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们在回顾两人的交战史。说到两人第1次番棋较量,马小飞赢的两盘,现在自然是没什么人记得清楚。但李小强用“极端主义战法”赢马小飞的那盘,现在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归根到底,小强就是个围棋天才呀,也只有他那样的天才,当年才能创造出只属于他的极端主义战法。。。”

讲述完李小强当年的光荣历史,张大记者开始以发感慨作为总结。不过张大记者的故事大家爱听,他的感慨却没什么人爱听。的确,张大记者作为国内头号“小强粉”,他发感慨的时候,无非就是对李小强肉麻的吹捧。而他那样的话,作为他的同行都不知道听他说过多少遍了,耳朵都快听出老茧,那自然就没什么人爱听。正当张大记者还在那滔滔不绝的时候。

“咦?大家快来看看,今天的棋,好像有点特别啊。小强这是什么意思?他今天的下法,好像像那个。。。那个什么流?”

张大记者的某位同行就这么一句话,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让张大记者稍微有点不爽。不过等他和大家一样,看到今天比赛的开局以后,他那点小小的不爽很快就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惊讶。

“木谷流!小强的下法分明是木谷流!这。。。这实在是有点少见。小强今天是什么意思?嘿嘿,我们刚说到极端主义战法,难道小强今天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目前比赛刚开始不久,研究室内还并没有职业高手出没。李小强的一些下法能让一些记者觉得意外,甚至让张大记者脱口喊出“木谷流”。那就说明棋盘上确实是下出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这盘棋是马小飞执黑先行。马小飞的下法没有出乎大家预料,除非是什么特别情况否则马小飞的棋一定是实地优先。当然,如果仅仅是出现“势地对抗”的局面那也没什么,因为这在两人的对局中也出现多次。

可今天的问题是,李小强的棋看上去下得太坚实了,坚实得都有点像木谷实先生的棋,这就不能不让人觉得意外。尤其是大家刚看到李小强的最后一步,他下了一步无比坚实“接”,让白棋在棋盘左边四路上形成一道6枚棋子的“棍子”。这就由不得大家想起木谷实先生,想起他和秀哉下过的那盘“名人隐退棋”。

“呵呵,“意志的一手”啊,小强竟然下出“意志的一手”,他到底什么意思。。。”

在围棋史中,木谷实和秀哉下的“名人隐退棋”名气极大。如果说吴清源先生和秀哉下的“星,三3,天元”之局是当年的第1名局的话,那么这盘“名人隐退棋”就是第2名局。

当然,这盘棋名气大归大,但是在技术上却乏味可陈。那盘棋最后虽然是木谷实先生赢了,可他的赢棋,更多是依靠秀哉名人后面一个失误,木谷实先生在大部分时间都不占优。尽管如此,这盘棋依然被很多人看成是木谷实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原因无他,在这盘棋中,木谷实先生展现了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比如接成那根坚实无比的“棍子”,那步棋引起很大争议。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更不少。因此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记得当年担任这盘棋挂盘解说的就是吴清源先生,他对木谷实先生的下法就表示赞同,他认为那步棋虽然步调稍缓,但坚实无比。而且按照木谷实先生的风格,他就一定会那么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对那步棋执反对意见的更多,大多数棋手都认为那步棋实在是太缓慢了。甚至认为那盘棋木谷实先生之所以形势一直落后,那步棋就是主因。

到了后来,围棋界就把这种说不清好坏,但是能够强烈展现个人风格的棋称为“意志的一手”。

其实在这之前,木谷实先生还有一步棋被称作“意志的一手”,那还是他早些年和吴先生一起创造“新布局革命”的时候,他有一次和人家下棋,棋盘上就形成2块棋,2人分别占据半块棋盘,形成大摸样互围的局面。当时布局即将完成的时候,木谷实先生的模样看上去要小点,他对手的模样看上去要大点。正当大家都以外木谷实需要及时打入或者及时浅消对手模样的时候,他却不慌不忙在自己的模样中补了一手,让自己的大本营变得坚实无比。

当时大家看到他那步棋只能表示无语,因为在大家看来,他那步棋根本就不用补,就算是对手下一步都可能要落个后手。可木谷实先生赛后却表示,他当时知道自己可以不补,不过有了那步棋之后,自己的棋就没有任何隐患,那时就算对手在自己的模样中加围一手也没关系,自己投入“深水炸弹”后可以专心致志的治孤。

那盘棋最后是木谷实先生赢了,他后面是如何展现他高超的治孤技巧可以不管。对于他那步有异于常人思路的下法,大家也只好称为“意志的一手”。

就在今天,在李小强和马小飞的比赛中,大家竟然看到类似的手法,这还是让人感到惊讶。因为李小强的棋路虽然给人变化多端的影响。他好像什么棋都会下,但是在总体上来说,李小强的棋还是偏重于速度,追求的是高效率。像这种坚实到给人感觉步调缓慢的棋,在李小强的棋谱中还真是少见。

现在看到李小强这样下,他到底什么意思呢?

在最开始的时候,研究室内众多菜鸟记者都看着张大记者。因为张大记者是他们里面的高手。不过张大记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在这里是中国棋院,张大记者不用怕,他远远看到常韧圣和周大洋等人向研究室走来。张大记者大喜:

“快快快,小常和大洋你们快进来,你们来看看这棋是什么意思。。。”

529。第529章 升级版极端主义战法

常韧圣和周大洋走进研究室,两人拆了一会棋后,常韧圣首先开口:

“大洋,你觉得老大这棋怎么样?”

见常韧圣不肯给出自己的判断,而是首先询问自己的意见,周大洋笑着回应:

“老大的意图哪有那么好猜,而且这毕竟是五番棋的第1局,老大也许就是想尝试一下这种下法也说不定吧。”

两人的一问一答很简单,如果是一位菜鸟记者的话可能会听得云山雾罩。但是像张大记者这种老鸟就不会,他已经从两人的对话中洞悉了他们的判断。

时至今日,像常韧圣他们的棋风渐渐成型。如果说李小强现在的棋风属于那种变幻自如的速度型,那么面前的这两位就属于那种厚重大气的稳健派。其中尤其是周大洋,他更是被认为在中国围棋“八骏”中最喜欢“厚味”的一个。

严格来说,李小强今天的开局,就是走的“厚实派”的路子,这应该很符合他们的胃口才对,那他们的回答为什么会含含糊糊呢?这只能说明他们俩内心并不赞同李小强到目前为止的选择。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选择“厚实”的下法,往往就意味着步调缓慢。如果下棋时候迅速展开呢,那相生相伴的肯定就是所谓的“薄味”。如果一个人能下出那种又“厚”又“快”的棋…………这种棋当然也不能说没有。如果你碰巧下出这种棋的话,这往往并不能说明你的水平有多高,只能说明你的对手和你不是一个级别。

因此哪怕再喜欢“厚味”的棋手,他在做选择的时候都要权衡一下,看看自己选择的“厚实下法”,能否抵消“步调缓慢”带来的弊端。

“这样看来,你们是不认同小强的选择咯?”

常韧圣和周大洋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由常韧圣先开口说道:

“老大是顶尖高手,他在对局时候的想法,我们本来是没有资格评价。不过老大今天的选择。。。我暂时还没有弄懂他的意思。老大这是想干什么呢?他在这里接成一根棍子,棋形上是很完整没错,有了这一手后,这个地方厚实无比,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破绽。不过我现在实在看不出来,这道厚势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难道是为后面的中盘战积蓄力量吗?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不过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根本就看不到战场在哪里呀,是不是这样?大洋。”

周大洋进一步解释道:“是的,要说在序盘阶段就形成这么一道厚势本来是好事。可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老大落了一个后手呀。到底是战是和?现在的选择权落在马老师手上。因此在当下这个局面,我认为老大的下法很容易落空。这也是我不赞同老大这步棋的原因。”

“我来帮你么总结一下,你们认为小强今天的选择,要么就是他心血来潮,想尝试一下这种极端坚实的下法。要么就是小强深谋远虑,在他的构思中,他看到了一个你们没看到的中盘战战场。可以这样理解吧?”

听了张大记者的话,常韧圣和周大洋都笑了,纷纷表示张大记者总结得很好。当张大记者问到那种可能性更大时,常韧圣再次笑道:

“凭借我对老大的了解,他从来不下心血来潮的棋。那么这样看来,还是第2种况的可能性居大吧。总之现在啥也别想了,老大的棋从来就不是那么好猜测的。我们还是来老老实实的欣赏后面的进程吧。不瞒大家说,我们与其在这琢磨老大的思路,那还不如看看马老师是怎样应对这个局面。”

研究室里停止了议论,准备观看后面的进程。对局室内,当马小飞见到李小强的下法,他也觉得有点意外,因此他的手停了下来,开始揣摩李小强的意图。

也是这么多年的老对手了,马小飞当然不会认为这是李小强的心血来潮。虽然凭马小飞的直觉他认为这步棋不算好棋。马小飞是练轻功的,在他的眼中,李小强的这步棋实在是有点太缓,反正他自己是肯定下不出手。不过“棋盘巫师”的名声在外,碰到李小强下出出人意料的棋,马小飞当然要花点时间好好想想。

在比赛中的棋手是和研究室不一样的,研究室内会揣摩李小强的思路,但是在比赛中的棋手不同。比如现在坐在李小强对面的马小飞,他更多是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手,通过分析和比较自己的各种应对方法,然后再搞清自己的对手到底想要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