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走于海上,呼吸着那潮腥的空气,整个人的心胸!都会随之宽广。

谢科站在言庆身旁。轻声吟唱:“东临码石,以观沧海”贤弟,在此等壮阔景色面前,方能领略魏武之豪迈。此情此景,若能饮酒放歌,定当是人生一大快事。呵呵,贤弟在此等景致前,难道就没有诗兴大发吗?”

言庆笑了笑,“诗兴倒是没有,不过确有两句感怀。”

“哦?愿闻其详!”

郑言庆沉默,许久之后,陡然壮气而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恰然而涕下。”

这本是初唐四杰的陈子昂怀才不遇,在幽州台所做。

而今郑言庆,受小人诋毁,被来护儿轻视,颇有同病相怜之意。虽说他对此并不在意,可被人轻视,被人诋毁,被人边缘化的感觉,终究不太舒服。谢科顿时沉默,片刻后拍了拍郑言庆的肩膀。

“贤弟何必在意过往?

你之前程远大,非他人可以比拟。今日为人所怠慢轻视,将来自还会有机会,向他人讨回。”

“谢大哥说的是,却是我有些狭隘了!”

郑言庆想到这里,不由得戛然而笑。

日落西山,玉兔东升。

轮皎月悬于海天之上。战船缓缓行驶,推动碧波翻涌。

郑言庆突然有了些许感触,命沈光取来古琴。

他就坐在甲板上,抚琴而歌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海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映照人力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褐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曲春江花月夜唱毕。引得谢科抚掌连声叫好。船上的水手,也许不识得字,但是却能听的出,这诗歌的好坏。亦连声称赞,更有人放胆,与言庆相互唱和。

时间,海面上歌声。此起彼伏,发1破了海天宁静”

雄大海懦懦走到郑言庆的跟前,挠着头,似是有些不太好意思。

“大哥,想求你个事情。”

“哦?”

“我名叫大海,今见海面壮阔,所以觉得我这名字,却有些俗气了,能否请你代为改一下名字?取个豪壮,且又好听的名字”呵呵。像沈大哥和阿棱那样的好名字。”

郑言庆一怔,笑道:“大海,你这幕字并不差,何必要修改呢?”

“可是我总觉得。大海大海的,有些俗气。”

不等郑言庆开口。谢科突然道:“大者,阔也。你既然觉得大海这名字俗气,干脆改名做阔海,你看如何?”

雄大海想了想,突然点头道:“雄大海,雄阔海?

恩,这个名字好听”哈,那我从今以后,就叫雄阔海了!”

当谢科提议,改“大。为“阔,时,郑言庆还没有反应过来味道。可是当雄大海兴高采烈的呼喊出“雄阔海,三个字的时候,他脑袋嗡的一声,不由得顿时变巴抬起头,看着雄大海言庆艰涩问道:“大海。你刚才说,你要叫雄阔海吗?”(未完待续)

第廿七章过河!过河!过河!

雄阔海,绰号紫面天王,隋唐第四条好汉。

这是说唐里的人物,在郑言庆的印象中,隋书也好,资治通鉴也罢,都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也许,这根本就是个虚幻的人物。

郑言庆一直认为,雄阔海的形象,很可能是源自于某位在太行山造反的山大王。

小说里说,雄阔海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面膛发紫,虎头环眼,声如巨雷。善使两柄板斧,重达一百六十个两臂有万斤力气……慢着,雄大海使斧头这件事,貌似还是他想出来的注意。而且他那两柄斧头,差不多两百斤上下,比小说里雄阔海的斧头重许多。

除此之外,眼前的雄大海,几乎和小说里的雄阔海,一模一样。

身高嘛,差不多快一丈,体重近三百斤。所以,这腰围……还是别提了。胡须现在还没有长出来,毕竟年纪摆在那里,你让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长一脸络腮胡子,好像也不太可能。

虎头环眼,面膛发紫,声如巨雷!

郑言庆懵了!

说实话,他可从没有认为,自己穿越的是说唐世界,更不会把雄大海和雄阔海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

可问题是,这一幕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联想早年的事情,雄大锤曾动议,想要离开洛阳,迁往太原。汉王杨谅造反之后,太原城破。如果出现那种状况,雄大锤还可能存活吗?而失去了家人的雄大海,却很有可能,变成雅阔海。

在小说中,雄阔海也正是在太行山一带活动……雄阔海被郑言庆盯的发毛,心里面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大哥,你要是不喜欢这个名字,那我还是叫雄大海好了!”

郑言庆蓦地笑了,连连摇头。

前世时的宦海沉浮,让他养成处变不惊的秉性。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为官者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言庆曾遇到过许多名人,从贞观名臣的房玄龄杜如晦,到徐世绩,乃至于宇文成都,他从未表露过什么惊奇之色。惟独雄阔海不一样,他在自己身边生活了近七年,而言庆竟然不知道,他是雄阔海。大黑子大黑子叫了那么久,突然间变成了鼎鼎大名的紫面天王,这感情上的确不太能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郑言庆才出现了短暂的失态…,“大黑子!”

“恩”

“答应我一件事,以后别靠城门太近!”

小说里,雄阔海是力托千斤闸而死,死得很凄惨,最后连一具全尸也没有落着。

郑言庆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仅仅是让雄阔海莫名其妙,沈光和谢科等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雄阔海还是憨声应道:“大哥,我记下你的吩咐了!”

言庆又笑了……他觉得自己有点神经病,小说里的事情,哪能当真?再说了,雄阔海跟着他,也不可能再去托千斤闸。看着雄阔海一脸憨厚的笑容,郑言庆点点头,拉着雄阔海,在他身旁坐下来。

原本并不存在的雄阔海,出现了!

那么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人物,出现在他面前呢?

郑言庆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期待。不晓得那传说中的隋唐十八条好汉,会有几个人出现呢?

大业八年,亦即公元612年,三月十四。

中原已经是在一片鸟语花香中,春风吹绿江南,那桃花杏花,正姹紫嫣红的绽放出动人之色。

然而,辽水东西两岸,朔风依旧刚强。

一场惨烈的厮杀,就在这辽水两岸,拉开了序幕…按照早先的计划,隋军挺进辽水西岸之后,就需要立刻渡河而战。

高句丽的兵马,也屯聚在东岸,准备和隋军决一死战。然后,由于事先未能精确计算,工部尚书宇文恺在制造浮桥的时候,出现了巨大偏差。

以至于当浮桥铺设妥当之后,竟仍距离东岸,有数丈之远。隋军无法渡河,只能一小股一小股的扑向东岸。

这就使得高句丽占居了人数上的优势,连番出击,将过河的隋军,消灭在辽水东岸。

河水,被鲜血染红。高句丽人的狂笑和嘲讽声,传到了辽水西岸。

而主持战事的人,正是麦子仲的祖父,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已年过五旬的麦铁杖,依然形如烈火,暴烈无比。

耳听高句丽人的嘲讽,眼睁睁的看着麾下儿郎惨死于高句丽人的屠刀之下,麦铁杖暴跳如雷。



“三军儿郎,随我过河,过河,过河!”

麦铁杖厉声呼喊,手中长刀遥指辽水对岸:“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焉能卧死儿女手中乎?”

其含义,几乎与那句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的道理相同。

一时间,麾下儿郎呼喊奔走,一个个从浮桥上纵身跃入水中,涉水扑向河岸。

“父亲,您身为三军司令,焉能轻易涉险?”

麦铁林的长子麦孟才,一把抓住了脱下重甲,准备冲出去的麦铁杖,“如若冲锋陷阵,孩儿愿为先锋,请父亲为孩儿观战。”

“你武艺不纯,难当重任。”

众人面前,麦铁杖丝毫没有给麦孟才留半点脸面,他大笑道:“阿奴当被浅色荒山,今是死日。我若战死,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共勉之。三军儿郎,随我过河杀敌!”

麦铁杖撞开了麦孟才,大步流星,冲上浮桥。

身为主帅的麦铁仗都这般模样,其麾下将领,又岂能落后。只见虎贲郎将,左屯卫将军钱世雄、孟金叉两人紧随其后,率部冲上浮桥。麦铁杖一马当先,跳入冰冷的河水之中,涉水上岸,手持刀盾,呼号奔走。六尺横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划出一道道,一溜溜绚丽弧光。

所过之处,杀得高句丽人人仰马翻。

麦铁杖虽然年过五十,然则保养得当,丝毫不显衰老之态。

他杀人的招式非常巧妙,不同于正常人的劈斩,而是以刀口三寸方头刃挑斩刺杀。一个个高句丽人,被他挑飞出去,落地之时,已没了性命。他率先冲入高句丽人的阵营,率领人马,只杀得高句丽人连连败退。钱世雄和孟金叉也紧随在他的身后,一彪人马上岸,竟以横扫千军之势,抢占了辽水滩头。

“速速加快架设浮桥!”

宇文恺在西岸呼喊不停,麾下兵马,也随之加快了速度。

东岸一座山岗之上,一名儒衫老者,捻须观察河滩上的状况。

“那老者何人?”

“启禀丞相,为老者,就是大隋国名将麦铁杖。”

“哈,闻名不如见面,以我观之,此人也就是一介莽夫,安得名将之称?发射鸣镝,命乙支生率部自两肋包抄,出动水鬼,焚毁浮桥。

我等要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