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3-09-03完结,种田文,宅斗)-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见识有限,要不然也不会让儿子娶了皮氏这样的儿媳妇了。如今的情况是,当家人已经倒下了。为了自己的家业,必须得推出另外一个当家人。
  镇国公看了信,点了点头,看来令宣要回来了。江北的事儿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镇国公提笔给曾令宣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到江北去了。
  皇上下旨,让镇北侯到京城养病,而镇北侯的长子也请命,江北如今已经大为清明,他们袁家也应当回京城了。
  这事儿一传出来,京城各世家都轰动了,毕竟这江北袁家可是一直盘踞在江北的,可以说江北是他们的根,如今竟然都要来京城了,那么江北袁家就不能再叫江北袁家了。
  而皇上竟然也允许了这个请求,并褒奖了镇北侯和其长子,镇北侯是引用杀敌才受伤的,所以另外加封了太子少保的官位。而镇北侯世子的爵位也有孝顺的镇北侯长子得了。
  袁太夫人又病倒了,这袁家离开了江北,那就是拔了牙的老虎,还有什么用处?以前不怀疑自己的孙子的,现在倒是怀疑是自己的长孙故意使坏了,可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而镇北将军曾令宣也跟着朝廷的人回到了京城。江北地段自然有兵部的人另外派人过去接管,以后就没有这江北袁家之说了。
  皇上这次打了一个漂亮的仗,心情一直很好。谁乐意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有个老虎在盘踞着?
  皇上为了江北这个地方下了那么大的功夫,如今终于不费一兵一卒的给解决了,真是心情愉悦!
  镇国公看见给自己请安的大孙子,笑着摸了摸自己下巴的胡子,“回来就好!”皇上既然不希望有个江北袁家,自然不希望有个江北曾家,所以令宣能请旨调回来,可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看看皇上一下子就准许了,说明皇上正有此意。
  曾令宣笑道:“离开家里这么几年,孙儿也该尽孝了。以后孙儿要在兵部任职了。”
  “嗯,能到六部去历练也是很不错的。你这次在江北做的很好,祖父深感欣慰。”镇国公满意的看着自己的长孙。
  曾令宣道:“也是祖父教导的好!”
  “哈哈,咱们祖孙就不要相互恭维了,祖父说你是好样的就是好样的,记住,人可以上进,但是不要有贪欲,咱们这样的功勋世家,首要的就是要忠君,只要记住这一点,那么就会屹立不
  倒。”
  “孙儿记住了!”曾令宣点头。
  皇上因为曾令宣立了功,但是又不好说出来奖赏,所以倒是多去了皇后宫里,对皇后夸了曾令宣,是个好样的。
  皇后娘娘笑道:“再好,也是皇上慧眼识珠,如果没有皇上的赏识,那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无用。以前令宣小时候,他祖父和我父亲就说咱们这样的世家子弟,首要的就是要忠君,令宣那时候就记得牢牢的呢。”
  “哈哈,”皇上开怀的笑了,忠君可不就是忠于他?而曾令宣这五年所做的,可不就是忠君,替自己除了一个隐患,事后也不贪权,直接请求回京城,这样的好臣子,是该好好提拔。
  要说别人,皇上还不放心,而曾家,后宫无人,唯一有关系的皇后还是无子的,所以倒是不担心他们以后帮着自己的皇子争权夺利。镇国公这个老头倒是看得明白,知道自己府上有镇国公这个爵位,唯一要做的,就是忠君。
  “真倒是想要奖励一番曾令宣,只是有些事儿不好摆在明面上。”
  “皇上,令宣是您的臣子,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再说,以后还有皇上给他封爵呢,这不是最大的奖赏?”皇后娘娘说道。
  “也对,朕心里有数,且等着吧。”现在如果奖赏曾令宣,那就太引人注目了,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只要忠君的,皇上从来都不会吝啬奖赏的。
  连镇北侯那个人都赏了太子少保了,何况真正为自己办事的人?
  袁太夫人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孙,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好好的基业就被你给毁了!既然你自己毁了,我还能说什么?现在你父亲也成了这样了,以后这府上如何,你好自为之吧。”袁太夫人觉得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如今就只能在京城度过余生。
  袁伯明开口说道:“祖母,你觉得我们在江北还能呆的下去?皇上为什么派了个镇北将军过去?是因为皇上对我们早就不满了我若是不这样,咱们袁家早晚就会被抄家的,跟皇上争,有什么好处?”
  “谁跟你说这些话的?”袁太夫人不相信自己的长孙能想出这些。
  袁伯明道:“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还用别人教我?祖母,你是内宅夫人,这外面的事儿,你就少管,只管颐养天年就成了,袁家以后由我支撑就好了。父亲大人既然这样了,那就好好的养着,孙儿告退了。”袁伯明说完,就起身离开了,把袁太夫人给气的,什么时候长孙这么有出息了?可是都是和自己做对的。
  袁伯清暗想,自己的祖母老是觉得自己不成气候,而且还偏心,现在自己能独当一面了,谁也不能说自己什么了。
  到了书房,叫了自己的幕僚阮先生,“阮先生,如今这样是不是已经可以了?”
  阮先生笑道:“恭喜公子得偿所愿。京城是繁华之地,只要好好经营,不比在江北的时候差多少。”
  这几天袁伯清也在京城到处逛过,京城果然是比江北那地方繁华,袁伯清也是贪图享乐的人,这次又得了皇上的赏,眼看着爵位也都到手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以前在江北,他父亲动不动就是要他勤学苦练,哪里能享受的到?现在好了,这府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了。
  袁伯清笑道:“如果不是父亲太过于狠心,我也不至于这样我正正经经的嫡长子,还比不上他外头的女人生的儿子?竟然把什么好东西都给了他,祖母那边也只是看得到幼清,何曾把我看在眼里的?既然这样,我也该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了。”镇北侯一直不立世子,让袁伯清很是不满。
  而镇北侯除了他和袁幼清,在外面还有个女人生的孩子,对那女人生的孩子他可是千宠万宠的,要不是自己发现了,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阮先生道:“既然公子已经得偿所愿了,那阮某就要和公子辞别了。家中老母也要某尽孝,这么多年在外面实在是没有尽到人子的责任。“
  袁伯清忙道:“先生何不把令棠接到京城,那样我也好照顾?”
  “家母一辈子在家乡,离不开故土。”阮先生说道:“如今公子这边一切都安顿好了,阮某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人家要回去尽孝,袁伯清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是放行,毕竟这是个推崇孝道的年代,阮先生因为帮袁伯清,这么多年都没有尽孝,他要是还拦着不放行,那就说不过去了。
  “好吧,先生想走,我也不拦着,以后先生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就过来找我。”
  阮先生收拾了东西,和袁伯清告辞了。清风楼里,阮先生到了一个暗间,见到了里面的曾令宣,曾令宣道:“阮先生过来了。”
  “公子爷称我为先生,不敢当。这次是跟公子爷告辞的。”阮先生说道。
  “好!先生一路顺风。“曾令宸以茶代酒,送阮先生回乡,这次如果不是阮先生在袁伯清身边出谋划策,江北的事儿还不能那么顺利的进行,这五年时间,曾令宣慢慢的布置,利用了镇北侯和袁伯清之间的矛盾,最终是土崩瓦解。如今功成身退,他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这五年一次也没有回来尽孝,曾令宣心里是遗憾的,可是也没有办法,他们这样的功勋世家,为了家族,首先就是为君上分忧,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长久下去,他是长子嫡孙,更是有这样一份责任。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愉快!


☆、87联姻之事

  李氏见到了钱氏生的小儿子钰哥儿;如今都四岁了,最开始还有些陌生;但是过了几天,就和大家很熟了。
  李氏对四个儿媳妇说道:“我现在只想要孙女;你们可要加把劲儿。”
  四个儿媳妇;钱氏生了三个儿子,怀阳县主生的是晖哥儿,裴氏生了礼哥儿;而严氏生了礼哥儿,清一色的孙子;所以李氏特别想要个孙女。
  怀阳县主笑道:“母亲;别人家都是盼着孙子;您可倒好,就想要孙女了。”
  “是啊,所以你们要是孝顺,就赶紧给我生孙女去。”
  大家热热闹闹的,李氏是五年没有见到长子,如今全家团聚,当娘的心里能不高兴吗?而钱氏也见到了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如今都长大了,这五年来都没有见着,还是回家好啊,在江北的那段日子,虽然也是好的,但是没有归属感。
  怀阳县主道:“大嫂刚回来,必定还要休息一段时间,我想着过几天后,跟大嫂交接一下。”怀阳县主也不是贪权的人,见正主回来了,就要把手里的管家权给交出去。
  裴氏和严氏听了,都表示应当如此。毕竟他们再管家以后这家也不是他们的,何必要巴巴的不放呢?裴氏是庶子媳妇,当然不敢在这个时候还要叫板,如今他们一家子的前程还要靠大房的人呢,何必在这个事儿上牵扯?
  李氏见几个妯娌这样,也对钱氏说:“你过几天就接过去吧,以后这些都是你的事儿了,不过你要多谢你几个弟妹,这几年都是他们辛苦着的。”
  钱氏忙道:“母亲说的对,我有三个好弟妹,嫂子在这里谢过你们了。”
  怀阳县主笑道:“大嫂要是谢我啊,我吃了你从江北带来的茶叶,很是喜欢,一会儿让人多给我拿一些就好了。”
  “这简单,一会儿就让人给带过去。”钱氏也笑道。
  曾令宸看丫鬟们整理大哥和大嫂给自己从江北带来的东西,秋韵笑道:“姑娘你看,这缎子多好看,如果做个小袄姑娘传上去就更好看了。”
  这是江北特有的涵锻,上面的花纹不明显,非要仔细看才看得出来,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曾令宸笑道:“那秋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