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强清楚,按照自己目前的围棋水平。虽然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冲击力”,但要想拿世界冠军的话。自己的底蕴和功力还是不够的。自己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和沉淀,才有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准和层次。

李小强深深知道,围棋这种东西,光靠天赋是没用的,光靠努力也不够。还需要一些机会和运气。就拿自己和常韧圣相比吧。自己的围棋天赋比人家高吗?也许别人会这样认为,但李小强是不会这样认为的。自己目前和常韧圣的差距,是起点的差距,是机会的差距。

在3年以前,由于自己的“起点”比他高,这也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比赛机会。也正是通过这些高水平比赛的磨练,让自己保持着和常韧圣他们的差距。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目前的情况大致如此。

当李小强获得这个“名人”桂冠后。他认为自己第1步的“职业规划”,应该算是基本完成了。那么第2步呢?那当然是努力去争取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先不考虑夺冠的事吧,你必须要有这个资格去参加世界大赛。在那样的氛围中磨砺自己,最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因此在李小强的心目中,他对这个“选拔赛”的看重程度,甚至超过了目前还在进行的“天元赛”。

罗教练说得没错,对于这样的“选拔赛”,可能真的比“天元赛”更难下。就拿马上要进行的第2届“富士通杯”来说吧,分配给中国的参赛名额是5个,其中“聂马双雄”免选,属于“指定参赛”的选手。这样一来,选拔出线的名额就有3个。在这其中,聂旋风是因为获得了上届比赛的第3名。他因此获得了一个免选名额。这样一来,马小飞就以“国家种子”的身份免选。

先不说“免选”的问题,就算这个参加“选拔赛”的资格,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获得的。比如今年的参赛资格,第一,国家队成员。第二,全国围棋个人赛的前6名。第三,其他各类“新闻棋战”的冠军获得者。

李小强前面两个条件都没有,他就是依靠这个“名人战”的冠军,才获得这个选拔资格的。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比赛,虽然算不上是正式的职业比赛,在各大媒体中也根本看不到什么报道。但想出线的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因为这个比赛,采用的是“双循环赛制”。

打个比方说,假设有10个人获得了参赛资格,那么每位棋手都要和其他人下2盘棋,一个人总共要下18盘棋,才能最终排定座次,前3名获得出线权利。说实话,这种类似于“联赛”的赛制,对于李小强是不利的。

就拿足球来打个比方吧。大家都知道,一个“联赛冠军”的份量,肯定是比“杯赛冠军”的份量更重。因为只有联赛,才最能体现一支球队的功力和底蕴。围棋比赛其实也是一样的。李小强能获得“名人”头衔,固然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冲击力。但是也要客观的承认,按照李小强目前的水平和特点,他其实更擅长于下那种淘汰赛制中的“遭遇战”。在那样的比赛中,李小强更容易获得好成绩。而那种完全硬碰硬的“双循环赛制”。会把各种偶然性降到最低。

在真实的历史中,马小飞就没有能够参加第3届“富士通杯”。由于在第2届比赛中,中国棋手没有获得前3名。因此分配给中国的参赛名额只有4个。这样一来,“国家种子”的身份就给了聂旋风。就连马小飞都同样需要参加选拔。到下届比赛的时候,选拔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直接把全国围棋个人赛作为“富士通杯”的“选拔赛”。这个比赛的冠亚军,将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大赛。剩下最后一个出线名额,就还是要进行这样的内部选拔赛了。马小飞就是没能在选拔赛中出线。从而错失了他唯一一次出战世界大赛的机会。不然的话,在早些年的“富士通杯”中,他本来有希望保持“全勤”的。

“嘿嘿,我说小强,你还真是有点神啊。这场比赛的结果,还真的被你不幸而言中!这样一来,你“天元战”半决赛的对手。就是曾经的擂台英雄江小二了。。。”

当李小强和张志东重新回到赛场的时候。8强战的其他三盘棋已经结束了。看到其他比赛结果后,张志东一边挤眉弄眼,一边和李小强说着悄悄话。

李小强观察了一下,除了自己和江祝久以外。另外两个进入4强的棋手。赫然也是目前国内的一流强豪。他们分别就是马小飞九段和钱于平九段。

现在谁都清楚,当比赛进入到这个阶段,无论谁想轻松的赢下任何一盘棋,那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小强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现在是89年元月份。而“富士通杯”将在每年的4月初开赛。也就是说,在接下来2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小强将有10多盘的比赛要下。而每一盘棋的对手。其实都是这个级别的选手。

想到这里,李小强微微有些期待,同时也有点斗志昂扬:

“就让这些风格迥异的对手,来帮助我提高,来磨砺我的围棋技艺吧。。。”

279。第279章 两场半决赛

第3届“天元赛”的4强选手新鲜出炉后,对于“挑战权”的争夺也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虽然国内最具有竞争力的聂旋风已经被淘汰出局,但这样的一份4强名单,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特别是根据半决赛的对阵情况,给新闻媒体提供了很多的炒作空间。

比如马小飞VS钱于平这盘棋,就被新闻媒体称之为中国围棋的“双壁”之争。

在8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小飞都被认为是国内最有才华的青年棋手。他的棋轻灵飘逸,极其富有灵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灵”字,道尽了马小飞的特点。

说实话,对于马小飞的天纵之资,对于他的才气横溢。就连他的队友们也是“羡慕嫉妒恨”的。

“妖怪”,“马小妖”等等外号,一般也只在圈内流传。因为大部分棋手在输给马小飞以后,只能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然后嘴里默念一句:

“你这个妖怪。。。”

当然,等李小强“横空出世”以后。“妖怪”这个外号,有渐渐转移到李小强头上的趋势。还有如刘大锤这些和马小飞“积怨已久”的棋手。他们在和马小飞斗嘴的时候,更是常常把李小强挂在嘴上,用来“打击”马小飞。

“唉,这次又没拿住你这个妖怪,真是没天理。。。我说马小,我就是瞧不惯你那得瑟的样子,我就奇了怪了,就你这点妖术,也不知道有啥好得意的。就你的这点小本事,能和人家小强相比吗?你再怎么折腾,那也只能是小妖怪,瞧瞧人家小强,人家那个,才是真正的妖王。。。”

在国家围棋队中,一共有两个“妖怪”。有趣的是,实力更强,年龄更大的马小飞,被人叫成“小妖”。而年龄更小,水平更低的李小强,反而被人叫成是“小妖王”。假设只有刘大锤一个人这样叫也就算了。偏偏他的这种区分方法,还真的就得到了其他棋手的认同。据说就连马小飞本人,也曾经在私底下承认了:

“小强的棋,那才是真正的“妖”。。。”

张志东刚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据说他很八卦的找到时任围棋队总教练的聂旋风,让他来评价一下自己手下的两个“妖怪”:

“只要你和马小交手,你就能感觉到他的才气扑面而来,他的灵气。。。呵呵,也就是你们说的“妖气”无处不在,充塞了整个棋盘。特别是他那一身辗转腾挪的小巧功夫,更是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围棋才华。”

“那小强呢?”

“小强的妖气,和马小又是不同的。刚才说了,马小的才气,具体体现在他那一身小巧功夫上。占了一个“小”字,这也就是大家叫他“小妖”的原因。而小强的特点完全不同。。。嗯,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之所以叫他“妖王”,恐怕是因为他的妖气,占了一个“大”字吧。”

“哦?您能具体说说吗?”

“大家知道,小强的棋风很独特,常常有很多奇思妙想。日本人叫他“巫师”,国内棋手叫他“妖怪”,大致就说明了他的这个特点。但是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能够发现,小强的棋,大部分还是中规中矩的。至少从表面上的招法来看,他不像马小飞那样的才气横溢。但是如果你细细品味一下他那些奇思妙想。你就能够发现,他的很多下法,无论是从思考方法上,还是从他坚持的围棋理念上。和我们这些正常人都有所不同。。。”

“哈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每当小强下出了出人意料的好手,往往都是放出了“大招”。。。”

“对对对,就是“大招”这个词,我觉得非常形象。大家知道,当我们仔细解剖小强那些“大招”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他的围棋理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他运用的思考方法,也和我们这些人不太一样。这样说吧,看他的棋,好像让我们隐隐看到了另一种围棋。他的一些思路,好像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你可以想象一下,对于我们这些内行人来说,带来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哈哈,就是因为小强的“妖”,那是真正带有思想性和颠覆性的“大妖”,所以大家才会称他为“妖王”。你也知道,在我们围棋队,马小也算是心高气傲之辈吧?但是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还是服气的。所以他也会承认小强比他更“妖”。”

和才气外溢的马小飞相比,钱于平好像就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了。当然,这只是外界的看法。在围棋界内部,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小看钱于平。有很多圈内人士甚至认为。在马小飞他们这一代围棋国手中,也只有钱于平的围棋天赋,才可以和马小飞抗衡。因此他们两位棋手,也被中国围棋界寄以厚望。他们被称为中国围棋的青年“双壁”。是继聂旋风之后,中国围棋“新一代领军人物”的最有力争夺者。

在整个80年代,由于马小飞要比钱于平年长几岁。因此钱于平一直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马小飞一直稳居国内的第2把交椅。在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