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骠骑-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靖宇没有给马迁安的第十支队配备正职支队长,依旧由自己兼任,只给这支队伍派来了政委、副政委和正副参谋长,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杨靖宇想着力培养马迁安成长,不再给他派一个婆婆管束。

派来的政委也是一个老红军,来东北前担任山东军区冀鲁边军分区二纵三团政委的,叫周玉成。副政委袁平,参谋长张方荣都是老革命,抗大学习生,都是被急匆匆抽调过来的。

赵尚志是经中央长时间研究后任命的东北局委员,毕竟赵尚志同志是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抗联两大旗帜“南杨北赵”之一,他犯过误杀祁致中的错误也被证实为当时残酷斗争中的一次失误,(当时叛徒和对革命失望的人员太多,极难甄别,生很多误判与误伤)属判断失误而不是路线问题,对这样坚决革命的战士处罚归处罚,但不能剥夺他继续战斗的愿望,所以这次又重新给他安排了工作。

赵尚志俄语熟练,在s1的时间长,东北局就给他安排了新兵培训事宜,与驻地s1人打交道的事情大多落在他的肩上。

从杨靖宇回到远东之后,抗联越境袭击日军的活动稠密展开,北从大兴安岭一线到南边吉林珲春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又开始不平静起来。

这次抗联的目标定位很精确,越境袭击不是为了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不跟日军死打硬拼,每次派过去的小部队最多只深入离边境线1oo公里左右,除了侦查之外,主要目的是抢人,木营子(伐木点),小矿区,筑路队这些地方是抗联最喜欢去的地方,只要打散监工的日伪军,就能捋来一批青壮劳工,经宣传鼓动,很多劳工立刻表示加入队伍,随即撤退到苏境整编编练。一个月内,6续过来三千多人。

RB关东军司令部坐不住了,经过种种迹象分析,这一股股的小队伍都是从s1方面过来的,原以为已经被消灭的抗联又重新出现,反倒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这都是该死的俄国佬搞的鬼。

经过一段时间搜集证据,情况被上报到东京。东京外交部紧急召见了s1驻RB大使,提出交涉。

面对日方拿出的一堆堆证据,s1大使也甩出成叠的照片反唇相讥。

日方拿出的证据是:遗留在东北土地上的苏式枪械、弹药、军装等实物以及被打死的抗联战士的尸体照片,这些证据确实可以与s1人联系起来。

s1大使则拿出日军三八枪、弹药及各种武器照片,以及身穿日军军装的黄种人俘虏照片,照片背景显然是在边境线上s1一方。这也可以说明RB越境攻击s1。

双方吵成一片,互相指责对方越境、入侵、不法射击、绑架当地居民。双方的飞机也从一开始的一个月几架次越境急剧飙升到一个月数十架次,甚至最大胆的一次侦查,日方飞机竟然越境一百余公里,被苏军防空炮火击落,这次事件更增加了苏方大使的底气。

事实真相已经被掩埋在口水仗中,经过数次脸红脖子粗的争吵,双方不欢而散。随即日军频繁调动,布防关键地段,严密防守。但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任日军及满洲国靖安军使出浑身解数也是防不胜防,战斗依然不断生。

但日军的防守策略也给抗联造成很大难题,他们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偷越边境,越境的代价在不断增大,在损失了几百人之后,杨靖宇果断的停止了这种战法,开始酝酿一场更大的战斗。

第81章侦查要塞

更新时间:2011…8…2219:51:14本章字数:4113

“麻辣隔壁的”这是李凤山在骂人

“日他***”这是李四清在骂。

不过马迁安倒是很安心,这两个人不是互骂,这就成了。两个人各领了一支小分队出完任务九死一生撤了回来,几乎是不分先后赶到了马迁安这里,先大嚼了一顿肉罐头,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凉水后然后开始破口大骂。

马迁安的支队分到的越境地段就是前一阵子他们从国内撤出的地点,从南到北,从珲春到兴凯湖这段大约3oo公里地段,基本上紧靠抗联在苏联境内的大本营。

李凤山李四清这两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已经不像当初在劳工营里的时候那么互相敌视了,但也没有亲切到一见面就捶胸拍背搂搂抱抱的地步。

李凤山见李四清也在骂,不禁眼一瞪,叫道:“你跟着凑什么趣儿?哪凉快哪呆着去!”

马迁安见李四清面色一紧,怕这两个家伙一言不合又天雷勾地火,那就没个完了。赶紧吆喝了一声:“都住嘴!小孩子过家家呐,都说说什么事?凤山你先说。”

李凤山住了嘴,随即找了个椅子坐下来,将双腿伸直大大抻了一个懒腰。李四清乜斜了他一眼,也找了椅子坐下来,支起耳朵准备听李凤山说话。

这一个月的袭扰作战中,马迁安只参加了前半部分的任务,率领着本支队共进行了6次侦查任务,除了其中一次遇到一支伪靖安军换防,两支队伍粹不及防迎头撞上,消灭数十人俘虏一百多,算是一次像点样的作战外,其余的只能算野游。

不过这倒不是马迁安不想战斗,而是不敢招惹此地的日本驻军,自从过境后队伍借助崇山峻岭,茂密的密林做掩护,晓宿夜行寻找战机,但当他转了半个月后,还是深深叹了口气放弃了主动歼敌的想法。本地的敌人太强大了,在短短2oo公里边境线上竟然驻扎着日军3个正规师团、一个边境守备旅团、两个特殊边境守备联队,还有满洲靖安军十来个团。东宁要塞群的驻军竟然有这么多,粗略估计不下十万,这让马迁安大吃一惊,他只知道东宁有要塞,有驻军,原以为只是到了战争后期才会有如此多人,但不知道在这个时间段上就有了这么多。

当初杨靖宇带领众人从这个地段冲入到苏境,没有遇到大规模堵截,真是一个奇迹,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要早知道这个地方有这么多驻军,鬼才选择这里走呢。

通过电台汇报后,杨靖宇也感觉本地毫无战机,如果真打起来,很难撤得出来,况且由于看管不严,跑走了好几个俘虏之后,杨靖宇感觉危险近在咫尺,马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趁日军还没有行动起来之前,马迁安带领着大部分队员及俘虏及时退回了苏境。

越过边境线时,马迁安为了掩护留在此地的两支侦查小分队,有意暴露了自己带领的这支队伍的存在,做出了抗联已经全部撤出的假象。

李凤山和李四清是分开行动的,每人只带领十几个精干的战士。两人的任务都是马迁安在撤出前就已经下达好,接着完成前半月的任务,就是侦查东宁要塞并绘制图纸,标志各个碉堡,公路、飞机场及各个日军部队驻扎地点的详细情况。

经过半个月的侦查,两人接到马迁安出的撤退命令,一南一北分别从老黑山、鸡冠山方向越过边境线回到了驻地。

“真惨呐!”李凤山仰躺在椅子上,仰脸冲房顶吁了一口气,双手在脸上呼噜一把,接着说道:“比马队长你给我看的大屠杀照片上的也差不多了。”

马迁安正俯身观看李凤山带回的标记各种记号的地图,听闻李凤山忧伤的口吻,也不禁一愣,心中猜到点什么。

“你看到什么?”

“屠杀,真正的屠杀!我老李这么多年还没看过这样杀人的呢,简直就是把人当畜生杀呀!”李凤山闭了一下眼,但马上又睁开了,“在炮弹沟,我整整守了两天两夜不敢动弹,就在我眼皮子底下,1千多人的劳工都给突突了,不管死不死都用推土机推大坑里全埋了。”

马迁安从史东宁要塞的劳工死了不下17万人,而不止这些,RB人曾围绕着5ooo公里的边境线穷十几年的功夫修建了17个要塞群,每个要塞群的建成都留下了数万条人命,战后不断挖掘出来的万人坑中的累累白骨昭示着日本人的残暴,所以他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他只是沉默不语,不是他铁石心肠,而是他知道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劳工以各种方式被屠杀,而他现在根本无能为力救助这些人,你能让他说什么呢?

李四清也只是叹了一口气。

李凤山见两人都不说话,不附和自己,气道:“哎?我说的你们俩听没听到?你咋能没心没肺呢?”李凤山不敢指向马迁安,将手指头指向了李四清。

出奇的是李四清只是轻轻拨开李凤山的手指头,没有针锋相对。他低沉着声音说:“我看到的事儿不比你少,虽然没你看到像你说的这么多人,但看到的RB人枪杀劳工,刀刺、砍头的景儿多了去了,好多都是**战俘啊,都是我的兄弟!”

“骂了隔壁的!小RB。”李凤山一拍桌子,震掉了一个杯子。

“日他***,小RB!”李四清不甘示弱,也拍了一家伙,将另一个杯子震掉了。

“闭嘴!骂人有用吗?想想办法干他一家伙!”马迁安见两个家伙越骂越不像话,喝了一声。

屋里不让骂,两人气咻咻的跑到屋外平静心情去了,看到曾被他们俘虏的一小队满洲国靖安军战俘,两人冲到队伍里面揪出一个看着就不像好人的家伙一顿臭揍才平息了心中气闷的感觉。

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揍的俘虏躺在地上委屈的喃喃自语:“我不就长的丑点,也没做啥坏事呀?怎么谁来了都拿我撒气?”看看周围一群幸灾乐祸的正在劳作的家伙们,他鼓足勇气大喊一声:“抗联优待俘虏!我要治伤!我要报告,我要找你们头儿!”

图纸很快整理出来,摆在了杨靖宇的案头。据不完全观察,东宁要塞群南起大肚川的甘河子,北至十八盘山的绥芬河界,正面宽约9o多公里,东起三岔口的麻达山,西至老黑山的炮弹沟,纵深5o多公里。三个主阵地分别设在瑚布图河以西的胜哄山地区、绥芬河以北的庙沟地区、南天门以东的北天山地区,要塞均设在边界前沿3—5公里,海拔高度在23o到5oo米之间,每个主阵由3个地下要塞和数百个地面永备工事组成。东宁要塞群内有永备火力射点数百处,土木质火力射点数百处,战斗指挥所一百多处,永久性掩蔽部几十处,钢堡帽4处,火炮射阵地几十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