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最沉不住气的韩国媒体。

“。。。比赛还没结束,李小强也非常强,同时他也非常善于创造奇迹………比如一年多以前的真露杯,那就是李小强创造的让韩国围棋痛彻心扉的一次奇迹。但实事求是的说,不是任何比赛都会出现奇迹。尤其是这一次,我找不出李小强任何创造奇迹的理由,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位更可怕的李石佛,李石佛决不会这给他任何机会。。。”

这应该算是稍微正常一点的韩国媒体。

“什么?你问我李小强有没有大逆转的可能?呵呵,虽然李桑很强,他也是我最佩服的棋手之一。但是我想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任何意义吧。我认为与其讨论李小强能不能逆转,那还不如讨论他会不会被石佛零封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李小强被零封或者不被零封。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五五开。。。”

这是韩国老天王徐奉洙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而他这一段话,被韩国媒体认为这是最“客观”的一段评价。

再来看看中国媒体的报道,和韩国媒体一样,见过李小强前2局的表现后,现在同样没什么人看好李小强的夺冠前景。就算有些人觉得李小强还有希望,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也选择沉默。想想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想当年聂旋风在第2届中日围棋擂台赛1对5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五五开”,就为这事他还被中央大佬抓出训斥一番。所以说谦虚是我们的美德,高调从来就不是我们的作风。当然,这也仅限于这个年代。

和中韩媒体相比,反倒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日本媒体,他们有更多文章在讨论李小强大逆转的可能。

日本人这样做,那当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一点是看热闹的心态,从看热闹的角度出发,一场大逆转剧当然要比其他任何剧情都要好看。

第2个原因,据说是因为和李石佛相比,李小强在日本的粉丝更多,他对日本围棋的影响也更大。日本人习惯崇拜强者嘛,现在见自己心目中的强者遇到麻烦,那当然要跳出来出谋划策一番。

第3个原因,是日本有很好的围棋传统,他们国家的新闻棋战历史悠久。在几十年的头衔战历史中,上演过太多经典的大逆转剧。别说这样的五番棋了,五番棋的逆转记录日本人都懒得统计。经典程度更大,逆转难度更高的七番棋大逆转在日本就曾经上演过七八次。

有了这3个原因,日本人跳出来讨论一下李小强有没有大逆转的可能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很可惜的是,虽然在日本讨论大逆转的文章要多一点,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李小强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

时间一点一滴的往前走。在第2局比赛和第3局比赛之间,中间大概有2个月左右时间。在这2个月中,可以说李小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尝尽了人间冷暖。

在这2个月中,李小强也参加了很多比赛的。3月从韩国回来后的第1战,李小强就是接受马小飞的挑战,最终李小强以3比1的比分击败马小飞,在卫冕“天元”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自己国内棋坛第一人的地位。

“天元战”之后紧接着的是“十强战”。整个97年表现出色的李小强再次被棋迷选为第1,同时他在这个比赛中也算是不负众望,再次将本年度的“十强战”冠军收入囊中。

“十强战”之后马上就是第11届“富士通杯”。李小强正常发挥顺利晋级8强。。。

但这些成绩好像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这些胜利依然无法驱散李小强心里的阴霾。“东洋证券杯”对李石佛的0比2,就像压在李小强心头的一块巨石,这让他夜不成寐,这让他动弹不得。平时本来就沉默寡言的李小强,这两个月变得更加沉闷。特别是当其他人问及“东洋证券杯”决赛的事,李小强一律选择一言不发。

因此对于接下来的3盘比赛,没有人知道李小强自己是怎么想。

当然,也许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张大记者。

98年国际劳动节期间,这个时候距离李小强再次奔赴韩国和李石佛进行决赛已经很近。中国申城,“申城晚报”编辑部。总编大人再次将张大记者叫到自己办公室:

“小张啊,你现在也算是报社的老同志了,你也知道我们报社的传统,那就是从来不标新立异。你看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改改?”

“世纪之战悬念犹在,二李对决胜负未分。我说总编大人,我这可是句句都是大实话,怎么在你眼中却变成标新立异了呢?”

总编大人苦笑一声:“我也知道你说的是大实话,你整篇文章甚至都是大实话。可是你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认为李小强完成大逆转的可能性很大。你甚至认为哪怕是直到现在,两人夺冠的概率依然是五五开。这个。。。恐怕就有点标新立异了吧。要我说啊,小张你是不是简单修改一下,把调门降降,稍微降降?”

“这个。。。”张大记者当然不愿意修改自己的文章,于是他信口胡诌:

“总编大人你可能不知道,我这篇文章可不是我的意思。我跟你说实话吧,这其实都是李小强自己的意思,是小强自己认为,他现在还有五成的夺冠机会。”

“哦?”总编大人眼睛一亮:“李小强真这么说过?”

要说总编大人虽然追求四平八稳,但他也是中国人,他内心当然渴望李小强赢棋。如果这话真是李小强说的,那这篇文章当然一点问题没有。

“小强具体是怎么说的?”总编大人又追问了一句。

“小强是这样跟我说:李石佛还没有赢。”

“哦?就这么一句大实话啊。”听到如此平淡的一句话,总编大人显得有点失望。张大记者见状连忙继续鼓动:

“我说总编大人,你是对李小强不了解。都说李石佛从来不说大话,其实李小强更是从不说大话。总编大人您仔细回忆一下,李小强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啊?”

“一句大白话怎么耳熟了?”总编大人显然没有反应过来。

“类似的话李小强以前只说过1次,这次是第2次。李小强上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前年的三国擂台赛,当时李小强赛前就跟我说,韩国人还没有赢!”

“韩国人还没有赢!李石佛还没有赢!”这时哪怕再迟钝的人都反应过来了。总编大人的声音充满惊喜:“小强真和你说过这话?”

不过总编大人再次表示怀疑:“不过上次小强和你说完这句话以后,咱们报社所有人很快就知道了。可是这次,我怎么没听到一点风声。看来小张的长进很大嘛,最起码嘴巴要比以前严实多了。”

张大记者老脸一红,要说他的脸皮虽然厚,但毕竟还没有厚到家:

“这个,其实不是小强亲口说的,而是我看出来的。。。”

“看出来的?”总编大人哑然失笑。

张大记者突然变得无比严肃,他用一种自认为最真挚的目光看着总编大人:

“总编大人,你一定要相信我,凭我和李小强这么多年的交情,凭我对他的了解,我确实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李小强认为李石佛还没有赢!”

总编大人没有继续说话。

过了一会,张大记者小心翼翼的询问:“您看这篇文章。。。”

“发吧发吧。”

文章成功发表的第2天,张大记者和李小强汇合。大家再次一起奔赴韩国汉城,李小强将和李石佛展开最后的决斗。

第3局比赛开赛以前,照例是张大记者陪同李小强走向赛场。

“小强,你今天看上去气色不错嘛。”

李小强微微一笑:“既然获得了张大记者的力挺,气色当然会好一点。”

见到李小强的心情似乎不错,张大记者立马打蛇顺棍上:

“小强你和我说实话,你对接下来的比赛,到底有没有信心?”

李小强站在原地半天不说话,好一会后他继续冲张大记者一笑:

“那你今天就好好看吧,看过今天的比赛你就知道我有没有信心。而且我不怕告诉你哟,我今天给他。。准备了一点特别的东西。”

第3盘棋是李小强执黑,有两个月的准备,所以张大记者完全相信李小强是能够准备一点“特别的东西”的。

“这到底是什么呢?”

张大记者突然对接下来的比赛无比期待。

641。第640章 李小强的宇宙流

1998年5月上旬,最后一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第3局比赛在韩国棋院打响。这盘比赛至关重要,这是李小强的背水一战。

李小强会用什么方法来下这盘棋呢?这是比赛刚开始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面对0比2落后的窘境,不同棋手会有不同选择。

有些棋手会丧失信心,会失去求胜的欲望,从而很轻易的放弃第3局比赛。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多不胜数。例如去年的“三星杯”,刘昌赫在0比2落后时他就选择放弃了。例如真实历史中马小飞最后一次向李石佛发起挑战,他在前面的“三星杯”决赛中可以和李石佛斗得难解难分,可是当“三星杯”2比3惜败后,他在随后的“LG杯”决赛中就很轻易的以0比3的比分缴械投降。

最近2个月,由于李小强没有接受任何公开采访,因此没人知道他此时的真实想法。不过没有关系,一位棋手对待比赛的态度………他是选择放弃?还是决定继续抗争?通过他下出来的棋就很容易能够看得出来。

李小强没有让大家等太久,比赛从韩国时间上午10点开始,到了上午10点半钟左右,双方一共下了20多手棋,研究室内无论是中方人员还是韩方人员,无论是棋手还是记者,都已经非常清楚李小强的态度。

因为大家在这20多手棋中看到了两样东西,其中一个叫做“有备而来”,另外一个叫做“煞费苦心”。

有这两样东西,就足以证明李小强的态度。

张大记者把李小强送进对局室后他就直接来到了观战室。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从来没想过李小强的什么“态度”问题。他现在唯一关心的,就是李小强刚才跟他说的“特别的东西”。

区区20多手棋,李小强的“有备而来”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