、安国君的长子公子傒,与华阳夫人不睦,这是公开的秘密。吕不韦要做的文章,就是从这儿做起。
  异人大喜,激动得赶紧叩头,当场发誓说:“先生此计若成,我愿把秦国分了,与您共享。”
  吕不韦说:“子傒按顺序是要继承君位的,又有他母亲在宫中。您没有母亲在宫中,又寄居在这个不可测之国,一旦两国毁约,您立刻化为粪土。您就听我的吧,想法子回国,去做秦国之主。我给您跑一趟,秦国必然会来接您回去。”
  这个邯郸之夜,异人的寓所里一灯如豆。两个四十不到的大男人,猛地找到了人生的阳关大道。
  他们一个有钱、有心计,一个有身份、有机会,于是就决定了要干。如果不干的话,历史的潮水就将把他们永远淹没;而他们一旦决定干了,也就决定了华夏族群往后两千年的命运。
  吕不韦把政治当成了交易,他的这种思维方式,一般都有效。他进行的第一笔投资,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让他广交宾客,也改善一下生活。然后,又拿出500金买了奇珍异宝,自己入秦去游说。
  游说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来自楚国,她并不是安国君的正妻,而是爱姬,但却牢牢掌控了这个太子的一切,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子嗣。将来安国君能当秦王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安国君“百年”以后怎么办?这是华阳夫人心头的一大隐忧。
  
  第二十章范雎请罪(5)
  
  这就是吕不韦看到的“商机”。他先攻外围,去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请那位老姐把珍宝、华服转交给华阳夫人。顺便就说到了在赵国的邻居异人,说异人聪明贤能,在邯郸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还常对人家说“我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这种奉承话只有傻瓜才信,但人一坐上高位,多半嗅觉就不灵。华阳夫人收到了礼物,竟高兴得心花怒放,真是凭空来了一个孝子!
  吕不韦又通过那老姐传话说:“以美色来侍奉人,色衰则爱驰(咱就实事求是地说吧),您现在很受太子安国君宠爱,可惜没有儿子,不如趁早在诸公子中找一个才德兼备的认作儿子,立为嫡子,将来安国君百年后,是您这儿子即位,您仍有权势。这就是所谓一句话惠及万代呀!不在花容月貌时树立根本,等衰老时说话还有人听吗?那么,要选的贤能公子,我看异人就正合适。”
  这个建议,挠到了华阳夫人的痒处,没有什么说辞比长远利益更能打动人的。于是华阳夫人开始对安国君吹枕头风,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个继承人的问题,而且还逼得安国君诅咒发誓,刻了玉符作为凭信,立异人为嫡嗣。
  可是这时候昭襄王还没死呢,正和赵国较着劲,跟他说把王孙异人接回来,是大大地不合时宜。于是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托吕不韦给异人送了好多礼物,据说是黄金300镒、华服一箱,又请吕不韦做异人的老师。如此一来,异人在诸侯中的名声就越来越大了——秦国,早晚是要归这个人管的。
  吕不韦忙了一气,大功告成,这可不是牟利百倍的问题,而是1000金买到了一个超级大国!
  那时的赵国邯郸,是繁华鼎盛之都。你想想,连邯郸人走路的样子都是各国少年学习的榜样,可见它的时尚之影响力。邯郸的有钱人,家里都养了一些小姐,请人到家来吃饭时,就让小姐出来歌舞助兴。
  这种小姐的名称就叫姑娘,按那时候的叫法,听起来不雅,写起来却很雅,叫做“姬”。
  吕不韦就娶了这样一个漂亮小姐,叫赵姬,而且已经有了身孕。异人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了赵姬,竟神魂颠倒,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
  这不是夺人之爱吗?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自己为异人已破费了不少家财,为钓住这个奇货,又何必吝惜一个女子?于是转怒为喜,拱手奉送。
  这个女子,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史书上说她叫“赵姬”,意思就是赵国的姑娘。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赵姬隐瞒了怀有身孕的事,归了异人之后到了临产期,生了个男孩,取名为政。
  这个“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第二十一章《吕氏春秋》是伟大的治国纲领(1)
  
  司马迁的这一笔,引来了后世千年的争论:赵姬若事先就有了身孕,那岂不是吕不韦的种了吗?这种隐私的事,他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争论了两千年,到现在也弄不清楚,我们可以把它忽略掉。
  小男孩的出生,是在昭襄王四十八年的正月,因此取名为“政”。又因是出生于赵国,所以叫赵政。
  小孩子一生下来,异人就正式娶赵姬为夫人。
  政长到两岁时,秦国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