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骠骑-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密营建设好之后就会转到其他地域,临走前会将密营地点告知支队长级别的领导掌握

各个友军交叉建设对方的密营点,建完就离开本地域,可有效保守本地密营地点的秘密,即使他们在别地被俘泄露所建密营地址,也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带领敌人到达这里,基于现在抗联通讯状况大为改良,他们被俘消息可很快传达到这里,本地也就有时间转移密营里的物资而且能干密营建设队的队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对组织绝对忠诚的老抗联,他们即使被俘,也会坚贞不屈死扛到底,就算再退一步说,即使万一熬不住敌人的各种诡计和酷刑,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就透漏抗联的秘密,这样预警时间还会大大延长

杨晓康与张泉山挨了马迁安的询问,脸色红了一下,互相瞧了瞧最后由张泉山作出了解释

“那啥马司令,俺们俩正犯愁怎么藏粮食呢,俺们以前也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工作量,刚才俺们也听您老说了,说能解决收粮的钱,俺们这么一算,就诺敏屯和附近几个居民点这屁大点地方,除去老百姓给自己留的口粮,就能收上来40万斤粮食,俺们这才几十人,牲口也不多,这咋弄呢?还有大缸啊、油布啊等等,最关键的是收上来的粮食半熟不熟的水分太大,埋的时间一长就烂了,那可就毁了,不白忙活了吗到时候部队和老百姓吃啥?这的冬天嘎巴的冷,没吃的就全完了”

杨晓康补充道:“我夜观天象,这两天就有雨,晒粮不成,再说了也不赶趟,领导拿个主意?”

您老?还夜观天象?马迁安被这两个家伙弄得有点发愣啥时候我变成您老了?这小子以前干嘛的?愣是会恭维人,还有那个夜观天象的,真是能人辈出,都赶上诸葛亮了

趁马迁安眨巴眼睛的时候,周玉成挠了挠头皮对供销社主任李涛问道:“你那里还有多少大缸?都拿出来”

“还有二百多个,一个缸能装三百多斤粮,那差老鼻子了,最少还差一千个,这还是司令部附近的地方,其他地方那不还得要?”

“把你的存货拿出来,赶紧联系山外的老客户,多进一点大缸,要不然你赶紧让砖窑多烧一点大缸,急用”

李涛咧咧嘴,他知道砖窑曾经试过烧大缸等大型物件,但技术不过关磕两下就碎,此后就没发展这个项目,现在临时抱佛脚,你不能指望那些烧砖的师傅一下子就能烧出好缸来

“钱呢?我的存货还有马上买缸的钱呢?您总得解决一点,山外那些家伙这次肯定的要高价,年前就这一锤子买卖了”

周玉成闭上眼睛鼻腔里呼出一股“捎带气愤的”气息,他对这个时时刻刻谈钱的李涛毫无办法,军队要生存就需要各种物资,而各种物资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有些东西必须要同外界进行交换,没钱免谈,哪有那么多的爱国商人?有数的几个爱国商人若是把自己的物资全部捐献了,他们自己的生意也就垮了,还谈什么持续发展再行支援抗联这是经济规律,任谁也绕不过这个坎

周玉成双臂一抱,冲着马迁安努努嘴,对李涛示意你找马司令去

马迁安在琢磨那条罐头生产线,不过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那条线根本不是用来包粮食的,马口铁这等原料十分珍贵,只能用它来包装肉食和土法制作的奶粉整个根据地上千万斤粮食不可能做成真空罐头

马迁安没有理会李涛热烈的眼神,偏偏头对周玉成小声问道:“你们呛呛来呛呛去的,为了大缸说了这么半天,为啥非得用大缸?”

周玉成闻言猛的睁开眼睛,吃惊的望着马迁安

“我说你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埋粮食必须要用大缸你不知道?”

“不知道”马迁安很老实的摇摇头

周玉成无奈的做了个与马迁安相同的动作,小马这家伙也太不关心后勤建设了,看来他所有的脑子都用来琢磨打仗,后勤就当甩手掌柜的,周玉成盯了马迁安几秒后终于低声解释了几句

密营要藏粮食与百姓家自然囤积粮食不同,若没有鬼子前来搜剿,那自然可以在密营里磊个粮食囤,又通风又便于取用很多密营平时是没有人在那里看管的,密营藏粮食必须将粮食深埋地下,这样做一则免于被敌人发现,二则免于被各种野兽糟蹋,这些狗熊野猪可不会跟抗联们讲客气,它们翻到粮食就是糟蹋掉,不深埋可不行

而要深埋,在本地现有条件下,只有各种陶器可以有效防潮,还可以抵御土中生活的一些小动物们搞破坏,缸口遮上油布,蜡封后再封上厚厚一层粘土,压上小径木做成的小木排深埋地下两尺,即可有效保存来之不易的口粮,这是救命粮,必须如此慎重才可以

哦哦哦马迁安明白了,点点头歪着头问,“那干嘛非得现买呢?群众家里每家每户不都有水缸吗?瓶瓶罐罐肯定也不少,都利用起来,若不然鬼子来了也会把这些东西打烂,再一把火烧光,你们为什么不发动群众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百姓就不要藏粮食了?人家自己还要用呢”周玉成叹口气

“总有的剩?不能全用光?要挖掘潜力,依靠群众,这才是正理儿,什么事都靠自己做,那就脱离群众,就不能发挥出群众的巨大力量,也太保守了”

陈瑞听两人悄声嘀咕,竖起耳朵听,听到这里忍不住出声反驳马迁安,“马司令,事儿是这么个事儿,我们也做了工作,但除了一部分积极分子以外,很多人并不太响应我们的号召,我看他们有在本地待下去不走的意思昨天一个人还酒后吐真言,跟他邻居唠闲嗑说现在钻林子行,冬天咋办?除了冻死就是饿死,遭那罪干啥,曰本人就算回来了也不会拿俺们老百姓咋样,总比躲山里强,你们愿意跟抗联走是你们自己的事,反正我不走你看看这落后分子太多,哪有什么巨大的群众力量?咱是抗联又不能学鬼子的样子强迫他们干这干那?”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629章狂下猛药

更新时间:2012…1…1412:41:29本章字数:3694

指望本地的数万百姓在短时期内一下子都变成拥军模范,令行禁止、政通人和,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也是难于做到的事情。()

仅纠正百姓们认同自己是国人而不是什么“满洲国”人这个认知,就耗费了地方政府大量心血和很长时间,这里的工作要比原地区难,见效也慢。毕竟在抗联弱小时,敢于提着脑袋铁心跟着抗联的群众,在人数上讲,他们与全体百姓相比还是处于少数。

这片大地上生活的百姓,很少见识过日本人残忍的本质,也从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曰本式屠杀,心思难免有些活泛,不愿意跟着抗联钻山入林躲避围剿的百姓着实大有人在。

马迁安想把本地建设成模范根据地,他知道仅靠宣扬爱国主义和反侵略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物质上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使群众处于贫困,那与鬼子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呢?群众凭什么死心塌地跟着抗联走?所以他第一步走的是让本地百姓得到实惠,初步实现温饱这条路子,这也是他一直坚持在各项经济政策上实行让利于民做法的原因。

打跑吸血鬼开拓团和伪满基层政权,夺回被他们侵占的土地分给农民,承认储蓄所日伪存单的有效性,不使百姓受到巨大经济利益损失,还有定下的高价收粮政策,这些做法无不体现着马迁安的理念,他做这些事就是想让百姓记住,抗联是真正的人民政府,做事是为他们考虑的,他相信,群众们只要真得到实惠,就会转而支持抗联政府,从而真正的团结在抗联军政府身边,成为抗联强大的后勤支援力量。

这样做对山外非根据地的群众还有示范效应,所谓千金买马骨,只要根据地富强,百姓不受欺压温饱有余,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敌占区百姓进入我们的根据地,从而成为后勤力量的一部分。说白了,军队离不开坚实的后勤支援,而生产后勤物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劳动力,这场与曰本人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实际上是资源和人口的争夺战。

关键的是时间,如果等到秋收结束,根据地民众得到多多的收益,东西拿到手里后,他们自会转变观念,预期得到同明白无误得到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惜小鬼子偏趁这段时间发起大规模围剿,让马迁安的美好设想打了折扣。鬼子进山首先就要攻击居民点,留在这里的人的命运百分百可以确定,不是被鬼子迁走就是屠杀一空,鬼子绝不会给抗联留下人力资源让抗联发展长大。

屠杀?这个词汇猛然间跳进了马迁安的脑海。嗯,依鬼子的性格,这种事他们做起来绝不会心慈手软,何况这次梅津美治郎已经红了眼,想必已经将抗联占据的地盘认知为赤化地区,对赤化地区能做出什么样的报复行为,想想就知道了。梅津美治郎此刻一定气急败坏像个火燎屁股的猴子,任何疯子做的事情他都能做出来。

马迁安承认陈瑞说得有理,但他不愿意让消极的话语占据讲坛,马迁安问陈瑞:“陈主席,你们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做得到位不?有没有大张旗鼓宣传鬼子来了的后果?你认没认识到鬼子会发起大屠杀行为?”

“大屠杀?”陈瑞稍微楞了一下,“宣传肯定是要做的,但因为不确定鬼子的行为,我也没敢预言鬼子会发起大屠杀,这种事说起来毕竟要慎重,如果鬼子没有大屠杀,我们自己嚷嚷出去,等到事后会很难跟群众解释,会降低政府威信,以后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马迁安轻轻叹了一口气,声音轻的只有周玉成能够感觉得到。

“一定要重视起来,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鬼子这次围剿不同以往,看他们动用的兵力规模和物资筹备状况,势必是准备把我们一鼓荡平,针对日本人一八事变后,为征服未占领区而进行的残忍的屠杀威吓做法,我认为我们这块新根据地在鬼子眼与那时的未占领区一致,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先来上几场大屠杀立威,这样做一则可以喝阻其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