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好像确实要比3年前的自己围棋水平高一点。

承认他水平高没问题,不过认他当师傅不行,绝对不行!这是当然的,李小强也算是 “心高气傲”之辈,他肯定不愿意认一个“土豪”当师傅。

“这位高人当然不是人家小强的师傅,他好像没有当小强师傅的资格。不过呢,这位高人是有资格当偶像的,哈哈哈,最起码他就是我“王铁头”的偶像。。。”

王麟翼满脸红光的出现在大厅门口,手里还抱着一本围棋书。很显然,这本书就是李小强叫他去取来的另一个“证据”。

听了“王铁头”的话以后,整个大厅再次一片骚动。

“不,不可能吧,这样精妙的手法是出自胡肇麟之手。。。。”

“大家看大家看,里面这步棋也太细腻了,职业手法,这绝对是职业手法。这样的棋能叫铁头吗?小姑娘绣花还差不多。。”

“这。。这有点伤自尊吧,到今天我才发现,我下了这么多年围棋,原来连人家胡铁头都不如。我我我。。我真的有这么笨吗。。”

李小强非常理解这些业余高手的心情。是的,他非常理解,因为他就是这样转变过来的。中国绝大部分业余高手,可以说都是抱着日本围棋书籍,学着日本围棋理论长大的。而中国的绝大部分“崇古派”,其实都是从“贬古派”转化过来的。李小强前世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人。

围棋的“古今之争”其实很早就有的,不过远没有后世那么激烈。在刚开始的时候,李小强的内心其实也是“贬古”的,对一些棋友在说中国古棋如何如何强,其实并不以为然。虽然不赞成这些棋友的观点,不过李小强也不会去反驳。怎么说呢,李小强当时的心态就和现在的张志东一样。

内心是不承认中国古棋比日本围棋厉害,不过也不会去反驳说中国古棋强的人。这应该有一点朴素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成分在里面。必须承认,在有那么一段时间内,“民族主义”好像被运用过了头。例如当西方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就有那么一些“专家叫兽”喜欢在发黄的中国古籍中寻找一番。然后洋洋得意的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嗯,现在出现的什么什么东西,其实我们中国早就有了。。。

这种东西一次两次还行,如果次数多了。。说实话,李小强对这种东西很反感。当大家最初看中国古棋的时候,也会带着这样的一点“逆反心理”。因此围棋中最初的大部分“贬古派”,其实也就是这种理智的人,清醒的人。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看来,日本围棋的“先进性”好像是毫无争议的。

那个时候李小强看待“崇古派”,就觉得自己是一位“理智”的人看待一群可爱的大民族主义者。虽然觉得他们可爱,不过不会认为他们是正确的。因此李小强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学习日本围棋,在那铺地板,讲境界。。。

开始对日本围棋的“先进性”产生怀疑,是因为“韩国流”的出现。严格来说, “韩国流”和中国古棋也是完全不同的,它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不过正是因为“韩国流”的出现,才有越来越多的棋友会去思考,会去怀疑。而李小强,就是这些围棋爱好者中的一员。当然,李小强在真正认识中国古棋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走了很多弯路的。

既然是想“研究”一下中国古棋嘛,那没有什么好说的,作为一名现代人,那肯定首选中国古棋中名气最大,水平最高的棋谱看看。听说“当湖十局”是传世经典,那肯定要翻一翻的,嗯,黄龙士据说也是棋圣,那他的“呕血谱”也可以看一看。至于“胡铁头”的棋,他就是一个“二手”,想我堂堂网络“中9”,我有那个闲功夫吗?李小强估计,大部分刚接触中国古棋的棋友,应该都是这种心思。

实话实说,像“当湖十局”那样的棋谱,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懂的。哪怕很多现代职业高手对“当湖十局”的解读,都被发现有很多谬误。如果是一张现代棋谱的话,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不管怎么说,业余5段也是围棋高手。是“江南七怪”级别的“武林高手”,当很多这样的高手发现自己居然看不懂人家的棋。甚至像胡铁头这样的“土豪”居然都比自己强。这肯定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

大家的反应当然是在李小强的预料之内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小强,你给我说真心话,中国古棋真的有那么强吗?它到底强在什么地方呢?”

一帮业余高手被伤了“自尊心”以后,他们纷纷围着李小强这个“古棋传人”,想要问个究竟。

是啊,中国古棋强在什么地方呢?它和现代围棋的差异又在什么地方呢?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在这一刻,李小强下定决心:

“现在就让我来提前引发这场“古今之争”吧。。”

李小强再次来到棋盘边。

238。第238章 怀疑的种子

当李小强再次来到棋盘边后,越来越多的业余高手围了上来。李小强的意思很明显,他又是想在棋盘上“展现真相”。有意思的是,李小强到底想展现什么大家暂时还不太清楚。另外一个细节倒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据说小强和其他国少队的孩子相比,他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很出众的棋才,论思维敏捷,论反应速度,他更是要被人家甩开几条大街。难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他围棋天赋的体现吗?他。。他的大脑里到底装了多少棋谱呢?”

大家看到了什么呢?

李小强依然在棋盘上“出图”。不同的是,这次他面前摆了两张棋盘,他依次在两张棋盘上“摆谱”。是的,李小强好像确实在“摆谱”。他摆谱的动作很快,很流畅,中间没有一点停顿。大家注意到,这次他摆的两盘棋好像有点不同,其中一盘依然是中国古棋,而另外一盘,明显具有现代围棋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李小强在整个“摆谱”过程中,他旁边根本就没有棋谱。他摆出来的棋,好像都是深深刻在他脑子里的。

联想到刚才他摆 “胡铁头”的那盘对局,大家之所以会认为是李小强自己下过的棋。就是被李小强的动作误导,感觉他对那个棋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人产生了错觉,认为那只能是他自己下过的棋。

张大记者是一个很喜欢联想的人,同时这人的观察能力也不错。一直以来,他都想探寻一下李小强“强大”的奥秘。随着接触的时间长了以后。张大记者只肯承认李小强的“思想成熟”,而绝不肯承认李小强是个有多么聪明的人。至少他的思维敏捷程度就很一般。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好像称不上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而这次,他好像发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发现了李小强异于常人的地方:

“嗯,小强这家伙其他地方其实都很一般,最多只能算是普通级别的天才。看现在这个样子,好像他的记忆力还是很不错的。可是记忆力对下围棋有用吗?等下我一定要问个究竟。。。”

在张志东还在思考“记忆力对下好围棋有没有用”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小强已经在两个棋盘上把棋摆完了。张志东简单看了一下以后,他很快就明白了李小强的意思,他不禁摇头苦笑:

“小强这个家伙,他难道和这盘棋有仇吗?他怎么老是要把这盘棋拿出来“示众”呢?嗯,做人不厚道啊。。。”

李小强摆了两盘棋,一盘是“当湖十局”中的一局,而另一盘,就是日本的“吐血之名局”。当然,这两盘棋都没有摆完,在那盘“吐血之名局”中,李小强正好摆到了那两步被日本人称为“古今无类之妙手”的时候就停手了。

在另外一个棋盘上,同样是“当湖十局”中的一个局部。李小强知道,自己摆的最后一手棋同样是一步好手,不过很可惜,这步妙手没有什么名字,不仅没有名字,这步棋算不算妙手有很多人都不清楚。

一帮业余高手聚在这两张棋盘面前,大家都对“当湖十局”的那个局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小强由于知道很多来自后世的研究资料,因此“研究”工作进展很快,在半个小时后,这些业余高手对这步“无名妙手”都了解了。都为这步“无名妙手”的用意深远以及精彩构思而折服。了解了这步棋的用意后,李小强再把后面的实战过程摆了出来。棋是会说话的,从后面的实战进程就可以看到,两位棋圣对这步棋的用意以及目的都是心知肚明。双方的应对都非常精准,几乎没有破绽。

张志东注意到,大部分业余高手都被那步“无名妙手”吸引,而对那两步被日本人称为“古今无类”的妙手,好像没有人愿意提一下。张大记者是了解李小强真实想法的,因此他很愿意配合李小强演一场戏:

“哈哈,我说小强,你既然把日本围棋最有名的妙手都摆出来了,那你为什么不和大家研究一下这步妙手呢。你虽然是古棋传人,日本围棋也是要学习一下吧。对了,我跟大家透露一个秘密,小强是非常看不起这个所谓“古今无类之妙手”的。他好像对这两步棋的意见很大,现在让我们听听他对这两步棋的研究心得吧,难道他在这个局面找到了更好的下法吗?”

其他业余高手也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小强,的确,“古今无类之妙手”一直被历代棋家赞不绝口,被认为体现了日本围棋的精髓。一直到新世纪,这几步棋也常常被很多人提及,这其中甚至包括很多研究围棋的“专家”,他们举这盘棋的例子,用来说明日本围棋就是比中国古棋具有“先进性”。

“呵呵,我摆这盘棋没有其他意思,我就是想让大家对比一下。围棋界对这盘名局的论述已经很多了,也用了很多围棋理论来说明这两步棋是多么的巧妙。我就是想问大家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上去下棋的话,和刚才那步无名妙手相比,大家更愿意面对哪步妙手呢?”

这个时候,李小强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根本就没有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