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童话人格-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女儿自由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对女儿过分溺爱,缺乏必要的、坚持原则的教导,自然是不妥当的,它会影响女儿的正常成长;然而,倘若母亲对女儿过苛,缺乏足够的慈爱,大概是更不妥当的,这是应该防止的主要偏向。
母亲接受儿子是毫无心理障碍的,母亲要接受一个越来越长大的女儿,却要克服某种潜在的心理障碍。
倘若没有足够的心理成熟,母亲在女儿面前多少扮演一个与妹妹争宠的姐姐角色,母女之间的关系就必然显得紧张。
即使母亲不是小女人性格,有足够的成熟强健,然而,倘若她不能够宽仁,对女儿过苛,女儿从小就会感受到母亲的巨大压力。这时,如果是一个坚强有力的父亲出来庇护女儿,以抗衡母亲过苛的压力,女儿得以比较正常地成长起来,仍会同时成长起来强烈的恋父憎母情结。
倘若母亲专横粗暴,而父亲唯唯诺诺屈从于妻子,甚至像应声虫一样呼应着母亲对女儿种种尖刻的训斥和管教,女儿就会形成畸形心理:她不仅憎母,可能更加憎父。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是对父母共同的敌视。
这样的女孩大多有着最不幸的童年少年。
但是,随着可怕的生活越来越远地翻过去,随着她们掌握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了越来越多的金钱、友情和自信,她们便也会似乎很正常很快乐地活着。除了对与父亲同龄的男性有着极大的不信任之外,除了对自己男友的忠诚有着近乎神经质的多疑之外,一切都会显得正常。
甚至她们对父母也会显得宽容起来。虽然与父母较少来往,但是说起他们的口气平和多了。即使说起小时候曾经受到过的不公平待遇,也不过如同讲述一件平常往事。
当然,她们心头还潜存着憎母又憎父的情结,然而,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规范中,由于命运的转化,她们将它掩埋在心灵深处了。
人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也是很强的。
任何畸形的生活环境都可能造成畸形的心理情结;然而,人在苦苦争取的人生历程中大都能挣扎着活过来。
不幸的经历造成的情结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有的,成了一生努力和充实的动力;
有的,成了理解生活的难得的经验。

一个女人在其一生的人格中,都铸定着自幼与父母的全部关系。
当女性面对整个世界时,无论是否已经成年,她其实一直与父母同在。她不仅带有父母的遗传基因,还带有父母在童年时就为她铸造下的一切。
女孩终于长大成年了,她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和父母曾有的全部关系,能够以圆满的态度对待父母;同时也便做好了准备,以圆满的态度对待自己将有的儿女。
第十二章白雪公主与魔镜王后

《白雪公主》是《格林童话》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在大雪纷飞的季节,王后生下了小公主,她的皮肤雪一样白,嘴唇血一样红,头发乌木一样黑,她的名字就叫“白雪公主”。

第43节: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出生不久,王后因病死去。国王又娶了新的王后,新王后十分漂亮,但嫉妒心很重。
新王后有一个魔镜,每当她站在魔镜前梳妆时,她一边在镜中映照着自己美丽的形象,一边会问:魔镜,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漂亮的人?魔镜就会告诉她:王后啊王后,你是最漂亮的人。她听了就会心满意足。
白雪公主一天天长大了,越来越漂亮,到她七岁时,她已经漂亮得非常耀眼了。这时,当王后再问魔镜世界上哪个女人最漂亮时,魔镜就回答说:王后啊王后,你虽然很漂亮,但是白雪公主比你更漂亮。
王后妒火烧身,派一个猎人将白雪公主带到森林里杀害,并把她的心肝带回来作证。猎人把白雪公主带到森林深处,但是不忍杀害她,便将她放走,然后猎杀了一只野鹿,将野鹿的心肝带回来到王后那里交了差。
白雪公主在森林中找到一座小木屋,里面住着每日出去采金的七个小矮人。七个小矮人接纳了她。他们每天出去采金,白雪公主就在家里为他们准备食物。他们就这样和谐地生活起来。
一天,王后又对着魔镜问: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女人最漂亮?魔镜如实告诉她:王后虽然很漂亮,但是白雪公主更漂亮,她在远远的森林小木屋里,更加光彩照人了。
王后知道猎人欺骗了她,决定亲去除掉白雪公主。她化了妆,扮成一个面目全非的老太婆,来到森林的小木屋前,称自己是卖彩带的人,招惹得白雪公主违背了七个小矮人每天外出时嘱咐她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规训。她打开门,打算买老太婆的彩带,却被王后用彩带勒死了。
七个小矮人回来后,解开勒在白雪公主脖子上的彩带把她救活了;再一次谆谆教导她,见到陌生人绝对不要再开门。
王后又化妆成一个卖木梳的,来到森林里,诳骗白雪公主打开了小木屋的门,将有毒的木梳插到白雪公主的头发里,白雪公主顿时中毒倒下了。王后赶紧溜走了,七个小矮人回来后,拔下小木梳,再一次救活了白雪公主。
得意的王后以为杀死了白雪公主,然而,魔镜告诉她,白雪公主还活着,还是比她更漂亮的人。她第三次乔装打扮来到森林中,用一个有毒的苹果诱开了木门。白雪公主刚刚咬了一口苹果,就倒在地上死去了。这一次,七个小矮人再也没有办法救活她。他们难过地把白雪公主放到了玻璃棺里,轮流看护着她。王后终于在魔镜中看到自己天下无敌手了,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了。
一天,英俊的王子带着一行人到森林中打猎,看到了躺在玻璃棺中的白雪公主,不禁爱上了她。他恳求七个小矮人将白雪公主送给他。七个小矮人最初不答应,后来看到他真诚地爱上了白雪公主,就答应了。
王子让随从抬起玻璃棺往回走。途中抬棺人被树根绊了一下,玻璃棺落地受到震动,白雪公主口中的毒苹果吐了出来,她一下醒过来,从玻璃棺中坐起。王子向她表达了爱情,并向她求婚,她也爱上了王子,便答应了。
当王子与白雪公主举行盛大婚礼时,王后也收到了邀请。去参加婚礼前,她又对着魔镜发出了问话:这个世界谁最美丽?
魔镜告诉她:王子的新娘最美丽。她虽然妒火烧身,但还是决定参加婚礼,看一看新娘到底什么样。在婚礼上,她认出新娘原来就是白雪公主,便被吓呆了。这时,一双放在煤火上的铁鞋被人用钳子夹了放在她面前,她只得穿着火红的鞋子,一直跳到倒地而死。

我们开始解析这个童话。
在这个被人们读了千百遍的故事中,到底隐藏着哪些人们也许不很清楚的事情?
一,在这个故事中,国王形同虚设,未起任何作用。似乎所有的读者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对此没有提出疑问;但这却是特别值得探究的。
国王、王后与白雪公主组成的是一个家庭。国王的形同虚设,不过表明在这个特殊家庭中,男人对妻子与女儿的关系没有任何干涉力。可能是他没有这个权利,也可能是他根本无视家庭内的事情。
一旦从这个角度认识问题,就会在相当多的童话故事中发现类似的情况,当女儿与母亲特别是与继母发生对立冲突时,父亲常常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隐喻地象征了一种家庭格局:缺乏父亲影响的家庭格局。
二,在这个童话中,持有魔镜的王后是以继母的身份出现的,她对白雪公主的迫害以及白雪公主在这种迫害中成长的过程是故事的主线。
在各民族童话故事中常常会出现凶恶的继母形象;而在继母的压迫下成长起来的小女孩,往往是这些童话中令人同情和倾心的主人公。她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也就是摆脱继母迫害的过程。
或许在生活中,继母确实有虐待前妻儿女的倾向,当童话故事将继母的虐待作为年幼的女主人公追求幸福的对立面时,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然而,当我们看到众多童话故事中类似的小女孩都在继母的环境下长大,而很少发现她们生母的存在时,我们却慢慢探到了事情的深处。
我们不得不说,继母在这些童话中其实是转化了的生母形象。
继母是存在的,但毕竟是不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对女儿粗暴专横的亲生母亲却并不鲜见。继母其实是这一类生母的象征。这是我们在这一类故事中的发现。
三,这样,持有魔镜的王后对白雪公主的嫉妒就有了真正的含义,这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嫉妒,是上一代女人对下一代女孩的嫉妒。
这种嫉妒,细心的读者可以在不少文学作品中看到。
甚至在生活中也能够看到这样的典型。在一些家庭中,母亲对逐渐长大的女儿暴露出十分明显的嫉妒来,并由此发生种种排斥女儿的做法。
当然,母亲嫉妒的极端行为是极少的;但一般的嫉妒与排斥,却可能以不被人觉察的方式普遍存在着。
这种做母亲的嫉妒,本质上又是做妻子的嫉妒。

第44节:不会真正长大
四,这样,我们就可以领会,何以白雪公主到了七岁的时候,魔镜才会对王后说,她已经不是世上最漂亮的女人了,白雪公主已经超越了她。
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刚出生的女儿对母亲是不会有太大刺激的,也很难引起她更多的嫉妒。即使丈夫对小女婴十分喜爱,做母亲的也还更多地把女儿当做一个需要自己照料的幼小生命。
然而,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性特征,越来越美丽,与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时,母亲肯定要承受一种刺激和压力。
七岁的女儿有可能使母亲的嫉妒有了多一点的表现。魔镜在这个时刻发出告示,无疑是有“生活依据”的。
五,在魔镜王后的迫害下,白雪公主离开王宫跑到森林里去了。
魔镜王后的迫害行为在生活中可以视为母亲对女儿的排斥。
而从白雪公主的角色理解,她离开王宫来到大森林,可以视为生活中女儿在回避母亲压力时离家出走的倾向。
这是女孩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