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着最强壮最高大的顿河马,在付出了三四百人的代价以后剩余的两千胸甲骑兵旋风一样般呼啸着撞进70团,马蹄践踏着地面,哒哒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
    姚学才已经让炮兵阵地立刻调整炮击目标。但是他知道等到炮兵把炮口对准俄军骑兵的时候,战场上两军已经搅战成一团了。
    他为俄军骑兵冲锋的势头赶到震惊,战场上的这支骑兵应该不是普通的一支俄军。不过他依旧相信自己的70团。
    俄军的胸甲骑兵旅在不断地摧毁70团步兵方阵,但是势头也不可扭转的越来越慢,双亡越来越多。70团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想想那些列在最前沿的战士,即便在骑兵杀到自己跟前之前已经用火枪击毙了上面的骑兵或是击中了战马,那战马奔跑时所携带的巨大惯性也依旧会推着他们继续往前。
    一但被这些受伤或是已经死掉的战马撞上,等待70团士兵的将是九死一生的一幕。近乎百分之百的被乱蹄践踏,那最后恐怕就只能剩下一堆烂肉了。
    姚学才脸上的肌肉抽了抽,千里镜里看到70团一个个中队被击破,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倒下,俄军骑兵锋锐的刀锋好像不是在砍他们一样,而是在迎面砍向自己。
    “师座,是不是派骑兵上去助阵?”参谋长孙振才道。
    虽然为了应景把中哈大部分的骑兵都派到了察里津和萨拉托夫,但是阿斯特拉罕这里还是留有一部分作为警卫戒备力量用的。其中包含有二十三师师部直属骑兵营和第二骑兵师四团第三营,以及大玉兹的三千‘精锐’汗帐骑兵。
    放下手中的千里镜,姚学才呼吸了一口气,“不用,一个骑兵旅而已,70团应付的下。”
    ——————————————————
    萨拉托夫战场。
    米赫尔松亲临前线指挥部,中午时分俄军前线防线被接连突破,中华军进攻部队把兵锋钉死了萨拉托夫城内的东西大街,下定决心中央突破要把俄军的残部一分为二。
    米赫尔松知道这是到了最后时刻,如果战线真的被中华军给洞穿,那么可能用不到明天,今天晚上萨拉托夫城就会彻底被中国人所拥有。带着仅存的一支卫队,米赫尔松亲临前线,亲自到了被中华军凿开了一半的中央激战区。
    帕夫洛维奇担忧着米赫尔松的危险,这里距离激战正酣的前线只有短短的三四百米。他再一次在旁边提醒道:“司令官阁下,您最好还是回到后面去安全一些,这里距离前线实在太近了。”
    而仿佛是为了验证帕夫洛维奇的话,就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一枚开花弹就在指挥部头顶爆炸了开来。阵阵土砂从房顶落下。
    “安全?”米赫尔松自嘲的一笑,“我亲爱的老朋友,萨拉托夫城内还有安全的地方吗?”
    “有,那也是中国人的控制区。我们的地盘在全都笼罩在炮弹的威胁下,我在哪一个地方都一样。”
    又一枚炮弹在指挥部不远处爆炸开来,轰隆隆的声音让米赫尔松和帕夫洛维奇二人心中都是一沉。
    “如果不坚持住,我们今天就可能丢掉萨拉托夫。”
    “所以,我想再支撑一会。”与帕夫洛维奇一样,米赫尔松心中也充满了绝望。但是绝望中的米赫尔松不会束手就擒,而是选择了做困兽之斗、临死一搏。“战争已经打到了这种程度。中国人虽然即将胜利但是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士兵们即便是现在就投降也不会比做完最后努力之后再交出自己的枪支来多得到一丁点的优待。
    萨拉托夫的俄军已经流尽了鲜血,中国人也不会毫发无伤,两边的仇恨早在之前一年的战斗中就结下了,化不开了。
    “那明天呢?”帕夫洛维奇就是那悲观主义者,“今天守住了,那明天呢?也能守住吗?沙皇陛下是已经派遣了援军过来,但是要等到援军赶到萨拉托夫,你我早已经被关进中国人的俘虏营里了。”
    米赫尔松眉头皱了一皱,“中国人的战俘营里绝不会出现一名俄罗斯帝国的中将,绝不可能。”这是大无畏主义者。
    沃罗涅日。
    亚历山大一世的脸已经连续三天不见一丝笑容了。
    “叽吱——”厚重的大门被打开,一众俄国重臣陆续从里面走出。
    本来已应该被赶回乡下老家的库图佐夫一脸平静的走在人群中,位置排序看起来还相当靠前,周边也为了好几个‘将星闪烁’。而先前屡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肆污蔑、攻击他的圣彼得堡督军——步兵中将格雷兹洛夫则远远地坠在后面。
    事情的发展似乎预示着库图佐夫的先见之明。本来把‘与中国人和谈’这一论调看成是莫大的耻辱的俄国高层,现在却成为了库图佐夫慧眼如珠大有先见之明的例证。
    所以,本已经可以告别俄国主流社会,没落的返回老家庄园静静地等死的库图佐夫,起死回生一样再一次在俄国朝堂之上站稳了脚跟。
    从这一点上看,中华军已经是第二次帮到了库图佐夫的大忙,可以算是他的福星了。
    “看来只能谈判了。”大门内,只有两个人还没离开。亚历山大一世一脸沮丧的说道。“可恶的中国人,可怜的巴克莱……”
    “陛下,您这是为了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公主细声开解道。俄国的沙皇却不得不对一个黄种人国度低头,即便那个国度是强大、悠久的东方帝国,那也是亚历山大一世莫大的耻辱。
    “巴克莱将军对俄罗斯对您都是一片忠诚,虽然他不得不在这一次会战中担负起责任,但是陛下,巴克莱只有四十八岁。他依旧可以为你继续效命二十年。”
    一句话来说,巴克莱还年轻着呢。以后补偿他有的是机会!
    叶卡捷琳娜公主的话亚历山大一世很有心听从,因为这里面有着一种不能为世人所认同的畸恋。
    叶卡捷琳娜是亚历山大的大妹妹,二人年龄相当,从小一起长大。父亲保罗一世死亡以后,亚历山大即位,一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纷纷投怀送抱,但在亚历山大心中却始终只有一个女人的位置———那就是叶卡捷琳娜。因为从儿时开始的朝夕相处的长久岁月让两个人产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相当的奇葩!
    亚历山大一世没有子女,他的婚姻是名存实亡的。而兄妹俩的感情却好到登峰造极。二人经常单独闲坐,彻夜长谈,有时动过分亲昵……两人都住在皇宫,但却要天天通信。如果亚历山大一世外出巡视或是出国访问,兄妹俩的书信往来就更加频繁。
    西历1808年,与约瑟芬正式离婚后的拿破仑需要为法兰西再找一位皇后。这个威震欧洲,并且刚刚击败了俄国的法兰西皇帝向叶卡捷琳娜提起了求婚。从政治上讲这将使绝对的有利于法俄同盟的巩固,甚至若真的打成了联姻,欧洲大陆的历史可能就会随之一变。但是亚历山大非常的不高兴,因为他不能忍受将心爱的妹妹嫁给拿破仑,当即谢绝。
    “知道你爱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
    “我像疯子一般爱你!……看到你,我高兴得如痴如狂,我像个着魔的人,四处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怀里甜蜜地松懈下来……”
    亚历山大一世写起情书来是真的热情洋溢。所以,对于叶卡捷琳娜的话他听得进去。
四百九十六章 向他们的驻藏大臣发出照会
    “巴克莱将军为了俄罗斯所做出的牺牲个人名誉的伟大选择,我会永远记在心里。”亚历山大一世的神情激动而又坚定。他为巴克莱使用了‘将军’称谓和‘伟大’这个与他个人身份不很匹配的词汇。叶卡捷琳娜知道和了解亚历山大一世,她明白,亚历山大一世现在所说的这句话是真实的而且是肯定的。
    虽然当政的只是这几年里,亚历山大一世就已经被俄国国内的某些人斥为“虚伪的欺骗者”,但是只要是一个人他就会有一分真挚的感情。此一刻,亚历山大一世就是对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动了这份真挚的感情。
    而要说是为什么,那就要从好几天前说起了。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名将,巴克莱在明白过来被中华军给战略欺骗之后,就清楚地意识到大事不妙,而且紧随其后的就是中波同盟这一对俄国来说绝对的噩耗。巴克莱对战局的未来完全放弃了胜利的渴求,瞬间后就做出了略等于库图佐夫那样的决定。不过为了更一步的直接断绝战争,也是因为他本人苏格兰人的外籍身份,巴克莱用了‘愚蠢’这一手段来施展自己的真实意图。而随后他在对亚历山大一世的私人信件中全盘托出了自己的意图。
    既然最后的结局已经不可改变,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存俄国的军力,军力就代表着俄国的实力,至少在欧洲方面是如此。所以,拿集中在阿斯特拉罕的俄军南战区步兵主力去进攻早已做好准备的中华军阵地,用一句中国话来说那就是——实非智者之所为。欧洲是没有这样的一句话,可是巴克莱却是一般无二这样想的。
    在巴克莱看来,中华军有训练有素的军队和思路严谨的指挥军官,以及更加重要的强大火力,用人力进攻这样有准备的阵地,不耗用大量的生命和鲜血是不会有半点成果的。可是在结局已定的今天,付出如此大的牺牲来拿下一两个毫无必要的阵地,太不划算了。但是巴克莱的公私身份都不允许他挑明了此事,所以命令察里津和萨拉托夫来的军队各回各家,以自己的‘愚蠢’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用自己的名誉来换取俄队实力的保存,巴克莱情愿这般去做。
    他热爱俄罗斯,他愿意如此付出。
    巴克莱不指望自己的一封信就能够‘说服’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最后不相信他也没办法。他已经决定这样去做。但是现在看来,效果还十分不错,亚历山大一世不仅相信了他的一片忠诚,心中还对他产生了内疚。而在一个君权制国家,让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