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军夹击。祈望公子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守住金堤关。只待大军渡过河水。叛军不战自溃,到时候公子当为首。

想来,辛文礼也知道言庆如今尚在死守巩县,故而向他求助。

言庆思忖之后,决定帮这辛文礼一把。他一边暗中派人与房玄龄徐世绩等人联络,请他们联手攻击豪阳县。郑善愿,不过是一头纸老虎。只需一两次,就可以把他毕得不敢再出动。

同时言庆又派人与辛文礼联络。

在信中只有一句话:金堤历风雨。记水逆流时。

虎牢关,又名记水关。当来渊出兵攻打金堤关的时候,就是我复夺记水关的日子。而后,言庆命斥候。严密监视虎牢关的动向。并秘密从巩县士伸豪门家中,强征战马五百匹,凑成一支骑军,蓄势待发。

杨玄感舟关中挺进,来渊也意识到局势不妙。

七月二十八日,来渊等不到郑善愿的援助,又见隋军兵临怀县,随时可能渡河。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于是点起虎牢关叛军三千人,只留有五百兵马驻守虎牢关,向金堤关发动攻击。

一时间,金堤关狼烟再起。

辛文礼因为是偷袭金堤关,手下并无太多兵马,只三四百人。

所以面对来渊的挑战,辛文礼死守金堤关不出。凭借着金堤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防御工事,与来渊死死拖在了金堤关城下。七月三十日。言庆率五百骑军,与深夜悄然离开巩县。他假冒叛军豪阳援兵,于第二天凌晨时分,诈开虎牢关城门。留守在虎牢关的叛军将领,被阁棱斩首。五百叛军只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四散溃逃。言庆随即。夺取了虎牢关。

虎牢关丢失,意味看来渊失去了根基。

的知消息后的来渊,立刻回师准备夺取虎牢关。不想在牛渚口遭遇李言庆伏击,辛文礼随后追击,两下夹攻之下。叛军惨败而回。来渊在河渡口畔,被言庆追上,无奈下横剑自别。

虎牢关复夺,使得河洛门户洞开。

隋军援兵纷沓而至,,郑善愿,静静跪坐在祖庙中,看着祖宗的灵位,眼中透出茫然之。

“归昌公。如若不能尽速夺回虎牢关,则大将军必将面对数面迎敌的窘况。此时此刻,万不能再有犹豫。”

说话的。正是七房族长,郑士则。

“士则,夺回虎牢关,就能获取胜利?”

郑善愿眼睛一亮。瞪着郑士则,满怀期盼的问道。

他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杨玄感身上。这辈子他的赌运一直不太好,原以为这次能转运了,却不想是风云突变。

郑士则坚定领首:“这是自然。

只要夺回虎牢关。就可以关闭河洛门户。到时候咱们依托虎牢雄关和荣阳古城。阻挡住隋军进击。大将军无荣阳之忧,就可以全力攻占洛阳。休要忘记。大将军在皇天原,尚有雄兵十万人。”

雄兵十万!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郑善愿不禁深吸一口气,连连点头道:“没错,以大将军只能,夺取洛阳只在旦夕间”可是,荣阳城外有房玄龄那些家伙骚扰,只怕我前脚网一出兵。他们后脚,就会拦截啊。”

郑士则说:“我有一计,可谓大哥分忧。

房玄龄此次卷土重来。麾下猛将如云,不可力敌,只能智取。我当率一支兵马,假兄长旗号,吸引房玄龄等人关注。到时候兄长带半数并将,从南城出。悄悄绕城而行,攻击虎牢关。

等房玄龄发现的时候,兄长已经走远。

我再领兵返回豪阳,凭借茶阳城池,足以阻挡他们。”

郑善愿闻听大喜,连连称赞。

事实上,他如今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以前只是站错了队伍,尚情有可原;这一次却是跟着造反,那可是死罪一条。郑善愿也只能一条道走黑,连忙让郑士则下去安排,他则在祖宗灵位前三拜九。,祈祷祖宗保估。只有夺取了虎牢关,他才有机会。否则的话,唯有一死。

郑善愿点起三千兵马。并带上了他五个儿子。

长子郑玉、次子郑方、三子郑艾、四子郑岚,以及少子郑安同。这一次,他是豁集去了!当郑士则率兵出城以后,郑善愿带着兵马,悄悄从南门出,绕过荣阳城,直奔虎牢关杀去。

从豪阳到虎牢关,必经红土坡(今巩义茶店段)。

郑善愿不是个带兵打仗的人,若要让他识文断字,引经据典倒是一把好手。加之赶路匆忙。他并未对兵马进行划分。几乎是拥挤在一起,迅速向虎牢关赶去。等到了红土坡的时候,三千兵马已是人困马乏。距离虎牢关已经不远。只要翻过红土坡,远远就能眺望虎牢雄姿。

“爹,从早晨到现在。大家伙都没有休息法这人困马乏的。就算到了虎牢关下,也未必能打下虎牢关。那个。李言庆,诡计多端。说不定正以逸待劳,等着咱们。不如在这里休整一下。等过了晌午头。天气凉快些之后再出发?

反正翻过红土坡,也就是十几里路。

到时候您一声令下。咱们一鼓作气攻入虎牢关。任凭那李言庆有三头六臂,也休想活命。”

郑安同向郑善愿献策。引得郑善愿,连连点头。

于是下令,在红土坡下休息。郑善愿则挪动肥胖的身子。在几个儿子的簇拥下。走到一棵大树下。

八月桂花飘香。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然则这晌午头时,却烈日炎炎。赶了一晌午的路,郑善愿也着实是累了。喝两口水,又吃了凉快巨胡饼之后,他靠在树上假寐。日头毒辣,可树荫下却是凉风习习。郑善愿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昏昏欲睡。至于那些兵卒。一个个都是跑到阴凉处,或聊天,或者眯眼打盹儿。

秋日午睡。极为舒适。

郑善愿这一觉睡得,更是格外舒畅。

就在他睡得舒服时。耳边突然响起,蓬。的一声响。紧跟着从红土坡上,喷出一朵绿色焰火。

红土坡上的焰火出现,从另一边。也有焰火集现。

郑善愿被惊呼声唤醒过来。顺着几个儿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忍不住问道:“我儿,那是什么?”

“好像是火焰?”

“你见过绿色的火焰”哦还有紫色火焰吗?”

“可那明明就是火焰嘛!”

焰火这种东西。在隋末时还未曾出现过。

以至于当人们看见这些焰火时,都感到兴奋和好奇。

郑善愿也觉得那焰火很有趣,忍不住定睛观瞧。

忽然间,一队铁骑在红土坡上出现。

为首一员小将。银盔银甲。面覆假面,胯下一匹大宛良驹,掌中一杆长槊。

在他身后。有黑白两员大将。同样是跨乘大宛良驹,一个手握双斧,一个横刀马上。银甲小将槊指郑善愿,厉声喝道:“反贼郑善愿,李言庆再次恭候多时。还不献出项上人头?”

大宛良驹昂首长嘶。刹那间,郑善愿面无血色,手指红土坡上骑军。

他颤巍巍。半晌才呼喊道:“敌袭,中埋伏了”挡住他们。”

可麾下的兵马。在休息这片刻后,想要重新打起精神,却是极为困难。刹那间,红土坡下。叛军乱成一团。

言庆催马冲下红土坡。掌中长槊翻飞,朝着郑善愿。直扑过去。(未完待续)

第八六章踏雪狮子骢

说实话,李言庆和郑善愿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冲突。

以前在荥阳的时候,他不可能去招惹郑善愿。而郑善愿呢,也许更愿意把郑元寿。郑仁基当成对手,言庆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儿。他还不屑于去找言庆麻烦。

但是现在,李言庆却悄然动了杀念。

反正你老人家活着也是个死,倒不如把人头交出来。当作我进身之礼吧。

胯下大宛良驹。名为追风。虽然比不得当年的玉蹄儿,却也是马三宝在西域千挑万选出来的宝马。其特点就是,短程冲刺速度奇快,故而被定名追风。就见追风从红土坡上风驰电掣般冲下来,叛军士卒还没等站稳身子,言庆长槊已然出手。两道寒芒闪过,两股鲜血喷溅。

言庆手中的长槊。是那种制式长槊,用起来远非早先重槊可比。

但他习槊时。所使用的就是这种制式长槊,故而也颇顺手。槊以冲刺为主,讲求一击必中,如狮子搏兔。可言庆用槊,却留有三分后力。槊入敌身,借助刺入身体的摩擦反冲之力顺势拔出。再次刺击。

故而,两名叛军胸口。只留下一个扁平的血洞,倒地之后,立刻毙命。

对付这些叛军。言庆的手段多了去。

几乎没有收到任何阻拦,一路杀将过去,眼见着就到子郑善愿跟前。

郑善愿在片刻的失神过后,也反应过来。

“我儿,救我!”

吟诗作对,郑善愿擅长的很。可是接杀疆场,这位荣阳郑氏的族长,却是生平头一遭。以至于言庆快到他跟前时,竟然不知所措。甚至连转身逃跑都已忘记,只在原地大声的呼喊救命。

郑善愿长子郑玉,次子郑方,二话不说冲上前来,要双战李言庆。

三子郑艾、四子郑岚则拧枪上前,拦住了雄阔海和阚棱两人。雄阔海正跟着言庆杀的痛快,被人拦下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只见他在马上大吼一声,如同巨雷的咆哮,令那郑艾心惊肉跳。刺出一枪轻飘飘没有半分力气,被雄阔海一个侧身后,有胳肢窝蓬的夹住枪杆,手中大斧顺势回搂,咔嚓一下子,就把郑艾的脑袋砍下,鲜血四处喷溅,无主战马落荒而走。

这斧头,起源很早。

在黄帝时期定下的五刑之中,第四刑既是斧钺。

不过这斧头的用法,在一开始并不多。商代时用斧最盛,而至周代,斧头就变成了仪仗礼器,渐渐被人遗忘。在汉朝时,南中蛮人,创出斧法,是斧头正式成为战阵搏杀时的利器。

雄阔海所用的斧头,不同于隋末时最常用的长柄斧和凤头斧,而是言庆参照板斧式样打造而成。其杀伤力,远比凤头斧要强上十倍,外形剽悍,震慑人心。加之鱼俱罗传授板斧三十六法,雄阔海自身有苦练混元球,这一斧头下去,威势骇人。郑艾不过粗通武艺,如何能与雄阔海较量?另一边。郑岚对上了阚棱,却被阚棱夺走兵器。顺手一刀砍下了头颅。

这两位爷净走上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