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荐人也有面子。
    夏侯玄冲着邓飏使了个眼色,抬手相邀:“玄茂,到车上去坐着看吧。”
    “不了,我就在这里等着,省得过一会儿还要下车。”邓飏潇洒的挥了挥袖子:“你陪镇南将军去走走吧,我过一会儿去向你们请教。”
    “那好,玄茂费心了。”夏侯玄从亲卫手中牵过一匹马,踩镫上马,向魏霸追去。
    马蹄在沙滩上踩出一串蹄花,随即又被海水冲去。
    夏侯玄追上了魏霸,轻挽缰绳,满面笑容的说道:“子玉,你现在越来越有大将之风了,一开口就是二千石太守啊。”
    “当然,给你面子嘛。”魏霸转过头,笑嘻嘻的说道:“不过,我看他怕是做不了。”
    “你不会又出一些刁钻的问题吧?”
    “我从来不出刁钻的问题。”魏霸冷笑道:“是你们这些名士只肯空想,却不肯脚踏实地的做一些真正的学问。对了,不是说诸葛诞也要来吗?怎么就邓飏一个人?”
    “诸葛诞去了关中。”夏侯玄有些歉意的说道:“他大概是想投诸葛丞相去了,毕竟是同宗,比我这儿近得多。”
    “这恐怕未必。”魏霸眉头轻挑:“诸葛丞相的亲弟弟现在不过是个闲职,从弟又算得了什么。”
    “他要去,我也只能让他去。如果诸葛丞相不肯用他,那岂不是更好?”
    魏霸笑笑,转而问起了曰南的政事。夏侯玄在曰南,做太守是次要的,蛮人那点破事,不管最安稳,管得紧了,反而容易出事。夏侯玄在曰南最重要的事是开拓米市。曰南、九真向西,就是后世的泰国、老挝所在,天气炎热,一年三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不过外在条件好的地方,人大多生姓懒散,只要温饱,就没心思去开荒垦地,增加产量。夏侯玄的任务就是打通这条商道,刺激那些蛮人扩大再生产。要扩大生产,就需要各种先进的农具和种植技术,夏侯玄又收拢了这些,用以和蛮人交换生产的稻米,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去年大战之后,魏霸治下几乎没有出现粮食紧张的问题,夏侯玄是有功的。
    当然了,夏侯玄也从中捞了不少,不说别的,曹馥从交州运走的每一船粮食在洛阳都能换取十倍的利润。这还是在近海航行,难免遇到海盗水贼的情况下。正因为如此,一听说魏霸要打造能够远航的海船,夏侯玄就主要从曰南赶来了。
    听完了夏侯玄的工作汇报,魏霸笑道:“你除了把农具之类的卖给那些蛮子,有没有把圣人的经典传过去?”
    “我编了一些简单的蒙学教材,挑了一些机灵的蛮人少年学习。”夏侯玄耸了耸肩:“不过我太忙,没什么时间讲解,所以这次回来,也是想看看学堂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想带几个走。不过,曰南偏远,我恐怕他们不愿意去。”
    “这个没关系。”魏霸沉吟道:“我在政策上略做一些调整就是了。太初,教化蛮人,也是开疆拓土。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也就可能接受我们的统治,远的不说,至少我们的商人到那边做生意了方便些,你说是不是?将来条件成熟了,我们再在那边设县立郡,反抗也少一些。”
    “哈哈,中原还没拿下,你倒先惦记上这些蛮荒之地了?”
    “蛮荒之地?”魏霸摇摇头:“不出十年,中原很快就会平定,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到的。可是我们要看得更远,不仅要看到十年之后,还要看到三十年之后,五十年之后,甚至要看到百年之后。一旦天下统一,百年之后,各种沉疴必然又会沉积下来,变成毒瘤。如果我们不预先做好准备,这种兴衰的轮回必然会再来一次。你有识人之明,也有鉴往知来的眼力,怎么能随波逐流呢?”
    夏侯玄没有应他,却轻声叹了一声:“十年,大魏的国运只有十年了?”
    “魏国的国运恐怕都不足十年了。”魏霸嘿嘿一笑:“不过你放心,你夏侯家的运道还长着呢。”
    夏侯玄落寞的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这时,邓飏骑着一匹马赶了过来,夏侯玄连忙打起了精神,先用目光询问了一下邓飏。邓飏用力的点点头,胸有成竹。
    “看这样子,邓君有所得。”魏霸笑着拱拱手:“敢请教。”
    邓飏咳嗽了一声,脸上露出一抹略带矜持的微笑:“将军,你不久前刚刚去过宛城,想必一定拜谒过张平子的墓陵。”
    魏霸一愣:“谁是张平子,很有名吗?”
    邓飏一愣,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变得有些不安起来。他看看魏霸,迟疑的问道:“将军不知道故南阳太守,西鄂张平子?”
    魏霸诧异的说道:“我应该认识他吗?区区一个南阳太守而已。”
    邓飏很窘,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夏侯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沉默。“张平子即张衡,他不仅做过南阳太守,还作过《二京赋》,更重要的是,他精于天文地理机械数术,写过《灵宪》、《算罔论》,还制作过一台浑天仪,不过最着名的还是那座候风地动仪……”
    “等等!”魏霸突然知道这位张平子是谁了。那是中国科学史上高峰,他知道他是汉朝人,却不知道他的墓就在宛城边上。如果知道,他不可能不去祭拜一下。在他看来,南阳太守什么的不值一提,可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却让人高山仰止。
    “你熟悉张平子的学问?”
    “将军别忘了,我也是南阳人。”邓飏有些不知所以,他觉得魏霸的反应似乎有些太强烈了,不知是福是祸。“对于乡里前贤,我当然是景仰影从。”
    “那你知道候风地动仪的设计吗?”
    邓飏愕然,茫然不知所措。
    。
    。
    。(未完待续。)


第749章 丰碑(新年快乐!)
    邓飏不知道魏霸为什么这么急切,夏侯玄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不知道候风地动仪失传后在后世引起了多么大的争论。
    事实上,候风地动仪已经失传了。
    汉末大乱,董卓撤离洛阳的时候,连皇陵都给扒了,洛阳城南的太学、三雍——灵台、辟雍、明堂当然也不会放过,那著名的侯风地动仪也就在那时候失踪了,估计是被董卓化成了铜,铸成了钱。从此,这台在科技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仪器就只剩下了那几句让人费解的话。
    后来的博物馆、教科书上提到的那个地动仪,是专家复原出来的,符合《张衡传》上的说法,但究竟是不是地动仪的本来面目,谁也不知道。事实上,有不少专家就表示质疑。
    对魏霸来说,如果说一定要挑一个能象征汉人聪明智慧的代表,张衡绝对是一个有实力的候选人,他的候风地动仪可以成为他墓碑上最骄傲的图像,根本不需要南阳太守四个字来点缀,他就是一个光照千秋的科圣。
    后世能记得几个南阳太守?但是有几个读过书的人不知道发明地动仪的张衡?
    “留名要留千古名。”魏霸拍了拍额头,惋惜的长叹一声:“想不到我去了一趟宛城,居然没在张平子的墓前祭拜一下,真是唐突先贤。下次去,一次要补上,当以太牢之礼祭之。”
    邓飏有些后悔了。早知道魏霸对张衡这么景仰,他就应该多了解一些张衡的学问。这可是一个绝佳的进身阶梯啊,就这么从眼前溜过去了。
    “既然邓君和张平子是同郡,那么你刚才一定是想到了他的浑天说。不过,我相信你这是第一次亲眼验证他的浑天说,以前其实未必信,对不对?”
    邓飏惭愧的连连点头,躬身一拜:“将军的才智真是让人叹服。不瞒将军说,我刚才突然悟到这一点时,也是惊骇莫名,直到此时此刻,我也是不敢确信呢。”
    “不用怀疑,你悟到的是对的,虽然惊世骇俗,对的就是对的。”他长叹一声:“苍茫大地,你我都不过是蝼蚁,只有智慧可以永存。”
    “将军所言甚是。”
    夏侯玄莫名其妙的看着这两个人,一句话也插不上。他知道张衡的浑天说,可是他不明白浑天说和大海上的船有什么关系。
    “邓君,是想做一个当世富贵的高官,还是想做一个名垂千古的智者?”
    邓飏有些为难的舔了舔嘴唇。他当然想做官,可是当着魏霸的面,他这么一个大名士能说这么俗的话吗?可是要说做智者,魏霸真让他去研究学问,他跑到交州来干什么,在洛阳一样可以研究学问。
    魏霸看出了邓飏的为难,他也知道,对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没几个真正能淡泊名利的,到了后世也如此,真正一心做学问的学者有几个?大多数人还不是用学问做敲门砖,等进了门就把这块砖抛之脑后。
    “你不用急着回答我,可以先在交州走一走,看一看。”魏霸看看夏侯玄:“太初,我是武人,诗文歌赋,一窍不通,怕是招待不周。你和邓君是相识,就由你来招待吧。到时候找嫒容报销费用就是了。”
    夏侯玄哈哈大笑:“你不要这么小气了。我虽然谈不上家资有多丰厚,可是毕竟做了几年太守,招待一个朋友还是没问题的。玄茂,你就暂时跟着我吧,什么时候想做官,再去找将军,我想你的答案已经让他满意了,必然少不了你的仕途。子玉,我说得没错吧?”
    魏霸点点头:“没错。如果邓君愿意屈就,随时可以上任,很快就会有缺。”
    邓飏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了这句话,他就是玩也能玩得开心了。
    ……
    魏霸对错失瞻仰张衡之墓的机会而惋惜不已,即使是晚上回到了住处,还是未能忘怀。听他嘀嘀咕咕的说个不停,关凤不由得笑道:“有这么重要吧?张平子的墓陵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脚跑掉,下次再去看就了。到时候我陪你去。”
    魏霸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姊姊,你学得最强的武功是什么?”
    “最强的武功?”关凤咬着水果,思索了片刻:“就是你的云手,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不对。”魏霸摇摇头,一字一句的说道:“是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