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现在最要紧做的事情是立刻向安滨纵队驻地派出生力军,再组织一些后勤同志多带牲畜去那里。一则协助他们布防,防止鬼子恼羞成怒起新的进攻,二则吗,如果那里暂时没有战事,我们也可以把缴获的布匹棉花运一部分回来,他们这次缴获颇丰,我们也打打他们的牙祭。”
围坐在长桌边的众人哄堂大笑,打了胜仗,众人的笑点出奇的降低了不少。
李兆麟笑过之后,手托下巴提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杨靖宇要派哪支部队去加强安滨纵队的战区呢?现在部队都在各处,并不集中,每支部队也都有自己的地盘需要巩固,抽调哪支部队,哪支部队就要在一定时期内暂时放下先期预定的目标,以后工作都不好做。
“你派那个去呢?”
杨靖宇瞄了瞄李兆麟与冯伯云,又瞄了瞄二路军的几位参谋军官,(周卫中前出大兴安岭指导工作还未回来)沉吟一下才说道:“这样吧,总部警卫团去吧,还有近期又毕业了几十名基础军官,一同去。”
这不成,几位抗联领导马上反对。警卫团都调走?谁来保卫抗**部?您老人家对安滨纵队太偏爱了吧?也对我们其他抗联部队考虑的多了一点吧,多的人不好抽调,抽个几百人补充给马迁安还是没问题的。
在大家富有深意的笑容里,杨靖宇“无可奈何”的举手投降,商定从距离较近的一二三路军所属支队里抽人,优先支援安滨纵队,此战安滨纵队精锐损失较多,应该先行补充。
“好了!要是小马满意我们派过去的部队,就让他们留在那里好了。”杨靖宇又拍了拍手补充道。
大家的笑意更浓了。
战报被往延安。中央军委第一时间回电表彰抗联战士们的英勇战斗,称抗联的敌后战斗为全国各个抗日战场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楷模。同时也提醒日军实力依然强大无比,不能因为此次战斗取得很好的战果就瞧不起鬼子,要谨慎,要牢牢扎根山区,做好扎实的后勤准备工作,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冬。
赵尚志带领7、9支队在安滨纵队驻地休整一天,分取了一部分后勤物资后,又潇洒的告别战友,重新投入到自己防区的工作中去。
安滨纵队司令部内,休息了一天的马迁安又爬了起来,先仔细看了一遍这半天收到的电文,又转了半天圈圈儿,才将心头涌上来的激动之情压了下去。
赢了!赢了就会受到各方关注,优先获得各种物质与精神力量的支援。在几日内,延安《新华日报》,重庆《中央日报》都表了评论员文章,热烈赞扬东北抗日民众的英勇抵抗,顽强战斗精神。
《中央日报》社论中大书特书抵抗军队中的原**将士,称他们被俘后不忘军人职责,想尽各种办法逃出战俘营,自组织军队打击日军,他们是抗联军中的主力,功不可没!
更有甚者,某小报还从战果里因此而推断出日本关东军虚弱至极,不堪一击的论调,社论认为,关东军作为日本侵略军的总预备队,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强大无比的,但是经过与俄国边境战争检测,尤其是被东北抗日联军打的屁滚尿流推断,他们连武器低劣人数稀少的民众抵抗力量也打不过,就是一草包。社论出大量“鼓舞人心”之语,希望广大正面战场的抗日军队狠狠打击“**派遣军”。
马迁安看着这些长篇电文笑。
这些无聊的家伙,说什么原**战俘是这次战斗的主力,法币党嘛!延安方面为避免引起老蒋嫉妒抗联战绩,也在《新华日报》的报道中提到了这些**,没想到《中央日报》的报道完全变了样子,极尽吹捧起他们来。
宣传!真有意思。不过他们的算盘是打不响的,这些**战俘早已融入抗联队伍中,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说服他们,从而引起党争之类的。
关东军方面竭力隐藏真实损失,在各方质询下,**在行量很大的《大北新报》上刊登辟谣文章,称**人的报纸什么的统统胡说八道,哪有什么日军阵亡3千多人的事?大日本皇军打一场中条山战役,消灭敌军2o万,自身也不过才阵亡几百人,这阵亡3千多人的大事件怎么可能生在东北这个重兵云集的地域?**政府真是败仗打的太多了,脑袋坏掉神经了。
马迁安看的有滋有味的,正看着,得知他已经睡醒的周玉成带着李四清进来了。
进来后,周玉成使劲抽了抽鼻子,马迁安慌忙将大脚丫缩回到鞋里,好几天没洗脚了。
“啥味?”
“烤臭咸鱼的味道。”李四清分辨的很清楚。
见到李四清,马迁安马上回想起《中央日报》的报道,笑吟吟向他打趣道:“李大大队长,这一年半以来,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你是一条汉子,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我跟你提过的入党的事儿,还没考虑好?”
马迁安在偷换概念,李四清是一个“合格”的中国爷们,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政治取向,马迁安极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他不想见到李四清在将来**离开抗联。
李四清张了张嘴,尴尬的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总也得不到提升,就是因为他不肯加入***。以现在的形式,抗联会越来越强大,高级职位也会越来越多,但那会与自己有缘吗?
马迁安依旧笑吟吟盯着李四清看,直到把内心中思想斗争激烈的李四清看的面红耳赤。
“我……”
“好了,你不要逗人家了。”周玉成果断打断马迁安的“恶作剧”,接口说道:“我带他来就是跟你商量这件事的。”
周玉成不避讳李四清,摇了摇手中的一份东西分析道:“从中央的意思来看,国共合作是主流,虽然老蒋不时起什么曲线救国,什么事变的,但我看只要他不是真的投降日本人,我们还是要拉住他的。”
“哦?”马迁安又转向周玉成,看他。老周头脑挺清晰呀!不是所有人都能将现在错综复杂的形式分析明白的。
“商量什么?”
“你看,《中央日报》将四清他们表扬的很厉害,我想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派人来抗联试探,来摸我们的底牌。我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老蒋想知道抗联之内有没有他可以利用的力量,如果有并且还很大,那么他有可能分化我们或者要求抗联的领导权,这样我们要多想一点,早日作出安排作出答对,既不让他得逞,又不要让他太失落,毕竟我有种预感,以后我们抗联还要与老蒋政府打交道,避是避不开的。”
抗联的历史很曲折也很复杂,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有义勇军抗击日本侵略,人员组成则以易帜后的东北军为主,属**,再后来抵抗力量就开始五花八门,有国民党也有***,再后来国民党势力逐渐衰退,抵抗力量中以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周卫中这些**将领领导的军队为主,但部队之中也有国党及无党派人士。
在抗联英勇奋战的时候,内地基本提供不上什么帮助,也就任由其独自战斗,老蒋对其也没什么关注。
现在抗联忽然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一个振奋民心的大胜仗,急于从中条山战役失败阴影中走出的老蒋马上将关注的眼光盯上了这里。
从延安出的信息表明,这支抗联里有不少原**战俘身份的劳工,他们亦是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蒋心动了。
这支军队的领导权还有的一争,抗联还不像八路军、新四军这样的军队,八路军、新四军这样的部队前身就是红军,而抗联前身却不是。
闹明白周玉成的弯弯绕之后,马迁安半晌无语。哎呀,老周你太能想了,我原先虽然也有这么一丝感悟,却没有你想的这样多。
“你别那样看着我,我跟四清商量了一下,觉得给四清一个高一点的职位更好,国共合作嘛,减少老蒋对延安方面的压力。”
嚯嚯嚯!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你老周这么想的,你知道中央是不是这么想的?杨靖宇是不是这么想的?这事可要慎重啦,老周你也不小了,怎么思维还是天马行空的?
马迁安借口谈心,把周玉成拽出指挥部,将莫名其妙的李四清扔在指挥部内。
第337章收编抗联
更新时间:2011…8…2219:53:19本章字数:5587
抗联的这次胜利,既有延安的高调宣传,也有重庆的高调宣传,隐藏这支部队存在的意图失效了,现在一切都变了。
杨靖宇、李兆麟等一众抗联将领甚至包括马迁安,也不知道延安方面为什么忽然高调宣传抗联的存在,并将抗联重新雄起的事件给予了高度评价。
直到数日后接到中央军委对此事的详尽解释,抗联将领才明白中央如此做,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在黑龙江铁路沿线生如此规模的激烈战斗,这是瞒不住各路情报人员的。潜伏在县城的国民政府铁骊县县党部书记,是一个敬业的人,他冒着生命危险观察到了大战的全部,并偷偷将此事整理成情报密报上级,一级一级传到了老蒋的耳朵里。
老蒋大为惊喜!喜的是在东北大地上还有一支战力雄劲的劲旅,惊的是这支部队却是接受了s1的援助,恐怕与**脱离不了关系。
老蒋绝不允许延安方面展自己的武装,但他知道自己与毛Zd去谈这个问题,一定会碰一鼻子灰,而自己因形势所迫,也没有能力在东北再动一次皖南事变,所以从不缺乏“聪明”的他找上了史大岭。
史大岭是承认老蒋政府的正统性的,况且他现在被德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缺乏人力,也希望老蒋能完成未完成的劳工输出合同,给远东增加劳动力参与后勤生产,同时担心老蒋投降日本人,从而使日本人解放出大量兵力进攻俄国,几方面原因促使史大岭答应老蒋特使的要求。
史大岭委托季米特洛夫进行了“调停”。老蒋要求将抗联这一支武装收到国民政府名下领导,由重庆方面派出人员担任主官,将东北抗日联军逐步改造成国民政府正规军,为此,老蒋答应将黑龙江省升格为战区,取名第十一战区,所属军队编为第四十集团军。
老蒋出招,毛Zd接招,见招拆招,你来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