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的两名骑士,被眼前景象吓了一跳。试想一下,十几张弓矢对准自己,一群手持刀枪的人盯着他们,心里如何能不惊惧。一名骑士二话不说,探手抽出兵器。

旁边的骑士连忙拉住他“谢科不得妄动。”他在马上摊开两手,示意自己并无恶意,“在下谢弘,乃阳夏谢氏子弟,与小侄谢科赶路,突逢暴雨,故而前来避雨,别无他意。诸位好汉,还请不要误会。”

第卅九章遇袭

阳夏谢氏?

郑言庆连忙挥手制止众人。

“在下荣阳郑氏言庆,同是在此避雨,并无恶意。”

说着话,他将十字刀收起来。那边沉光也命人收起弓矢,但隐隐的,还是带着些许提防。

阳夏谢氏,在东晋时期,可是鼎鼎大名的名门世家,其门下出过谢安谢玄谢灵运这样的人物。不过自南北朝对峙以来,谢氏已渐渐没落。

至开皇以后,谢氏子弟就再无极为出众的人才,其状况甚至比景阳郑氏的状况,还要凄惨几分。

但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世家。

似这种白面高门大阀,往往有着超六寻常的生命力和底蕴。天晓得过个几代,会不会重新崛起?

所以,言庆也不敢有任何怠慢之处。

谢弘叔侄从马上跳下来,泥水四溅“你是郑言庆?莫非大名鼎鼎的酒中仙,半缘君郑言庆吗?”

谢弘惊诸的向郑言庆看过来,甩掉身上的油布雨衣,露出一昏威武雄壮的面孔。

他身边的谢科,也将雨衣脱下。

看年纪大约在十三四左右,手掌武大,手指细长,特别是拇指和食指上配有两枚黄灿灿的铜戒,也说明了此人的射术,不同一般。往脸上看,眉清目秀,红唇皓齿,一派不凡仪表。一袭白袍,似是说明他晌午功名在身。腰系狮蛮玉带,上面接着一枚紫色香囊。

凡世家子弟,多好佩戴香囊,这也是自东晋流传下来的一种风气。

据说阳夏谢氏祖先谢玄,年轻时也喜欢佩戴香囊,与一帮子狐朋狗友结交一处。后来谢安将他的香囊焚毁,又狠狠的教“一番,谢玄这才改邪归正,终成东晋名将,更参与了豫水之战。只可惜,谢玄英年早逝,在临死前!仍把玩香囊不止。

民间流传有谢风余韵,就是指的谢家人风流儒雅。

郑言庆拱手道:“先生过誉,言庆不过一介小子,酒中仙半缘君不过是他人夸大其词耳。”

说着话,自有郑氏家人工前,将谢弘两人的马匹牵到一旁。

谢科从马背抽下一个兜囊,放在大殿门廊上。里面有四个胡禄,装满了狼牙雕翎,另有一柄四尺横刀,还有一张弓囊。。丁叮当当的,看上去就知道份量不轻。

郑言庆连忙将谢弘引入大殿。

“这劳什子天气,正好好的赶路,不成想却遇到这样的大雨,冒昧叨扰,实在抱歉。”

谢弘文质彬彬,看上去有一种书卷气。

郑言庆把荐火拨旺,那边毛小念也将食物准备妥当,分发给了众人。

“谢先生若不嫌弃俺,不妨一起用餐吧。”

“哈哈,出门在夕,能有口热乎的饭食,已经非常满足,哪有什么嫌弃不嫌弃呢?”

谢弘接过一块藏饼和一碗肉汤,大口吃起来。

谢科则显得很文雅,一口一口的吃,细嚼慢咽,似乎要从那蒸饼里面品出滋味。

“谢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哦,我本是万年县兵曹,这是我的侄儿,在长安求学。不久前我兄长来信告之,我这侄儿被本地中正举荐为秀才。所以我就J告了假,带我这侄儿返回阳夏。”这可是~件好事情,恭喜年兄。”

郑言庆笑着拱手,而谢科也连忙还礼,轻声道:虽为秀才,却比不得郑兄威风。”

郑言庆有云骑尉的爵位,这在长安洛阳并不稀奇。

谢科言语中,也颇有羡慕之意,他问道:“刚才见郑兄剑拔弩张,似乎颇为警觉,莫非有什么不妥之处吗?”他问的很直接,但语气很柔和,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郑言庆说:“也没什么不妥,只是在路上发现有几波扯旗的人,不免多了分小心。加之谢先生叔侄来的突然,所以、呵呵,州才多有得罪,还请勿要见怪。”

“那埋那里,出门在外,自当小心。,谢弘连连摆手,而后轻叹一声道:“不过这两年,河洛地区,的确是不太平靖。”

郑言庆不好在这问题上多说,说的多了,弄不好就是个妄议朝政的罪名。

而谢弘也是适可而止,众人把话题一转,又扯到了其他事情上。

谢弘在长安为官,对于朝廷的状况比郑言庆了解更多。加之见多识广,所以说起来活活不绝。

不过言庆觉得,这谢弘不像寻常世族子弟。

言谈举止中,颇有些出世之意,似乎更像是一个看破红尘的得道高人。谢家和郑家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玄儒并修。只是自谢家没落之后,似乎玄学更受青睐。

言庆问道:“年兄既然得了秀才,那应该有字了吧。”

“哦,他幼年体弱,曾得展瑰王远知王老神仙受符得以康健,故而道号映登。我兄长也认为这名字不错,所以就赐晋他做表字。此次得了秀才,也是祖上有灵,三清祖师保伤啊。”

谢氏沉沦近百年,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位人才,自然万分激动。

郑言庆心里却一动。

谢映登?这个人,是谢映登吗?

他诧异的向谢科看去。谢映登之名,还是言庆前世幼年时,听隋唐演义的评书得知。瓦岗寨四十六友嘛可是他却没有想到,那大名鼎鼎的盗匪,居然是出自阳夏谢氏书香门第?依稀记得,谢映登最后好像是出家了,其他记不太清楚。

“你看我干嘛?”谢科察觉到了郑言庆的目光一忍不住问道。

言庆连忙正色道:“没什么,只是在想谢兄得了功名,想殛不久定能飞黄腾达。”

谢弘闻听哈哈大笑”半缘君,借你吉言。”

瓢泼大雨忽而停止,忽而继续。

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三个,时辰,终于渐渐减弱。

此时,天已经完金黑下来。言庆看到这种状况,索性决定下来,在古庙中过夜。

由于大雨滂沱,道路泥泞。

谢弘叔侄也没有离开。郑言庆让出了一旬厢房,供他叔侄休息。

其余人则在裴樟的安排下,值夜的值夜,休息的休息,州才还喧嚣的古庙,很快就安静下来。

,小念是女孩子,所以被安排在后殿休息。

郑言庆沌光裴樟,还有党家三兄弟则在大殿中安歇。

雨渐渐的止息…到了后半夜,乌云散去,露出皎洁的圆月,苍穹洗碧,繁星闪烁。

四周很安静,偶尔传来呼噜声,和战马响鼻的声息:郑言庆睡不着,于是坐在门槛上,静静的擦拭横刀。两头小毒就」

匍匐在他的脚边,状似熟睡。波光走过来,细腰抬了一下眼皮,重又耷拉下去,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公子,睡不着吗?”

郑言庆点点头,l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不是很圈。”

“我也是!”沉光也在门槛上坐下,抬起头,仰望天际星辰“公子,你是不是对谢家叔侄有所怀疑?”

“没有啊!”郑言庆抬起头,疑惑的问道:“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

沈光说:“刚才我见谢弘说起谢科的表字时,您似乎很是惊异,看了谢科好几眼。我还以为,您发现这叔侄的破绽了呢呵呵,公子,那个谢科很特别吗?”

“哦,如果我说,这个,谢科将来一定会很有名,你信不信?”

沈光一怔,犹豫了一下“我信!”郑言庆噗嗤笑了“你信才怪呢我又不是神仙,更没有那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本事,你信什么?”

“不,我是说真的,我信!”

沈光正色道:“公子,你非比常人。此次退回景阳,那种局面竟被您一手起死回生。

旁人都说是大公子还有老太爷运筹帷幄,可我知道,是您的功劳。

所以,我信你“那我和你说,我其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从未来过来,你信吗?”

“哦,我信!”沈光似乎有些犹豫。

“那我说,大隋可能灭亡,你信吗?”

沉光脸色一变,想了想“我信”

“那我说,我刚才说的那些话,都是胡扯,你信吗?”

沈光一愕,突然噗嗤笑出声来,“这个我绝对相信。”

“其实,这个你可以不信。”

沈光则一脸严肃”这个一定要相信……”

两人相视一眼都笑了。郑言庆真真假假,而沈光则是当成了玩笑话。两人在这一笑间,之前那种主仆之谊,似乎减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浓友情。

突然,四眼和细腰呼的直棱起了耳朵,站起来冲出大殿,一阵狂吠不止。

郑言庆年口沈光相视,同时起身,也跟着迈步走出大殿。站在门廊上,言庆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只见黑暗中,依稀有灯火跳动,隐约间,还有人喊马嘶声。

“启禀公子,从首阳山方向过来一群人,手持兵器,似乎正朝这边过来。”

“让大家全都起来。”

郑言庆一声令下,垫步拧腰,纵身跳下门廊,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古庙门前。

这古庙的地势偏高,站在山门口,视线也极为开阔。

“贤拖,发生了什么事情?”谢弘叔侄也被惊动,冲出了厢房,向郑言庆询问道。

“似乎有一支人马正朝这边走,看上去来意不善、谢先生,我估计这些人的目标是我们。日间他们扯旗查探,已将我们盯上。趁他们还没过来,你们尽快离开这里。”

“这怎么能行?”

谢映登瞪大了眼睛“临阵而逃,若传扬出去,我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人呢。”

“正是!”

谢弘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司谢映登的这番言语。

郑言庆没工夫和他们叔侄纠缠,眯着眼睛,不断向远处眺望。黑夜中,那跳动的火光越来越近,人喊马嘶的声音,也愈发的清晰。看上去,人不少…………”少爷,咱们怎么办?”郑言庆咬着嘴唇,计算着那火光移动的速度。看上去很快,对方似乎有不少马匹。

中原自古缺马,特别是在经过了连番战争之后,马匹就越发稀缺。

所以,隋文帝时期就开设了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