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家堡、安民堡、平寇堡三个区域的屯地的丰收,以及亩产3000斤红薯的消息传到山外的屯地,那些正在播种的流民们顿时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外面屯地的流民一户都分到了50亩地,原本让他们一半种小麦,一半中红薯还有些不乐意,因为人们并不懂得红薯是什么。

参观了赵家堡种出的红薯后,他们对种红薯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大部分地租都算到红薯里去了,而且剩下的红薯卖到的银子还很丰厚。

赵岩一群人回去后算了半天,留下8万吨红薯就够了,赵岩手下的屯民、工匠、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人,40万人吃大半年顶天也有10万吨红薯了,除了红薯还有3000多吨的小麦入库,加上库存的那10万石米麦,也就是将近9400多吨,顶天也就吃掉这些。

“公子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多出来的红薯?”赵全对赵岩问道。

“我们的粮行什么时候能开?”赵岩想了想问道。

赵全估计道:“年底能铺开吧!老奴已经派人到南方收粮了。”

“我们济民商行既然取叫济民,就要做些事实。粮行遇到粮食价贱时就把价格抬高些大量收购,遇到价高时就低价卖出以平抑粮价。总的来说,耗些心力,做到收支平衡就好。”赵岩交代道,他这种方式采用宋朝王安石改革时所列的一项,这个政策非常不错,只是王安石的改革并未成功。

“那么多红薯顶多就放两年,没有米粮好储存,都拿去施粥吧!活个三四十万人还不是问题。”

农业这一块,做到收支平衡就可以,并不需要去赚这方面的银子,这也是赵岩与这个年代的地主之间的差别。

“公子,恐怕”赵全欲言又止。

“有什么不对?”赵岩奇怪的问道。赵全搓着手说道:“我们若是这样施为,那可是和天下粮商过不去啊!他们都是低买高卖,我们却是高买低卖,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那些粮商被断了财路,必然会使些手段,到时候生意可就难做了。”赵全为难的说道,赵全对那些粮商最明白不过了,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地主啊!不就因为粮食存在很大的利润,无数商人都在吃这口饭。要是这样一搅合,必然惹来敌视。

见赵岩在沉思,赵全接着说道:“公子,您现在就算是登莱游击,也镇不住他们啊!要是他们大摇大摆的来找麻烦,公子手下这么多精锐兵马自是不用怕他们,可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

第二更,差不多第三更。。。。呼呼,,,,票票!

第十章:七年冬,荥阳大会

“他们耍手段,至多不过是派些流氓地痞,多派护卫就是了。让雇佣营再招三千人,小县驻十人,中县二十人,上县三十人,那些繁茂的州城驻五十人。商队运货派二十人到两百人不等以为护卫。”赵岩却不信那个邪了,顶天派些兵马护卫就是。

“若是他们贿赂官府、官军呢?他们可不认识公子您啊!”赵全说道。

却把赵岩问得楞了一下,想了想,突然冷然说道:“无妨,粮行就这样做吧!他们不知道我赵岩,明年开春便打出威名让他们知道。”

“公子要动刀兵?”赵全楞道。

“明年中原必有战事。”赵岩说着指着地图说道:“安徽、河南、湖广,若要大规模运粮该如何走?”

按照历史走向,明年正月就是荥阳大会,接着朱由检的祖坟就要被刨了,细节方面赵岩记得并不是太清楚。

赵全看着地图思虑了一会说道,“先陆路运至青州,然后顺官道南下沂水入黄河,沿黄河运粮。”

黄河入海口在淮河不在山东,这运粮的确是有些麻烦。运粮自然是走水路费用低廉,走陆路会有些损耗。

不过到了明末,运输的损耗已经降低了很多。首先是道路、水运的发展,水路运输都已比较方便。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七年冬,屯地的屯民收上春小麦后,再以种下了冬小麦,绿油油的麦苗正准备迎接着寒冬的考验。

地里的红薯也收了上来,和预计的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还偏高了一些,大部分储藏了起来,留下7万吨左右的红薯准备运出。

在平原屯垦的那些流民也已播下了冬小麦,正在精心的进行护理,另外一半地等着明年种红薯。

商行无疑是最忙碌的,这个秋天在江南收了五十多万石粮食,同时在山东东三府、南方收了70万担棉花。

原本只打算拿出60万两发展纺织业,但这几个月玻璃镜的销售喜人,每个月都有80万两左右的银子入账,赵岩手头积压的白银达到300万两,于是在棉花收购上投了200万两进去。

济民商行的强势收购下,南方的棉花被抬到了4两,北方棉价也升到了2两。山东东三府的棉价也有3两多。西三府的棉价涨到二两,那些自给自足的百姓已经打算来年猛种棉花了。

赵岩把纺织市场分为南北两块,北方在莱州沙河进行纺织,南方在松江府开设纺织厂进行纺织。

数量如此之多的棉花若是全要运到莱州沙河,那得花费很多心力。还不如把纺织厂开到南方去。

把纺织厂开到南方,可谓是脱离了赵岩的势力范围,不过可以派兵守卫。各地关津防备松懈,让士兵脱下铠甲前往松江府,在把铠甲兵器运过去便是。

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这里是明朝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棉布卖遍天下。地理环境优越,可以顺着长江走,也可从京杭运河走,往南更是有许多水路。

赵岩越看越发现登莱并不适合交通运输,因为内陆河很不方便。走海路倒是比较方便,只是还没有船。

目前已经派了人到福建买船,并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毕竟那是郑芝龙的地盘。

有船的话,可以把日本做为棉布的倾销地。

七年十二月十五,赵岩正在赵家堡享受难得的清闲,士兵都提早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赵岩成日在家和媛儿写字看书,舞文弄墨的陶冶一下情操。

一点小暧昧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赵岩此刻应该还是守孝期间,已经没怎么守了,不过这一关还是把持得住的。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远远的就听见一声大喊,媛儿连忙给赵岩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赵岩推开书房赶了出去。

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侦骑半跪在地禀告道:“禀告大人,三日前流贼大军已下荥阳。”

“这么快?你们没看错?”赵岩纳闷道,荥阳大会不是正月开的吗?怎么变成了十二月?

“荥阳确已被克。贼骑足有数千人,贼过人畜践踏,路阔五六里,不知其众之几何。”

“下去休息吧!”赵岩点了点头,暗道失策,也不知道那个荥阳大会是哪个傻叉杜撰出来的,更傻的是,他竟然也信了。

原本以为时间够用,算得准准的准备正月开拔。

可如今士兵已经放假回家,这要召集起来,再加上一些琐事的准备,恐怕得过上好几天不可。

“朱由检祖坟被挖关我鸟事,还是过完年再说吧!”赵岩心下一想,也不是那么急了,祖坟挖和他屁事没有。对亲兵说道:“去把各营营长,政委、参谋长叫来开会。”

“是,大人。”那亲兵连忙跑去通知。

接到通知,赵家军各高层连忙朝会议厅赶来,二十分钟后,各营营长,以及赵全、张步云、刘衡他们都到了。

“公子,船买到了,买到了三艘大福。”赵全来得比较晚,一来就对赵岩说道。

“买到了?开回来了没?”赵岩问道。

“开回来了,那个福建海商生意做不下去,所以把船给卖了,一艘十万两银子。”赵全说道。

赵岩的嘴角不由抽了抽,十万两啊!简直是天价了。不过能把货运到日本,这点银子赚回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海外的银子可是很多的。

“这事一会再说。”赵岩点了点头,然后抬头对众人说道,“刚才收到消息,流贼大军复进河南,目前已下荥阳,因此召集大家前来议事。”

众人摊开地图,刘衡指着河南说道:“中原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流贼进中原必然会难以收拾。”

“大人想出兵剿贼?”王文岳很是期待的问道,第二营成立至今,一场硬仗都没打过,倒是一营运气好,打了一伙落草的乱兵,又和吴安邦打了一仗,第二营只是剿匪时见了些血。

“我等身为明臣,自当为国效力。不过此次剿贼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练兵。”赵岩说道,练兵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按照原计划第一站是凤阳,先把朱由检祖坟保住再说,不过情况貌似有些变化,荥阳大会并没有发生。

第三卷:聚敛天下抱歉,昨天有点事,凌晨通宵码!

RT

3点更!

第十一章:帝乡告急

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在汉中脱险以后,分头进攻西安附近地区和甘肃庆阳、巩昌、平凉一带,一时声威大振。明廷和地方官员纷纷上言指责陈奇瑜招抚误事。朱由检恼羞成怒,在崇祯下令把陈奇瑜撤职,下狱论戍。提升洪承畴为兵部尚书,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军务。

这时西宁驻军发生兵变,将领被杀,守道被赶走,镇守太监也仓皇逃遁。洪承畴被迫亲自带领军队赶往西宁。起义军趁机“分陷关陇。”等到洪承畴平定了兵变腾出手来镇压农民起义时,起义军又“悉众东奔,分道入河南,集宛、洛间。”

正月初,不断有流贼的动向快马回报,荥阳大会并没有发生,估计是后世的一些吃饱了撑着的史学家弄的。就如同写武侠一般,总是要把事情吹得很传奇。

“根据情报,此次西进流贼分三路,第一路由陕县渡河,攻入山西平阳,不过山西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估计找不到多少粮食,所以很有可能会南下攻入怀庆府、归德府。第二路由武关经过南阳府,南攻湖广。第三路由卢氏县东攻河南。”赵岩看着地图,形势已经比较明朗了。

指着地图说道:“东攻河南这一路的流贼以扫地王、太平王等部为主,他们的目的地可能是这里”

“帝乡!”刘衡看着赵岩指着的地点惊呼道。

“没错。”赵岩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