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独自面对强大的法军。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军队,进行了从布劳瑙到奥尔米茨的著名的退却机动行军,并在阿姆施泰滕击败缪拉,在迪恩施泰因战败莫尔季耶,使俄军脱离了被法军合围的危险。可是奥斯特里茨会战的失败却又让他再一次堕落入了深渊。
    即使那一仗中不管他的一点事情,有着三皇会战之称的奥斯特利茨会战,俄军方面亚历山大一世才是真正的指挥者。可是在战后库图佐夫成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替罪羊,被一贬再贬。
    在来到古里耶夫要塞之前,库图佐夫的职位只是跟米罗拉多维奇一样——军长,步兵上将军衔的军长。非是乌拉尔河一带局势实在危险,亚历山大一世绝不会派出库图佐夫出马。
    伤口在疼痛,因风湿病而弯曲的双腿艰难的支撑着库图佐夫高大féi胖的身躯,每一天早晨醒来他都总是感觉周围的东西越来越模糊。当年那只差点被土耳其子弹直接打中的眼睛现在已经完全失明了。库图佐夫经常想起他的朋友和老师苏沃洛夫是怎样在孤苦伶中死去的,每当想起这些他心中就备感悲伤和凄凉。
    但是坚韧、坚强的性格让库图佐夫服从沙皇的命令替他征战沙场。
    命令下达到时,库图佐夫正在摩尔达维亚对战土耳其人,他丝毫不了解东方的战事。可是他义无反顾的奔赴古里耶夫。
    在摩尔达维亚库图佐夫干的很漂亮,虽然争权夺利下军队总司令普罗佐罗夫斯基很看他不顺眼。
    当初库图佐夫刚刚来到摩尔达维亚的时候普罗佐罗夫斯基还是喜出望外的呢他这样形容库图佐夫:
    “……在这里指挥军队,再也找不到比步兵上将库图佐夫更强的人选了。他对这里的所有地方、人民和习俗都很熟悉,他也熟悉多瑙河对岸的地理和土耳其的各种策略。我可以担保,他忠于职守而且知人善任……我对他在部队中的表现极为满意,他实际上是我的助手。总之,我承认他在军事艺术上是国王陛下的优秀将领……”
    让一个老资格的元帅这样称赞,库图佐夫虽然也绝对是老资格,但也绝对是少见的。然而,普罗佐罗夫斯基很快就害怕起来,因为库图佐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他更有才能,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开始下降。
    所有的人都知道,库图佐夫曾劝告他不要以较少的兵力,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强攻布拉伊洛夫要塞,而普罗佐罗夫斯基没有采纳这个正确的建议,结果俄军被击退,出动八千多名士兵竟损失了五千多名。在年迈的元帅陷于绝望之中时,是库图佐夫冷静地安慰他,并使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摩尔达维亚集团军的俄军军官们开始逐渐向库图佐夫请示指示,而不是向他。
    普罗佐罗夫斯基心怀不满,向沙皇大进谗言,而亚历山大一世也准备以攻打布拉伊洛夫要塞失利为借口,再次将库图佐夫排挤出军队。
    可是就在库图佐夫将要又一次被“光荣流放”的时候,东方传来的一封封恶报拯救了他。西伯利亚等地也在向莫斯科派出信使,但是奥伦堡总督区速度无疑会更快一些。
    相对于荒芜的西伯利亚,奥伦堡总督区以及更大面积的草原总督区的重要性就高出太多了。
    接到米罗拉多维奇的求救之后,虽然莫斯科认为,中国很有可能会同时向西伯利亚发起进攻,但是欧洲战争现在进行的已到最后一刻,普鲁士王国彻底成为了过去,奥地利也将步入倒霉的行列,法军的铁蹄已经踏到了波兰的土地上。
    806年的冬季对于俄军来是一个可悲的冬季。埃劳之战,俄军有23000人伤亡,另有3000人被俘。虽然列昂季。列昂季耶维奇。贝尼格森的反击也上法军损失惨重,但是俄军流的血太多了。
    这一战结束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冬季就过去了。拿破仑发起了新一轮的季攻势。俄军和奥军在强悍法军的冲击下连连后退,不管是亚历山大一世还是列昂季。列昂季耶维奇。贝尼格森,亦或俄军前线的另一名悍将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都不敢做出从欧洲战场调大军增援东方的决定或建议。
    库图佐夫没有回莫斯科,在那里他见不到亚历山大一世,因为这个沙皇现在依旧在波兰前线。但是库图佐夫向沙皇去了一封报告,他请求亚历山大一世把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组建的预备队调来加强到东方战场去。他在报告中写道:
    “只有加强了军队,我才有可能为拯救奥伦堡,并且对鞑靼人发起主动作战。”
    亚历山大一世的回信在库伦佐夫走到喀山的时候转到了他手中。沙皇十分明确地告知库图佐夫,那些预备队他是指望不上的。他是这样答复道:“因您提议下令调遣的预备队现在尚未准备就绪,不予调派。”
    这样库图佐夫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他能够依靠的只有乌拉尔河、鄂毕河两地剩余的哥萨克和从土耳其调集来的一个师兵力,以及莫斯科增援的近卫军一个步兵团。兵力严重不足,没有半点预备队,库图佐夫就是如此来到的古里耶夫要塞。
    虽然如此,库图佐夫对战争前景却并不悲观,他对俄队的力量深信不疑。当然,这也有他对中华军了解严重不足的原因。
    战争打响在了古里耶夫要塞前的阿特劳城。
    库图佐夫没有直接接应米罗拉多维奇残部退入古里耶夫要塞。对比起这座修建时间有一百五十年还多的老号要塞,库图佐夫宁愿现在外面跟中华军碰一仗看看。
    直接带着残部退入古里耶夫要塞,实在是太伤士气了。虽然联合了米罗拉多维奇的残部,又全力调集了乌拉尔河哥萨克,库图佐夫手中也只是有不到两万数额的士兵。对比起十万人的中华——哈萨克联军来趋于绝对的劣势。
    但是库图佐夫的两万军是全部都聚成一团攥在库图佐夫的手中的,而中哈联军十万人马却分散的那里都有。
    古里耶夫,一直追在米罗拉多维奇身后的这是一支;
    奥伦堡,矛头指向俄军神经中枢的又是一支;
    鄂木斯克,扫dàng西西伯利亚,进军鄂毕河流域、乌拉尔山脉的这又是一支;
    还有大草原上追剿yu兹残军的各部,十万浩dàng的中哈联军,单是在古里耶夫这一个点上,并不比俄军强出多少。
    如果这都没有勇气抗争,如果这都没有胆量打仗,那么等到中哈联军的各路兵力都聚集起来之后,面对五倍于己的军队,库图佐夫还能如何办?力挽狂澜是笑话,回天乏力才是真。
    所以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俄军就必须在连败之后好好地打上一仗,提起自己的军心来,重新整顿、ji昂士气。
    作为一名老将,库图佐夫不会疏忽到一个事实——当局势好转时,败军也会慢慢鼓舞起勇气;而当局势日渐恶劣时,新军也会被渐渐地磨消掉士气。
    现今的情况下,支援草原总督区的新军跟米罗拉多维奇的败军hun编在一起,士气掉落的就更快了。
    这一仗库图佐夫必须打。
    ——————————
    阵地在阿特劳附近,在古里耶夫要塞以东十五俄里左右,换算成华里那就是三十里多些。位于乌拉尔河流域东岸,地势平坦,景物平淡无奇。
    城北边是一道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河流,当地人叫米亚雷河。河流流经阿特劳城,然后注入乌拉尔河,是可以用来加强侧翼防御的天然屏障。
    阿特劳阵地的南部则有大片田野,虽然不怎么便于隐蔽自己的军队,但是俄军敌人的骑兵也难以在那里发挥战斗力。
    米罗拉多维奇和yu兹联军之所以败得那么惨,除了因为五万多人的中华步兵战斗力惊人外,一个整编骑兵师也是西北军团出征哈萨克大草原以来屡战屡胜的关键。
    哥萨克骑兵是俄国一百多年来的骄傲,乌拉尔河、鄂毕河哥萨克不比外贝加尔哥萨克,他们都是时常出现在对土战争或是欧洲战场的。可是当他们面对中华军骑兵的时候,却没能再创出一场辉煌战绩。
    库图佐夫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对中华军骑兵不得不防一手。
    俄军的阵地北起米亚类河畔的哥萨克村,中部是阿特劳城,南部到田野中的另一个斯拉夫人村落,几乎全线都能够得到米亚雷河的掩护。一东西,一南北,成垂直状
    库图佐夫要为俄军的未来负责,他不能在宽阔的原野上硬憾中华军,所以战线与米亚雷河垂直相叫。
    阿特劳一线阵地可以有效地限制中华军优势骑兵的随意机动能力,俄军两翼虽然薄弱了一些,但是中华军因难实行侧翼包抄,所以要么只正面战斗,要么就施行真正的大纵深迂回,但这样势必会拉长中华军的战线并削弱其锋线上的战斗力。
    库图佐夫自信自己能把握住战斗中的任何一个稍瞬即逝的机会,他准备击败中华军
    在备战过程中,库图佐夫巧妙地部署军队,构出来一副大纵深的战斗队形。该队形基本包括四个集团:右翼、中央,左翼和预备队。
    右翼军队主要任务是掩护通向古里耶夫要塞的道路和保护阿特劳战线的侧翼安全,必要时候还可以机动使用,以增援中央和左翼部队实施反突击。
    央军队的任务是防守阿特劳城一线,不到最后时刻不可能打出反击,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坚守、吸引,承担更多的中华军进攻。
    左翼则是任务最轻松最简单的一部,凭借米亚雷和防守侧翼安全,部署的兵力也相对少了一些。
    而预备队的作用就不言而喻,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要有他们在手,库图佐夫就有信心跟任何人进行长期苦战和拼斗。
四百八十章 阿特劳战役
    四百八十章阿特劳战役
    四百八十章阿特劳战役
    从南到北,军号吹响在决战的时刻……
    整编第二十三师主力悉数赶到了阵前,姚学才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对于库图佐夫没有收兵返回要塞,反是在阿特劳摆开了阵势,姚学才心中惊讶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