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阴阳天师-第10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光头美女张口结舌,“是,是,是……”

她这“是”了半天,也没是出个所以然来。

看起来不是被屏蔽了,而是被抹掉了。

人间有许多影响凡人记忆的法门,别的不说,阴阳道就有两变三法,各有巧妙不同,但因为对信息这一块没有直接了解,所以并不能直接抹除原始记忆,而多是伪造个记忆把目标内部覆盖,如果不想涉及伪造记忆,那就直接更改记忆内容联接,让她想回忆起相关内容的时候,就会跳过这个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会发生很多记忆被抹除的人会突然恢复记忆的原因,因为记忆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被真的抹除,而是藏了起来。

但现在这个光头美女的情况却是不同,当我问她相关内容的时候,有关联信息从存贮区翻上来,但翻上来的却都是空白内容。

这是真正把记忆给抹掉,而不是藏了起来。

这可是涉及到信息层面的操作,难道人间还有这种层次的法门?

“我怎么想不起来是谁告诉我的?”光头美女神情迷惑,一走神的工夫,差点没把车开道边沟里去。

我赶紧让她把车在路旁停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

光头美女有些古怪地看着我,“你真不认识我?”说完把脸冲我凑了凑,“你再仔细看看,虽然来得急没化妆,不过变化应该不大吧。”

我赶紧伸手把她的脸往后推了推,“离这么近干什么?你是怎么得到要给我捎口信儿的消息的?”

“你这人问问题怎么东一头西一头,也不要个答案啊?”光头美女有些怀疑,“你认出我是谁来了?”

我没理她,又问:“你真的知道我是谁?你知道普慈大师是谁吗?你连要捎给我的话都不记得了,怎么把话捎给我?”

一连串问完,我也就得到全部的答案了。

这光头美女叫谭盈,是一个明星,属于演戏的里面唱歌比较好,唱歌的里面跳舞数得着,跳舞的里面演技高一些,这种多栖明星。

不过她并不真的认识我,只有一个我叫苏主任的信息和把口信捎给我就能得到天大好处的概念,甚至连我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至于普慈是哪路神仙,她更是完全不知道。不要说她跟佛门没有关系却也不对,她不仅信佛,而且还因为捐得香火钱较多,得了个某某居士的称号,是海城最大的佛源寺方丈亲自封的,据说是看她有慧根,与佛有缘神马的,一般人就算是捐她这么多钱也得不到这个称号。

而且更重要的是,谭盈并不是法师,虽然跟一些法师打过交道,但完全不是法师圈子里的人。

为什么会扯上这么一个圈外人来传递消息?

我一时想不明白,琢磨着还是先看那口信儿是什么吧,一伸手拿过她的包,从里面掏出个粘了封口的牛皮纸信封来,一把撕开,里面有一张白纸,上面打印着一句话。

1701。第1700章 明镜不是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好像是一句诗啊。

为什么大半夜的要给我这么一句诗?

想来不是突发雅兴,想找人唱和。再说了,就算真是这样,他也得找个懂佛法懂诗词的,不可能找我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

现在我已经知道普慈不是普通人,而是自适应沉眠者在人间发展的下线,号称面壁者中的一员,想来他在人间的任务就应该跟自适应沉眠者一样,主要是对付那个不能提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普慈也不可能做什么无聊的事情。

这句话自然是有来由有目的的。

我赶紧掏出手机想要搜一下。

不想谭盈却凑过头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哟,这不是六祖慧能的佛谒吗?”

我一听,也不搜了,赶紧问:“你知道这句子的来历?给我讲讲听听?”

谭盈却说:“苏主任,我还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呢,至少您得通个名,让我知道自己这大半夜跑来找的是什么人吧。”

我就有些奇怪,“你不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吗?不纠结这事儿,纠结我叫什么名字干什么?”

谭盈说:“想不起来就不想呗,这说明是佛祖不想让我记住这件事情,所以就让我忘记掉这些内容了。我只需要记住佛祖让我记得的事情就行,把话捎给您,您能给我一场大富贵,这还不足够吗?人得知足,不能贪心,那些不该我知道的事情,我硬要去想去知道,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不是。我问您的名字是因为想知道您是谁,凭什么能因为这一句话就给我一场大富贵,还有啊,知恩得图报,您要是真能给我一场大富贵,我总得知道恩人的姓名不是?”

倒是个心大的,还什么佛祖不让她记住,真亏她能联系,这脑洞我是自愧不如。

“我叫苏岭。”我报上名字,“在特定的圈子里,我也算是有些名气,不过你可能不会听说过。”

“苏岭?”谭盈皱眉思忖道,“我听说过您名字!在哪里呢?”

我说:“想不起来就别想了,赶紧给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来由。”

谭盈这回倒是痛快,“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的四句真偈中的两句,全文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意是指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劝人不要妄想执着?

卧了个大槽,不会这么神吧,我刚才在机场门口因为不能投射移动而纠结,他这就送来句佛谒来劝我别纠结?这特么难道是跟自适应沉眠者一样天天盯着我不成?这效率也太高点了吧。

但转念一想,不对啊,他是通过别人把事儿交待给谭盈这个圈外人,谭盈大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开车往机场奔的时候,估计我不是没下飞机就是落地,还没到机场口去纠结呢,这个时间对不上,他这句话不可能是指我刚才的纠结。

那会是针对什么呢?

再往前的话,那就是我跟自适应沉眠者磨叨要那东西在人间的位置这事儿了。自适应沉眠者又不肯告诉我,又不肯见我,搞得我都有当场掐死他的冲动了。

难道会是这件事情?难道普慈这是在告诉我那东西位置在哪里,或者说是怎么找那东西?

我思忖片刻,觉得还得从这两句话上找突破,就对谭盈说:“你仔细跟我解释一下这两句话,比如说菩提是什么?明镜是什么?什么叫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谭盈倒是耐心,解释道:“菩提指的觉智,也就是贯通佛法的道,树指的是菩提树,佛祖释迦摩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大道成佛。这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明镜亦非台也是类似的意思。这个明镜是明净之镜的缩写。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镜。而台指的则实物之镜。意思就是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还不如不解释呢,解释完我听得更是发懵了,但做为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拯救世界的男人,咱不能露怯,就试探着说:“你的意思是说,这句是劝人不要执著死心眼是吗?”

“是劝人不要执著于皮相。”谭盈表情很神圣,一副下一刻就要合什念声佛号然后出个家神马的表情,“不要把菩提执着认为是一颗树,也不要把明镜执着认为是一面镜,所谓……”

“等会儿!”听他说到这里,我不由心里一动,打断她的话,“你前一句说是的什么?”

“哪一句?劝人不要执著于皮相吗?”谭盈有些莫名其妙,“就是说道不是有形的东西,菩提不是树,明镜也不是真正的镜……”

“对,就是句!明镜不是真正的镜!”

我突然间豁然开朗。

普慈想对我说的,应该就是这个!

明镜不是真正的镜!

这句话不用在佛法上,用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中,也很适用。

因为我手头正有一面镜子,其实不是镜子。

阴阳铜鉴!

看着虽然是面铜镜,摸着也确实有些铜镜的意思,不过它其实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个信息通道的拟态,后面联接着一条不知通往何处我无法探知尽头的信息线。

而这个阴阳铜鉴正是阴阳派诞生、毁灭以及冯甜出生、冯楚帆前往那个不可知地的关键!

1702。第1701章 使用说明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阴阳铜鉴上面。

可问题就来了。

虽然知道阴阳铜鉴是找到那东西位置的关键,可我不知道怎么用这玩意啊!

这服务太不到家了,至少给个使用说明不是。

等一下,或许附带说明了也不一定,那谒子还有两句呢。

怎么说的来着?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赶紧再让谭盈把这两句解释一下。

谭盈就说了,这句话的意轴心就是,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听完我又迷惑了,看起来不像是使用说明,难道是我理解错误了?

要不说我最烦的就是这种有话不好好说,非得让人猜谜语,有东猜西猜的工夫,我特么没准儿都把那东西干掉,拯救师姐顺便拯救世界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普慈搞这么多弯弯绕,很可能不是为难我,而是为了应对那东西可能进行的干涉,要知道那东西可是能够根据需要对人间信息进行微调和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