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中华-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才奏请皇上减免郧阳府税赋徭役…………”
    阿桂头脑还是很清晰的,调集重兵围剿梁纲当然重要,可抚民工作也同样需要做好,否则的话就会陷入一场恶性循环之中!那时才是真正的麻烦。大半辈子都在打仗的他,是很清楚战争对百姓民生的破坏的,一地方长时间打仗,兵匪混杂以至于激起民变是很平常的事情。
    他向乾隆提议,不但要减免郧阳府来年的钱粮赋税,重建郧阳镇,今年冬季还需要往那里调集大批的粮草物资,只要百姓和那些流民有稍微不稳的苗头,就立刻开仓放粮,来安抚百姓流民。
    ——————————————————
    湖北郧阳府。
    如果说这几天百姓议论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那十个里面肯定有九个说是短毛匪军,剩下的一个闭嘴不言心理面也同样会给出相同的答案来。
    从马昌镇到竹山的这一路上,梁纲连续攻破了十多个村镇,在郧阳府的百姓看来这已经是好生了得的事情了!
    郧阳的土匪虽多,可这般攻村拔寨破镇得还从没有过。却是不曾想,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抵达到竹山县城下之后,好生休息了一阵的梁纲真正打起精神来搞事才算是让郧阳府的百姓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猖狂!
    他虽然没有拿下竹山县城,却攻下了保风的竹山协大营驻地,把里面的工匠、物资是一卷而空,接着又打下了黄茅关和团山,然后发兵向南,两河口、聿河口、白河口三个巡检司一扫而荡,胡家寨、邓家坝、宋坪、洪坪堡等大小村寨镇子全部游荡了一遍,敢有不服的立刻修理一顿,服气的就怪怪的奉上孝敬。
    安老窝在九道梁后,他还趁着追兵没赶到的机会,偷空敲掉了房山西南要地房山关,更甚的是他还派出一部人马趁夜偷袭了宜昌境内的猫儿关……
    看到他这般的折腾,活跃在郧阳府境内的大小绺子土匪这才生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差距!
    别的不说,单这境界,这胆量就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的主要打击对象还瞄着村寨乡镇的乡勇丁壮身上,哪像梁纲这般直接找上清军门口厮杀?
    安窝在九道梁,梁纲忙活着四面出击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盯着西天大乘教的反应。陈洪的消息渠道是什么他不清楚,但是在队伍里面,盯死陈洪一帮人的举动还是可以做的到的。
    梁纲进入竹山的第二天,就知道陈洪接到了外面传来的消息,应该就是襄阳方面的回复。然后从陈洪对自己依旧不变的态度来看,梁纲可以认为双方间的盟友关系是继续保持了下来,而且依旧处于蜜月期。
    与之前预计的‘撕破脸皮’这一最坏结果相比,是太好不过了。西天大乘教对于自己的‘跳槽’举动,看来是捏着鼻子硬认下来了。
    随后宋之清给他的信证实了梁纲的这一猜测,上面是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反倒给介绍了自己的师弟王应琥和三阳教教首王延诏。这下他的心是彻底安稳了下来,之前最担心的事情完美解决了。
    在郧阳府,白莲教共分为三支,西天大乘教一支,王应琥自己的小班底一支,王延诏的三阳教又是一支。前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看做一派也不为过,或是称为北会一支,王应琥自己一支更为恰当点。
    王延诏是混元教老教首王怀玉的侄子,当年刘之协复教,认为混元教几十年来屡次被官府破获,在民间已经坏了名头,所以借尸还魂,撇去了混元教的名头而打起了三阳教的幌子,中间还招收了宋之清入教。
    最后因为银两问题宋之清自立西天大乘教,和刘之协分道扬镳,连带着和王延诏的关系也降至了冰点。但是这些年下来,王延诏和刘之协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后者几乎没有起义的念头,而更倾向于把三阳教打造成河北八卦教一般。可王延诏却是一心反清,久而久之他这个三阳教的分教教首与之前的叛徒——西天大乘教却再度搞在了一块,把教主刘之协甩在了一边。其与王应琥在郧阳府一北一南,遥相呼应,这些年来也是积累了不少的资本。
    梁纲知道后颇有些后悔,要早知道这样他就多在荆紫关顶两天了,与王延诏打个照面,也能攀上一份交情不是?
    联系上了王应琥和姚学才后,梁纲随之打了房山关和猫儿关,两次战事梁纲都分润了他们不少的甜头,存粮和饷银连同库存的刀枪兵器,这些都是二人所急需的,却是梁纲所不稀罕的。
一百六十九章 杀一儆百
    ps:今天八千字,两大章。
    在九道梁梁纲并没能安稳的多呆上几天,因为梁朝桂统领的一万多清兵已经杀到了眼前!
    急着立功赎罪的清军完全红了眼,不给梁纲留一点余地,也不给他们自己留一点休息的时间,一万多人马不及休息就立刻蜂拥而上杀来了九道梁。
    梁纲还立足不稳,才没傻到在这里和清军血拼一场呢,所以得到消息后就立刻收拾家底往大山更深处撤去。反正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人烟,情况完全不同于江北山区。
    几十万流民的涌入使这里即使是再荒芜的地方也都有流民的身影存在。那有人也就等于是有粮食,等于是可以得到补给。虽然尅流民的粮食有些丢人,可梁纲又不是打算白白掠取,给足银子就是。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梁纲在没进入郧阳府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战略上他要一改以往在江北时所执行的策略方针。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没必要在什么险要地方修营筑垒了,清兵来了自己撤走就是,瞅准机会反身一击,敲他一闷棍,或是分派小股部队‘牵牛’,主力游击而战之,非是到必要时候是绝不去打正面战……
    太祖的游击战,在郧阳府这地方完全行得通。
    而就是凭借着这个指导方针,梁纲在随后的一个月内从竹山九道梁绕到了房山的磨坪,再从磨坪转到了保康(东端)的歇马河,最后再沿郧阳宜昌边界绕到了西端得竹叶关,走了一千多里的山路,期间还将三个独立中队佯装成主力部队全数撒了出去,把梁朝桂派出追剿围捕的清军在群山之中被拖的筋疲力尽,直到北京的训斥下到军中,一万多清军还是一功没建。反倒是又被梁纲瞅准机会咬了两口。立功心切的清军有两支先头小部队在追击中落进了梁纲的埋伏圈,被其一阵痛揍后吃干摸净。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时间的拖长,对于郧阳的情况梁纲是越来越了解的通透,其侦察分队的触角也开始在大山群峰中生根发芽,从而他了解到的信息就更全面了。
    郧阳府山多田少,老林中可供开垦耕地也不多,那些有大多被先来的流民所占据,以至于随后来到的几十万流民除耕种那小块的贫瘠山地以外,多数是在林场、盐井、铁厂、纸厂、煤厂做雇工为生,“佃户散布岩谷雇作,去来棚厂”,既是佃户,兼作雇工,或者时佃时佣。如此才能维持着自己那艰贫的生活。
    廉价的劳动力让那些厂坊东主赚到了外府同行难以匹敌的利润,所以多年下来老林内的厂坊多是越做越大,常常雇工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人不等。如竹山的大园木厂,匠作水陆挽运之人,就不下三、四千之多,整个竹山县林区内,冬春两季匠作背运佣力之人,不下数万。此外还有诸多铁厂,铁炉规模,一炉所用人力须百数十人,一般的厂子都是有六、七炉,则匠作佣工就不下千人。
    虽然流民们过得辛苦,本身中也常常爆出吃大户的民潮来,可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工厂却是十分的维护,因为那些工厂就等于是他们的捧着的饭碗,打了工厂就等于是砸了他们自己的饭碗,以至于郧阳府内虽土匪众多,却少有打劫工厂成功的案例!盖是因为流民的自发保护。那些个厂主一边狠狠地剥削着流民的血汗,另一方面也把手下讨活的流民隐隐作为自己工厂的保护膜……
    初听到这样的情况时,梁纲张口结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真的是很无语!他简直要从心眼里羡慕那些个工厂主了,小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幸福了!
    内幕从来都是越挖越黑暗的,厂坊这样的bug存在也就罢了,梁纲不曾想的是那些个土匪里面也有黑白之分。其中既有像姚学才这般的,专门以打家劫舍为目标的;也有像邢家胜一般的,上结官府,下通商绅,专门给人‘看家护院,欺压流民’的。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后者摇身一变还可以变作民间的乡勇来听官府使唤。
    上面提到的邢家胜就是一例,这厮月前还是房县的土匪山大王,现在就已经摇身一变成了西山镇二百多乡勇的团总了。
    与简单的江北四县相比,郧阳府这里的情况真的复杂了许多,虽然对于梁纲来说,这里有着这样那样的便利!
    “大当家的,郧南地面上的土豪乡绅给清军通风报信之事时有发生,对我军行动极为不利。是不是……”王邵谊也很头疼郧阳府的复杂情况,但是还好的是清军近段战绩不给力,现在则刀把子是握在梁纲手中的。
    右手作刀猛地一劈,王邵谊狠声道:“杀一儆百,杀鸡儆猴,除掉一批看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种情况下‘快刀斩乱麻’,未必不是上个策!
    两眼微眯中,梁纲赞同的点了点头,心中杀机凛然!
    ———————————————————————
    西河镇是房县首屈一指地大镇,就算是在整个郧阳府那也是数得着的富庶之地。落坐于筑水之滨,是勾连竹溪、竹山和房县的的交通要地。单本镇居民不下万人,从事的行业那也是五花八门。
    郧阳府内,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四县是从西往东一字摆开的布局。其境内全是多山多水的地貌,商货运输走陆路可远比不得走水路来的快捷。
    从西到东贯通整个竹溪的竹溪河只是陡河的一个支流,可幸运的是在陡河的东面同样也有那么一个东西走向的支流——霍水,几乎连通了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