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却证明,梁纲耍了他一手。在额勒登保全副精神集中在南部的时候,禁卫师主力、第八师配合炮兵师全力向着固关、娘子关一线攻去,走井隆直插山西腹地。
    平定州知州赵林平开城投降,不费吹灰之力中华军就拿下了太原的东大门。当时太原城内兵力并不充沛,如果强攻,付出一定伤亡代价后是拿的下来的。
    但梁纲心底的打算不仅是要拿下山西一省更要全歼清军在山西的步骑精锐。所以只留下了第八师一部驻守平定州,看住这条太行通道然后禁卫师主力和八师的另一部就全力向着晋北攻去。短短旬月时间,便顺利拿下了代州、保宁、大司、馁远等地,部兵设防,彻底关住了山西的北大门截断了北路山西和草原的联系。
    嘉庆手下的清兵精锐,除了骑兵意外能真正拿的出手的就只有两支。一支被他留在了身边当亲卫,人数在三五千人间,全火器配置:另一支就是额勒登保的火器营。撤入山西之后,被嘉庆大力补充了一下,不仅顺利恢复了元气,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了万人规模。是一支真正的强力军!
    清军的兵工厂很不得力。虽然立足稳定之后,立即重组了兵工厂嘉庆一点都没有疏忽和耽搁,可现在清军补给的枪炮依旧是以进口军火为主。
    可是,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人数有限实力也有限,现今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府治下不仅民间的火枪大量输入了中国,连军队的补给仓库中都是空空如野。甚至一部分驻军都处于空手状态中。
    一句话连续的军火买卖之后俄国人也无力再继了。清军北方的外援已经断绝。
    上万人的火器化精锐,配合着索特纳木多布济和绵恩手下的两万蒙古骑兵,再有大批的绿营兵在握,额勒登保重兵在手这才有了独臂支撑山西局面的信心。
    可是随着晋北的丢失,大军退入蒙古的后路被断,额勒登保有些坐蜡了。赢下这一战还好,赢不下可就只能从童关退入陕西了。让额勒登保和整个山西清军担忧的是,现在的陕西局势也是岌岌可危。如是这条后路再被丢失,那他们就彻底陷入了中华军的团团包围中了。
    战局形成之后,额勒登保立即就向嘉庆请示,看该如何办才好!
    陕西虽然是嘉庆的驻足地,可随着宝鸡之战的失败,陕西清军实力已经落后了山西清军一大截。额勒登保的意思是,从山西抽调一部分军力巩固陕西防线,保障他们这一支方面力量的后路。
    山西的绿营兵还就罢了,火器营和两万蒙古骑兵却是如今满清朝廷的支柱力量。嘉庆是缺不得这支强力军的。可嘉庆拒绝了,他命令额勒登保全力以赴的打好这一仗,陕西之事无须牵挂。接到旨意的额勒登保只能摇头苦笑,要是下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人无须牵挂陕西,那他早就请旨了。
    这都是无意义的。
    陕西中华军大军云集,只看那一个个番号,额勒登保自己就心寒,更别说下面的小兵了。
    华军现在是第十师张世虎驻河南,二师张世龙、十三师陈烂屐在云贵和广西,十九师在两湖,十八师在安微、山东,十七师在南洋。九师李成光、十五师冯景山、十六师韩进韬在东北”十一师程绍元在冀北,禁卫师主力、第一师、第八师、第六师、第七师在山西,四1义军四个师在四1,剩余的十二个整编师却全在陕西。
    虽然这十二个师里杂牌很多,真正那的出手的只有三、四、五三个师”可对比对面的清军来,绝对是无可比拟的优势。
    即便没有宝鸡之战,明亮也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更别说清军自己先伤了元气了。额勒登保不认为明亮部能守住陕西,事实证明了他预料的准确性。但这是可悲的准确性,如果额勒登保能够有选择的话,他宁愿自己的这次预料是错误的。
    当西安城陷,陕西提督柯藩战死的消息传入山西后”山西籍的绿营兵军心立即就动摇了起来。错非整化月中,两边都是小打小闹。而且仗着骑兵众多”额勒登保屡次出击中华军的补给线,斩获了一些小胜鼓舞了军心士气,怕是只这一个消息传来,山西的绿营兵就会出现大规模逃亡。
    反观此时的中华军”兵力调集已经完毕,禁卫师一部虽然退回了北京”可是第一师的到来和第六师、第七师的进入,却使得在晋的中华军实力不降反升。
    只是为了扎进北面的口子,整个第七师和第八师都留在了大司、馁远一线。嘉庆皇帝虽然拒绝了额勒登保的提议,可却从没有放弃重新打开蒙古山西通道的打算。
    大批的蒙古骑兵进袭冀北,他是在用明明白白的“围魏救赵,来调动中华军退出山西。
    只是骑兵师和第十一师坚决顶住了蒙古骑兵的冲击,在最艰难的时候梁纲也没有从山西抽调回一兵一卒。直到第一师和第六师、第七师相继进入山西之后,这才抽调回了禁卫师的一部分回防北京。
    两个师用在了北线,禁卫师一部用作后勤”炮兵师“雨露均沾”真正在第一线战斗的步兵师只有第一师和第六师三部。六万人的兵力,大半的火器化步兵和超强的重火力,用来进攻一个火器营绝对是稳操胜算。但因为两万蒙古骑兵的存在”陈虎部只能“保守再保守”中华军现在,不仅后勤补给道路上的禁卫师建立起了一个个水泥碉堡、炮楼和转运站”连太原城外的中华军大营也被建的跟一个小城似的。
    战争进行了三年半,土水泥的配方虽然依日不为外人熟知,可是却挡不住清军对此物的认识。
    在大部分的中国人眼中,它是那样的神奇!一堆粉末合水搅和揽和就成石头了?以至于都重新有了“水石,这么一个新的名号。
    这一战中,它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威力。无论是后方的转运站、碉堡、炮楼,还是前方的夹营驻地,都有它的身影频繁显现。额勒登保对此是束手无策,禁卫师在后勤补给路线上隔不多远就建立一个转运站,配合着周边的碉堡、炮楼,完全不是只有冷兵器的蒙古骑兵可以攻克的。而后勤补给通畅的第一师和第六师,发威起来也不是额勒登保单单一个火器营能够抵挡的。
    七月后,正式开打以来。只是半个月时间,太原城周边各个要地就丢失殆尽,而且太原城池也被中华军攻占了大半个。现在额勒登保残部只能龟缩在城南的一带。
    最初时候,额勒登保还期望着华北二次泛滥的大水能够牵制住中华朝太多的精力,比如粮草、银钱什么的,以至于陕西、陕西的中华军都无力在继续发起进攻。
    可是大水泛滥了之后,山西的中华军不仅没有显现后劲不足,反而是越打越狠,越打越猛。额勒登保到了如今地步,只能放开一切繁思杂念,全力以赴的指挥部队,多杀一个中华军是一个了。
    太原城南大街。
    往日繁华的景象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炮弹一片片的耕犁,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成了破烂和废墟。
    但是就是这样的地形,尤为的让中华军难受。
    断壁残垣中部队摆不出整齐的队列来,散兵前进却是正如了清军的意。他们早就清楚正面对抗不是红巾军的敌枪在城中成为了辅佐手段,刺刀见血和火药包、手雷成了这些天来两军厮杀的最主要手段。
    一队散兵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前方他们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大意。几天的城中巷战下来,有太多的中华军无必要的倒下了。
    火器营这帮子满清铁杆,个个顽固的要死,也阴毒的要死。火药包这样的大杀器就是他们事先用出来的。
    虽然中华军早早的把大口径向炮拉到了攻城战中,但因为太原城中还有不少百姓存在的缘故中华军并没有无节制的使用。陈虎更是明白的下令,要尽量减小对老百姓的误伤。
    可是清军不在乎。特别是到了后期,这些火器营的满清死忠了解到太原之战注定的失败结果之后,完全的丧心病狂起来,把城内的百姓都拉出来给他们做挡箭牌。
    昨天的对战中,清军就先用小股人马引诱了第一师的一个营追击过来,然后在中华军追击过程中驱赶了大批百姓阻挡了过来,清军的炮兵却趁着机会毫无顾忌的猛烈开火起来。
    上千百姓安全脱险的只有三百多人一个营的中华军也折损了近五分之一。
    单是中华军几百人的伤亡不算什么,百姓何其无辜?此事性质之恶劣是开国内战争之先河犹未可恨!
    并且清军现在也学会了用地雷,把大号的炸药包或是陶罐装上火药埋在废墟里,等到中华军赶到时候,引线一点杀伤力不可小瞧。
    “啪啪”。
    几声火枪声响。散兵分队立即匍匐地上。清军打冷枪,只是滑膛枪准确性太差几杆火枪一起击发也没打中一个。
    突然,一个中华军散兵从地上跳了起来,“地雷”。
    话音没有落下,站起的身子也没来得及跑出几步重新卧倒,他旁边空地上就轰的一声爆出了一声巨响。
    细碎的瓦砾雨点般打出,这个散兵就像是后世战争中被机枪扫射了一样,整个身体上爆出了无数个小血眼。
    人被冲击波抛出,没有落地就断了气。
    “打那堵破墙。”散兵队长对着手下唯一的一个单兵火箭简小组吼叫道。手指指着周边十几二十米内的仅有的一堵破墙。
    火药不是什么稀罕物,清军太原之战准备的肯定是充分的极。但是火药引线不安全性极高,引线太长的话不仅埋起来麻烦,燃烧时间也会挺长战场上那是会耽搁时间的,而且更主要的是竹管内燃着燃着它自己可能会灭。
    所以,不管是红巾军还是清军,在绞杀战场上埋设地雷时都不会把距离放的太长,有个四五丈远就足够了。
    太原城内就应证了这一观点。清军把地雷埋得都非常的近,埋伏在地雷引线边的那一位,多半也是伤员或是死忠。
    燃烧需要氧气,竹管上戳几个窟窿,氧气不一定就会进去的。而窟窿戳的太多的话,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