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战斗力提高了一大截。

此后,公孙瓒带领这支队伍,活动范围一点点在辽东扩大,由于对异族作战不断胜利,公孙瓒的名声就越响,也就让更多的豪杰主动投奔公孙瓒。第二年底,公孙瓒从一年前起家时的五百人,扩展到了八千多人。

随着兵力逐渐雄厚,应属下和辽东诸郡请求,公孙瓒将打击异族的范围从辽东一郡,扩大到了整个大半个幽州,从某种意义说,因为公孙瓒在辽东的崛起,他一个人保全了大半个幽州的平安。

按照鲜卑人地域划分,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北部就活动着东部和中部鲜卑人,鲜卑人活动区域东边还有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乌桓,乌桓的东边还有夫余等异族。如此多的异族,每年秋天对幽州侵犯的力度有多强,也只有遭遇异族祸患的辽东汉人知道。

但是,不管这些异族究竟是鲜卑乌桓还是夫余,公孙瓒从来没有因为敌人强大而气馁过,依托辽东汉人对公孙瓒无私的支持,公孙瓒以八千人马硬是顶住了所有的异族。

当然,如果公孙瓒每次不是以少胜多,而且对待异族手段相当血腥,就以他八千人马无论如何也不是任何一个异族的对手。

公孙瓒又和刘谦不同,刘谦自带兵打仗就开始玩弄阴谋,每次战役中都能在刘谦那里看到无数的阴谋,公孙瓒则是每次作战都是正面开战,依靠高昂的士气和军队高超的战斗力,从正面堂堂正正击败任何的敌人。

有人说过,公孙瓒的军队每次作战都减员很大,可是谁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公孙瓒军队如何减员,只要回到驻地一点时间,不久后又是满员的铁军。大量的战斗会有很大牺牲,可是在频繁战斗中,公孙瓒军也获得了其他军队获得不了的战斗技能。

辽东靠近异族,辽东的汉人几乎人人都会骑射,他们所缺的只是一个能够领导他们不断打胜仗的将领。原来就有一定基础的新兵,在接受战斗经验丰富老兵倾囊相授之后,他们很快就变成了合格战士,并且是技战术超过其他骑兵的合格战士。

军队战斗力是一个方面,公孙瓒优秀的骑兵指挥也是一个方面,这些都保证他们可以轻松战败异族,从而让和公孙瓒交过手的异族害怕。而最后一个让异族害怕公孙瓒的地方,就是公孙瓒和刘谦一样对待异族残酷无情了,但凡被他打败的异族从不留活口,而且屠杀的手段相当残忍。

故而,公孙瓒不但在辽东汉人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辽东地区的异族中公孙瓒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名字,据说一些异族见孩子哭闹心烦,马上吓唬说公孙瓒来了,哭闹的小孩立刻就停止了哭泣。

异族对汉地的侵犯,一般情况下都是各个部落自己的事,异族首领是不会轻易出手的,因为他们一旦出手立刻就变成了国与国的战争。和连亲卫队一直跟随者檀石槐和和连,没有机会到辽东和公孙瓒过招,可是公孙瓒这个名字他们可是早就听得耳朵生茧子了。

如果是在平时,他们就算是遇到了公孙瓒,无非是心中忌惮一点而已,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失去和公孙瓒交手的勇气。可是在眼下连连失败阴影下,在浑身是伤体力消耗严重的局面下,尽管公孙瓒只带了一千多人,和他们人数基本相等,但是他们却他们胆怯了,害怕了。

公孙瓒没有使用刘谦军一直赖以取胜的连弩,而是采用他们一般的正面作战方式,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对着鲜卑人冲过去。

当初公孙瓒在冀州失败,只剩下三千多兵马,可是这三千多兵马是他多年积蓄的老底子,而深知这一点的刘谦也没有将这些人改编走的想法,为此这些人一直跟着公孙瓒转战南北。由于刘谦军每次都是因为高人一筹的战术,打起仗来格外顺利,故而公孙瓒这支人马伤亡并不是很重,现在仍然还有三千人的编制。

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使用的弓箭和汉军稍微不同,白马义从本身出身辽东精于射术,公孙瓒根据这一点,就重点训练白马义从使用强弓。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军队能够使用三石强弓的都属于神射手级别,可是在白马义从中,使用三石强弓只是一个基本要求罢了。

如果刘谦没有研制出连弩,弩箭射击速度根本没法和弓箭相比,白马义从最高射击速度甚至达到过弩机的十二倍,也正是因为弓箭设计速度快,可以更好杀死敌人,所以公孙瓒干脆在他的军队中丢弃了弩机,而选择了一直使用的三石强弓。

三石强弓威力惊人,射程足可达到一百五十步,射程远远超过了一般弓箭的一百步标准,加上精确的射击技巧,这就让公孙瓒的白马义在和异族战斗中从立足于不败之地。

“杀”

看到敌人即将进入射程,公孙瓒早早算准了强弓的提前量问题,取出三石强弓对着一百五十步外的鲜卑人射去,随着公孙瓒的动作,他身后的一千五百名白马义从立刻弯弓搭箭,急速对着和连亲卫队连射了三箭。

三箭射完,一千多名和连亲卫队顿时又减少了三百多人,伤亡如此之小,还得感谢他们身上那些从汉人那里得到的铠甲。若不然,以他们几乎人人身上都留下箭矢旋转敲出的凹点来算,估计此刻他们已经全部阵亡了。

公孙瓒三连射的时候,鲜卑人也在匆忙中对公孙瓒实行了还射,可是公孙瓒白马义护身瘊子甲岂是凡物,加上他们惊慌失措中准头有些失准,居然没有给白马义从制造出任何伤亡。

以和连亲卫队的固性思考,白马义从三连射之后,由于距离拉得过近白马义从就应该抽出武器正面厮杀了。可是白马义从却出人意料的放弃了正面厮杀,而是在他们面前四十步的时候,以一个难度非常高的转向动作,向一旁驰去,硬生生将他们给绕了过去。

更令他们意想不到,公孙瓒在带领白马义从高速转向后,竟然不看前面路况,转身挽弓对着他们又射击了一轮,结果这一轮齐射给纷纷抽出武器准备近身作战的鲜卑人以重创。四十步距离,三石强弓已经可以撕破明光铠,那就更不用提一些射中铠甲结合处的致命杀伤了。

又是三百多鲜卑人带着遗憾饮血落马,还有一百多鲜卑人被这轮打击给弄成重伤,从而失去了作战能力。望着同伴短时间减少以一半,剩下的鲜卑人脸色晦暗无比,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今天就是他们的末日。

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况眼前这些鲜卑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战士,既然知道今天结果已经注定,他们彻底放弃了逃亡的念头,纷纷萌发死志要和白马义从死战到底。

精锐的精锐确实极不简单,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和连亲卫队就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他们几乎以甚至比白马义从还要快一点的速度挽弓射箭,决心要给这些后背即将漏给他们的白马义从一个教训。

可惜,事实又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这些马上就要将那个后背漏给他们的白马义从,竟然很为反常的转身回射。这样,双方的弓箭几乎同时离开弓弦,白马义从队伍最后倒下六人,而白马义从这个令鲜卑人出乎意料之举,却又给鲜卑人制造了两百多人的伤亡。

望着逐渐远去准备转向杀回来的白马义从,剩下的三百多名鲜卑人没有再鼓励士气准备作战,而是先是露出不置信的神色,最后变成了苦笑。

背后回身射击,这个动作看似很简单,当然,如果是一个人做这样的动作,确实很简单。可是要很多人同时做这个动作,不伤害自己人还能杀伤敌人,这一点就不寻常了。不管亲卫队以前拥有如何辉煌的历史,无论他们以前拥有多少的骄傲,他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他们做不到。

他们做不到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是草原人,不管是匈奴最为强大的时候还是鲜卑后来的崛起,草原上不会大量设立常备军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草原上也不全是青草,就算是全是青草,可是青草变不出粮食来。当一个部落微小的时候,只要拥有足够大的草场,就可以养成很多食用的牛羊,保证他们可以填饱肚子。可是随着草原上人口不断增加而草场却因为过度放牧而沙漠化,他们只有跑更远的地方才能保证他们吃饱饭。

吃饭这个问题就决定了牧民必须每年管理好他们的牛羊,吃饭这个问题也决定了草原之主不可能拥有大规模常备军。

如果非要穷兵赎武,草原牧民的负担就要大大增加,草原牧民可不像汉人那样有固定居所,一旦他们受不了自然就逃之夭夭,保证让草原之主找不到他们。失去了草原基层支持,草原之主唯一的前途就是侵略汉地了,可是汉地有漫长的长城防线,只要他们不能短时间取得战果抢来大量粮食,半年要不了,所有的士兵全部会因为吃不饱饭回家放牧去。

没有制度化的常备军,就不可能出现制度化的士兵操典,没有士兵操典也就不能保证所有士兵遵循同样标准训练,那就更不可能催生出更为高级的技战术和意识。

匈奴人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认为正面骑射和侧面骑射就让他们吃尽了苦头,继承了匈奴草原霸主位置的鲜卑人也是这样想。

前边说过,骑兵大规模射击必须散开,让每一个士兵前后左右都保持一定位置,要不然就会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也就是说,想要培养大规模正面骑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取得成绩。

正面就有一定难度,侧面射击的难度就更高一些,因为射击时一瞬间大家就看不到前方的路况,这样就会有问题发生。至于后面转身射击,那就更有难度了,大家都知道射击前必须有一个瞄准的时间,再加上转身动作比侧身更需要时间,为此发生问题的几率相对也最大,大得很多骑兵试验几次伤亡很大后,都放弃了对此的摸索。

匈奴人没有,鲜卑人没有,甚至连大汉北军也没有,那就更不用提建军时间非常短暂的刘谦军了。眼下刘谦军正面齐射算是掌握了,侧面骑射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只能取巧采用不瞄准的覆盖射击们,这样才能保证射击时不会自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