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冶炼金属
对于这个消息;倒是很令人振奋;如此一来;吕宋岛上的各种矿藏就不需要运输到大陆或者是交趾之地再行冶炼;而可以直接在当地进行冶炼获取金属再运回大陆;如此一来;其所耗费人力和物力将会大大减轻。
目前;勘探工作犹在继续;不过之前曾经遇上了不少的土著部落;而这些土著都十分地野蛮和凶残;所以;目前暂任吕宋岛知事的吴有仁下令进行了清理工作。
嗯;所谓的清理工作就是将这些部落的反抗者一律于掉;并且将这些部落迁出森林;让他们加入到劳动建设大军当中。目前;已经收拾掉了十七个部落;获成年青壮三千七百人;老弱妇孺约五千八百余人。
这些人中;男人一律被扔去挖矿;要么建设道路;老弱妇女自然是去种田;至于小孩子;一律的进入了由军队建设的学校里边;学习汉语;学习汉字;学习汉文化。将这些土蛮的所为历史与文化完全消灭在了萌芽当中。取而代之的是华夏文化和华夏礼仪。
另外还有大批的和尚头子在这里宣讲什么是仁慈与和平还有友爱。让这些茹毛饮血的生番明白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优雅;什么是现代化;更让他们知道;他们原本就是华夏民族中的一只:百越人。
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殖民手段;本公子拿来经过了改良之后用在了这些土老冒的身上;能用多少用多少。
总之;要努力地同化和影响这些被占领地区的异族生番。不过说真的;吕宋岛上;还真是没有太多的人烟;这十七个部落;几乎是整个吕宋岛北部的人口总和。
而中南部地处平原;人口想来应该要多一些;不过;这么大片的岛屿;在这么丁点人;实在是令人心动之极;最重要的就是;这片土地在我的眼里;完全就是无主之地;不拽在手心;实在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另外;除了吕宋岛之外;围绕着吕宋岛的南部周边;还连续发现了十来座大型岛屿;甚至在西南方向还发现了一座面积超过吕宋大岛的岛屿;上面有一个小国;号称婆罗;想来应该就是后世的加里曼丹岛了。
婆罗国这个名字的出现大约在南方朝时期的晋安帝隆安十四年;中国僧侣法显由印度求得佛法;回归中国途中经过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
而中国和波罗国最早的通航纪录是出现在《梁书》里;公元五二零年;也就是梁武帝普通元年时;在中国古籍中;当时被称为渤泥、婆利、或婆罗;后来演变成婆罗乃;也就是后世的文莱一名。
不过;自古以来;华夏的远洋者;似乎都没有记载航线的习惯;所以;经常就是这样;等到了才发现;原本居然是老相识。不过婆罗国居然有人懂得汉语;一问才知;原本是江南沿海地区的望族;因为中原纷乱;波及江南之地;无奈之下;在族中有人发现了婆罗岛国之后;决定举族迁徙。
甚至有不少的汉人在波罗国中出仕为官。这倒真让探险队十分兴奋;借着这层关系见到了婆罗国国主;这位国主倒真是心慕中原;特别是在看到了探险船队送给他的礼物之后;好感值直接na盛情款待了舰队一行;并且希望能不能找机会搭载他们的使团前往长安;看一看那些汉籍人士口中的天下第一伟城。
第七百三十四章 殖民时代正在来临
另外就是;这位婆罗国主;希望华夏帝国能够帮忙;婆罗国深受汉人的影响;所以在行为举止方面要远远好于这座大岛上的其他部族。而那些部族却时时为害;使得婆罗国经常受到袭击。
所以;希望华夏帝国能够帮助他们平安那些土蛮之乱。而身为探险队的队长;当年本公子身边的护卫之一的陈亮当即就向国主拍着胸口满口答应。
并且为了消除这位婆罗国主心头的疑惑;陈亮带着这位国主去亲眼看了下华夏帝国的探险舰队。虽然只是用来探险的;但是;都是两百五十吨到三百吨之间的巨舰。
至少看到这些远远比自家的茅草棚还要高大的战舰之后;婆罗国主的心完全落了地。
据言;婆罗国主的地盘;相比起这座大岛而言;也就是屁股大一块地;而其他地方;都是被那些尚未建立起国家;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取火的食人生番所占据。
而陈亮;这位深深熟悉本公子吃肉不吐骨头性恪的前护卫要求婆罗国主签署宗主国与藩属国互助协议;那就是;我们帮助你们是可以的;但首先;打下来的地盘;都属于宗主国;另外;宗主国在婆罗国拥有驻军的权利;而宗主国的军队;有义务帮助婆罗国荡平一切反对势力;维护藩属国王室对国家的统治地位。
婆罗国主问计于国中诸多臣工之后;最终作出了决定;愿意与我华夏帝国的探险舰队草签下此协议;待婆罗国使节前往长安朝贡之后;将会向我;也就是伟大的华夏帝国皇帝陛下献上这份草签协议;由我过目盖上了玉玺之后;那么;这份协议才能生效。
就在我看得眉飞色舞;差点大声叫好的当口;却有不开眼的家伙窜了出来大声地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哦?卿为何如此说?”我有些好奇地打量过去;这哥们似乎是新来的;嗯;担当御史一角;御史也就是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之前;汉朝的刺史也是监察官;也是御史的一种。
三国时;曹魏于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西晋时期御史名目很多;开后代专门职务御史的先河;有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等。而前隋时;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与殿中、治书两侍御史并立。
一句话就是看谁违法乱纪啥的;他们就会跳出来纠正;倒不想;这会子居然有人跳出来说不可?问题是我这位华夏帝国皇帝陛下没有要求谁来议什么事啊;只不过跟大伙分享了一则好消息罢了;这家伙怎么就跳了出来;一副心痛欲绝;准备要挖心掏肺的模样?
“臣请陛下治陈亮擅专之罪。”这位御史站起了身来;朝着我一脸正气地道。“陛下;陈将军未禀报于朝庭便擅作主张与藩属之国签定条约;此乃擅专之罪也。”
看着这家伙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再看周围原本一脸喜色现在却变得尴尬的诸多朝庭重臣;本公子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很想跳上去踹这家伙一脚;但是他却没有错;或者说;陈亮这厮的做法;的确欠妥。
因为我的确没有下旨;许以探险队便宜行事之权;也不对;我允许他们去占领去探索;偏偏就没有想到会与这些土著国家会发生交集。
除了陈亮;本公子过去的亲卫之中;很多人都被我派到了南方;成为了这些探险队的头目;为啥?就是因为他们了解我这位华夏帝国皇帝有多么的迫切想要当殖民帝国主义的首脑。
多么的希望从那些陌生之地;获取华夏帝国所稀缺的资源;更加的希望能够看到一大片一大片陌生而又肥沃的土地;将他们占为已有;让这些地盘;都成为华夏帝国子民的安居乐业之所。
正是因为他们长时间的耳渲目染;已经将本公子所开创所发展的殖民主义深深地植根于脑海之中;所以;让他们去于另外一个历史时空西蛮子殖民大航海时代所于的那些事;非他们不可;也只有他们最适合。
沉吟了半晌;我冲这位御史点了点头。“卿之言甚是有理;不过;有一点;朕要先说明;在陈卿等人往南海而去之时;朕就曾再三交待尔等;定要设法为国谋利;倒没想到;南蛮诸岛之上;倒也有心慕人华夏;愿意入藩之部落。
听到了我这话;在场的文武大臣也纷纷颔首以示认同。而看到了那名御史还欲开口;我笑着摆了摆手道。“不过;那只是朕私下对他们的叮嘱;未曾落于纸张之上;故尔;的确有违国之法纪。这样吧;朕决定;陈亮降职四级;记大过一次;以观后效。当然;因为与波罗国打交道的;乃是陈卿;若是我们就此夺其职;那么;必会引得新藩惶恐;故尔;朕以为;继续让其暂领原职的好。”
说完了对于陈亮的处份;我吐了一口胸中浊气;朝着殿中诸文武笑道。“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如此处置甚善;臣附议。”那位御史满意地拜倒在阶前高声应道。接着;一大票的文武大臣皆拜倒于地。不过;好些武将却都鬼鬼崇崇的左瞧右瞅;而且瞄向这位御史的神色怎么看都不怎么善良。
“陈卿的错;再于国尚未有策;其就擅自作主。但是有人敢说他做错了吗?”我抬手虚扶让诸文武都起身之后;又来了一个但是。
“陈卿的做法;不但利于让远在大洋之外的南蛮之国;亦知我华夏之威名;更知我华夏之仁爱……诸位卿家;陈亮可有功劳?”
“陛下;陈少校的确有功劳;可是;国法大于天;法不可容情;不可徇私。”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朝着我深施了一礼道。
“朕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会为陈卿可惜;此事;其实应该怪朕才是;若是朕能够考虑得周全一些;那么;陈卿也不至……”我叹了一口气坐到了御案后。“传朕旨意;所有探险队之首领;皆有临机决断之权;只要是于国有利;于国有功者;事后;皆不会追究其责。”
听得此言;殿中文武皆尽震惊;武将一个二个的脸上全露出了惊喜之色;而文臣则相顾骇然。
老舅皱着眉头也窜了出来走到了魏征的身边朝着我进言道:“陛下;授于诸军以临机决断之权;臣无话可说;但是;终究是还需要有个限制才是;不然……”
“舅父的心意;朕很清楚;当然;不会追究其责;是有一个附加条件的;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尔等可听明白了?”我点了点头;明白舅父是啥意思;就是怕那一大票的老兵痞跑去出杀人放火;然后摆出了一副呕心泣血为国为民的表情。“……我华夏既然想要开发更辽阔的土地;那么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力为我华夏帝国打造基础。明白吗?”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韩世谔喜不自胜地当先窜了过来纳头便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